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住在廣東相對沿海地區的人,每年梅雨季到處溼漉漉的家裡,都會讓我很想要逃到北方去。即便是現在夏天,家裡的溼度也相對比較大。出汗之後更容易覺得身上粘膩悶熱。
所以對於我來說,家裡備一臺除溼機,就顯得更有必要了。最近上手了一臺小巧實用型的家用除溼機:伊島除溼機·逐浪D15,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來自日本的產品,在外觀上很有日系簡約風格。伊島除溼機整體採用了純白外殼,正面看上去非常的簡潔,只有頂部一個小小的字母logo。而它的體積也相對小巧一些,方便在家居環境中靈活應用。
不過別看它體積小,內置壓縮機、銅管等,重量是相當的不小。這個小小的體積,10kg+的重量,相當沉甸甸。
左右兩側頂部配備把手,方便搬運。不過相對這個重量,日常使用想必不會經常搬來搬去吧。
同時兩側把手也可以收納電源線,方便不用的季節存放起來。
頂部是出風口,蓋板是波浪形的,我想也是它命名逐浪的原因之一。出風口是稍微側睡風,工作時可以看到裡面的風扇轉動。而這個出風口蓋板的縫隙也比較小,放置小孩子伸手進去發生意外。
頂部側邊配備了4個功能按鍵,居中則是一個顯示屏。都是比較簡約的設計搭配,畢竟除溼機的功能也是比較簡單的,不用那麼多花裡胡哨的功能按鍵。
轉到背面,相對沒有正面那麼簡約,但也很規整。上半部是濾網蓋板,可以看到裡面的銅管,下半部則是水箱。
2.2L的水箱,可以存相當一段時間的工作水量。水箱為可獨立設計,可以直接拿下來傾倒廢水。
水箱右上角位置,設計了直接的出水口。如果使用的位置有直接排水的地方,比如廁所,可以直接接水管排水。就不用擔憂需要頻繁去倒水箱,方便很多。畢竟像廣東這邊梅雨季,溼度是非常大的。2.2L的水箱怕是沒多久就會滿了。
作為一個除溼機,它的功能也是比較簡單的,目的性很強的除溼。所以在使用上,也就沒什麼難度。
頂部的功能按鍵有凸起,一開始以為是物理按壓的,但其實只需要輕觸即可操作,也是挺方便的。
通電開機,壓縮機開始工作,出風口也可以看到風扇開始工作,同時顯示屏會顯示環境溼度。
頂部的4個按鍵,除了電源鍵,則是可以設置目標溼度、定時、開啟睡眠模式。溼度可以設置30%-80%,以5%的幅度循環遞增設置;定時最長可以24小時,滿足一整天的需求;而睡眠模式則是切換風速,以便晚上睡覺不打擾。
同時長按睡眠模式鍵2秒,可以開啟兒童鎖。作為一個放在地面的家電設備,兒童鎖這種東西對我來說也很有必要。家中有小孩,可以防止誤操作發生意外。
簡單的操作,家裡有老人也可以快速的上手使用,沒什麼難度。在上手之後,我也做了一下簡單的測試。實測將伊島除溼機放在了4平米左右的廁所裡面,關閉門窗,工作23分鐘之後溼度就從74%降到了60%。水箱裡面也直觀地看到排出來的一小灘水,這個效果還是很直觀的。
而在工作時也留意了一下噪音表現,大風量下67dBA左右的噪音,算是比較安靜的表現了。開啟睡眠模式的話,官方數據是可以到36dB,也不會影響晚上睡覺使用。
儘管說現在空調也有除溼功能,但是對於廣東人來說,除了臥室,廁所、廚房等地方,梅雨季同樣也是重災區。而伊島除溼機從簡單的上手體驗表現來看,作為家中應對梅雨季的家電,還是很有必要存在的。
梅雨季節,廁所到處溼漉漉,特別容易產生發黴味。有了伊島除溼機,它可以讓我直接放在廁所、廚房這些地方,快速的乾燥。
另外也可以應用在小臥室裡面,將衣服也掛進去,輔助乾衣。小巧的體積,應用起來也相對靈活一些。
簡約的外觀風格,小巧的體積,相對高效的除溼表現,在梅雨季節伊島除溼機放在家裡,要比空調更好用一些。
而且相對空調來說,它的功耗也更低一些。官方給的數據是5小時一度電,除溼成本相對也比較低。幾百塊錢的價格,個人覺得在家居環境當中配備一臺,還是挺划算的,特別是廣大沿海住戶。
你覺得,伊島除溼機,是不是你的菜?
#百度家居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