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地位不穩,「快時尚彩妝」想取而代之

2020-09-10 CBNData消費站

20塊錢能買杯奶茶,也可以買一小塊眼影。上海南京西路地鐵層開了家這樣的平價彩妝店WOW COLOUR。彩虹鐳射色的店面讓行人注目,循環播放的化妝視頻刺激著消費者的神經。「五顏六色」「一個小時走不出來」,網友評論說。

工作日中午,掛著工牌的年輕女性在店內自行試色。大概是因為新開業的緣故,它的人氣遠超同層的屈臣氏。今年1月剛問世的彩妝零售店WOW COLOUR,到8月底門店數已經超過250間。它和名創優品來同屬於塞曼國際。

同樣展店迅速的彩妝零售店還有The Colorist(簡稱調色師)。它誕生於2019年10月,截至今年8月底,調色師已有200家店。調色師的母公司是和賽曼集團同樣來自於廣東的KK集團。成立5年的KK集團拿到了華人文化、經緯中國等機構合計近17億元人民幣的多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

WOW COLOUR和調色師來勢洶洶。WOW COLOUR告訴CBNData,該品牌己累積了150萬會員,其中每月消費2次以上的人達到了20%。接近調色師的人士告訴C站,調色師的部分單店已經開始盈利。調色師計劃在2021年成交額將突破60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傳統美妝零售店傳來的更多是壞消息:屈臣氏在中國大陸市場出現了20年來最大跌幅;萬寧在北京等地關店。WOW COLOUR和調色師到底有什麼特別?

圖片來源:WOW COLOUR

屈臣氏缺什麼, WOW COLOUR和調色師就補什麼

從二者強調「色彩」的名字就能看出來,和屈臣氏不同,這兩家店賣彩妝為主。

WOW COLOUR幾乎都是電商國貨品牌:Girlcult、珂拉琪、瑪麗黛佳、橘朵等等。而調色師海外品牌比較多,包括Canmake、蜜思婷、Kissme、Za、Wet n Wild等。二者和屈臣氏重合品牌不多,WOW COLOUR和調色師考慮到了差異化:它們選擇的品牌大多數是消費者過去只能在網上買到、爆款在百元以內的彩妝品牌。目前,這兩家店裡護膚品佔比不高。

為了吸引路過的消費者進來閒逛,WOW COLOUR和調色師做了一些適合拍照分享朋友圈的「打卡」處。調色師有由美妝蛋或眼影堆砌的彩虹牆,WOW COLOUR有超大支的唇釉模型和適合自拍的化妝鏡。相比之下,幾乎沒有人會拍屈臣氏貨架、門店。屈臣氏的「彩妝」屬性也不強,它基本上成為了日化產品應急採購的去處,沒有讓人探索閒逛的氛圍。

為了讓你在店裡停留的時間長一點,這兩家「新型」美妝零售店鼓勵消費者試用。幾乎所有產品、所有色號都能試用。當貨架上的試用產品用完,WOW COLOUR和調色師的店員能直接打開產品給顧客試用。這和屈臣氏和其他美妝零售店不同(如果試用裝用完了,不能拆開新的產品作為試用)。在另一家美妝零售店——話梅,試用裝甚至是出售的。一位接近調色師的人士告訴C站,店內試用產品的成本由調色師自身承擔。行業的慣例是品牌配贈有限的試用裝,一些強勢品牌甚至不會給試用品。這也導致了「試用裝有限」的情況。

在這裡,「試過不買就遭白眼」的心理壓力基本沒有。WOW COLOUR和調色師的店員存在感很弱,他們很少會迎上來給你推薦產品。這是為了和屈臣氏的服務做差異化。因為店員「保姆式」+「PUA式」的服務屈臣氏受到爭議。屈臣氏BA典型套路是先「攻擊」消費者皮膚的缺陷,再推薦屈臣氏自有品牌。即便「改革」後,屈臣氏導購還是常常「尾隨」消費者。

