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又一退市股票誕生。10月28日下午,深交所宣布凱迪生態(000939.SZ)股票終止上市。
凱迪生態成立於1993年2月,原名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凱迪生態深交所掛牌。上市後,公司從電力行業折騰到輕資產、煤礦,最終在生物質發電的轉型過程中把自己一步步推向退市。
退市前股東忙減持
深交所公告顯示,公司因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規則及深交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公司股票於2019年5月13日暫停上市。
公司股票因前述情形被暫停上市後的首個年度報告(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負、淨資產為負、2019年度財務報告繼續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了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2020年10月28日,深交所決定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0年11月5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晚間,凱迪生態公告補充道,公司退市整理期為三十個交易日,預計最後交易日期為2020年12月16日。
同時,公司股東華寶信託由於自身資金需求擬通過集中競價減持不超過3929.60萬股,擬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不超過7859.19萬股,在此之前,華寶信託合計持有凱迪生態2.15億股,佔總股本的5.47%,股份來源於非公開發行。
債務危機壓垮公司
2017年,凱迪生態風險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顯現。財報顯示,當年營業收入、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4.46億元、-26.63億元,增收不增利且錄得上市後首次虧損。現金流方面,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2.93億元,而在2016年則是78.24億元。2017年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為-50.29億元,2016年為58.70億元。
2018年,凱迪生態債務危機正式爆發,對公司來說這一年也是「四面楚歌」的一年。5月7日,凱迪生態發布兩則重要公告,一是「11凱迪MTN1」中期票據無法按時兌付本息,二是因公司涉嫌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隨之而來的是公司銀行帳戶被凍結、訴訟、監管函和關注函接踵而來,2017年公司高管「走馬觀花」上任後,2018年3月起,陸續有董事長、董事、董秘、監事、證券事務代表等人員離職,合計超過10人。
2018年6月29日,凱迪生態因2017年度財務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起始日為2018年7月2日。
2018年,凱迪生態營業收入銳減至24.04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擴大至48.77億元。
2019年5月13日,凱迪生態被暫停上市。雖然,公司開始了瘦身自救計劃,但最終並未自救成功,只能選擇司法重整。
2020年5月12日,凱迪生態公告稱證監會決定對時任董事長陳義龍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時任財務總監唐秀麗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措施。9月10日,凱迪生態公告稱,因資金周轉困難,公司目前未能清償逾期債務共計約184.4億元,最近一期經審計的公司淨資產為19.14億元,逾期債務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為963.3%。
10月15日,凱迪生態仍未走出虧損困境。公司業績預告顯示,前三季度淨虧損11.06億元至13.27億元,去年同期則為淨虧損14.24億元。
10月28日,深交所宣布凱迪生態的21年A股上市歷程路即將進入最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