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天給大家介紹北京市西城區6所優質高中,口碑和實力都不錯,你知道幾所?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學校。
北京市第三中學
北京市第三中學,創辦於1724年,是北京市一所歷史悠久的老校,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富國街。曹雪芹曾在右翼宗學供職十年,並在此構思了《紅樓夢》。1902年右翼宗學改為八旗右翼中學堂,辛亥革命後,1912年改為「京師公立第三中學校」,並搬至祖家街。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1913年曾就讀於此,老舍先生是第二年考入三中的學生。1950年10月學校改成北京市第三中學。
北京市第三中學始終把教學工作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特別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促進教師隊伍整體優化。學校現有2個微機教室。12個專用實驗室,有雙向閉路演播室和監控系統,有語音教室及多媒體教室,有配備現代化手段的音樂教室。有36個教學班,1600多名學生。教職工185人 。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普通完全中學。其前身是光華女中、耕莘中學(兩所寄宿制教會學校),1952 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後,正式命名為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學校有著優良的教育傳統,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
多年來,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認真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在教育改革的實踐中積極探索,逐漸形成「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優良傳統和校風。現有24個教學班,其中初中班12個,高中班12個,(外國學生班2個),全校在校學生近千人。有專任教師70人,高中34人,初中36人,高級職稱教師約佔40%,近年來學校吸收了一大批具有較強專業知識的青年教師來校任教。
北京市二龍路中學
北京二龍路中學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和良好辦學條件的普通完全中學。學校始建於1922年,原名弘達中學,為東北愛國志士籌辦。解放後,六十年代曾是中央教育部直屬實驗學校。現仍為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直接聯繫指導的學校。2014年,北京市二龍路中學被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合併,改名為北京師範大學實驗二龍路中學,
學校教學質量管理嚴格有序。近年來,順利通過了全面督導、教學工作專項視導等一系列教學工作檢查。學校高考上線率穩定在 95%以上,理科上線率曾達到100%,會考合格率超過市區平均值,教學質量綜合水平和高中入學分數段在非重點校中居較高位置。教師隊伍的突出特點是結構合理,工作嚴謹,敬業負責,青年教師的成長形勢喜人。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北京十五中創建於1952年,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2018年7月6日,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公布2018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名單,北京市第十五中學在列。
校園位於南城風景秀麗的陶然亭湖畔,濃厚古典庭院式風格的校園裡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環境優美,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行政樓、體育館和現代化的400米體育場錯落布局;立體花園、婆娑竹林、多層次綠化圍牆、精美雕塑、古老的紫藤園彰顯著學校深厚的人文底蘊。學校有專職教師106位,先後擁有特級教師7名,市區學科帶頭人13名、市區骨幹教師38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待遇專家1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和碩士課程班進修經歷的教師70餘名。
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學
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學是西城區一所建校歷史悠久,辦學質量高,有著優良傳統的普通完全中學,其前身是1921年由著名教育家、北師大校長陳垣創辦的平民中學。多年來培養了大批莘莘學子,造就了無數濟濟英才。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德育先進校」、「北京市電化教育優類校」、「北京三防教育先進校」、辦有特色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秉承著"嚴愛有度、教學有序、治學嚴謹、務實求真"的辦學方針,形成了"誠、毅、勤、樸"的校風和民主寬鬆、和諧融洽的辦學氛圍。學校擁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教學態度嚴謹、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為全體學生、全過程、全面發展而真誠努力」是全校職工的共同心願。多年來,師生共同努力,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原名崇德學校,位於西城區西絨線胡同33號,舉世聞名的人民大會堂西側1000米。前身是建於1911年的崇德中學。始建於1911年,是北京市建校最早的完全中學之一。這是一所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完全中學。
三十一中學生群體素質較高,在校生參加中、高考成績保持在北京市較高水平。教師隊伍中有一批骨幹教師,在區優秀教育科研論文評選中有一批教師獲獎。學下設有初中12個教學班,高中18個教學班,在校生1300餘人,教職工133人。
以上就是這幾所學校的詳細信息了,歡迎留言,並參與討論,本文排名不分先後,文章素材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