這背後是屈臣氏的激勵體系在起作用:店員工資很大程度上和銷售(尤其是其自有品牌)業績掛鈎。WOW COLOUR和調色師取消了這部分「獎勵」,一名WOW COLOUR的導購告訴CBNData:「我們沒有銷售提成,但這也比較慘。」 如果拿服裝行業作類比,導購存在感強的屈臣氏像是傳統百貨品牌,而WOW COLOUR和調色師更像是快時尚,鼓勵消費者自助式購物。

和屈臣氏比,WOW COLOUR和調色師能拿到的位置更好。雖然三者都會出現在地鐵層,但WOW COLOUR、調色師還能開在首層,作為購物中心或百貨的主力店。一些購物中心甚至會給與這兩家新美妝零售店優惠政策。至少在開業初期,WOW COLOUR和調色師能幫購物中心「引流」。WOW COLOUR廣州正佳廣場店開業首日客流量達到了1.5萬,銷售額突破了20萬。

調色師門店都會有「彩虹牆」(圖片來源:調色師)

另外,WOW COLOUR和調色師更聚焦於Z世代消費者。「WOW COLOUR瞄準的是18-28歲的消費人群,」WOW COLOUR總經理陳春晏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說。調色師的目標消費者是14-35歲,但八成消費者集中於14-30歲。拍照打卡處的設計,以及「自由自在」試用環境的培養都能看出這一點。

年輕消費者對單一彩妝品牌的忠誠度較低。每當出現了新的彩妝品牌,他們更樂於嘗試。和快時尚和奢侈品的混搭一樣,消費者也會拿百元左右甚至幾十塊的平價美妝和高端品牌「混搭」。在WOW COLOUR進行店內隨機採訪時,3名消費者都說他們會買平價彩妝(國貨品牌或者日系開架品牌),但同時也在用雅詩蘭黛、Nars等中高端品牌。

化妝品有多熱,彩妝零售的機會就有多大

但凡是關注消費的人大多都知道,彩妝品類在國內有多熱。2014 年起彩妝增速持續高於個護及快消行業總體化妝品增速。2019-2024年,彩妝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7.6%。

小紅書、B站、抖音視頻App興起是彩妝品類高速發展的「東風」。護膚品需要較長的周期才可能見效。但彩妝能立刻看到效果。因此短視頻和電商之外,彩妝的一個大機會點在線下。試色後立刻購買,這和一個盲盒、一件快時尚T恤的購買決策類似。

這個市場潛力巨大。中國還有許多沒有化妝習慣的人,美妝市場每年的新增用戶起碼有1000萬人以上。目前中國人均化妝品年消費額僅為39元。美國、日本以及韓國的人均彩妝消費額是中國的8-11倍。

圖片來源:德勤

接近調色師的人士告訴CBNData, 2017年底去美國考察後KK集團開始給調色師立項。調色師差異化打法多少受到了美國市場美妝零售第一Ulta Beauty的影響。

絲芙蘭聚焦中高端不同,Ulta Beauty是一個從超市開架品牌e.l.f,到高端如香奈兒美妝都有的一站式「美妝超市」。消費者可以在店內使用2萬SKU產品。除了絲芙蘭也提供的化妝、修眉服務之外,Ulta Beauty還有美髮沙龍。在選址、會員系統上,Ulta Beauty都採用了差異化的戰略。

Ulta Beauty在選品上更加大膽,它首發了Morphe、Color Pop、Kylie Cosmetics等受Z世代歡迎的新品牌。從2015年開始,Ulta Beauty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就超過了絲芙蘭。在線下實體零售整體比較凋敝的時候,Ulta Beauty是為數不多的逆向增長的品牌。

而中國美妝零售市場缺少這麼讓消費者能「隨心所欲」試妝的零售店。WOW COLOUR和調色師都想爭搶這個位置。屈臣氏也在改革,增加彩妝比例,設立colorlab。

屈臣氏 Colorlab (圖片來源:屈臣氏)

