下一個迪士尼將出自中國,它的名字叫騰訊-虎嗅網

2021-01-09 虎嗅APP



拳頭遊戲公司(Riot Games)歷來是遊戲界的常勝將軍,其代表作品《英雄聯盟》早已躋身全球最火的 PC 遊戲,而其直播權也於 1 個月前剛賣出了 3 億美元的高價。如果你是遊戲控,那麼你十有八九聽說過拳頭;如果你不是,那麼現在告訴你:在美國商界權威刊物《 Inc.》的眼中,拳頭堪稱「全球最牛的幕後公司」。

 

但一年多前,這家最牛的幕後公司卻被植入了中國血統。2015 年底,騰訊宣布收購拳頭遊戲,實現了對後者 100% 的控股。如今,它已經成為騰訊發展戰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除此之外,騰訊還曾於去年 6 月以 90 億美元的天價完成了對《部落衝突》開發商 Supercell 的收購。當然,這些還只是騰訊在遊戲界歷年來所有交易中的其中兩筆而已。根據已有數據,十年來騰訊總共投資或併購了 30 餘家遊戲公司。如果沒搞錯的話,那麼騰訊——這家基於微信的全球第二大社交服務商,實際上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遊戲公司,只不過這重身份現在還不那麼惹眼罷了。

 

從表面上看,社交通訊和遊戲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並且商業模式也大相逕庭。但騰訊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此。該公司為這兩個行業建立了一條資源可共享的變現之路。一方面,騰訊可以直接高價出售皮膚、頭像、道具等來自遊戲的虛擬商品供玩家使用,另一方面,這些虛擬商品還可變身成貼紙等風靡一時的社交用品,供其他用戶付費使用。

 

而這還只是騰訊邁出的第一步。利用遊戲資產與社交網絡織就的這條發財路,打通娛樂世界的奇經八脈、方方面面,才是騰訊的真正目標。也就是說,騰訊會效法版圖龐大、分支眾多的商業帝國迪士尼。後者的策略是:以電影,尤其是電影中的角色為圓心,製販音樂、遊戲和各類周邊產品,並大力發展度假村和主題樂園等;而前者的辦法是:利用遊戲資產,助力圖書、動漫、音樂和電影事業的發展,直至建立自己的帝國。

 

史上第二個迪士尼將始於中國,始於一家從文字通訊業起步的公司,這一預判似乎很不合情理,但如果深挖一下騰訊的歷史,你就會發現:這一結論不無道理。


從進軍遊戲界,到提出「泛娛樂」戰略


1998 年,騰訊創立。第二年該公司就推出了首個通訊類 App——QQ。2004 年,騰訊上市;同年,騰訊推出了以休閒類遊戲為主打的在線遊戲業務。但同時,該公司在國內的兩大對手——盛大和網易,都已經開始從免費遊戲上獲取可觀利益了。由於開發遊戲並非騰訊所長,所以騰訊巧妙地避開鋒芒,沒有與盛大和網易短兵相接。它轉身去購買各大遊戲在中國的運營權,然後利用自己強大的品牌規模來推廣它們。譬如,2008 年,騰訊就一舉拿下了《穿越火線》和《英雄聯盟》等遊戲的運營權,然後在中國大舉推廣,算是打了場很漂亮的迂迴反擊戰。

 

而自從和《英雄聯盟》扯上關係後,騰訊就開始名正言順地聚焦於它背後的開發商拳頭。它先是於 2009 年參與了拳頭的 C 輪融資,然後又於 2011 年耗資 2.31 億美元將自己在該公司的佔股從 22.34% 一舉提升到了 92.78%;四年後,它終於將拳頭剩餘的全部股權悉數收入囊中。而在此期間,它對其他遊戲開發商的投資和併購也是一筆接一筆。一系列的漂亮動作完成後,騰訊終於升級成功——它成了全球屈指可數的新生代跨界公司,尤其在遊戲界,它有了一塊可以越切越大的奶酪。

 

