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精英說 | 「給你們一點我們的真誠,我們也曾是迷茫的留學生」

2021-03-04 常青藤精英留學

「你懷疑過所處世界的真實性嗎?」

 

如果有一個伯納德問我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會是:「一直」 。

 

一直以來,我都不能確信自己當下感受到的世界,是真實且唯一的。但我的懷疑和人工智慧,自由意識都無關。

 

我懷疑的是,時間。

 

作為一個愛好物理和哲學、嚮往文學和藝術的工科女。來美國的第一年,給我最大的衝擊並不是什麼文化和政治。而是夏令時轉冬令時的那一天,我的手機電腦ipad在沒有給我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偷偷地,慢了一小時。

 

當時我的驚恐無法形容,我在腦中做了無數可行的不可行的假設。

 

然而,事實證明我一個90後還是太naive。由於我沒有經歷過中國實行夏時制,所以這件事還是讓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時間?

 

物理學上目前為止,都無法證明時間是朝一個方向流動的,它有可能不止我們現在經歷的這一個方向,而是時刻分裂成無數個方向。哲學上對於時間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也都沒有達成共識。亞里斯多德就懷疑:「時間能不能獨立與人(主體)而存在,如果沒有了「我」,還會不會有時間?」;而永恆主義者也說:「過去,現在和未來是同一的。過去從未過去,未來已經到來」。

 

如果時間是個圓,「不斷地精確地重複每一次」(《愛因斯坦的夢》作者艾倫‧萊特曼),在這樣的世界裡,父母是否仍然珍惜孩子的第一次笑容?丈夫是否仍然為妻子在病床上最後一句話而悲慟?人們是否仍然繼續許下誓言,即使知道並不會遵守?

 

時間的經驗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為什麼人類發明了時間的概念,又被時間束縛?

 

我認為這些疑問和暢想。是非常有意思、並且有意義,值得被藝術和設計拿去進行探討的;我也認為人類對時間的經驗,是可以被藝術和設計改變的——如果暫時無法被科技改變的話;我同樣認為人類並不是時間的旅人,相反,時間才是人類的過客。

 

