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國內一些地方發生中學生戴口罩上體育課猝死事件。悲劇發生是否和戴口罩有關?5月9日,山醫大二院心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高奮表示,戴口罩尤其是N95口罩,時間久肯定會對呼吸產生影響,也會引起氧飽和度下降。她建議,要科學佩戴口罩,每次戴口罩不要超過4個小時。在戴口罩時尤其是在佩戴N95口罩的情況下,不進行太過劇烈的運動。
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各地中小學陸續復學開課,由於疫情尚未結束,出於防控疫情需要,在校期間戴口罩,成為各地大中小學生開學複課的標配。通知要求,中小學生科學佩戴口罩,學生應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
王磊是太原市某中學的體育老師,他告訴記者,自己也看到有關學生上體育課戴口罩猝死的報導。跑步戴口罩,確實會讓呼吸不暢,有很多安全隱患。上課的時候,會根據情況,選擇強度適中的運動。
運動的時候,人體的耗氧增加,需要吸入較平常更多的氧氣,戴口罩後氧氣的吸入不及時,會造成嚴重的缺氧,這一行為不僅會對人體的肺部造成損傷,還會對人體的全身造成傷害,甚至引起缺氧,存在窒息風險。尤其是佩戴N95口罩,密封性比較強。針對復學後學生如何科學地進行體育課的學習,高奮建議,是否有必要佩戴口罩,要根據每個地方的疫情情況做科學的判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需要戴N95口罩,如果確有需要,戴普通的外科口罩即可。
國家衛健委和教育部聯合發布最新通知,老師授課時不需戴口罩,學生應隨身備用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要佩戴口罩。
來源:山西日報 新媒體記者 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