為了得到這塊奶酪,騰訊這十年來花出去的真金白銀可謂堆山塞海。譬如:2007 年,它 1100 萬美元投資美國 Outspark;2010 年,它 54.95 億韓元投資韓國 Reloaded Stutios;2015 年,它又成了瑞士 Miniclip 的最大股東;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這些投資現在都有了回報。眾所周知,騰訊不像其他網際網路巨頭那樣,特別依賴廣告帶來的收入。譬如, 2015 年的財報顯示(),廣告收入在 Google 和 Facebook 全年營收中的佔比分別達到了 89.9% 和 95%,而在騰訊全年營收中的佔比則只達到了 17%。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遊戲和虛擬商品等所謂「增值服務」帶來的收入,在騰訊全年營收中的佔比居然達到了 78%;刨掉遊戲收入所佔據的半壁江山(佔比達55%)後我們可以看出:虛擬商品加數字內容訂閱等服務帶來的收入,在騰訊 2015 年全年營收中的佔比達到了兩成以上;而這幾百億 RMB 的收入,其中又有一部分是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遊戲內容。這種模式在全球網際網路巨頭群中是獨一無二的。


但是對騰訊而言,賣道具、賣皮膚之類仍然還只是小打小鬧,它不會僅僅用這些來說明自己「以遊戲為圓心來攤大餅」的決心。實際上,早在 2011 年,它就在用另一番行動說話了。沒錯,我指的是騰訊所謂的「泛娛樂」戰略。

 

這一戰略的中心內容是:騰訊將以自己的 IP——很多都來自遊戲——為槓桿,撬動多項娛樂事業的發展。這一戰略提出後,不久即被付諸實踐。2012 年,騰訊推出騰訊動漫;2013年,它推出騰訊文學;兩年後,騰訊影業又橫空出世。這一切都讓人覺得:騰訊越來越像迪士尼了。



騰訊會成為第二個迪士尼

 

正如上文所說,迪士尼的核心戰略就是:以電影中的 IP 為基點進行多方位發展,縱深馳騁音樂、舞臺劇、主題公園、視頻遊戲以及新媒體等各個領域。為了不斷鞏固自己的核心產業——電影,迪士尼是不惜血本。2006 年,它斥資 74 億美元收購皮克斯;2009 年,它花費 40 億美元收購漫威;接著 2012 年,它又豪擲千金拿下了盧卡斯。當年的巨額投資如今均已獲得超乎想像的回報,迪士尼終於把電影栽培成了根深千尺、直插雲霄的搖錢樹。

 

而騰訊無疑是深諳此道的。為了積攢屬於自己的 IP,它僅在 2016 年一年就掏了 208 億美元用於投資和併購。當然,目前騰訊還在投石問路,想看看這些 IP 到底能派上什麼用場。譬如上個月剛開播的動畫片 Clash-a-Rama,出品人就是現已歸於騰訊旗下的 Supercell,而人物形象就來自其大熱的遊戲《部落衝突》和《皇室戰爭》。除此之外,拳頭也已在 CG 電影上小試牛刀,並且騰訊已經放話:只要拳頭同意,他們將把《英雄聯盟》搬上熒幕。


可以看出,騰訊的很多嘗試都在指向一個目標:電影。很明顯,它正在和萬達以及阿里巴巴影業比拼,以期能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場分得一杯羹。沒錯,現在是厲兵秣馬的最佳時機。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015 年 9 月,全中國共有影院 5660 家,銀幕數量 28000 塊,平均一塊銀幕要服務 4.6 萬人,而同一時期的美國卻擁有銀幕 40547 塊,每塊僅需服務 8000 人。一句話:中國的電影市場正饑渴難耐。


但騰訊想要殺出重圍並非易事。以萬達為例,它目前吸納著全球 15% 的票房,而且還在不斷收購。2016 年僅一年,萬達就拿下了美國傳奇影業公司(35億美元)和 Dick Clark Productions (10 億美元)。所以騰訊肯定不會和萬達當面拼刺刀,它會繼續專注遊戲投資並繼續從中挖掘自己的 IP。

