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培養3-6歲兒童閱讀、數學思維、英語啟蒙方面的心得體會

2020-12-13 萌寶媽媽屋

孩子今年3歲整上的幼兒園,現在幼兒園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基本都實行素質教育為主,著眼於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動手能力等等。

除了個別私立幼兒園和急功近利的家長,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校都不再以教授孩子具體的知識為主,而是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和孩子成長關鍵期的特點,著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專注力、表達能力、規則意識等等。

如果說,孩子在幼兒園接受的更多的是對自理能力、規則意識、溝通交流等的培養,那麼孩子的專注力、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則需要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幫助孩子來培養。

我兒子現在滿3歲半了,他現在非常喜歡幼兒園,在幼兒園裡學習的兒歌、手指操、數數、結識的好朋友等都能回到家以後跟我興高採烈地分享。

孩子時刻在進步,做家長的也不能給孩子拖後腿。我設置了孩子3-6歲的家庭教育重點,其中在知識和能力層面,我重視閱讀、數學思維和英語這三項。本文,我主要想分享這三個方面的心得體會。

一、數學思維方面

其實在進入幼兒園之前,也會跟孩子在超市購物、分東西的時候涉及數量的學習、圖形的學習等,但日常的教育並不系統。而且作為家長我們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良莠不齊。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某個數學知識點我們可能都懂,但我們未必人人都能教給孩子、教會孩子。這涉及學前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很多知識,相信絕大多數的寶媽寶爸們都是門外漢。

言歸正傳,提高孩子數學思維,離不開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們的努力,要盡最大能力去引導孩子。並且,要進行系統性的學習。考慮到孩子平時要上幼兒園,我們作為父母也要上班,所以我選擇給孩子報網課。我比較了4款數學思維類的APP,分別是小火花AI課、小猴AI課、豌豆思維、小狸AI。我是報的體驗課,都十幾塊錢,體驗時間一周二周不等。

小火花的課程設計

最終我和孩子都更喜歡小火花。它的優點:真人出鏡、孩子的學習頭像也會上屏,這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和互動性,它分為學一學、練一練、看一看、說一說、動動手。其中學一學是課程主體部分,大約在20分鐘,老師講解的非常生動、細緻。5個模塊很好的將學、練、看、說、做結合在一起,總時長大約30分鐘。每節課之前都會有兒童歌舞引入,課程學習過程中會有動畫場景,主要動畫形象是方塊猴、圓圓鼠、三角兔,形象原型取自平面幾何圖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我兒子對三角兔情有獨鍾。每節課末都會以收集「小火花」結尾,集齊一周的小火花,可以開啟嘉年華複習課程。複習和練習都採用通關模式,但減弱了遊戲性。它的缺點:課程費用相對較高,學一學環節課時有點兒長,孩子的耐心需要家長時刻關注和引導。

豌豆思維排第二吧,它跟小火花思維的授課模式比較接近。但與小火花相比,教師的上課進程感覺有點兒快,我體驗的都是L1,但是小火花孩子能學習下來無壓力,總感覺豌豆的老師講授進程有點太著急,個人感覺哈。

小猴AI課和小狸AI課程價位相對便宜,也會有真人老師出境,但基本是遊戲場景,不像火花和豌豆有課堂感覺。缺點是,感覺太過遊戲化,尤其是測試的時候,通關、鼓勵有點誇張。

小猴的思維課畫面

二、英語啟蒙方面

我英語就過了個四級,水平一般般,我也沒信心能教好孩子。我感覺自己學不好英語是因為初中、高中時期的填鴨式教學,讓我對英語絲毫沒有興趣。所以,我特別想培養起孩子對英語的興趣,掌握多少單詞、會說多少句子,我倒是沒有多少要求。我和兒子一起體驗了嘰裡呱啦、唱唱啟蒙英語、小猴AI課和小狸AI課。

唱唱啟蒙英語是採用唱學的形式,一周會學習1-2首兒歌,每一首兒歌就相當於一個主題,都是國內外經典曲目改編後配英文歌詞。孩子中文啟蒙的時候一般都耳熟能詳,所以換成英文孩子依然很有興趣。每一首兒歌會講一個故事,引導孩子行為習慣養成。在知識性上,每首兒歌會學習四五個單詞、一兩個句子,通過重複唱,讓孩子記憶,每一個主題最後會延伸出相應的手工課。唱唱啟蒙英語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個綜合性的早教課。缺點是:以唱的形式學英語,孩子感興趣的好像是音樂這種形式,對於具體的英語單詞、句子的理解反而退位下來,不知道這樣好不好?