於是,來美國這兩年,讓我成為一個愛好物理和哲學,懂得了一些藝術和科技的,時間設計師。

相關焦點

  • 常青藤轉985,州立轉211:留學生可否轉學回國?
    要麼是擔心受到新冠肺炎病毒威脅,要麼是擔心學業中斷前功盡棄,中國留學生面臨兩難處境。此時,有專家再次提出留學生轉學回國的建議,並給出了初步設想:「常青藤」對應985,州立高校對應211。留學生轉學回國是否可行?到底該怎麼轉?往哪裡轉?記者進行了採訪調查。
  • 「你們就是仇富!」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網友:我們的心情你不懂
    「你們就是仇富!」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網友:我們的心情你不懂最近,一位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的話,上了熱搜,引發網友更大的熱議。自己沒錢出國,天天找藉口罵留學生!我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有錯嗎?現在疫情期間,孩子是中國人,讓孩子回國有錯嗎?在這位母親眼裡,網友就是仇富!就是嫉妒!其實,說這樣的話,真的是大錯特錯了。有網友這樣說:我們的心情你永遠不懂!
  • 從留英小學生包機到「礦泉水公主」,讓我們看清了留學的四個事實
    所以當1.5萬留英小學生家長聯名請求國家包機接回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理解。02留學的家庭分布一般的家庭增速最快留學,因為費用的高昂,在以前,大多是社會精英——單位負責人、企業高管和中層領導。2015年,精英人士佔比為71%,到了2019年則為57%;而一般員工則從29%升高到43%。
  • 「學術臨時工」OR「學術常青藤」?你屬於哪一類?
    「學術常青藤」:與「學術臨時工」相反,常春藤原指美國東北部地區的八所高校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後指由這七所大學和一所學院組成並沿用「常春藤」這一名稱的高校聯盟。引申意義上的「學術常青藤」是指一直混跡於學術界,成為學術的「寵兒」。拿筆者的碩導舉例,可以說他就是 「學術常青藤」的一員。
  • 為什麼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選擇西北大學?
    為什麼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選擇西北大學?西北大學這所被認為在中西部最為精英的頂級大學,是美國十大名校聯盟中唯一的一所私立學校。雖不是常青藤聯盟的成員,但比起在美國東部地區同等級的學校來說更專注於教學的實用性。與它鄰近的競爭者芝加哥大學,以及除賓大外的所有常青藤學院相比,西北大學的教育更具有職業導向性。
  • 圍爐|南大外籍留學生:在迷茫和焦慮中等候希望
    她曾擔任過幾個組織的部長,但因為擔心下學期可能無法聚在一起做活動,她選擇了退出。「現在組織活動的那些可能比較麻煩,因為明年我們也不能確定能不能有這種好像比較多人聚在一起的社團活動,也不知道可不可以舉辦。」她說道。現在她在歌聲魅影音樂劇社和文學院的新媒體部繼續留任,而她的工作都是關於新媒體的,在線上操作,所以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 帶你穿越到法國城堡,常青藤四季田園,快來和它說悄悄話
    帶你穿越到法國城堡,常青藤四季田園,快來和它說悄悄話小夥伴們,酸酸又準時上線為大家推薦一些實惠好玩的旅遊地。這次我想向大家推薦的是我在五月份去到的一個地方,一個充滿法國味道的田園,讓你不用出國門就能猶同到法國城堡的地方,那就是重慶的常青藤四季田園。常青藤四季田園位於重慶市渝北區南北大道徐堡村。我和一群朋友當時從渝中區自駕去的,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就到了。建議小夥伴們駕車去比較方便,直接在導航上輸入「常青藤四季田園」即可。
  • 1.5萬小留學生要回國,留學英國還有這層原因,網友:不值得同情
    因為疫情,我們才知道,僅英國留學生就高達20萬,其中居然有1.5萬小留學生。現在英國疫情日益嚴重,孩子們滯留英國,父母急了,集體請求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網友質問:憑什麼?一位媽媽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自己沒錢,看不慣別人有錢送孩子出國留學!
  • 留學生齊聚藍翔、新東方,「本升專」前途無量!
    >新東方畢業的我手持500塊的iPhone準備和常青藤朋友成為校友了。出國前,我們相會新東方回國後,我們重聚新東方準!請麻省理工與藍翔技校做好對接。04新東方烹飪學校遠近聞名、匯集天下名菜、培養廚師精英。出國才發現,做飯是一門學問。留學生很容易對廚藝高超的人「星星眼」。
  • 大學不迷茫:原來,我們都曾不甘平庸過
    我陷入了無止境的迷茫焦慮和間接性打雞血永久性放棄的死胡同中。偷偷觀察身邊的人,貌似他們都沒有我這樣糾結的心態,自然,也沒有人能夠給我一個引導性的答案。忘記在哪裡看到的一句話了,大意是說,讀書能解決你百分之八十的焦慮。我相信,宇宙的另一端定然有同我一樣有著這樣疑問的人。於是,一年前的某夜凌晨兩點,一個女孩抱著手機,眼眶通紅。
  • 「習書記以平凡心真誠對待我們」
