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更曉
炎炎夏日,帶來的除了空調、wifi、冰西瓜,還有一個無處不在的人類「天敵」——小蚊子。
蚊子這種生物雖然小,卻是個折磨人的「小妖精」。
被叮上一口就奇癢難忍不說,還會留下一個醜陋無比的包,最過分的還是煩人噪音,想想如果晚上睡覺的時候有一隻蚊子一直「嗡嗡嗡」的在你耳邊,煩不煩!
好在現在市場上對付蚊子的方法非常多,且很先進,但在古代,由於衛生條件沒有現代好,科技手段落後,蚊蟲對人類威脅和傷害更大。
那麼,古人是怎麼驅蚊蟲的呢?
古人面臨的蚊子「危機」,與現代不是一個量級
由於古代社會尚處於人類發展的初級階段,所以各方面的條件,都無法與現代社會相提並論。
尤其是衛生條件更是堪憂,生活垃圾亂堆亂放,露天「旱廁」和「堆肥」,到處都是蒼蠅、蚊子的「安樂窩」。
因此,古人在夏季來臨氣溫逐漸升高之後,想睡一個安穩覺,也基本上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晉代學者傅選還專門寫過一篇《蚊賦》,來討伐蚊子的種種惡行:
「眾繁熾而無數,動群聲而成雷,肆慘毒於有生,及餐膚以療飢。妨農工於南田,廢女工於機杼。」
可見老祖宗從遠古就在和蚊子搏鬥,然而在此通知老祖宗一個不幸的消息:今天都21世紀了,搏鬥依然在繼續。
不過,大家完全沒有必要為古人擔憂,也許正因為深受其擾,古人在對付蚊蟲這件事情上,做法甚至比現代人還優秀。
古人也「點蚊香」
從古至今,人們與蚊子的鬥爭就沒停過。
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蚊香」驅蚊了。不過說法與現代不一樣,古人稱之為「燻」。
「燻」是古人夏天最早對付蚊蟲的方法,也是流傳最廣最久的。
那麼問題來了,古人燻蚊子的「蚊香」都是什麼做的呢?
古人最早是直接使用可以驅蚊的植物。據《周禮》中記載:「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燻之,凡庶蠱之事。」
此處的「翦氏」,就是專門負責給周王室驅蟲的。他「以莽草燻之」,即點燃莽草用來燻蟲。
然而,莽草雖然驅蚊效果絕佳,但這其實是一味有毒的草藥,枝、葉、根、果都有毒,連老鼠都能毒死,用莽草來燻蚊蟲自然不在話下,但同時對人也不太安全。
很快,人們就將這種損敵一千自傷八百的方法淘汰了,改用蒿、艾葉一類植物。
在宋代用焚燒艾草驅蚊的方法很流行。南宋詩人陸遊在《燻蚊效宛陵先生體》中也曾寫道:
澤國故多蚊,乘夜籲可怪。舉扇不能卻,燔艾取一塊。
詩中描述的就是蚊子多到用扇子也無法徹底驅趕,只好燃燒艾草來驅蚊的場景。
宋朝普通人家燻艾草,而有錢的達官貴族,已經用起了專門驅蚊的「蚊香」:
「端午時,收貯浮萍,陰乾,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格物粗談》
這時的蚊香有一個極文雅的名字,叫「蚊煙」,外形好似現代人抽的捲菸。
宋朝還有專門製作蚊香的作坊,主要材料是艾草、雄黃和浮萍。到明清時期蚊香的材料不斷增加,還配合使用了各種材質製成的滅蚊燈。將「蚊煙」點燃放置入滅蚊燈,滅蚊效果更佳。
滅蚊燈
因「蚊煙」效果極佳,一直流傳至今,成了每家每戶必備的驅蚊神器。
當然,再厲害的蚊香和奇巧,都殺不儘自然界的蚊子。所以,除了滅蚊神器,物理驅蚊也很重要,此處就不得不提古時候蚊帳的妙用。
古代的蚊帳相當有講究
為了能在夏天睡一個完整的覺,在條件(紡織)稍好後,古人就用起了「蚊帳」。
梁元帝蕭繹《金樓子》記載了春秋時期,齊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說過的一句話:
「翠紗之幬」使飢蚊營營不得入內
由此可見,先秦時人們夏天已使用蚊帳防蚊,不過此時它還不叫「帳」而是稱作「幬」。
事實上,今天我們通常講到的蚊帳的「帳」字,最早僅指起遮蔽作用的帷帳以及營帳、軍帳等,跟床上用品是沒關係的,一直到秦漢時期人們才將「幬帳」連用。
到了唐宋以後,蚊帳就已經十分普及了。
北宋詩人張耒記錄了古人一天的生活:「備飢朝煮飯,驅蚊夜張幬。」,用「幬」跟吃飯一樣平常,足可見蚊帳已是當時古人的家常夏用必備之物。
不過,由於紡織技術有限,所以古代的帳也有厚薄之分。蚊帳多用貴重的錦、羅、紗、綺、縑等絲織品製作,講究通風透氣。
此外,古人還會在窗上、門上糊上窗紗,阻止蚊蟲侵入,這種窗紗古人稱為「蚊幌」,「蚊幌雨來卷,燭蛾燈上稀。」咱們現代的紗窗、紗門,也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不過,這些都是有錢人家才用得上的防蚊用具,一般老百姓是用不起的,民間的防蚊帳多用葛、布等製作,透氣性差,待在裡面又悶又熱,有的人家甚至根本置辦不起帳子。
不過古人同樣運用奇思妙想,出了很多妙招,既不怎麼花錢,還能有效解決蚊蟲叮咬問題。
古代滅蚊有什麼特色工具?
《孝子傳》裡記載了一則感人的故事。
一個叫申屠勳的孝子,為了不讓母親忍受被蚊蟲叮咬之苦,選擇睡在母親床邊的地上,以血肉之軀吸引蚊子都來咬他。
「夏天多蚊子,(申屠勳)臥母床下,以身遮之。」
不過這種做法固然感人,可任誰這麼咬下去也吃不消啊,於是有人就想到一個極好的方法——滅蚊缸。
古人在家裡放幾個裝著水、石頭的大缸,缸裡再養上幾隻青蛙,蚊子一旦飛過,就成了青蛙的盤中餐。另外,家裡萬一起火,水缸的水還可以直接用來滅火!
不喜歡青蛙吵鬧的,還可以在院子裡栽種一些防蚊蟲的植物,比如楝樹和鳳仙花,雖然沒有香氣,但它們分泌的苦楝素,是一種天然的殺蟲劑。
可以說,古人所使用的這些物理驅逐蚊蟲大法,才是真正的「植物源殺蟲劑」,既安全美觀又不會汙染環境!
-完-
上文所有圖片除水印說明,全部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謝謝你看完!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巴巴說歷史】,支持下作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