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起來,樓主也算是半個工具控,家裡電鑽、萬用寶、電動螺絲刀等基礎工具一應俱全。平日裡安裝一些吸頂燈,掛個電視機甚至換開關,裝五金衛浴,全部都是自己搞定。
18年的時候,威克士20V電鑽(單電版)搞了一波活動(真的是非常難得),樓主和本地值友拼單,一口氣買了 4套,合每套只要 1700/4=425元,並且還贈送一個小威盒子,可以說非常划算 ▲
機器用到今天,雖然外觀飽經滄桑,變得有些灰頭土臉,但是功能依舊完好,性能依舊強大。這也讓樓主對威克士這個電動工具的國產品牌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威克士的打蠟拋光機其實樓主已經留意了挺長一段時間。就設備本身的價格來說,一點不貴,甚至可以說非常便宜。但是打蠟這個事情,本身是件體力活,比較費時間,所以樓主一直也沒有說服自己剁手。
但是前陣子,樓主發現自己家的餐邊櫃的大理石臺面,因為長期受潮,局部變得慘不忍睹,手指去摸明顯感覺非常粗糙;並且車子漆面上,也出現了很多細細碎碎的劃痕 ▲
兩件事情加在一起,讓樓主決定剁手。本文,樓主要對這臺機器的使用體驗做個簡單的分享。
開箱:
此次入手的是套裝,自上而下分別為:鋰電池、充電器以及主機 ▲
全部拆出來以後其實就是上圖這些東西,並且隨主機還附贈了一個羊毛套和一個毛巾布套 ▲
威克士的電動工具主要有 12V和 20V兩種電壓規格,這款打蠟拋光機採用的是 20V電壓的電池,容量標註在電池側面,為 2.0Ah;與充電器之間的組合方式為倒扣插拔 ▲
這裡特別要提一嘴的就是:這塊 20V的電池,和樓主原先手裡的 20V電鑽是通用的。也就是說,這下樓主手裡有了兩塊電池,互為備用——這也是樓主選擇威克士的原因之一。
在電池的頭部,有三顆指示燈和一個 POWERTEST電量測試按鍵,按下按鍵後,綠色的電量指示燈亮起,可以指示對應剩餘電量,可以說非常直觀 ▲
主機整體採用塑料外殼,局部做了軟包膠處理,既提升了握持手感,又可以有效防滑;機器一頭是直徑為 178mm的拋光碟(7寸),另一頭則是電源接口;側面粗壯的把手則是為了方便用戶把持使用 ▲
使用的時候,一隻手握住把手,另一隻手可以用虎口位置輔助把握 ▲
開關位於機器頂部側面,操作的時候,打開開關後,手可以順勢下滑握持機器,比較合理 ▲
電池的組裝方式和充電時一致,通過倒扣的方式,和主機連接 ▲
需要取下的時候,可以按下電池邊緣的橘黃色按鈕,然後反方向拔出即可,非常簡便 ▲
使用前,根據使用場景和需求,選擇其中一個套子套上即可 ▲
在不了解機器的時候,樓主以為拋光打磨無非就是轉盤圍繞著一個中心快速轉動,把拋光機均勻塗抹到想要塗抹的地方。但是樓主在認真研究之後發現並不是——這臺威克士打蠟拋光機的轉盤並非做同心運動,而是偏心運動 ▲
偏心運動的優勢就是,在打蠟拋光的時候可以避免對同一個點反覆摩擦而傷害漆面。並且,偏心運動下的拋光碟轉動一次接觸面積更大,使用效率更高。
另外電機軸承摩擦較小,隨便一轉就停不下來 ▲
使用體驗:
首先要進行的是大理石的打蠟,用到的是這塊藍色的毛巾布條,要打蠟的部位則是上圖中紅圈所示的位置 ▲
通過局部特寫我們可以看到,大理石這塊位置因為長期受潮,所以表面變得黯淡無光,顏色也完全是就風化了的慘白色,中間的裂縫也變得更加粗糙 ▲
這裡用到的劃痕蠟是非常基礎的一款龜牌,樓主也算是隨便試水練練手 ▲
使用的時候,先在毛巾中間擠出一小坨 ▲
對於這種糊狀拋光劑,還需要找一個不用的湯匙或者扁平的小棍子,把它均勻抹開 ▲
PS:一般來說,拋光劑不可以直接塗在被拋光物體上;並且一次性也不要使用太多拋光機,可能適得其反,影響拋光效果,還會增大工作量。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手持拋光機,打開開關後讓它在大理石表面慢慢打磨,直到塗抹均勻,表面看不到多餘得拋光劑為止。最後用乾淨的毛巾擦拭表面殘留的粉末,就算完成工作了。
拋光後的大理石,雖然相較於周邊還是存在色差,但是表面光澤恢復了不少,用手去摸也沒有了明顯的粗糙感 ▲