嘰裡呱啦引入的是外教教學,配動畫形象一隻叫呱呱的鸚鵡。優點是:外教發音、肢體動作語言更生動形象,動畫的形式也淺顯易懂。缺點是:遊戲性有點兒強。

補充一下,我雖然主張讓孩子在遊戲中學到知識,但是通過手機動畫遊戲則是另一種說法,我不太喜歡讓孩子太沉浸在通關勝利的喜悅中,因為它的激烈性超出了應有的尺度。容易讓孩子過分迷戀表揚,而忽視知識本身的趣味性。

三、閱讀方面

閱讀、語文學習方面也有很多的學習類APP,有側重繪本閱讀的,有詩詞背誦的,有講故事類的。因為我本人十分熱愛閱讀,也算是半個閱讀推廣人。我自我感覺,閱讀能力是需要慢慢培養的,絕不是可以從學習類軟體中得到的。做得再好的學習類軟體,也無法取代閱讀本身。這個理論同樣適用於英語學習。

所以,我將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重點放在對他閱讀興趣的培養和知識獲得感上。我在圖書館每周給孩子借閱繪本,我會先跟他一起欣賞一遍,引導孩子感受圖畫所呈現出來的意思與語言文字之間的融合。然後,我就會讓孩子自己翻看。我會在旁邊讀自己的書。

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很強大,他很容易能發現文字與圖片的呼應,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簡練、優美。

他有時候也會湊過頭來,問我,「媽媽,你看得什麼書?」這時候我會把書遞到他面前,他搖搖頭,說「不認識」。在這種時候,我就會鼓勵他說,「寶寶只要努力掌握了更多的詞彙、認識更多的漢字,就可以閱讀媽媽這樣的書了。」這種時候,孩子一般很容易被鼓舞。

以上是我探索3-6歲兒童,提高他們閱讀能力、數學思維、英語啟蒙等方面的一些嘗試。數學思維和英語啟蒙我藉助的是網課。其實有能力、有精力的爸爸媽媽們完全可以根據市面上的網課,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制定屬於自家寶寶的專屬課程。我每個周末都會這樣摸索,給孩子上幾堂自己設計的思維課,每次設置一個小主題,比如點線面、圖形、數字比大小等等。我們自己設計的專屬課程,孩子會更喜歡。這也是高質量陪伴的內容之一。