 

所幸騰訊在這方面追逐的目標特別接地氣,它很明白本土年輕人最感興趣的幾大領域:動漫、科幻以及奇幻。在這一點上,最有力的證據莫過於它參與投資的電影《魔獸世界》。該作品在美國的票房僅有 4700 萬美元,而在中國的票房卻達到了驚人的 2.2 億美元。難怪騰訊 COO 任宇昕要說:「我們可以將來自文學和遊戲的內容改編成電影和系列電視劇,以此來為影視行業注入新鮮血液。」

 

目前騰訊已經宣布,在不遠的將來,至少要將 11 款遊戲、動漫和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除此之外,它手頭上還握有《火影忍者》等三百餘部日本動漫的特許權,這些無形資產像什麼呢?就像是漫威的六塊無限原石(Infinity Stones,漫威傳說裡與宇宙同時形成的六塊寶石,其後很多的故事都圍繞著這些寶石展開),它們將為騰訊引出大量的作品,並最終為其打造一個專屬的小型帝國。

 

截至目前,可以說騰訊已經找到了一條絕佳的路,這條路跨越並連接了多個平臺,使得各平臺用戶可以換種方式來延續原本很「短命」的忠誠度。要知道,長期混跡於某一社交平臺的用戶總有一天會膩味,長年鍾情於某一遊戲的玩家有朝一日也會移情別戀,但如果能以這些用戶原本鍾愛的內容為素材,打造出合他們胃口的電影、圖書或動漫帝國,就能長時間地留住他們。

 