當然,要完全消除這塊區域的腐蝕是不可能的,但是拋光後,整塊大理石確實變得細膩不少,並且表面的臘層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護這個區域進一步被侵蝕。
接下來進行的是打蠟,也是樓主入手這款機器的另一個重要目的。不過這裡首先要展示的,依舊是拋光功能。
樓主現在開的這輛車,雖然入手已經2年,新車購入時殘留在車漆上的膠水樓主一直也沒有去處理乾淨 ▲
並且樓主又觀察了一圈車子,發現車漆上留下了很多類似上圖的細紋劃痕 ▲
這些劃痕很淺,但又非常密集,這時候最好的處理方式當然就是拋光。
操作方式還是和上面一樣,拋光完成後的對比如上所示:無論是膠水還是劃痕,全部被清理得乾乾淨淨 ▲
PS:拋光的時候,不要過於用力按壓機器。
既然設備也買了,車子也洗乾淨了,那麼順便花點時間給全車打個蠟 ▲
打蠟的目的是在車漆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蠟膜,這樣即便有細微的磨損,傷害的也只是表面的蠟。並且因為蠟這種東西本身是疏水的,所以下雨天在車子外表面也不容易積水,看起更加帥氣灑脫。
操作的方式也非常簡單:首先是跟上面展示過的拋光步驟一樣去操作,把蠟在汽車表面抹均勻。
沒有抹勻的時候,車漆表面會有因為偏心運動而形成的一圈圈的「年輪」;而抹勻的標誌則是這些痕跡全部消失 ▲
接下來把毛巾套換下,換上更加細膩的羊毛套,繼續跟拋光一樣的操作,用來去除多餘的蠟。
在這一步完成後,我們可以看到會有很多細膩的類似於粉塵的東西,這些其實就是用羊毛套磨下來的多餘的蠟。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蠟抖落。這裡最好準備一條乾淨的毛巾,用來擦拭和拍打車漆表面殘留的蠟粉。
完成上面所有操作之後,我們會發現車漆鋥亮如新 ▲
這裡要注意幾個點:
1、打蠟之前,務必把車洗乾淨。樓主的建議是先做個精洗,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洗車店的空地直接開始操作;
2、羊毛套一定要保持乾淨,如果上面有堅硬顆粒,可能反而會損害漆面。如果用的次數多了變髒了,一定要及時更換;
另外,在打蠟操作中,機器閒置的時候,可以把它按照如上圖所示的方式進行擺放,這也是後置電池的設計的目的之一,可以有效保護機器頭部不會被汙染 ▲
續航方面,除了第一次操作時比較陌生,正常 40min左右的續航能力,用來給一輛正常家用車全車打蠟綽綽有餘。打蠟的時候,樓主建議分塊進行,不要東抹一下,西弄一點,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重複勞動,也可以將車蠟打得更加均勻。
總結:
很多朋友認為自己動手給車打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不如掏錢請別人來做。但要樓主來說,我覺得這事情不能用單純的經濟效益來衡量。自己洗車,自己打蠟,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心情和興致,如果單純是為了完成任務去做,那肯定是划不來的。
自己打蠟的最大樂趣就在於,看著經過自己雙手勞動的車子容光煥發,你會很有成就感,而且也會更加珍惜和愛護。另一方面,同樣是打蠟,洗車店的操作永遠不可能有你自己來的細緻——如果不幸遇到不負責任的師傅,機器毛巾套上殘留了一顆沙子,還有可能得不償失。
那這樣一臺機器的作用僅僅是打蠟嗎?當然也不是。比如上文樓主展示的,用它可以給家裡大理石拋光;開開腦洞的話,甚至可以用來保養家裡的皮質沙發或者按摩椅,用來給它們上保養劑;甚至,動手能力強一點,在拋光碟上固定一張砂紙,還能用於簡單的打磨…
還有一點也是一些大品牌產品的優勢,那就是他們的電池包是通用的 ▲
比如這款威克士打蠟拋光機所採用的 20V電池,可以與樓主原先手裡的 20V電鑽的電池互為備用,也算非常方便——如果為了節約預算,後面可以只買單機,不買電池(樓主手裡的電鑽電池用了2年,使用頻率也挺高的,目前電池性能良好,非常健康)。
本次的分享到這裡就要結束了,感謝各位閱讀,我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