以上是我關於孩子閱讀、數學思維和英語啟蒙方面的一點心得,希望對3-6歲孩子的爸爸媽媽們有幫助。

相關焦點

  • 我家多多的三年「無痛」英語啟蒙之路,分享6點經驗和心得體會!
    兒童房的書架, 其它分放在臥室客廳等我家多多現在3歲2個月,英語啟蒙從出生開始聽英語兒歌,磨耳朵,2歲前主要是讀一些優質的英語原版繪本,2歲後正式開始引入分級讀物。多多現在上幼兒園託班,我們沒有特意去測試她的英語水平。從她3歲開始親子閱讀牛津樹3-5級了,她也相當一段時間沉迷的《溫妮女巫》,目測現在英語大約在牛津樹4-5級的水平。多多的英語啟蒙之路,不雞血,沒有上培訓班,沒有上網課,我總結了六點心得體會,可操作性比較強,可以適用於絕大部分的普通家庭,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學習類APP評測,關於英語、識字、數學類啟蒙
    >2-6歲:每天屏幕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同時建議成年人和兒童一起看視頻或者玩電子遊戲;6歲以上:屏幕時間以及內容選擇上需要保持明確的界定,這樣會幫助孩子得到享受更多健康、有趣的活動機會,這些活動包括有道具的遊戲、閱讀、創造性的遊戲以及和家人朋友的社交時間等。
  • 數學啟蒙並非簡單加減,抓住關鍵期培養娃思維能力,小學才不吃力
    而對於幼兒階段的數學啟蒙,也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學會算術,更重要的是系統思維能力的培養。兒童思維發展特點:不同階段的認知曲線兒童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思維發展分為四個階段:0-2歲——感知運動階段,孩子通過自己的感覺、知覺、運動來探索自身的世界;2-6歲——前運算階段,能用詞彙、圖形來指代物件,但缺乏邏輯推理能力;7-12歲——具體運算階段,擁有利用具體對象進行邏輯思考能力;12歲-成年——形式運算階段
  • 英語啟蒙: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幼兒園小朋友豈能拖後腿?
    常言道:3歲看大,7歲看老。可見幼兒階段的教育事關孩子一生的成長,不能掉以輕心。至少在這一特殊時期,不能拖後腿?眾所周知,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業餘時間日益減少,要想在語文英語數學方面進行個性化的啟蒙,只有消減孩子的睡眠時間,而這勢必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說,抓住家庭英語啟蒙的黃金時間,即小學前階段,才是真正的明智之舉。
  • 推薦6套數學啟蒙思維訓練書,幼小銜接不用愁!
    在孩子的數學啟蒙上,計算只是數學的冰山一角,要想學好數學,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羅輯思維能力。數學啟蒙,我們是可以在生活裡進行的。給玩具分類、找對稱、認形狀、玩積木、觀察日曆、算零錢……等等。只要用心,生活裡的數學知識真是俯拾皆是。在這一階段,它們足夠用了。
  • 幼兒園到小學全概括,經典數學啟蒙圖書推薦,讓孩子愛上數學!
    除了在實際的生活中,注重培養暖暖的思維方式,我也會找一些訓練思維的練習冊給暖暖做,還會通過繪本讓暖暖對數學產生興趣。我把關於數學的圖書和練習冊分成了兩類推薦給大家。數學思維類孩子學數學,最重要的是學習數學思維,從給暖暖做數學啟蒙開始,我就比較注重對暖暖數學思維的培養,也研究了很多培養數學思維的書籍,下面這幾套是我們對比過市面上的數學思維書籍後,覺得還不錯的,推薦給大家。
  • 重磅:兒童英語啟蒙路線圖
    他兒子5歲開始英語啟蒙,9歲參加「希望之星」拿北京區金獎,10歲過FCE,11歲參加美國統考,英語成績超99%美國同齡人,是不折不扣的英語牛娃。她的主要理論基礎就是「二語習得論」。兒童階段的英語學習應更注重自然的「習得」,通過大量接觸和使用,潛移默化地學會一種語言。
  • 字節跳動正式上線「瓜瓜龍思維」數學啟蒙App
    作者:Stone Jin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字節跳動於4月12日正式上線了數學思維學習平臺「瓜瓜龍思維」,這也是繼其於3月7日推出英語AI啟蒙App「瓜瓜龍英語」後,連續上線的又一款「瓜瓜龍」系列教育產品。
  • 豌豆思維:3-10歲是孩子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時時期
    說到早教,豌豆思維發現大部分家長都會優先想到語言類的啟蒙教育,常常忽略了數學思維方面的教育。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並不是為了可以讓孩子將來可以成為數學家,而是通過數學的學習可以開發孩子左右腦的全能。例如通過左腦的教育訓練數學邏輯、分析歸納能力,通過右腦的教育訓練來分析圖形、形狀、大小、遠近、重量等。
  • 6歲前是數學啟蒙的黃金期,3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數學「小天才」
    數學思維決定孩子未來學習的重要思維,6歲前是孩子數學啟蒙的黃金期,這段時間訓練孩子的數學天賦,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可謂事半功倍,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不要急功近利,而是採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數學啟蒙,怎麼做?
