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伉儷 丹青人生——扈魯、文末的藝術之旅

2020-12-21 文化中國琴棋書畫

書畫伉儷 丹青人生

——扈魯、問墨的藝術之旅

拙誠 新文

「水光山色葫蘆風,吉祥萬代聚其中。扈魯引來碧葫海,問墨筆鋒牽蘆夢。」當代著名詩人冰虹在她的七絕《致葫蘆畫社》裡面,將一對在業界享有美譽的書畫伉儷巧妙地融入其中,他們就是扈魯與問墨。

扈魯與問墨

扈魯,本名扈慶學,曲阜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葫蘆畫社社長,當代「葫蘆畫派」創始人,著名畫家,葫蘆文化研究著名學者。因古代曾稱葫蘆為扈魯,遂以此為筆名,寓意扈姓魯人。

問墨,本名邢建玲,曲阜師範大學書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吳悅石工作室學習。

扈魯、問墨的藝術情愫從兒時就開始在血液裡流淌。扈魯出生在沂蒙山葫蘆崖腳下,從小生活在家家都種葫蘆的環境中,隨處可見蜿蜒的藤蔓和懸垂的葫瓜,傳說八仙之一鐵拐李的寶葫蘆即採自此處。看著葫蘆從開花作紐到收穫成熟,這種溫馨的兒時記憶不斷地在他腦海裡生根發芽,扈魯上小學時的第一幅素描作品就是家門前的葫蘆,從此他萌生出一個遠大的夢想——成為一名畫家,用自己的畫筆描繪他摯愛的葫蘆,。

問墨出生在沂蒙山區一個有著濃鬱文化氛圍的家庭,父親有著深厚的文化學養與藝術造詣,母親是一位賢淑善良而又心靈手巧的開明女性。受家庭的薰陶,問墨從小就表現出對藝術敏銳的感受力,少年時期她就經常隨美術老師畫布景、做寫生,在純淨的大自然中盡情呼吸藝術的芬芳。臨沂是書聖的故鄉,名家手筆隨處可見,一筆一划都在問墨的心中激起漣漪,這為問墨日後精研書法播種下最初的夢想。

扈魯與問墨都出生於廣袤神奇的沂蒙大地,成才於文明浸潤的聖人之鄉,一個質厚氣和、貌恭行遜,一個性情恬淡、溫婉如玉;一個主攻繪畫,一個專修書法,夫妻二人相得益彰,琴瑟和鳴,成就了書畫界的一段佳話!

藝術之路從來都是艱辛的。雖然扈魯、問墨夫妻二人從小就在藝術氛圍薰陶中成長,但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更多的源於平日的刻苦練功。

自幼家貧的扈魯深知學習機會的彌足珍貴,1983年考入曲阜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國畫專業後,四年寒窗,不稍懈怠,他的同學譯木先生(本名張洪波)曾於1984年為其作《老扈酷夏練功圖》,成為他當時艱辛而勤奮的生動寫照。扈魯畢業留校後從事過多個工作崗位,但他從未放下藝術創作,每年都有百幅作品問世,且創作技法日臻精熟,著名畫家楊象憲先生專門為他題寫「貴在堅持」四字,一語道破扈魯最寶貴的品質。

扈魯作品

每當扈魯在畫室揮汗如雨的時候,旁邊總有一個倩影與之為伴,那便是同在懸腕揮毫的問墨。問墨的勤奮絲毫不輸先生,無論是酷熱三伏還是嚴寒三九,無論是在書房還是在工作室,都能見到她挑燈夜讀、刻苦練功的身影。儘管問墨的書法備精諸體,但她依然不斷地向藝術高峰攀登。2008年,問墨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書法專業研究生高研班學習,2014年獲得山東藝術學院書法碩士學位,2018年、2019年問墨分別在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吳悅石工作室學習,在求學期間得到了諸多書法名家的指點,在理論修養與創作實踐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二人同在藝苑耕耘,一起外出寫生,一起探討技藝,相互鼓勵,相互融合,共同精進,他們博採眾家之長,融匯諸派技法,構圖有破有立,亦靜亦動,黑白相彰,濃淡相宜,將書法中的狂草技法融於畫中,筆墨揮灑盡致、收放自如,令覽者無不為之動容。

