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廠工人月入過萬!杭州服裝老闆訂單接不完!

2020-12-09 騰訊網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傍晚5點的杭州餘杭喬司朝陽村工業園,第一波服裝廠工人下樓吃飯。

廠裡食堂,地方不大,45歲的車間工張金財,要等妻子趙志蘭吃完晚飯,5點15分再下樓吃。

服裝工人張金財

一葷一素,快速吃飯的10分鐘,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食堂師傅是江西老鄉,燒的菜很對張金財胃口。

可惜來晚了,還是沒有座位,站著吃完,趕緊回去上工,下班要晚上10點半。

和園區大部分企業一樣,廠裡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生意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好。

天天忙到深夜,服裝廠訂單應接不暇

在來杭州之前,張金財在福建做了十幾年服裝。

趁著晚飯的空檔,他回了趟住處,廠房後面的一棟農民房,是老闆金國萬整租下來,給70多個工人住的。

服裝廠工人都是包吃包住的,張金財夫婦的房間在5樓,已經住了有10年。

套房裡有衛生間和燒電磁爐的小廚房,空調、熱水器、家具齊全。

夫妻倆的住處

剛上樓,就接到廠裡電話,張金財匆匆下樓往廠裡趕。

下樓走幾步路,就到廠房門口,貨梯慢悠悠載到3樓,是廠裡的生產車間。

走廊過道的水泥地上,刷著紅漆,牆上的粉刷白中泛黃,是典型的上世紀90年代工廠裝修風格。

車間裡擺放著幾十臺縫紉機,有一半區域是流水作業,工人們你做領子,我做袖子,最後拼成一件衣服。

還有一小半地方整件作業,就是一個人一臺機器,能完成全部的製衣流程。

車工夫妻檔

張金財和趙志蘭文化程度都不高,他們是整件車工。兩人的縫紉機面對面擺著,夫妻檔技術過硬,是做了30年的熟練工。

熟練工月薪過萬,周末無休

車間的天花板,布滿了熨燙用的蒸汽管道,好像是皮管漏氣,熨鬥不給力了。

金國萬就搬來凳子,自己動手維修。

服裝廠老闆金國萬

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大家更願意選擇網上購物,今年廠裡的訂單特別多。

不過,每家廠的生產能力有限,張金財一天最多能做十幾件冬衣,廠裡一個月最多能做3萬件衣服。

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1月。往年這個時候,單子最多往後排半個月。

雖然單子多到應接不暇,但生產能力有限,企業自然是挑選更優質的合作夥伴,多出來的單子,也只能婉拒。

整件車間

生產節奏加快,那工人工資是不是也跟著上漲?

在朝陽村辦廠10年,金國萬回憶起5年前的用工成本:「流水線工人工資3000元/月,整件車工工資是200元/天;而現在,流水工漲到6000元/月,整件車工300元/天,但還是沒人要做。」

像張金財夫婦這樣的整件車工,都是月收入過萬的。

不過,他們生活單調也是事實:早晨7點起床,燒個早飯,匆匆上工,午飯和晚飯食堂解決,等到下班回家,累了一天,洗洗澡直接睡覺。可以說,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坐在縫紉機前趕製服裝。