對彩妝品牌來說,WOW COLOUR和調色師出現的正當時

國貨品牌和國外開架品牌也需要和WOW COLOUR以及調色師這樣的渠道合作。多個頭部電商美妝品牌開始走到線下,這可能是因為線上進入了流量瓶頸。

完美日記從2018年開始就在試驗線下快閃店,2019年它正式在廣州開出第一家線下店。其母公司逸仙電商新零售事業部總裁馮琪堯在去年9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完美日記線上的粉絲量基本已經觸頂。線上流量增長放緩,需要通過線下渠道進行拓展新顧客。開到40家線下店時,完美日記分享了這樣一個數據:線下店65%的消費者是首次購買完美日記的人,線下客單價比線上高。

不過,完美日記沒有進入第三方渠道,而是開品牌專賣店。目前,完美日記已經開了超過100家門店。它計劃今年年底把門店數提至200家,2022年底開超過600家店。

直營專賣店雖然能更好地控制消費者體驗,但是需要更大的成本,試錯的風險更大。不是每個品牌都必須開直營專賣店。和完美日記不同,包括橘朵、Girlcult和Hedone在內的多數電商國貨品牌和海外開架品牌都選擇入駐WOW COLOUR或調色師這樣的第三方零售商,來擴展線下足跡。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伊蒂小屋(Etude House)就在改變直營店策略,它在中國關閉北上廣多個門店的同時宣布和調色師達成合作,入駐其20多個門店。

從Ulta Beauty和絲芙蘭的競爭史來看,哪個渠道能獨賣熱門品牌,哪個渠道就更佔優勢。WOW COLOUR和調色師,甚至和屈臣氏競爭的下一步會是搶「獨家品牌」。接近調色師的人士告訴C站,調色師和一些國潮品牌(如菲鹿兒)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調色師會參與品牌的供應鏈,一起開新品的共創會。從調色師的新聞稿來看,他們聲稱能提供數據化營運、品牌營銷、DTC(消費者直銷)服務創新等服務。而WOW COLOUR近期宣布線下首發日本CreerBeaute凡爾賽面膜。「軍備競賽」還在繼續。

電商、客流,或是WOW COLOUR和調色師的挑戰

雖然在小紅書、大眾點評等社交媒體,以及新聞媒體對WOW COLOUR和調色師的報導都以正面和褒讚為主,但是WOW COLOUR和調色師的生意也有不少潛在的挑戰。

電商始終是一個「隱憂」。CBNData在WOW COLOUR和調色師店內看到不少打開淘寶比價的消費者。

凱麗是其中一個比價的消費者。好在她發現colorkey線下更便宜。她算了一筆帳:官方旗艦店69元一支,第二件半價,兩支一起買折算下來每支還是要52元,比線下49元的價格更高。「雙11或者其他大促的時候就不知道了,」她說。

她代表的這群消費者已經形成了線上買彩妝的購物的習慣。根據貝恩和凱度消費者指數,2019年化妝品的線上滲透率已經超過55%。十幾元的的唇釉、腮紅在淘寶天貓基本上都能包郵。在大促或直播間中,線上的價格往往比線下更低,還有不少贈品。

當然,也有不比價的消費者。C站在WOW COLOUR遇到兩位00後消費者買了眼影、唇釉等產品,消費了260多元。「剛好路過所以來逛逛,我之前的橘朵眼影碎了所以再補一盤」。當被問到為什麼不在線上購買時,她們說:「價格差不多吧。這些品牌本來就很便宜了。」

另外,如果WOW COLOUR和調色師只做線下渠道,實際上充滿了不確定性。

調色師「拜師」的Ulta Beauty在疫情期間業績也不太行。今年第二季度,它的收入下降了26.3%,為12億美元。疫情下消費者不去線下門店購物,而它的電商還不夠成熟。WOW COLOUR和調色師在年初的2個月也經歷了這一切,好在時間更短。進入秋冬,如果國內新冠有反彈,還沒有搭建電商的WOW COLOUR和調色師可能面臨衝擊。

還有一個「黑天鵝」,因為居家和佩戴口罩時間變長,彩妝今年整體的勢頭不如高端護膚產品。「面霜指數」可能要替代「口紅指數」了——雅詩蘭黛集團CEO Fabrizio Freda在2020上半年財報會上說。這對於主打彩妝的WOW COLOUR和調色師來說也是個不確定因素。