扈魯、問墨均為淡泊之人,其藝術創作是為了心之夙願,抒發人生之感悟,但隨著他們藝術成就不斷提升,影響力不斷擴大,書畫伉儷無意於名卻聲名益彰,遂以獨特之姿立於藝壇。

「扈魯正在開創『葫蘆畫派』,這一觀點並非由我首先提出,但是我十分贊同」,「葫蘆作為中國花鳥繪畫的題材,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時代,但是把葫蘆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符號,放置在整個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研究、創作,我以為確實是從扈魯開始的」,著名畫家陳玉圃先生和康徵先生把扈魯的創作提升到了開風氣之先的高度,而事實也是如此。扈魯專意以葫蘆為題作畫,不僅將葫蘆物象瞭然於胸,更能體葫蘆之情,經多年研習,已達「境界已熟,心手已應,知縱橫中度,左右逢源」的佳境。繪畫之餘,扈魯不斷開拓著葫蘆的研究領域,葫蘆舞樂、葫蘆藝術品收藏、葫蘆民俗等等。在他眼中,葫蘆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植物,而是一種厚重的文化符號。

在問墨的支持幫助下,扈魯2007年創辦葫蘆畫社,2010年創辦葫蘆文化館,2012年與地方政府聯合成立葫蘆非物質文化遺產協同創新中心……

2013年11月26日,習 近 平總書記視察曲阜,對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發表重要講話。作為孔子家鄉大學的一名專家學者,扈魯倍感振奮、深受鼓舞,自覺向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對標看齊,推出了「最葫蘆·葫蘆文化絲路行」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努力推動中華葫蘆文化沿「一 帶 一路」走向世界,為中華文化的自信與復興、中華文化走出國門盡心竭智、貢獻力量。

「最葫蘆·葫蘆文化絲路行」分為「葫蘆文化研究工程」和「葫蘆文化傳播工程」兩大部分。兩大工程相輔相成、相互支撐,共同為「一 帶 一路」的文化交流、經濟融合貢獻力量。

《葫蘆文化叢書》編纂是「葫蘆文化研究工程」的重要內容。《葫蘆文化叢書》第一輯於201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第二輯的編纂工作正在順利推進,全書完成後將成為系統研究葫蘆文化的大型叢書。

「葫蘆文化館」是「葫蘆文化研究工程」的重要載體。目前已經收藏了數千件世界各地的葫蘆藏品,年接待參觀訪問學者達到千餘人次,成為國內最有特色的專業性葫蘆文化展館之一。依託文化館這個實踐創作與民俗研究基地,扈魯在《文藝研究》《美術觀察》《藝術百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和畫作一百餘篇(幅),出版專著《扈魯畫語》《寫意葫蘆》兩部。

「葫蘆文化課題研究」是「葫蘆文化研究工程」的重要支柱。近年來,扈魯主持完成「葫蘆題材花鳥畫及其民俗文化意義闡釋」「葫蘆民俗及葫蘆文化產業發展研究」「拉祜族葫蘆文化研究」等山東省社會科學重點課題多項,其葫蘆文化研究成果榮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特別是2019年獲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中國葫蘆圖像藝術研究》,成為海內外第一個葫蘆文化研究的國家級項目。

「立體化的葫蘆文化展演」是「葫蘆文化傳播工程」的重要手段。「最葫蘆·葫蘆文化絲路行」海內外巡展,已經走進了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日本等數十個國家,及北京、上海等十餘個省市,累計舉辦展演五十餘場,觀覽者數十萬人次,成為國內外影響最大、時間最長、水平最高的葫蘆文化綜合巡展。