妻子趙志蘭

他們的女兒23歲,大學畢業在餘杭工作,現在已經成家了,兒子21歲還在讀大學,明年準備考研,夫妻兩人辛苦攢錢,主要是為了兒子。

「年底了,外面的小廠接了急單,要挖人的也不少,像我這樣的技術,老闆每個月至少會開到1.1萬元。」張金財說。

生意好,工廠加工費也跟著上漲

金萬國租的農民房樓下有個大通間,是廠裡堆放面輔料的裁剪車間,地上攤著各種顏色和材質的布料,有的適合做冬裝,有的做春裝。

裁剪車間

像做羽絨服用的膽布,羽絨,面布、拉鏈這些材料,騎上自行車,只要幾分鐘就能到隔壁九堡的面輔料市場進貨。

面料進來後,不能直接加工,要先送去縮水,朝陽工業園一帶,有專業做布料縮水的作坊,大型縮水機不停運轉,縮一米布的價格是0.3元。

喬司真的是做服裝人的天堂,這也是張金財喜歡這裡的原因,夫妻倆幹了十年沒挪過窩,就是覺得方便、舒坦。

金萬國的廠只做女裝,主要承接電商訂單。

雙十一預售的衣服,車間裡還在掃尾,這一季主打的是羽絨服、呢大衣、風衣,以一件中長款的羽絨服為例,廠裡接單的加工費是70-80元/件。

本來要回家吃晚飯的,兩個做男裝的朋友過來,金萬國就順便去樓下請人吃飯。

工業園樓下商鋪林立

一邊吃一邊聊,大家都覺得,今年的服裝訂單,莫名地比去年多。

「不光單子多,像我們女裝,最近下遊給的加工費,都會加價5-10元/件,比往年要多。」

「我們男裝也加價了,不過沒有女裝多,加了3-4元/件,訂單也是多的。」

加工費上漲,說明客戶急著要貨。廠裡訂單多到接不完,溢出的部分,就會流轉到一些小型加工作坊裡消化。

於是,老闆出萬元月薪請工人的廣告,就會在喬司的大街小巷出現。

今年膽布、羽絨等冬裝原料暴漲

內銷行情好,外銷的形勢也不錯。

雖然喬司一帶的服裝廠主做的是內貿,但偶爾也承接外貿訂單。

上半年,做外貿服裝廠並不景氣,但今年下半年,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東南亞等地疫情嚴峻,外貿訂單陸續回流,連做內貿的廠也接到不少外貿訂單。

雙十一前,金萬國廠裡就接到三四個外貿單子,剛好生產有空檔期,就接來做了。

那會兒,原材料還沒漲價,生產成本控制得比較好,後來原料價格一路上漲,內銷單子也如雪片般飛來。

「竹劍飄林」是金萬國給自己廠取的名字,這個47歲的男人老家江西,在杭州打拼10多年,3年前終於在餘杭買房安家。

由於各種成本的疊加,服裝廠的利潤空間其實相對狹窄。

像一件中長款羽絨服,出廠價在250-260元/件,做衣服大約需要的布料是2.6米,180-200克羽絨。

白色面料為羽絨服膽布

今年,膽布的價格就從3個月前的1.2元/米,漲到2.2元/米,往年冬天的漲幅只有0.3-0.4元。羽絨的價格也從1.5萬元/噸,漲到2.6萬元/噸。

「竹劍飄林」的年產量是30萬件女裝,辛苦忙碌一整年,金萬國能掙四五十萬。

燒餅店,理髮店、麵館都習慣半夜做生意……

杭州這裡,我們記下了更多人的深夜打拼

晚飯過後的工業園,有更多人的深夜打拼故事……

晚飯後,在工業園門口的馬路上,大家從廠房裡拉著貨架,大包小包出來,沿街陸續擺滿了服裝攤。

服裝廠老闆金萬國吃完晚飯,就和朋友逛起了夜市。

燒餅鋪、理髮店開到深夜是常態

年末,喬司一帶服裝廠的樣衣和庫存,都是各家通過在樓下擺攤的方式消化的,這也是工業園裡特有的夜經濟。

因為工人下班晚,街上的餐館、小吃店做完晚飯,還有一波夜宵生意要做。

餐飲店的菜價普遍比較實惠,工友們深夜下班,三五成群點幾個小菜,是忙碌一天最好的休閒。

廠房對面商鋪的樓梯間,衢州來的張師傅,因為老婆在附近公司上班,去年在這裡開了家燒餅店。

每天中午以後營業的燒餅攤,要晚上11點半才歇業,半夜買燒餅的人,還要多到排隊等。

除了傍晚,晚上10點才是賣燒餅的高峰期,攤上一天能賣出200多個餅,很多生意都是半夜光顧的。

街角的陝西麵館,招牌很新。老闆是一對老夫妻,幾個月前,剛從濱江搬到喬司開店,也是聽說這邊生意不錯才過來的。

為了適應工業區的生活節奏,老兩口也過起了夜貓子的生活,麵館歇業時間半夜11點半,比從前晚了三四個小時。

不光是餐飲,連理髮店也經常有人午夜光顧來剃頭。

沿街商鋪的小老闆,都習慣了夜半做買賣,營業時間基本都會延續到半夜11-12點。

安徽特色小飯店,凌晨1點還在燒菜

工業園樓下,亮著燈,掛著大字招牌的飯店,一家挨著一家,店家一般都要忙到午夜12點歇業。

服裝廠的工人,安徽、江西居多,街邊一家叫「安徽香辣館」的小飯店。

小店門面不大,只擺了十來張小桌,卻因為食材地道,老闆燒菜色、香、味俱全而稱霸街角,老闆要一直營業到凌晨1點多,才能歇業。

掌勺的「廚神」老闆裴濤是個80後,他和老婆在朝陽村開飯店,已經十個年頭。

有點辣的安徽特色菜是店裡主打,菜價則十分親民,爆款有家鄉鹽水老鵝,特色臘肉、臘腸等,這三樣肉食的拼盤,只賣58元一份。

安徽鹽水老鵝

48元一份的酸湯豬肚,食材是每天新鮮快遞的馬鞍山土豬豬肚,和酸菜荷包蛋一起煲湯,味道微辣。老家的土豬肉就是比菜市場買的新鮮,更香更好吃,老婆剁起來做成肉圓,和雪菜一起燒,雪菜肉圓一份只要38元。

