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今日冬至,陰盛至極,一陽初生,不懂規矩要吃虧~養陰護...

2020-12-23 澎湃新聞

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今日冬至

不知不覺間,歲末已至。

2020年12月21日18:02:12,我們將正式迎來冬至節氣!

大家都知道「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所謂「冷在三九」,一年中最寒冷的幾個月就要來了。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除了寒冷,冬至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節氣。

「冬至一陽生」,這一天,天地間的陰氣盛極,而陰陽本為同根一體,陰到了極致,就會轉化為陽。

此時,人體的生理狀態亦然,因此,冬至養生,不僅要護陰還需養陽。

冬至養生重起居

01早睡晚起

《黃帝內經》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的說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陽出來後,尤其是老人。

從中醫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晚起可以補陽氣。而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布在肌膚表層,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

02衣著保暖

冬至時陽氣馬上要開始萌芽,所以,注意保暖,保護陽氣不受寒氣所傷是必須的。

「寒則澀而凝之」,人體氣血運行會在此時變的更加緩慢,如再為寒邪所傷,則周身氣血更易發生擁堵。

因此,平素血液粘稠度高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膽固醇患者,更要做好脖子、肩膀、腰部、膝蓋和腳的保暖工作。

不過,溫暖也應適度,以自我感覺不燥熱,身體不出汗為宜。

過於溫暖,身體處於出汗狀態,則不利於陽氣閉藏,反而更易生病。

03適度運動

運動養生同樣要順應自然規律,冬至時節不宜做過於劇烈的活動,而應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

從運動強度上來說,大家應儘量避免跑步、打球等劇烈運動,以免消耗腎精。

從時間上來說,冬天運動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下午三四點鐘最為適宜,以免陽氣過度消耗。

運動結束後,要注意補水,防止身體水分消耗過多,導致血液濃稠度升高,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另外,有慢性病的人運動時出現不適,要趕緊停止,並去醫院就醫。

04酌情進補

冬至過後是大補的最佳時機,但也要因人而異。

因為,冬季吃的肉類等肥甘厚味較多,容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溼生痰、內熱積聚,更易引發疾病。

所以大家在食用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稍清涼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蔔、白菜等。

此外,寒冷的氣溫下,大家還可以每日喝上一碗熱乎乎的雜糧粥,不但會讓身體立刻感到溫暖,還能暖腸胃、喚醒消化系統,促進食慾。

滋養五臟

01護心

冬至後,人體受外界寒冷刺激血脈多收縮阻塞,心梗、心絞痛、中風、高血壓等疾病高發。

若是連續幾天都感覺乏力、頭暈、胸部不適要及時看病。

平時,大家可適量吃些紅色食物,如紅棗、山楂、紅茶等,滋養心氣。

02養肺

肺為嬌髒,畏寒喜潤,冬至三九寒天氣候乾冷,最宜容易傷伐肺臟。

鼻塞、流涕、咳嗽咯痰這都是肺臟感受寒邪的表現,所以度冬要養肺。

大家每天早上可以做做呼吸操。

具體方法

用鼻深長而緩慢的呼吸,吸氣時,最大限度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

每次深吸氣3~5秒,屏息1秒,然後慢呼氣3~5秒,屏息1秒。

每天練習5~15分鐘即可。

03養腎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

若冬季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就應該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禦過亢的腎水了。

養生技巧

01按摩養生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冬至以後經常按摩耳朵,有助於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

拉耳垂:用兩手的拇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後向下拉耳垂15~20次,以發熱發燙為度。

提耳尖:用雙手捏住雙耳上部耳輪,適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時候大拇指和食指順便對耳尖進行按摩,以微微發熱為度。

摩耳輪:拇指位於耳輪內側,其餘四指位於耳輪外側,揉搓2~5分鐘,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

02醫藥養生

艾灸:俗話說「夏養三伏、冬補三九」,在冬至時選取具有強身保健作用的關元、中脘、足三裡等穴位,並施行艾灸,能夠起到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作用,可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