「葫蘆畫社」是「葫蘆文化傳播工程」的主要平臺。目前,葫蘆畫社己在美國、加拿大等海外以及「世界拉祜之根、天下葫蘆之源」瀾滄拉祜自治縣、中國葫蘆藝術之鄉聊城、中國葫蘆之鄉葫蘆島等掛牌,成為海內外葫蘆文化傳播的重要品牌。

「多元化的葫蘆文化傳播」是「葫蘆文化傳播工程」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扈魯的研究創作成果,受到光明日報、中國網絡電視臺、人民網、全日本愛瓢會會報等海內外各級各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據不完全統計,海內外各類媒體對扈魯的報導總篇數350餘篇。

藝術道路無不充滿荊棘坎坷,但對於扈魯而言,感受更多的則是溫馨與快樂,因為有問墨的一路相伴。書畫兼修的問墨與先生扈魯交相輝映,在創作中逐漸展現出厚積薄發的巨大能量。先後在《中國書法》《文藝研究》《光明日報》《中國美術》《國畫家》《民俗研究》《書法導報》《書法報》等報刊發表論文和作品50餘篇(幅)。主持山東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教育廳重點課題近10項。《圖像與民俗的「互勘」——以〈清明上河圖為例〉》等多項成果,榮獲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三等獎、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問墨指導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國家級立項。出版專著《傳統的魅力》《問墨書畫作品》兩部。參加文化部「文化援疆」項目以及文化惠民、文化下鄉活動三十餘場,書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級展覽並獲獎。

問墨作品

眾譽加身的問墨沒有在光環中沉醉,而是站在更高的文化的層面來審視自己的藝術,勇敢擔當起一個藝術家的使命。問墨不但數次遠赴新疆、雲南、遼寧等地參加藝術採風活動,而且多次為美國、韓國、新加坡、日本的訪華團和留學生講授中國書畫藝術,用自己的知性優雅、言傳身教無數次讓外國友人折服在中國書畫藝術的無窮魅力之下。2017年10月4,問墨女士攜伉儷二人近年來創作的40餘幅精品力作,在黨的十 九 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遠赴白俄羅斯,站在「一 帶 一路」歐洲線上,講述中國「最葫蘆」故事。此次出訪和展覽既加深了中白雙方的文化交流,也充分展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在白俄羅斯、塞爾維亞等地引起了強烈反響。

浩瀚藝海,風起雲湧、潮起潮落,在這樣的背景下,扈魯、問墨以皓首窮書的雄心壯志、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歷練學識,更以脫去胸中塵俗的內功修養,入古出新,本立而道生,用抱樸守拙之心,漸成大家氣象。書畫伉儷情意濃,藝海遠航共擷英,祝福這對情篤意合的伴侶在藝術的海洋裡永立潮頭……