總而言之,騰訊就要從一家科技公司變成一個既深諳網際網路、又能玩兒轉當下的娛樂巨頭了。它越來越像迪士尼,但或許,它比迪士尼更聰明。

相關焦點

  • 騰訊要買下迪士尼?
    就在今日早些時候,國內各大社交媒體突然傳出據外媒報導稱,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迪士尼股價大跌,因此騰訊宣布趁機收購迪士尼!但事實的真相卻十分有趣,甚至惹人發笑,上面那張看似很正規的新聞截圖實際上出自國外圖片網站4chan論壇 ,所謂的4chan論壇是國外一個基於圖片和短評的互動社交網站,網友在論壇裡發送各種有趣的圖片或者段子GIF。
  • 愛奇藝和騰訊誰是中國的線上迪士尼?
    雖然外界總喜歡將愛奇藝視為中國 Netflix ,但龔宇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到,愛奇藝希望以迪士尼為藍本,在10年內搭建一個線上娛樂王國。在了解龔宇為何有此打算之前,我們需要先搞清楚迪士尼和Netflix商業模式上的本質區別。迪士尼和Netflix的區別迪士尼和 Netflix 都是上市公司,且市值相差並不大。
  • 騰訊距離成為「中國迪士尼」還有多遠?
    三個影視業務主體更是首次以一個整體的影視生產體系亮相。接下來,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也將成為騰訊和閱文進一步加碼影視業務布局、進一步驅動數字內容業務耦合以及更體系推動高價值、高品質數字內容生產的 " 三駕馬車 "。這並不是簡單的 1+1+1=3,而是三家企業在發揮各自專業優勢下的一種有機整合。
  • 迪士尼樂園的「造星」秘密-虎嗅網
    得到的是它的全套服務——與你擊掌、對你撒嬌,末了還會給你一個毛茸茸的擁抱,就像你身邊某個熟悉的朋友一樣。幾乎沒有小朋友不愛他。這隻名叫達菲(Duffy)的熊其實是迪士尼樂園冉冉升起的新星,在東京迪士尼樂園和香港迪士尼樂園,它人氣極旺,它的朋友們還包括一隻叫雪莉玫(ShellieMay)的小熊、一隻叫傑拉多尼(Gelatoni)的畫家貓,和一隻叫星黛露(StellaLou)的紫色小兔子。
  • 騰訊打造中國迪士尼?西方科技巨頭只能羨慕嫉妒恨
    但是,在了解數字娛樂產業的未來方面,人們應當把目光轉向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正在穩步向著全方位主導娛樂產業的目標前進。中國迪士尼?騰訊總部位於深圳,旗下知名度最高的產品是微信,除即時消息服務外,微信還向9.63億用戶提供購物、轉帳和外賣等服務。
  • 如果騰訊收購迪士尼,會出現企鵝超人嗎?
    如果騰訊收購迪士尼,會出現企鵝超人嗎?由於疫情在美國的蔓延,導致美國經濟進入了深度衰退,很多大企業都瀕臨破產,其中,迪士尼樂園受到的影響非常大,沒有客人就沒有收入,而各種支出卻沒有少。據說,迪士尼都要發不出工資了!
  • 騰訊出手整合閱文,用資本換取經驗!東方迪士尼或將指日可待!
    至此可以證明付費閱讀模式已經到達了一個增長的天花板,急需新的方式來帶動營收。事實上,閱文集團在吳文輝的帶領下已經開始在慢慢的尋找摸索其他的營收模式,製作文學大電影已經成為了閱文集團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2019年8月閱文集團以155億元收購了新麗傳媒,將版權獲取、改編、發行甚至票務環節都把控在自己的體系下。
  • 出自《山海經》中大氣非凡的寶寶名字推薦
    出自《山海經》中大氣非凡的寶寶名字推出自《山海經》中大氣非凡的寶寶名字推薦譯文:紅色的葉子,紅色的花朵,只開花但不結果實,名字叫嘉榮,吃了它就不會懼怕霹靂雷霆。譯文:這裡有一種草,樣子像蘇草,開紅花,名字叫葶薴。如棠取自: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譯文:落葉喬木,果實略呈球形。樹上開花曰「華」,即沙棠這種樹開黃花,而果實是紅色的。味如李而無核。
  • 尋找下一個身價10億的葉修?騰訊攜手閱文,將漫改300個網文IP
    繼今年10月,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騰訊影業CEO、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大刀闊斧地將騰訊系「三駕馬車」:騰訊影業、新麗傳媒和閱文影視深度整合後,12月21日,騰訊、閱文又進行了一次內容生態的進階——騰訊動漫、閱文動漫首次「合體」亮相,宣布將推進300部網文小說的漫改。
  • 迪士尼中國2020啟動大會,鼠年的它會帶來什麼?
