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幕上的恐怖再恐怖也是不恐怖的,因為那只是虛構的,現實中的恐怖再不恐怖也是恐怖的,因為那確是真實的。
幾年前溫子仁指導拍攝的《招魂》在恐怖電影圈好評如潮,這也使溫子仁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恐怖片大師。《招魂》這部電影成功之處並不在於畫面有多血腥,多恐怖,讓人們感到恐怖的而是溫子仁對氛圍的營造。和以往「房屋鬧鬼」恐怖片不同,溫子仁更看重對周圍事物的拍攝,像吱吱呀呀慢慢打開的房門、踩在地板上,地板發出的聲響、搖搖晃晃的椅子等,這好像讓我們身臨其境一般。
任何恐怖懸疑的電影加上「真實事件改編」幾個大字後都會在我們心中留下舉足輕重的位置,增加它的恐怖指數,《招魂》也如此。在看到招魂是真實事件改編後,讓我本就不強大的心靈,又多了幾分恐懼。在結尾處電影放出了此次事件的原型人物還有那所古老的房宅,這使我對它更加恐懼卻又充滿好奇。在幾經思想翻湧後,我決定去尋找相關資料來一探究竟,讓我沒想到的是事實是那麼的真實。
比恐怖更恐怖的是「真實事件改編」。
艾倫夫婦
在我幾經搜尋後,發現艾倫夫婦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生於上世紀初,他們曾是美國超自然現象調查員,專門調查超自然現象案件,也就是靈異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阿米蒂維爾事件(在後續的創作中再做詳細介紹),這個事件在《招魂2》開頭大致演繹了一部分,但足以讓我們震驚。
他們在1952年創辦了新英格蘭心靈研究協會,是新英格蘭地區最早的超自然現象研究團體。之後還創辦了沃倫超自然博物館,裡面都是從靈異事件中帶回的藏品,近1萬件,安娜貝爾娃娃也在其中。如今這個博物館也對外開放,吸引了無數人前來參觀。
《招魂》中的安娜貝爾原型
安娜貝爾的出現在《招魂1》僅僅是一個小故事,但卻給我們留下了恐懼。猙獰的面孔,詭異的笑容都使我們不寒而慄。但事實中原型卻是看上去很普通的一個娃娃。
《招魂》主體故事---佩倫家族鬧鬼事件
要說到一個故事的原型,恐怕沒有絕對的真實性,因為被描述出來的終是經過語言加工的。根據現實生活中佩倫的女兒所描述的那樣:《招魂》忠實反映了我們在農場上面臨的混亂與危險。電影中的女巫芭絲謝芭·塞耶也是真實存在的,但並沒有證據證明當時她是女巫,但她的小孩的確是在她的照料下死去的。在驗屍報告上寫著死因是縫衣針穿過了小孩的頭骨,沒有人真正知道她做了什麼,雖然法院宣判她無罪,但當時的人們都相信那個孩子是被獻祭給撒旦了。
佩倫太太也確實身上有不明傷痕的情況。這棟老房子在當時也確實被傳得很兇,曾發生過不少自殺案件。但是與電影不同的是,女巫最後並沒有自殺,佩倫太太也沒有想要殺死自己女兒的情形。
總之,事實雖然與電影有不少出入,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事實帶給我們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