相關焦點

  • 體美勞創新丨書畫繽紛 藝術人生
    // 衡實學子書畫作品展 為更好地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現我校師生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高雅的藝術情操,進一步豐富全體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 書畫家蘇丁:水墨丹青繪鍾馗 書畫作品寫人生
    他年少愛追夢,迷戀於書畫篆刻藝術,筆耕不輟,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獨特的審美視角,曾受諸多名師提攜指點,學而思進,刻苦專研,尤其對中國傳統山水、人物畫的研摹,碩果纍纍,取得了非凡業績。水墨丹青繪鍾馗,彰顯時代精神,抒寫家國情懷。今年疫情突襲,書畫家蘇丁有感於老百姓生活的艱難不易,悲天憫人之心油然而起,創作了傳統人物畫鍾馗系列作品。
  • 花旦主持人徐儷嘉主持《丹青中國》·中秋書畫雅集音樂會
    《丹青中國》中秋書畫雅集音樂會由CETV1【丹青中國】欄目組主辦,北京副中心大運城堡酒莊成功錄製,《丹青中國》書畫雅集音樂會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趙保樂和花旦主持人徐儷嘉聯袂主持,劉海山擔任總導演。趙保樂和徐儷嘉黃金搭檔的同時連續數年合作書畫導演劉海山,被稱為書畫屆「鐵三角」。
  • 「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在...
    12月15日,「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正式開幕。這是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首個以「雲間三友」為主題的書畫特展,將跨年持續至2021年3月15日,展出上海博物館館藏12件真跡。
  • 中國當代著名人物畫家史國良做客微拍堂紅人駕到 論道丹青風雅
    10月23日20:00,中國當代著名人物畫家、國家一級畫家史國良大師做客微拍堂紅人駕到,將在平臺商家「會拍美術」直播間與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國畫苑》雜誌主編付京生、中央數位電視國學頻道創始人、會拍美術董事長李靜一同圓桌對談書畫藝術、論道丹青風雅。此外,藏家還將有機會競拍眾多書畫重器、名家大作,盡享一場書畫精品饕餮盛宴。
  • 往事|何須羨管趙——看這些民國畫壇伉儷
    這些跨越民國與現代的女畫家中,有不少是夫婦同擅於丹青,如陳佩秋和其丈夫謝稚柳是耳熟能詳的畫壇伉儷外,還有周鍊霞和其丈夫徐綠芙,龐左玉與丈夫樊伯炎等……此外,民國時期也有不少夫婦同擅丹青,如吳湖帆和夫人潘靜淑、馮曼儂和俞子才、鄭元素和王季遷等。
  • 「青之花」杯大美丹青書畫五人展在膠州紫金苑開展
    據悉,此次書畫展將展出五位書畫家創作的近三百幅作品,這些書畫作品充分展示了藝術家們的深厚功底和高超技藝,也較為系統地展示畫家們近些年來的藝術創作歷程
  • 《絲路丹青——甘肅美術館館藏作品精品展》開展
    原標題:《絲路丹青——甘肅美術館館藏作品精品展》開展 12月15日,《絲路丹青——甘肅美術館館藏作品精品展》在甘肅省美術館展出,從該館館藏千逾件書畫作品中精挑細選而來108幅繪畫書法精品,呈現視覺了一場盛宴,展示了從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的甘肅美術創作狀態。此次展覽為期一個月。
  • 高楓 | 水墨丹青 成就夢想
    水墨丹青 成就夢想——記陳福樂國畫藝術學習班感受高楓/文   2019年3月,是一個難忘的月份,我參加了陳福樂老師的牡丹長期班學習。· 河北當代書畫院副院長、· 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資深網絡國畫教學導師· 騰訊課堂國畫主講導師· 人人講平臺國畫主講導師·典墨軒書畫藝術館館長·陳福樂國畫教學團隊導師出版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書畫大展,並多次獲獎
  • 搜妙創真 尺素情長——扈魯拍攝布藝葫蘆的故事
    扈魯先生認為,不能簡單拍攝,要讓這些布藝葫蘆「深入生活,融於自然,和諧共生」,把它們放到不同的季節、時段和場景中來呈現。2018年7月23日,《葫蘆文化叢書》出版發行發布會暨「最葫蘆·葫蘆文化絲路行」展演活動順利結束,經過策劃與籌備,30日扈魯先生和他的團隊旋即按計劃投入到拍攝工作中。一大早就帶著布藝葫蘆來到早已選定的草地進行拍攝。
  • 《藝術天成》攜手書畫名家走進富錦作品展舉辦
    日前,「妙筆糧都行丹青溼意濃」暨《藝術天成》攜手知名書畫家走進富錦書畫作品展在黑龍江富錦國家溼地公園開幕。 富錦市長郝旺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在我市積極籌備中國農民豐收節黑龍江主會場慶祝活動之際,《藝術天成》雜誌攜手全國知名藝術家走進富錦,發起『黑土丹青三江行』的展覽、寫生及創作行動,在富錦這片富有『溼』意,值得稱『稻』的土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我們『迎豐收、慶小康』,辦好農民豐收節活動增添了新動力。