豆瓣相關討論

第三,彩妝快時尚的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也需要打個問號。

從大眾點評的數據來看,WOW COLOUR和調色師的客單價實際上和屈臣氏差不多。不過,它的店鋪面積往往是屈臣氏的2-3倍,甚至開在比屈臣氏更好的地段。除非它的客流量能保持在屈臣氏的2-3倍,不然其坪效可能難以支撐起它的租金。如果如WOW COLOUR總經理所說其目標消費者是「化妝小白」,比如學生和小鎮年輕人,選址在中學大學附近或者下沉到低線城市可能是更有性價比的選擇。

調色師和WOW COLOUR目前的店鋪管理運營水平和成熟品牌仍然有差距。線下門店的優勢是能試用比較不同顏色。但在五角場的WOW COLOUR,美寶蓮FitMe粉底液和遮瑕都只有一個色號。WOW COLOUR的選品也值得質疑。除了那些小眾的電商彩妝,它有一些品牌(Colorgrid、泰樂絲)毫無蹤跡可尋。

調色師選品有另一個問題——和母公司的另外兩個業態KKV、KK館重合了,調色師和KKV都賣彩妝和護膚品,二者在一些低價飾品、香氛和美妝工具等也有重合。KK館也賣面膜和簡單的彩妝。上海的環球港購物中心集齊了KK集團的三種店。

大店、低客單價、走量——WOW COLOUR和調色師彩妝快時尚的商業模式還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類似模式的「家居生活百貨快時尚」NOME就是一個前車之鑑。

NOME所在的小件家居和生活用品也曾被視作有萬億潛力的藍海市場,獲得過今日資本和紅杉中國的投資。鼎盛時期遍布核心商圈的NOME目前在上海只有2家店了,而且位置都很偏遠(一個在外環邊上,一個在外環外)。而之前它開在上海靜安寺、五角場、中山公園、興業太古匯等核心商圈的門店都關閉了。這可能是因為它客流量下滑,不再能支撐起核心商圈的地租。