    在中國,迪士尼始終以消費者為核心,從電影故事、到樂園體驗、再到消費衍生品,通過用心講好每一個故事,迪士尼致力於成為一個延伸到人們生活365天方方面面的品牌。位於大會二層的品牌體驗區被分為六大沉浸式展區,集中展示迪士尼旗下各大品牌精彩豐富的產品——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球大戰、ESPN、20世紀福斯及國家地理。(海量現場熱圖先睹為快!)
  • 員工停薪,遊樂場關停,傳被騰訊收購,迪士尼童話破滅何以重塑?
    2 、迪士尼樂園關閉疫情爆發,迪士尼線下遊樂場所遭重創:這在迪士尼集團近百年的歷史上還是首次發生。旗下樂園全部關閉對於迪士尼而言意味著:企業將進入到休克狀態。業務大盤停擺,對迪士尼帶來一個較龐大的鏈條全環節巨大衝擊,壓力不小。更有業內人士統計稱,目前迪士尼閉館損失已達2億美元。早在2月初,迪士尼就曾公布香港和上海迪士尼樂園關停2個月損失將達2.8億美元(營業利潤),分別為1.45億美元、1.35億美元。
  • 騰訊98億與迪士尼128億
    騰訊今年第三季度收入約98.25億美元,迪士尼2017財年第四季度營收127.79億美元,這兩大娛樂巨頭有哪些相似與不同?11月15日,騰訊公布截至今年9月30日未經審核的第三季度綜合業績。騰訊三季度收入652.1億元(98.25億美元),同比增長61%,環比增長15%;淨利潤180.1億元,同比增長69%,環比下降1%。
  • Facebook:下一個微信?-虎嗅網
    這兩個社交產品,一個在歐美市場上佔據統治地位,另一個則牢牢執住了中國市場的牛耳,看起來好像有很多共同之處。然而,如果細細將這兩個產品進行一番比較,就會發現它們的差異其實遠遠大於其共性。這種差異首先體現在兩者的社交方式上。雖然同為社交產品,但Facebook更偏重的是公共域的社交。
  • ...電網和騰訊躋身「亞洲品牌500強」前三;香港迪士尼樂園將重新開放
    我們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規範經營活動,保障穩定運營。騰訊回應與滴滴合作聚合打車:地圖提供平臺,陸續開放各城市針對媒體報導的騰訊與滴滴合作推出打車業務一事,騰訊回應稱,騰訊地圖聚合打車業務是與滴滴深度合作,滴滴提供出行服務、安全調度等打車技術方案,騰訊地圖提供平臺。
  • 騰訊收購美國文化巨頭迪士尼?美網友怒了:中方要買走全世界嗎?
    據外媒4月28日最新報導,由於疫情影響,迪士尼已經關門5周了,這讓迪士尼股價大跌,背後大股東正在考慮賣掉迪士尼彌補虧空!目前迪士尼的首選是蘋果和騰訊!面對這種結果,美國網友徹底炸鍋了!他們表示,中國的公司一向財大氣粗,這次騰訊給出的報價明顯要高於蘋果,迪士尼最後很可能會變成中國的囊中之物!
  • 任天堂目標迪士尼,將馬裡奧變成下一個米老鼠
    他在公司管理和產品運營上都很保守,但在遊戲開發和模式創新方面卻處於行業領先水平,這也是人們愛恨他的原因馬裡奧位於任天堂下的最重要IP任天堂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與他眾多的經典IP角色以及每一代人的革命性遊戲有很大關係。遊戲世界中最著名的IP屬於馬裡奧系列,戴著小鬍子帽子的水管工幾乎成了符號的文化存在。
  • 這些最懂中國的外國人叫什麼中國名?名字代表啥意思?
    可是,好多外國人的名字都是來搞笑的,有叫活雷鋒的,有叫好厲害的,還有一對情侶,男生叫司馬當,女生叫霍瑪伊,合起來就是「死馬當活馬醫」。利瑪竇(Matteo Ricci),大概是「中國通」們的中文名之初代風貌了。當然,外國人也有好聽的中文名,不僅和自己的本名讀音相近,寓意也很美好,出處也相當講究。
  • 肥宅快樂,騰訊快樂
    來源:虎嗅網出品|虎嗅大商業組作者|敲敲格題圖|CFP疫情意外贈予了騰訊一份「超預期」的財報。這也使得騰訊市值超越阿里巴巴下降至25%。這是自該板塊單獨披露收入以來,同比增速最低的一次。騰訊在財報中表示,這主要是由於疫情期間群眾在家時間變長,支付活動與提現均減少,並且雲業務的項目交付與新客戶獲取都有所延遲。但騰訊也急著告訴大眾:這只是暫時的,一切都會迅速恢復的。
  • 抖音我要聽你叫我的名字是什麼梗 出自哪裡什麼作品
    最近有看抖音的小夥伴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我要聽你叫我的名字」的霸氣臺詞在抖音裡走紅,這句話之為什麼會這麼火?抖音我要聽你叫我的名字是什麼梗?抖音我要聽你叫我的名字是什麼梗  最近抖音上有一段臺詞非常的犀利,深受大家的吹捧,使的就是這句「我要聽你叫我的名字」,再加上演員犀利的表情,簡直是醉人啊。
  • 騰訊不需要複製下一個抖音
    視頻號是騰訊「摸索」短視頻的又一新作。和微視、yoo等短視頻產品不同,視頻號是嵌在微信生態下的,入場時攜帶的資源遠超其他產品線。而接下來的三步動作,更說明騰訊準備將最高級別的流量資源all i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