去安徽香辣館吃飯,午餐、晚餐都要等翻桌,裴濤中晚餐一般都要燒30-40桌菜。

飯店老闆裴濤

夜宵生意雖然沒有正餐那麼多,但下班後,工友、小老闆們才會真正放鬆下來,大家多點幾個好菜,再點些酒水,每桌吃得時間也會比較久一些。

開了10年的飯店,老闆裴濤一直堅持著初心,用家鄉的地道食材,帶給身在異鄉的客人們一份家的味道。

工廠樣衣庫存,深夜沿街叫賣熱銷

街上的手機店門口,一家男裝工作室正在處理樣衣。

攤位上的羽絨服一口價260元/件,已經被試穿的工友圍得擠不進去人。

賣羽絨服的老吳是倉管員,他告訴小時新聞記者,今年工作室打樣3000多件,賣出去2000件,倉庫還有1000多件要處理,自己幫老闆擺攤500元一天。

樣衣是隨訂單一起送到服裝廠的,一個單只有一件,加工廠會根據樣衣提供的尺寸,自行採購面料生產。

一般,樣衣的面料和做工都比較考究,比工廠大貨的質量更好,而且樣衣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穿出去也不容易撞衫。

金萬國看了看男裝,也打算過兩天搬自家女裝到樓下,擺個攤來賣,廠裡還有幾百件樣衣沒處理,也就賣個100-200元/件。

巷子裡面的一家女裝廠,一對姐妹花下班後拉著貨架到巷口,幫老闆賣羽絨服,還有法蘭絨睡袍,賺點外快。

因為擺了幾年攤還有了老客戶,攤位上的卡通外套電熱水袋是去廠家進的貨,老客點名要的,夜市裡一隻要賣60-70元,姐妹花攤位上只賣35元。

朝陽村工業園有180多家服裝企業,雖然大家都是做衣服、賣衣服的,看似是競爭關係,但工業園裡的廠家,大多是安徽、江西老鄉。

老鄉帶老鄉生意上互相幫襯,大家關係融洽,就和兄弟姐妹一樣。

不管經濟景不景氣,人總要吃飯穿衣,服裝廠裡永遠不會沒有訂單做,這裡的人相信,只要肯幹,會幹,不怕辛苦,就一定有錢可以掙。

買衣服從來不上街,也不用網購,因為家門口就是服裝廠,廠裡買衣服出廠價,這也是喬司這一帶人的專屬福利。

相關焦點

  • 服裝廠工人月入過萬還招不到人,最近杭州餘杭喬司小老闆訂單...
    和園區大部分企業一樣,廠裡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生意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好。1】天天忙到深夜,服裝廠訂單應接不暇 在來杭州之前,張金財在福建做了十幾年服裝。服裝廠老闆金國萬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大家更願意選擇網上購物,今年廠裡的訂單特別多。不過,每家廠的生產能力有限,張金財一天最多能做十幾件冬衣,廠裡一個月最多能做3萬件衣服。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1月。往年這個時候,單子最多往後排半個月。
  • ...訂單接不完!」杭州老闆開1萬多月薪還招不夠人!隔壁小飯館凌晨...
    和園區大部分企業一樣,廠裡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生意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好。 天天忙到深夜,服裝廠訂單應接不暇 在來杭州之前,張金財在福建做了十幾年服裝。服裝廠老闆金國萬 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大家更願意選擇網上購物,今年廠裡的訂單特別多。 不過,每家廠的生產能力有限,張金財一天最多能做十幾件冬衣,廠裡一個月最多能做3萬件衣服。 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1月。
  • 訂單接不完!」杭州老闆開1萬多月薪還招不夠人!隔壁小飯館凌晨還在燒菜
    天天忙到深夜,服裝廠訂單應接不暇 在來杭州之前,張金財在福建做了十幾年服裝。熟練工月薪過萬,周末無休車間的天花板,布滿了熨燙用的蒸汽管道,好像是皮管漏氣,熨鬥不給力了。金國萬就搬來凳子,自己動手維修。服裝廠老闆金國萬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大家更願意選擇網上購物,今年廠裡的訂單特別多。不過,每家廠的生產能力有限,張金財一天最多能做十幾件冬衣,廠裡一個月最多能做3萬件衣服。