WOW COLOUR和調色師到底是新物種還是新泡沫,目前還難有答案。

作者:董芷菲

編輯:鍾睿

相關焦點

  • 屈臣氏想用3年做爆彩妝 彩妝入駐要闖哪幾關
    而韓日產品、彩妝產品、美發產品、藥妝護膚等領域將會成為屈臣氏未來在護膚美妝領域的重點關注對象。它為啥終於「想起來」要做彩妝了?它又有沒有這個實力?跳級之路上有哪些短板是必須克服的障礙?今天品觀君就來跟各位好好說道說道。 一、擁有10個彩妝品牌的屈臣氏,消費者為何想不起?
  • 糅合潮流INS風,屈臣氏全新彩妝概念店
    金羊網訊 近日,屈臣氏與巴黎歐萊雅和美寶蓮紐約合作設計的中國首個Colorlab全新彩妝概念店在深圳豐盛町店與廣州中華廣場店盛大開業。店內以粉黑格調的朋克少女風打造,擁有近20個國內外彩妝品牌、多個人氣妝容專區以及彩妝空間,成為了屈臣氏潮流店的新一大看點。
  • 「屈臣氏」門店升級,Colorlab全新彩妝概念店來襲
    與屈臣氏通常個護產品區域明顯的淺白色調不同,Colorlab彩妝體驗空間試圖營造一種時尚、潮流的空間風格,牆壁和開放貨架都是黑色系。店內擁有近20個國內外知名彩妝品牌、6大人氣妝容專區、充滿著時尚個性的彩妝空間,成為了屈臣氏潮流店的新一大看點。
  • 屈臣氏首家「彩妝體驗中心」店鋪開業,發力彩妝找對路子了嗎?
    屈臣氏首家「彩妝體驗中心」店鋪開業,發力彩妝找對路子了嗎?,引入Glo & Ray (光芮)等「網紅」進口品牌,屈臣氏一直在彩妝的路上努力。
  • 屈臣氏Colorlab彩妝店
    消費者購買彩妝產品時最主要的需求是什麼?當然是為了親身體驗產品,玩轉時尚色彩,自由探索新潮流。於是,在屈臣氏Colorlab專業彩妝店裡,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興奮的、豐富多彩的、充滿沉浸感的體驗場景,引發路過行人的好奇心,激發探索的欲望。
  • 黑科技糅合潮流INS風 屈臣氏全新彩妝概念店來襲
    店內以粉黑格調的朋克少女風打造,擁有近20個國內外知名彩妝品牌、6大人氣妝容專區、充滿著時尚個性的彩妝空間,成為了屈臣氏潮流店的新一大看點。即日起,屈臣氏會員可通過微信卡包頁面選擇門店,預約到店進行專業彩妝體驗服務。對於彩妝產品與妝容並沒有太多了解與想法的「佛系」女生,在Colorlab便能在專業彩妝師的指導下,根據場合需要完成華麗變身。  區別於以往屈臣氏門店的彩妝區域,Colorlab覆蓋了屈臣氏所有進口彩妝線,與國外一線熱榜同步上新,並按季更換最熱銷產品榜單。
  • 屈臣氏票選年度彩妝,來圍觀!
    在V姐心裡,屈臣氏是一個非常有魔性的地方~ 每次踏進屈臣氏,總是會忍不住拿起一兩個商品結帳~繼cosme年度大賞之後,痞客邦也么蛾子的開啟了一個投票——「屈臣氏裡哪款開架彩妝是你的最愛?!」,後臺各個產品的競(si)爭(bi)可以說是相當的激烈!就差來一場群架了!
  • 屈臣氏暴跌的負面估值效應 轉型敗給新業態
    不過,零售行業在2019年悄然變天,一家名為Colorist的彩妝店打破零售格局。人流不再向屈臣氏門店聚集,造成屈臣氏業績暴跌。這個時候,三年內瘋狂擴張的門店,反倒成了包袱。對此,《投資者網》就是否因業績不佳會關閉門店,向長江和記求證,截至8月26日,公司未予置評。猝不及防的新業態靜安寺,上海黃金商圈。
  • 屈臣氏跟歐萊雅合作 深圳試水中國首個Colorlab彩妝體驗空間
    增加彩妝品牌數量、提升門店彩妝體驗,對於變革升級中的屈臣氏來說越來越重要。1月28日,屈臣氏在深圳開出了它在中國的首個Colorlab彩妝體驗空間。這個面積Colorlab近20平米的體驗空間,位於深圳福田區車公廟段豐盛町商業步行街負二層,是這裡屈臣氏門店的一部分。
  • 揭秘|我們叕暗訪了屈臣氏最新一代店鋪 竟發現8大秘密和變化
    在某一線城市的繁華商圈裡,95後的大三學生王櫻櫻漫無目地走進了一家屈臣氏。她首先條件反射般的謝絕了BA的推薦,然後挑挑揀揀得轉了一圈,發現沒有什麼特別吸引她的東西之後,空著手走了出去。 千禧一代,已經成為了幾乎所有零售渠道都想抓住的人群,屈臣氏更不例外。
  • 屈臣氏轉型敗給新業態,中國區業績下跌近30%
    不過,零售行業在2019年悄然變天,一家名為Colorist的彩妝店打破零售格局。人流不再向屈臣氏門店聚集,造成屈臣氏業績暴跌。這個時候,三年內瘋狂擴張的門店,反倒成了包袱。對此,《投資者網》就是否因業績不佳會關閉門店,向長江和記求證,截至8月26日,公司未予置評。
  • 吹爆了的屈臣氏彩妝概念店,真的值得逛斷腿嗎?
