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3歲整上的幼兒園,現在幼兒園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基本都實行素質教育為主,著眼於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動手能力等等。
除了個別私立幼兒園和急功近利的家長,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校都不再以教授孩子具體的知識為主,而是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和孩子成長關鍵期的特點,著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專注力、表達能力、規則意識等等。
如果說,孩子在幼兒園接受的更多的是對自理能力、規則意識、溝通交流等的培養,那麼孩子的專注力、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則需要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幫助孩子來培養。
我兒子現在滿3歲半了,他現在非常喜歡幼兒園,在幼兒園裡學習的兒歌、手指操、數數、結識的好朋友等都能回到家以後跟我興高採烈地分享。
孩子時刻在進步,做家長的也不能給孩子拖後腿。我設置了孩子3-6歲的家庭教育重點,其中在知識和能力層面,我重視閱讀、數學思維和英語這三項。本文,我主要想分享這三個方面的心得體會。
一、數學思維方面
其實在進入幼兒園之前,也會跟孩子在超市購物、分東西的時候涉及數量的學習、圖形的學習等,但日常的教育並不系統。而且作為家長我們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良莠不齊。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某個數學知識點我們可能都懂,但我們未必人人都能教給孩子、教會孩子。這涉及學前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很多知識,相信絕大多數的寶媽寶爸們都是門外漢。
言歸正傳,提高孩子數學思維,離不開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們的努力,要盡最大能力去引導孩子。並且,要進行系統性的學習。考慮到孩子平時要上幼兒園,我們作為父母也要上班,所以我選擇給孩子報網課。我比較了4款數學思維類的APP,分別是小火花AI課、小猴AI課、豌豆思維、小狸AI。我是報的體驗課,都十幾塊錢,體驗時間一周二周不等。
最終我和孩子都更喜歡小火花。它的優點:真人出鏡、孩子的學習頭像也會上屏,這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和互動性,它分為學一學、練一練、看一看、說一說、動動手。其中學一學是課程主體部分,大約在20分鐘,老師講解的非常生動、細緻。5個模塊很好的將學、練、看、說、做結合在一起,總時長大約30分鐘。每節課之前都會有兒童歌舞引入,課程學習過程中會有動畫場景,主要動畫形象是方塊猴、圓圓鼠、三角兔,形象原型取自平面幾何圖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我兒子對三角兔情有獨鍾。每節課末都會以收集「小火花」結尾,集齊一周的小火花,可以開啟嘉年華複習課程。複習和練習都採用通關模式,但減弱了遊戲性。它的缺點:課程費用相對較高,學一學環節課時有點兒長,孩子的耐心需要家長時刻關注和引導。
豌豆思維排第二吧,它跟小火花思維的授課模式比較接近。但與小火花相比,教師的上課進程感覺有點兒快,我體驗的都是L1,但是小火花孩子能學習下來無壓力,總感覺豌豆的老師講授進程有點太著急,個人感覺哈。
小猴AI課和小狸AI課程價位相對便宜,也會有真人老師出境,但基本是遊戲場景,不像火花和豌豆有課堂感覺。缺點是,感覺太過遊戲化,尤其是測試的時候,通關、鼓勵有點誇張。
二、英語啟蒙方面
我英語就過了個四級,水平一般般,我也沒信心能教好孩子。我感覺自己學不好英語是因為初中、高中時期的填鴨式教學,讓我對英語絲毫沒有興趣。所以,我特別想培養起孩子對英語的興趣,掌握多少單詞、會說多少句子,我倒是沒有多少要求。我和兒子一起體驗了嘰裡呱啦、唱唱啟蒙英語、小猴AI課和小狸AI課。
唱唱啟蒙英語是採用唱學的形式,一周會學習1-2首兒歌,每一首兒歌就相當於一個主題,都是國內外經典曲目改編後配英文歌詞。孩子中文啟蒙的時候一般都耳熟能詳,所以換成英文孩子依然很有興趣。每一首兒歌會講一個故事,引導孩子行為習慣養成。在知識性上,每首兒歌會學習四五個單詞、一兩個句子,通過重複唱,讓孩子記憶,每一個主題最後會延伸出相應的手工課。唱唱啟蒙英語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個綜合性的早教課。缺點是:以唱的形式學英語,孩子感興趣的好像是音樂這種形式,對於具體的英語單詞、句子的理解反而退位下來,不知道這樣好不好?
嘰裡呱啦引入的是外教教學,配動畫形象一隻叫呱呱的鸚鵡。優點是:外教發音、肢體動作語言更生動形象,動畫的形式也淺顯易懂。缺點是:遊戲性有點兒強。
補充一下,我雖然主張讓孩子在遊戲中學到知識,但是通過手機動畫遊戲則是另一種說法,我不太喜歡讓孩子太沉浸在通關勝利的喜悅中,因為它的激烈性超出了應有的尺度。容易讓孩子過分迷戀表揚,而忽視知識本身的趣味性。
三、閱讀方面
閱讀、語文學習方面也有很多的學習類APP,有側重繪本閱讀的,有詩詞背誦的,有講故事類的。因為我本人十分熱愛閱讀,也算是半個閱讀推廣人。我自我感覺,閱讀能力是需要慢慢培養的,絕不是可以從學習類軟體中得到的。做得再好的學習類軟體,也無法取代閱讀本身。這個理論同樣適用於英語學習。
所以,我將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重點放在對他閱讀興趣的培養和知識獲得感上。我在圖書館每周給孩子借閱繪本,我會先跟他一起欣賞一遍,引導孩子感受圖畫所呈現出來的意思與語言文字之間的融合。然後,我就會讓孩子自己翻看。我會在旁邊讀自己的書。
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很強大,他很容易能發現文字與圖片的呼應,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簡練、優美。
他有時候也會湊過頭來,問我,「媽媽,你看得什麼書?」這時候我會把書遞到他面前,他搖搖頭,說「不認識」。在這種時候,我就會鼓勵他說,「寶寶只要努力掌握了更多的詞彙、認識更多的漢字,就可以閱讀媽媽這樣的書了。」這種時候,孩子一般很容易被鼓舞。
以上是我探索3-6歲兒童,提高他們閱讀能力、數學思維、英語啟蒙等方面的一些嘗試。數學思維和英語啟蒙我藉助的是網課。其實有能力、有精力的爸爸媽媽們完全可以根據市面上的網課,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制定屬於自家寶寶的專屬課程。我每個周末都會這樣摸索,給孩子上幾堂自己設計的思維課,每次設置一個小主題,比如點線面、圖形、數字比大小等等。我們自己設計的專屬課程,孩子會更喜歡。這也是高質量陪伴的內容之一。
以上是我關於孩子閱讀、數學思維和英語啟蒙方面的一點心得,希望對3-6歲孩子的爸爸媽媽們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