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平章,懷著身世之謎的長林世子,是專心軍務的父王與自在逍遙的弟弟背後真正的依靠。
因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大概在甘州一役遭遇危機時,除了長林風骨支撐著他不後退之外,大概也想著就此埋骨也好。也因為這樣,並不急著要孩子,在知道妝盒真相時首先想到的是為此自責了多年的妻子。對平旌的疼愛與保護,是將平旌放在自己的生命之前。
被苦難切割過的心,才裝盛得下更大的美好,耐得過更深的黑暗。
蕭平旌,金陵城裡又一個飛揚少年,引著大家想起那位未曾謀面的赤焰少帥。長林故事直接將這樣一個少年呈現在眼前,觀眾有幸。
蕭平旌這個人物身上有多重的屬性,自在灑脫的飛揚性格,機敏聰慧的調查能力,外加自戀呆萌和話癆。大家紛紛說他像林殊又像飛流,包括蕭平章也是像梅長蘇又像祁王,其實相對而言這兩個角色的獨創性都很強,蕭平旌就是蕭平旌,是長林王府自在的二公子,蕭平章也就是蕭平章,是肩扛重擔步步謹慎的長林世子。
其實這些屬性都不衝突。平旌聰慧明敏,所以在大同府一案中能夠像唐人街探案一般查明真相。至於在皇宮裡不守規矩,被觀眾質疑「情商低」,我倒覺得恰恰是因為他太聰慧,在琅琊上學得一雙清澈的眼睛,明白這些禮儀規矩後面防備的是人心,而這一點恰恰是他所不屑去顧忌的,天才少年的心性,加上琅琊閣的教誨(你懂的),怎麼會去關心皇后如何想朝臣們如何想。
而他也確實不需要步步謹慎,因為長林王府的所有姿態要求全都落在蕭平章的身上,長林世子的謙恭有禮,才維護著蕭平旌的逍遙任性。身為養子的蕭平章,因為擁有了世子之位,對平旌的愛護中更添加了愧疚與自責,想來蕭庭生這樣從掖幽庭中出來的孩子,對小心謹慎步步為營的童年也是怕了的,父兄兩個是寧願蕭平旌這樣無憂無慮地長大,是真正的「團寵」,他不需要在親人們面前有所顧忌,才顯得自戀呆萌,有什麼說什麼。
本來他不像林殊那樣將來需要繼承父親的王位與軍職,卻也不像飛流那樣沒有身世無牽無掛。看看後面的故事走向,我還是寧願他做個一面灑脫一面呆萌的二公子。
從前猜想從林殊變成梅長蘇的痛苦過程,遺憾故事裡沒有寫明,這次終於可以殘忍地親眼得見。
重生的梅長蘇自江湖一步步走向廟堂,走回紛爭不斷的金陵;看透世事的蕭平旌卻攜愛侶遁入江湖煙雲,不得不成為年少無憂無慮時想要做的江湖人。
風起風停,雲來雲去,江左盟與長林府,難說誰前誰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