  • 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不是只有加減法!
    答案:解析:幼兒教育王道:培養數學思維能力,不是只有加減法!孩子的智力投資是一筆永恆財富,尤其是3-6歲這個重要時期,家長都非常重視。在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家長也是竭盡全力,想盡方法。但是,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理解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範圍,僅僅把數學思維培養局限在數數和加減法上。
  • 學齡前數學繪本推薦:《了不起的數學思維》(3-6歲)
    比如作家高英伊,畢業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地理教育專業;金仁淑,畢業於韓國忠南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學專業;金景秀,新聞廣播專業,現任設計藝術大學教師,教繪本製作等。插畫家如孫律,2009年榮獲過韓國安迪生獎金獎;安宰善,木雕家具專業,畢業後進入英國布萊頓大學學習插圖繪製;文具善,曾獲韓國出版美術大賽的特別獎和特選獎等;李賢珠,榮獲過博洛尼亞兒童圖書展最佳童書獎等。
  • 有道數學VS洪恩數學,幼兒數學啟蒙app該怎麼選?
    專注機構課程測評解析最全的機構營銷套路選最適合孩子的課程和老師很多家長都重視學齡前孩子的全科啟蒙,包括英語、語文和數學等。除了線上直播課,一款實用的啟蒙APP,可以讓孩子隨時隨地更方便地學習。之前我們介紹過英語和識字類APP,感興趣的家長可查看往期文章。
  • 美國兒童數學思維啟蒙工具系列一:數軸(Number Line)
    美國兒童數學啟蒙工具很符合兒童的前具體運算階段(2-6歲)認知思維特點,這些工具以「具象」的方式將兒童帶進抽象的數學世界,輔助他們以有趣的形式理解數的意義、概念和數學興趣的培養,本系列將對這些工具進行逐一介紹。
  • 英語啟蒙怎能沒有英語動畫片 我們給動畫也來分分級
    相關閱讀:數學類數學啟蒙:和孩子一起做了十幾套數學思維訓練書,這幾套最值得推薦數學啟蒙:孩子從不感興趣到迷上數學 只因讀了這些繪本(3-6歲篇)數學啟蒙必刷練習冊 幼小銜接不用愁 我列了這份長長的書單6套適合各年齡段的數學繪本推薦5歲孩子數學啟蒙順利,來說說我們用過的18本數學書一副撲克牌教你玩轉數學啟蒙!
  • 0-3歲孩子如何進行幼兒英語啟蒙?|家庭教育100講「32」
    果媽閱讀的朋友,你好,我是果媽閱讀的創始人果媽李璇,很開心能夠與你在這裡相遇。每天準時為你講述果媽閱讀【家庭教育100講】,希望這美麗的相遇能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帶來的美好生活。昨天我們講到了數學啟蒙,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把數學的意識和概念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去。
  • 幼兒數學啟蒙報網課、讀繪本就夠了嗎?老母親3點踩坑心得請收好
    因為連續分享了幾本關於數學啟蒙的繪本後,總是有父母私信我:「我家孩子3歲了,該不該數學啟蒙?哪家網課比較好?再推薦點數學啟蒙繪本吧。」每次我都會語重心長告訴他們:「孩子的數學啟蒙不止是讀數學啟蒙繪本、或者簡單報個網課就可以做好的,這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你要真的想啟蒙孩子數學,就必須耐心、耐心、再耐心。」
  • 2-7歲是數學的啟蒙關鍵期,教你3個啟蒙方法親測有效
    根據孩子發育特徵,我們能得知,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的最佳時期,尤其是數學啟蒙,越早越好,不僅能夠充分發掘大腦潛能,還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而2-7歲正是數學的啟蒙關鍵,若是能夠在這個時期給孩子做好啟蒙工作,那麼孩子以後學習就會事半功倍。
  • 適合5歲孩子數學思維啟蒙有幾種方式?
    阿雅馬上就4周歲了,於是數學語文英語等各種啟蒙都開始慢慢開啟。我帶著阿雅做貼圖課,但好多知識是我告訴她,不是孩子自己思考出來的,所以當我問孩子具體到為什麼的時候,她說不出個所以然,我就發現了是我數學思維啟蒙的方式有誤,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啟蒙應該從現實生活的具象思維開始,讓孩子學於生活用以生活。
  • 普通家長如何助力兒童英語閱讀?呱呱閱讀破局方案來了
    父母身陷雙重困境 兒童英語閱讀如何破局?在兒童英語閱讀方面,中國父母身陷雙重困境:一方面深知閱讀在英語啟蒙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希望以家庭為撬板,助力孩子在黃金閱讀年齡實現彎道超車;另一方面又由於工作繁忙,非英語專業出身等原因,無法給予孩子更多專業輔導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