  • 杭州老闆開1萬多月薪還招不夠人!隔壁小飯館凌晨還在燒菜
    傍晚5點的杭州餘杭喬司朝陽村工業園,第一波服裝廠工人下樓吃飯。廠裡食堂,地方不大,45歲的車間工張金財,要等妻子趙志蘭吃完晚飯,5點15分再下樓吃。和園區大部分企業一樣,廠裡雙十一的訂單還在掃尾,雙十二的訂單很快就到,生產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生意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好。 天天忙到深夜,服裝廠訂單應接不暇。在來杭州之前,張金財在福建做了十幾年服裝。
  • 內貿外貿一起湧來 喬司服裝老闆月薪萬元招工
    傍晚5點的杭州餘杭喬司朝陽村工業園,第一波服裝廠工人下樓吃飯。廠裡食堂,地方不大,45歲的服裝工張金財,要等妻子趙志蘭吃完晚飯,傍晚5點15分再下樓吃。一葷一素,快速吃飯的10分鐘,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食堂師傅是江西老鄉,燒的菜很對張金財胃口。可惜昨天來晚了,還是沒有座位,站著吃完,趕緊回去上工,下班要晚上10點半。
  • 喬司服裝老闆月薪萬元招工 喧鬧工業園區忙出「夜生態」
    好像是皮管漏氣,熨鬥不給力了,金國萬就搬來凳子,自己動手維修。可能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家更願意選擇網上購物,今年廠裡的訂單特別多。不過,每家廠的生產能力有限,張金財一天最多能做十幾件冬衣,廠裡一個月最多能做3萬件衣服。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1月。往年這個時候,單子最多往後排半個月。
  • 【行業】疫情下廣州服裝廠現狀:8大問題成為老闆噩夢!
    廣州是中國最大的服裝生產基地,聚集著數以萬家的服裝廠。而現在的服裝企業越來越難做,出現的原因是:1.單越來越小這個很容易理解,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不喜歡穿同款的衣服,而且越來越個性定製了。2.競爭激烈由於服裝廠眾多,很多小工廠為了搶訂單,價格一個比一個壓低。利潤薄的見底。這種互相傷害,就是自掘墳墓。3.外單現狀因為疫情在外國擴散,而且外國對疫情的控制力不足!導致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往來中斷,處於停頓狀態!這邊廠家未出貨的,壓住貨,壓著資金!欲哭無淚!,接了單的廠家,無法正常趕到貨期,取消訂單!
  • 東臺這家服裝廠主動接了虧本的單,只因為……
    廣大市民要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對刻意隱瞞病情、拒不配合造成嚴重後果的,將依法採取強制措施、追究刑事責任。 2月22日,在富安鎮西工業園區東臺穎川服裝廠內,第一批1萬件隔離服整裝待發。該廠負責人陳聖如如釋重負,剛接的新單,30名職工竟提前一天就完成了。
  • 服裝批發市場生意清淡?有杭州老闆說,上半年我家訂單翻番!
    念塵工作室老闆娘陳琛今年,市場是3月1日復工的,在全國的服裝市場裡,復工時間算是最早的一波。而全國服裝批發市場最集中的廣州,市場復工是3月15日開始的。因為比廣州早半個月復工,往年,很多常跑廣州採購的本地客商,都選擇在杭州批發。
  • 杭州服裝批發老闆:我家訂單翻番!連紐扣都賣瘋
    念塵工作室老闆娘陳琛今年,市場是3月1日復工的,在全國的服裝市場裡,復工時間算是最早的一波。而全國服裝批發市場最集中的廣州,市場復工是3月15日開始的。因為比廣州早半個月復工,往年,很多常跑廣州採購的本地客商,都選擇在杭州批發。像陳琛家這樣的工作室,就成了承接南下客戶訂單的受益者。
  • 杭州服裝批發老闆:我家訂單翻番!連紐扣都賣瘋……
    而全國服裝批發市場最集中的廣州,市場復工是3月15日開始的。 因為比廣州早半個月復工,往年,很多常跑廣州採購的本地客商,都選擇在杭州批發。 像陳琛家這樣的工作室,就成了承接南下客戶訂單的受益者。
  • 服裝企業外貿訂單驟降 內貿還不確定的老闆們能扛住嗎
