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或者正是香港人的特質。這些年茶餐廳紅遍大江南北,廣州表字輩茶餐廳也蜂擁而起,但作為茶餐廳前身的冰室,這種特色的市井美食文化,卻逐漸被模糊或替代。在那代人的情懷即將消逝的當下,Johnny堅持在哆寶的名字上,加上「冰室」二字,大概也是一種講究吧!
「冰室的前身,其實就是冰廳,一匹空調,幾張桌椅就是那時香港最受歡迎的地方……」過去炎熱的天氣和空調的稀缺,讓香港運輸公司的苦力和工人樂於來到冰室「嘆世界」,一杯奶茶一個菠蘿油,就是夏日最好的選擇。平民化的簡單滋味,加上方便鄰近的距離,讓舊式冰室更多是藏匿在破舊唐樓或者偏僻小巷之中。讓它們在這個東方大都市偏安一隅,述說繁華背後的另樣人生百態。
舊式冰室所賣的,遠沒有現在茶餐廳的豐富,那個時代的人對食物的態度,大多是貴精不貴多:「飲品主要是咖啡、奶茶、水鴨(鴛鴦)、谷古(巧克力),吃的就是A包、菠蘿油、多士和西多……」這些只有那代香港人才知道的名詞,似乎就把人帶回了20世紀50年代的港島:
舊機場的飛機轟隆而過,藍天烈日因為這陣螺旋聲變得矚目,把光和色彩以及大鳥的身影,映入每位駐足的孩童的瞳孔裡。唐樓陳舊的身軀在一陣微微發抖之後,又恢復往日的寧靜。只有樓梯間的老冰檔裡,人們對這一切早已習以為常:若無其事的銅色吊扇,水青色的馬賽克瓷磚,空調透徹心扉的冷氣,似乎天要塌下來了,也沒有奶茶報紙菠蘿包重要:報紙旁縷縷的熟悉的奶茶香,飄到報紙的跟前,讓人猛然才想起,桌上那半個未吃完的菠蘿包,黃油已有些融化,趕緊咬下一口,再看看今晚買哪只馬……
這些熟悉的樓梯間狹窄溫暖的空間,這些關於奶茶和菠蘿包的都市平民故事,一直以來也是香港的另一種文化標籤,以至於在很多港片的取景裡,冰室就是所有故事都不能缺少的場景。但對於曾經的電影人Johnny,冰室不應該只存在在屏幕裡,而應該是一個鮮活的明媚的讓人有認同感的溫暖實在,一個能把回憶變為現實的獨特載體。
所以在哆寶冰室裡,可以看到的也是一個香港人關於回憶和童年的細碎的美好。除了簡單明亮的港式冰室裝潢,最吸睛的當數滿店無處不在的卡通玩具——叮噹、哆啦A夢、鬼太郎、鐵甲萬能俠……一個個鮮明可愛的形象,挑動著每位顧客記憶中的畫面。
至於冰室美食的製作,Johnny更是延續爸爸60年茶餐廳的經驗傳承:進口的大型雲石的烤箱,適宜的溫度為麵包的出品提供保證;為了更貼近香港味道,材料的選擇大多來自香港、臺灣甚至日本;有時候甚至為了一道地道的港式西洋菜蜜,會多次對比挑選直到找回回憶中的味道,回憶中那種味道的供應商。
因為是原汁原味的港式冰室,所售賣的麵包、蛋撻也全部出自有三十年冰室包點製作經驗的港式老師傅之手。蛋撻酥皮香脆中帶微微的清淨的鹹味,撻心是水嫩的,是吹彈即破的,它們會在順滑的口感中,向你說著黃油與雞蛋的故事。招牌的菠蘿包按照港式風味加入豬油做酥皮,爾後斜切加入冰鎮黃油,讓酥香鹹脆冷全然聚集在一物之中,展現港式冰室王牌美食的風範。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吞拿魚包、豬仔包、甚至於豬頸肉焗飯,但不管怎麼樣,在冰室,不喝一杯港式奶茶,顯然就是對冰室最大的不敬。港式奶茶最初源於英管時期的英式下午茶,後來幾經改良,才是現在街知巷聞的港式奶茶。
而傳統港式奶茶的精妙之處,便是各家私藏獨家配方的千變萬化,不同臺灣珍珠奶茶的程序化和公式化,港式奶茶最看重的還是衝茶師傅的手藝,沒有誇張的花式,簡單的一衝一撞一拖,便包羅了一杯奶茶香濃滑的巧妙,這些當然不是一日一天就能達成的。而且港式奶茶的另一要訣則是兌茶的比例,一杯奶茶的濃香,兌茶的比例是決定的關鍵,而這其中又多少種茶葉配成,不同茶葉的比例是怎麼樣的,則是各家不可外傳的秘密。
如今從小接觸奶茶的Johnny也開始關於冰室關於奶茶的人生,他依然記得爸爸從小的教訓——一杯奶茶好不好喝,看喝的人有沒有連續喝兩口就知道。所以他為自己在吧檯留了個空隙,這樣他便能看到,自己的那杯奶茶,到底是不是足夠向爸爸交功課。
在哆寶的某些時刻,在衝調奶茶的某些瞬間,他偶爾會想起,舊唐樓的家裡屋頂有13個洞,家裡有16個桶,下雨的時候他們兄弟就要輪流接水換桶。即便這樣,每次媽媽都會不辭辛苦地接待從汕尾過去的同鄉。或者這是他最後把哆寶開在汕尾的一個原因。一個香港客,在汕尾的港式情懷。
還記得媽媽會在夜裡挑燈縫茶袋,然後第二天抱著他到爸爸的冰室裡,幫忙遞麵包遞茶具,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奶茶,爸爸總說:飲啦,茶有咩唔同?爸爸每次都這樣說,他也每次靜靜地喝,慢慢地才懂得,每一杯真的那麼一點不一樣,就像每個人,也有點那麼不一樣。
PS:Johnny,曾參與拍攝《古惑仔4,戰無不勝》、《東成西就》、《風雲》、《阿飛正傳》和《喜氣逼人》等香港電影,而想去哆寶冰室飲杯茶食個包的朋友,可以帶上小孩一起前往汕尾市城區通港路中段勝豐大廈底層1號,一起尋回童年吧!
PS:話說你們覺得如何的互動才能吃到這種港式傳統滋味的麵包和奶茶呢?轉發集贊?留言第一?還是其他?一起來參與吧,給我個理由,我就請你免費吃!
往期回顧
小尋味丨悠悠粿香,在寨之外
小味道丨潮汐的妖宴
小尋味丨可塘名產 白食之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