  • 「丹青載道,大愛無疆」——三晉書畫名家抗疫書畫展(書法篇)
    為凝聚疫情防控的精神力量,展示中華民族不畏疫魔的鬥志,鼓舞廣大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山西古建築博物館在省文聯和省文物局的指導下,和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共同舉辦「丹青載道 大愛無疆」抗疫書畫展5月18日在山西古建築博物館(太原純陽宮)舉辦。本次展覽特邀山西著名書法家10名,著名畫家10名,每人徵稿3幅作品,共計60幅書畫作品。
  • 丹青友誼長 明志翰墨香——蘭大校友會書畫協會聯手蘭州明志學校...
    據悉,此項活動是蘭大校友書畫協會推動優秀中華文化進校園的重要活動之一。蘭州明志學校以高質量辦學為宗旨,在抓高考文化課補習的同時,倡導人文教育,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接受傳統書畫藝術的薰陶,培養一定的書畫審美能力,從而為高校輸送具有綜合傳統文化底蘊的優秀人才。  著名書法家秦理斌、徐春光、李永超、蘭州大學蘭州校友會會長尚峰,共同為蘭大校友書畫創作基地揭牌。
  • 筆墨丹青 紙上的書畫太極
  • 全國名人書畫藝術風採展示-王幸裕
    中國書畫家協會委員,中國國際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大眾文化學會會員,從小愛好藝術文學從小酷愛書畫。 其作品曾在當地書畫院和各書畫網站多次進行拍賣,值得海內外人士及有關單位和當地個人書畫愛好者收藏,已有近百件作品被國內外人士進行收藏,目前作品在書畫家百度百科、百科權威網、美術百科網、中國書畫職稱潤格評定中心、中國騰訊視頻書畫報導直播、搜狐網、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研究會、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群體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國際書畫藝術網、
  • 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來襲
    2020年12月15日,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首個以「雲間三友」為主題的書畫特展正式開展,展覽名為:「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展期將跨年持續至2021年3月15日,展出上海博物館館藏12件真跡。
  • 美育人生 | 清華MBA的藝術之旅
    2020年10月7日下午,清華經管學院MBA教育中心面向2021年入學的條件錄取考生組織了獨特的清華人文體驗式活動——清華藝術之旅。「清華之旅」是清華MBA面向考生提供體驗清華學術、人文、科技、藝術等方面的系列活動,通過「科技之旅」、「創業之旅」、「圖書館之旅」等主題,深度感受清華大學的校園文化和生活。此次清華之旅不同於以往傳統的清華園遊覽路線,特別選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進行參觀,重點展現清華校園的人文精神和藝術氣息。
  • 陳忠洲入圍雅昌藝術榜,書畫藝術家排名17
    而在「藝術家Top50」的排行中,著名書畫家陳忠洲以「作品上拍99幅,成交量92幅,拍賣總額為240,508,026元」入圍並排名第21位,更於當代在世國寶級書畫藝術家中排名第3!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入圍藝術家之一,陳忠洲44歲的年齡尤為凸顯,在排行榜中,70、80、甚至90多歲的老藝術家佔大多數,而陳忠洲作為一名晚輩能取得如此殊榮實屬不易,其藝術未來的發展潛力也不言而喻。
  • 海南書畫藝術網元旦特輯《畫到極致是天成——柯林藝術簡介》
    柯林出生於書香世家,從小浸染於詩林詞韻與水墨丹青之中,透入血脈的傳統文化氣息孕育並影響了她的審美意識,也形成了她藝術創作的基本思路與風格。柯林如是說:「中國書畫藝術的本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濃縮,其邏輯思維形式與表現手法是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再現,其藝術內涵是空靈含蓄而又博大深邃的人文精神之塑造,其根本宗旨在於創造真善美的至仁至性之意境。」於是,她對美學哲思的認知體現在她所有的創作活動與作品風格中。在藝術之海暢遊的過程中,她尤喜工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