三九貼:冬至過後正式「數九」,患有慢性虛寒性疾病和季節性發作性疾病的人,可以在此時進行三九貼治療。

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激發周身之經氣,振奮人體相應的臟腑功能,驅散病人體內的陰寒之氣,將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狀態。

03飲食保健

蘿蔔:冬季氣候很燥,每個人的火氣都很大、情緒也容易激動,在這種氣候下,著點急血壓更容易升高。

而蘿蔔有下氣的功效,適當喝點白蘿蔔汁也可以清理內火,不讓情緒產生太多波動。

山藥:山藥是藥食同源的食材,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而且,山藥鉀含量非常豐富,特別適合高鉀低鈉的膳食人群食用。

蓮藕:藕生食能清熱潤肺,涼血行瘀;熟吃可健脾開胃,止瀉固精、補腦。

冬天吃藕,不僅能清熱潤燥,還能「上下通氣」,是順氣佳品。

原標題:《【健康生活】今日冬至,陰盛至極,一陽初生,不懂規矩要吃虧~養陰護陽得這麼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冬至 一陽初生
    昨日是冬至節氣,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冬至一陽初生,隨後陽氣漸長,陰氣漸消。昨日天公作美,一些攝影愛好者在漢陽正在建設的江漢七橋附近拍攝日出美景。
  • 鏡頭|一陽初生冬至美
    提示:點擊上方"清廉寧波"↑點擊關注「陰律隨寒改,陽和應節生」,冬至者,冬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之美,在於天寒地凍、梅雪爭豔,在於一陽初動、萬物萌生,也在於年關將至、年味漸濃。冬至日,讓我們跟著一個個鏡頭,一起來感受冬天的山河之秀、節慶之美。暖意融融冬至來臨,皚皚的積雪蓋住了蕭瑟的大地,卻遮不住人們心中的暖意。
  • 冬至日 木土合 迎接生命的萬象更新到來
    不過今年的冬至確實非同一般,這個在天津立冬剛過時候就被漢沽一個很結巴的地仙提示,冬至這天一定食素,對護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所謂護生,其實是守護生命中那一陽初現的生機。 冬至這天一陽初生,其實算是新的一年真正的起始點,就如種子的幼苗破土,最為嬌弱柔嫩,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破壞生機,人體中在冬至的初生陽氣亦是如此。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漢代冬至被列為「冬節」,官府要放假並舉行「賀冬」儀式;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官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唐宋時冬至更為熱鬧,「婦人小兒服飾華炫,謂之像過年」;明清時皇帝要在冬至去天壇舉行隆重的祭天大典。三候,水泉動水乃天一之陽所生,現在一陽初生,所以,水泉已經暗暗流動。
  • 仲冬之月「一陽初生」,藏好「陽氣」來年少生病
    即意味著這個月是一陽初生之月。此時,天氣寒冷,萬物潛藏。人體內的「陽氣」正在萌生,而養生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保住這一點「陽氣」,讓它成長起來。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因為「陽氣」還在「襁褓」階段,所以要保護好它,千萬不要擾亂它,更不能揮霍、扼殺它的生機。
  • 今日冬至|冬至祝福語|2020年冬至祝福語句子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今日冬至|冬至祝福語|2020年冬至祝福語句子:小編現整理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今日冬至|冬至祝福語|2020年冬至祝福語句子的相關內容,希望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冬至。吃韭菜餡餃子,願你青春常駐;吃蘿蔔餡餃子,願你健康長壽;吃蘑菇餡餃子,願你錢袋漸鼓;吃三鮮餡餃子,願你家庭和睦。2、冬至節氣,團圓之日;共聚天倫,樂也融融;電話問候,話費不夠;簡訊祝福,表我心意;祝你全家,身體康健,生活幸福,合家歡樂;提早祝福,免得佔線!
  • 今日冬至,護好一處,多食二白,做好三個字