    嘿,沒想到屈臣氏還有②副面孔呢?之前一提起屈臣氏大家想到的都是便宜大碗,方便快捷,還有黏死人不償命的導購小姐姐,但這家屈臣氏還真的有點不一樣,三分鐘速速GET一下優缺點:除了屈臣氏自己的彩妝品牌,還有20+種人氣彩妝品牌: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紐約、日本熱門品牌KATE、Kissme、美國蜜絲佛陀、獨家品牌Makeup miracle、Let's Aqua等都是年輕人常用的品牌。
  • 彩妝大亂戰:橘朵進入屈臣氏,FentyBeauty要來中國?
    雖然是兩個風格迥異的彩妝品牌,但是粉絲求入駐的呼聲卻一致的強烈。正 文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指出在重慶的屈臣氏看到了橘朵的專櫃,表示很驚奇。目前在北京、天津、大連、上海、江蘇、湖北、湖南等部分屈臣氏門店都設有櫃檯。△橘朵部分屈臣氏門店雖然門店的版圖還在不斷增加,但是還有不少的粉絲留言希望橘朵入駐自己家鄉所在地的屈臣氏。橘朵是繼完美日記之後,近兩年在線上渠道快速成長起來的彩妝新貴,兩者的成長路徑也是比較相似,在小紅書上走內容種草的路線,截止發稿前橘朵在小紅書的筆記超過1萬篇。
  • 屈臣氏開始加碼彩妝背水一戰,只是它還有機會嗎?
    2016年上半年,屈臣氏在中國內地單店銷售跌破8.5%,不管是迫不得已還是突然「開竅」,屈臣氏終於還是加碼彩妝了。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彩妝市場將增長5.63%。而我國2015年彩妝市場規模達510億元,同比增長29.4%。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屈臣氏自然要調整產品結構,加碼彩妝。
  • 屈臣氏首家彩妝旗艦店在京東開業 誰能幫誰?
    8月28日,屈臣氏首家彩妝旗艦店在京東正式開業,實體門店在售的美寶蓮、瑪麗黛佳、卡姿蘭等17個彩妝品牌及潔面品牌碧柔全部導入,目前已有397個SKU。這家彩妝旗艦店是屈臣氏在京東開設的第三家門店。早在2013年,屈臣氏在京東開設官方旗艦店,今年4月又開設了海外旗艦店。本次首家彩妝旗艦店入駐,屈臣氏京東旗艦店在首頁置頂廣告中插入彩妝旗艦店宣傳圖,不過外鏈地址為屈臣氏海外旗艦店。
  • 遇上了「不講武德」的對手,屈臣氏快頂不住了
    每個8090後女生的青春一定有屈臣氏的身影,沒從屈臣氏提出一大堆綠色購物袋的青春一定是不完整的! 那些年的90後,越過路邊精品店,跑過街邊黃橙橙的萬寧,直奔屈臣氏。 在導購火力十足的攻勢下「如願以償」地買了一大堆「非常需要」的彩妝護膚品。
  • 屈臣氏:遲來的變革
    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屈臣氏在內地新開446家店,較2015年增長了18%,但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了10.1%,是2015年5.1%的兩倍。在龔菲看來,如今屈臣氏在一線城市的地位更像是日用品超市。店鋪大都開在商場裡或交通便利之處,但路過的消費者往往只進去買洗護用品。
  • 屈臣氏尋求多元化,鮮黃色Beautiq定位專業彩妝
    屈臣氏尋求多元化,鮮黃色Beautiq定位專業彩妝 CBO首頁 | 作者: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CBO獨家www.cbo.cn  2015-10-13
  • 屈臣氏公開「韓系彩妝」必買TOP6
    今年疫情發威,不少韓國彩妝迷無法親飛囤貨,每天都要用的保養、彩妝品都快鬧饑荒了~不能親飛韓國沒關係,屈臣氏集結韓妞化妝包必備的美妝AHC、MISSHA、ETUDE HOUSE等,列出韓系保養、彩妝熱銷排行榜,在臺灣通通買得到!
  • 爭鳴|屈臣氏為何彩妝佔比下滑到10%?我們深挖了它的四宗罪!
    在第八代店鋪推出之前,除了美寶蓮等少數幾個彩妝專櫃外,屈臣氏的彩妝大多是以中島開架分散陳列的,且產品不夠集中,這種陳列方式更適合彩妝消費成熟的市場和店鋪,但屈臣氏甚至沒有為這些區域配置彩妝BA。你走到開架彩妝區,卻發現沒有BA主動上前。面對類似的尷尬,顧客只能猜測,屈臣氏不賣彩妝或者屈臣氏的BA不懂彩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