    但不是說新聞可以等同於政治,不是說為了政治需要可以不要它的真實性,所以既要強調新聞工作的黨性,又不可忽視新聞工作自身的規律性。他喜歡和新聞記者聊時事、談看法,地委的各項工作會議活動,他都邀請各路記者去參加。他也從來不在記者面前擺官架子,而是真誠地和我們交朋友,還經常講:「你們新聞報導工作需要地委行署做什麼,可以跟我說,我們全力支持!」
  • 中國留學生和外國留學生對中國人的評價,感覺莫大的諷刺與寒心
    3、近日,一位居住生活在紐西蘭的中國留學女子,居然在網絡上大言不慚的說:她「代表」中國向全紐西蘭道歉!無端指責自己的祖國。4、近日,一名自稱中國人的年輕女孩就疫情問題向美國道歉,她在視頻中說:我對美國說聲道歉。對不起,我們把病毒帶到了美國;我們隱瞞了真相。對不起,我們在微信上說謊,說是美國軍人攜帶病毒來武漢,這是錯的;同樣對不起其他亞洲人。
  • 大學女生一臉自豪:留學生對我們有蜜汁好感,見到我們就吹口哨
    兩名大學女生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一臉興奮和自豪的說:阿拉伯留學生對我們有迷之好感,見到我們就吹口哨。這兩名正處於青春年華的大學女生,說起這個話題的時候,洋溢著笑容。「他們會邀請你拍照,然後跟你很親,比如晚上回學校的時候,阿拉伯留學生看到我們中國女生,會衝我們吹口哨,說Chinese!」這兩名大學女生眼神中充滿著被阿拉伯留學生眷顧之後的受寵若驚。眼神中的自豪寫在了臉上。不過下面網友們的評論卻扎心了。
  • 韓國留學生到天津留學,路過圖書館的時候迷茫了:這也叫圖書館?
    韓國留學生到天津留學,路過圖書館的時候迷茫了:這也叫圖書館?什麼樣的圖書館才讓她發出如此感慨呢?其實就是天津的濱海圖書館,這可跟一般的圖書館長得不大一樣,濱海圖書館整個內部結構是呈波浪形的,而每一層波浪裡都有非常多的書籍,每一層階梯裡也都有書,就連天花板都是波浪,上面也有書,當你走進這個圖書館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似乎生活在未來世界裡。
  • 花葉常青藤扦插,兩周就生根,葉子呼呼往上長!
    很喜歡一樣東西就會在家裡弄很多,養花也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這個盆栽,就想一盆一盆的都往家裡放,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同樣的感受?反正花花是這樣的。今天有花友說,家中的花葉常青藤的一個病枝,想知道能不能夠扦插,它就是很喜歡常青藤,花花感嘆,喜歡養花的人已經走火入魔了,現在連一棵病枝都不放過,那就大膽的扦插試試,萬一繁殖成功了呢?既然這樣,那花花今天就教大家如何來扦插常青藤。
  • 哈三中孫雨桐同學獲得美國常青藤康奈爾正式錄取offer
    12.21名校錄取OFFER01|頂級名校哈三中國際部孫雨桐同學,喜獲美國「常青藤聯盟學校」康奈爾大學的正式錄取通知,東三省唯一!說乾貨,國際部也提供了很多資源,我受益最深就是pioneer academics,給我機會與頂尖文理學院vassar college的教授面對面交流,寫出我第一篇academic paper。我想,如果三年前沒來到這裡,這些都要與我錯過了。除了結果,我更慶幸我在申請過程中的收穫。
  • 你以為就你迷茫?我們都一樣的,幹就對了!
    三毛曾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都是流浪」。就好比一艘船不知道駛去哪個港口,那麼任何方向吹來的風都是逆風,我們現處於青春最美好的時刻,是進入社會的預備軍,經歷完這幾年,迎接著我們的是真正的酸甜苦辣和真正的差距,也許以後你會為你的工作而煩惱,也許你會為租個便宜的房子四處奔波,或許你在後悔現在的你所做的事......別人在大學認真備好進入社會的糧食,最終走得又長又遠,而你在迷茫甚至在盡情享受現有的糧食,你往後拿什麼走社會,到那時候可能真的只有羨慕的份了
  • 當年說美國空氣香甜的留學生,現狀如何?她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樣子
    在留學深造的中國留學生中,部分留學生到了國外之後心性大變,三觀直接發生了扭曲,其中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三年前在美國馬裡蘭大學畢業典禮上一名中國留學生楊舒平。楊舒平在馬裡蘭大學2017年的畢業典禮上表示,她在國內必須戴口罩,而且一天要用掉好幾個口罩,否則她就會生病;而她踏下從中國飛往美國的飛機,當她走出達拉斯機場的航站樓的時候,她剛要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口罩帶上(她的口袋中有5個口罩),她呼吸到美國的第一口空氣的時候,她覺得空氣是香甜清新的……在楊舒平短短幾分鐘的演講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為美國吸膿舔痔的崇洋媚外之人的形象
  • 副教授黃日涵:在你們精英眼中,難得我們連抱怨不公的資格都沒了?
    文\江湖小舞 最近,一個叫黃日涵的副教授在評論「精英們勸你看開是讓你認命嗎」話題時,幾句觀點引發網友熱議。 可是,作為一個有自己認知和看法,「起點確實(與黃教授)不同」的人,對一個掛著副教授頭銜知識分子說出這樣的話,還是忍不住鬥膽說幾句。
  • 外國留學生在浙江:我們都用不同的方式愛中國
    童笑雨 攝中新網杭州12月12日電 題:外國留學生在浙江:我們都用不同的方式愛中國作者:童笑雨「在『浙』兒我們不再是那個所謂的老外,我們都有不同的方式,表達對中國的愛。」來自浙江師範大學的外國留學生在臺上動情地唱著歌,吐露的是臺下大部分外國留學生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