    >從無法復產復工,擔心交期延遲,到如今復產復工了訂單卻被取消,3月中旬以來,中國服裝廠老闆們的心情跌宕起伏。《財經》記者採訪的服裝廠、鞋廠、紗線廠、面料廠老闆們都表示,前段時間國內疫情所造成的物流阻斷、工人無法返工、原材料短缺等問題現在已經緩解。最近一周多,工廠面臨的最大問題已經從「愁復工」轉變為「愁訂單」。隨著歐美國家成為新冠肺炎重災區,外貿市場出現了180度的轉變。1月-2月中國疫情嚴重、無法生產,海外客戶急催訂單。
  • 喬司服裝廠萬元難招熟練工 為留老技工企業年年送黃金
    浙江在線02月27日訊聚集著400多家服裝廠、1000多家服裝家庭作坊的餘杭喬司,這兩天,萬元月薪的工作可以說是遍地開花。企業為了招攬一線工人可謂花招百出,有的大廠還拿出真金白銀挽留老員工。  可企業的一腔熱情卻遭遇了寒冰,現實情況是,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者開始留在「家門口」,他們不再願意漂泊異鄉。企業的技術工人招不到,普工因為工資價位談不攏,求職者不願就業。
  • 江蘇東臺穎川服裝廠虧本接單為了女兒心願
    2月22日,在江蘇省東臺市富安鎮西工業園區東臺穎川服裝廠內,第一批1萬件隔離服整裝待發。該廠負責人陳聖如如釋重負,剛接的新單,30名職工竟提前一天就完成了。雖然是一筆賠本的交易,但他和他的工人卻無比自豪。因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新春開工的時間一推再推。
  • ZARA和HM吊牌價是成本4-5倍 國內已現工廠跟著工人走
    「念完初中出來打工,過幾年就回老家結婚。」趙惠娟說她們這裡的女孩子鮮少外嫁。  「這兩年,市裡、縣裡建了很多工廠,都要招人。」趙惠娟現在一個月的收入比她當時七年前在外打工時多不了多少,聽說現在沿海城市的工資已經翻了番,但她不羨慕,「老家消費比大城市低,而且親戚朋友之間還能有個照應。」
  • 口罩小鎮造富神話:工人月入6萬,老闆組團搶購武漢數千萬豪宅
    譽誠布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利榮向《稜鏡》介紹,她2015年正式入行,主營防護服,100多號工人的規模在彭場鎮246家規模以上的無紡布企業中,頂多算個中小型企業。因為訂單少,廠家多,一年到頭只有3-5個點的淨利潤,2017年甚至還虧損了幾十萬元,2019年全年產值不到4000萬元。
  • 幾十萬件春裝賣不動,男老闆直播穿女裝
    毫無預兆的疫情就像一個「攪局者」,直接暫停了服裝批發市場的資金流動。「留給春裝的時間並不多了,一旦春裝積壓會直接影響第三季度冬裝的採購。」這是所有檔口店主心知肚明的規律,他們心中都有一筆帳:以廣州十三行一個10多平米的批發小檔口為例,檔口月租金20萬,小倉庫月租金4~5萬,一個小檔口什麼都不做就要賠25萬,再加上年前檔口已經備好貨的春裝,至少虧損50萬。
  • 服企萬元月薪招工 廉價勞動力一去不返
    企業的技術工人招不到,普工因為工資價位談不攏,求職者不願就業。有企業主直嘆,廉價勞動力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啦。服裝廠扎堆的喬司  企業開出萬元月薪招整件車工「整件車工5000-13000元/月,整件組長7000-10000元/月,流水組長6000-10000元/月。」
  • 服裝批發店主的自救:男老闆直播穿女裝
    這是所有檔口店主心知肚明的規律,他們心中都有一筆帳:以廣州十三行一個10多平米的批發小檔口為例,檔口月租金20萬,小倉庫月租金4~5萬,一個小檔口什麼都不做就要賠25萬,再加上年前檔口已經備好貨的春裝,至少虧損50萬。圖爸接二連三地收到物業的電話,「倉庫貨物積壓太多,想辦法清理一下」。
  • 硬撐過疫情的製衣廠:海外網店爆單,還招到了大學生當流水線工人
    在這個贏者通吃的年代,頭部服裝企業的用工局面正在逆轉。硬扛「之前呆的廠子沒訂單了,就找工作來了這裡。」在李晴的廠子裡,劉冬梅正嫻熟地為衣服的袖口和領口打邊。劉冬梅1983年出生,做製衣這行近二十年,手藝純熟,是製衣廠老闆青睞的那類工人。廣州製衣廠工人的平均工資並不低。據李晴介紹,如果涉及有技術含量的平車、打邊等工序,旺季的時候,工人月入過萬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