    今日冬至,護好一處,多食二白,做好三個字護好一處:明代醫家張景嶽,指出:「以冬寒之氣養腎」。寒與腎相應,最易損耗腎的陽氣,腎氣旺,則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冬至時節,多吃點雞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雞肉的做法也有很多,均各具風味,快吃起來。2、山藥乾燥的冬至日,吃點山藥,還有助於預防皮膚乾燥等。山藥也有健脾胃、補肺腎、補中益氣等好處。
  • 今日冬至|長夜相思日,歲月正醇時
    今日冬至|長夜相思日,歲月正醇時 ,陽氣更強一些 糜感到陰氣消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又五日,由於陽氣初生 山中的泉水暗暗開始流動,也逐漸變得溫熱
  • 詩書畫印誦 ▏冬至寒極一陽復 ▏最美廿四節氣冬至詩詞
    冬 至 朔氣初寒將進九 一陽來復水泉新 冬至寒極一陽復 冬至,2020年12月21日,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 一陽來復|日本的冬至不吃湯圓和餃子,居然吃這些?
    每年冬至,我都會組織大寶、小寶一起搓湯圓,雖然現在大家都是在超市買現成的,但是我還是覺得讓孩子動手參與製作,親身體驗傳統節氣的習俗更有意義。 「一陽來復」出自《易經》,意思是春天的到來,新年的伊始,也是古時候人們對冬至別稱。因為冬至是一年中日照時間最短的一天,等過了冬至這天,陰氣盡,陽氣開始恢復,因此叫做一陽來復。
  • 今日冬至|祝眉目舒展,順問冬安
    今日冬至|祝眉目舒展,順問冬安 2020-12-21 0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冬至陽來復 草木漸滋萌
    今日冬至 太陽跑到了離我們最遠的地方 就要走「回頭路」了 雖說「一陽復始」,仍是四野冰封
  • 二十四節氣最早被制定的冬至節: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早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先民們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運行的高度,而測定出了冬至。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完全變換成冬季星空。冬至一陽初生,為一年中陰氣盛極陽氣初生的一天。
  • 冬至節氣飲食指南
    文 |王敏醫生今日,冬至節氣~
  • 今日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冬至節氣到來「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今日冬至 2020年冬至說說祝福語
    今日冬至 2020年冬至祝福語!今日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大家當地有什麼習俗麼?比如宴飲、吃水餃等等。這天又該如何發祝福語呢?
  • 冬至 |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冬至就是人類的希望
    而太陽一過夏至就一直南移,到了冬至,如果太陽繼續遠離,整個大地就要凍僵了。中國古人到冬至那一天是要慶賀的,為什麼夏至沒人慶賀呢?古人觀測天象,發現冬至那一天的晚上12點,太陽停止往南遷,12點過後,它就往北再來了。太陽又回來了,那不值得喜慶嗎?易學傳統中,用陰陽爻累積的變化象徵氣候的變化,一個卦有六個爻,六爻各有陰陽的變化,這樣就有了十二種變化。
  • 今日冬至,給追逐夢想的自己一個擁抱
    今日冬至,給追逐夢想的自己一個擁抱 冬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 節令養生|除了溫補,冬至養生還可以這麼做!
    今日是冬至,是不是一大早,家裡人就開始籌劃今天的豐盛晚餐了?作為我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在中醫師們看來,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將迎來一年中最佳的進補時節,如俗話中說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
  • 今日冬至|數九寒天重藏養,養陽秘精益脾腎
    此時當順應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做到多儲蓄、少透支,確保身體健康。冬至養生,首重靜養。《內經》雲,靜則神藏,躁則消亡,更適合冬季養生。潛藏養陽中醫雖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但冬季寒冷至極,寒甚極易傷陽,而此時人體陽氣多潛藏於內,故常感四肢冰冷、鼻塞流涕、感冒咳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