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推介、違規宣傳預期收益率,3家基金公司被責令整改!1家子公司...

2020-12-13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肖芮冬

近日,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對轄區基金公司下發了新一期監管情況通報,通報中涉及三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基金公司子公司。

記者注意到,這4家公司均因銷售過程中的不合規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其中,3家基金公司被責令整改,相關負責人被出具警示函;另外一家基金公司子公司則是被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備案三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A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業務內部控制缺失

監管通報顯示,A基金公司將基金銷售規模與證券公司席位交易量掛鈎,將銷售人員的業績激勵與新發基金的銷售量直接掛鈎,且銷售費用管控機制不健全,存在大量金額的銷售費用通過地鐵一次性充值票據報銷的情形。

監管認為,上述行為分別違反了《關於完善證券投資基金交易席位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相關要求,以及《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內部控制指導意見》第十條第(四)項、《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內部控制指導意見》第十一條、《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第五十四條的相關規定。依法對A公司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對A公司合規負責人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B基金公司:基金宣傳推介違規

監管通報顯示,B基金公司在銷售旗下某基金過程中,未能確保宣傳推介材料真實、準確,將基金經理擔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的從業經驗均算作投資經驗,致使宣傳推介材料中顯示的基金經理投資經驗與其實際投資經驗不符。

另外,基金宣傳推介材料中所有基金業績表現數據均來源於Wind,未經基金託管人覆核或者摘取自基金定期報告;在宣傳相關基金業績時,未使用可比的數據來源、統計方法和比較期間,有關數據來源、統計方法不滿足公平、準確、具有關聯性的要求。

監管認為,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依法對B公司採取了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對直接責任人採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C基金公司:銷售業務不規範

監管通報顯示,C基金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未建立規範的銷售業務流程,存在允許直銷業務人員代投資者填寫銷售業務表單中風險揭示相關重要內容的情況;未有效執行基金銷售人員培訓制度,缺少對基金銷售人員行為規範的檢查和監督;銷售適用性執行不到位,存在未就個別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低於資管計劃風險等級的事項向投資者確認、投資者風險測評問卷填寫不完整、未對高齡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做充分調查的情況。

監管認為,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第四十九條、《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第五十九條、《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依法對C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改正期間暫停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行政監管措施,對C公司的總經理、合規負責人以及直接責任人採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D基金子公司:違規宣傳預期收益率

監管通報顯示,D基金子公司於2017年4月發行成立某資管計劃,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的約定,該資管計劃按照1元每份額的固定價格開放申贖,且收益分配方式為:「本計劃按季度支付股權維持費,對於認購份額在100萬份至300萬份之間的委託人,按照年費率7.8%及當季實際持有天數支付當季的股權維持費……」。此外,公司製作的產品宣傳推介材料直接將「股權維持費」替代為「年化收益率」進行報價宣傳。

監管認為,該資管計劃具有固定收益產品性質,D公司以股權維持費的形式變相宣傳預期收益率,違反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第三條第(十)項的規定,依法對D公司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備案三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多家銀行代銷基金違規 提高門檻迫在眉睫
    部分銀行的違規也較為「低級」。如《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其他基金銷售機構的基金宣傳推介材料,應當事先經基金銷售機構負責基金銷售業務和合規的高級管理人員檢查,出具合規意見書。而富滇銀行的推介材料既未經負責銷售業務和合規的高級管理人員檢查,也未出具合規意見書,因而構成違規。客觀上,這樣的違規本是可以避免的。
  • 無證上崗、欠錢就跑、違規募資、承諾保本
    無證上崗、欠錢就跑、違規募資、承諾保本】2014年成立的一家私募,在今年7月底時只有3個全職員工,而且其中兩位高管竟然都沒有基金從業資格,直至被監管點名,才取得從業證書。近幾年,這家私募還向18名非合格投資者募資超600萬元,逾期兌付後玩失蹤。
  • 無證銷售、違規廣告… 鄭州24家房企被查處
    違規地產企業查處情況:一、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11家)1.河南中之祥置業有限公司。開發項目:融創中原辰院。存在問題:利用商品房買賣合同補充協議,免除自身法定義務、加重購房人責任、排除購房人合法權利,引起大批群眾集體信訪投訴。處理措施:責令整改,整改期間暫停網籤服務。2.河南正弘實業有限公司。開發項目:航空港區「正弘·中央花園」。
  • 無證銷售、違規廣告…鄭州24家房企被房管局點名!
    處理措施:約談企業負責人,責令限期整改,通報批評,記入企業信用檔案,違規行為由市城市綜合執法部門查處。2.河南正弘實業有限公司。開發項目:航空港區「正弘·中央花園」。存在問題: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含有「港區中心學校籤署協議,入住即可入學」內容的廣告,經核實與事實情況不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之規定,構成虛假宣傳。
  • 鄭州24家房企被房管局點名通報 涉這些違規行為
    大河財立方消息2月14日,鄭州市房管局官網通報24家房地產企業違規行為,鄭州11家房地產開發和13家中介企業被查處。處理措施:約談企業負責人,責令限期整改,通報批評,記入企業信用檔案,違規行為由市城市綜合執法部門查處。二、違規房地產經紀機構(13家)1.鄭州品居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住所:二七區棉紡東路46號附62/63號。
  • 鄭州:通報24家地產企業違規經營處理情況
    現將查處情況通報如下:一、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11家)1.河南中之祥置業有限公司。開發項目:融創中原辰院。存在問題:利用商品房買賣合同補充協議,免除自身法定義務、加重購房人責任、排除購房人合法權利,引起大批群眾集體信訪投訴。處理措施:責令整改,整改期間暫停網籤服務。2.河南正弘實業有限公司。開發項目:航空港區「正弘·中央花園」。
  • 鄭州24家房地產企業違規經營被通報,融創、正弘等在列
    2月14日,河南省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發布關於24家房地產企業違規經營處理情況的通報,其中11家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及13家違規房地產經紀機構因無證銷售、違規廣告、違規提供經紀服務等被點名通報。處理措施:約談企業負責人,責令限期整改,通報批評,記入企業信用檔案,違規行為由市城市綜合執法部門查處。二、違規房地產經紀機構(13家)1.鄭州品居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住所:二七區棉紡東路46號附62/63號。
  • 鳳崗7家「黑職介」被責令限期整改
    截至5月11日,該鎮7家未經許可和登記擅自從事職業中介活動的組織或者個人被責令限期整改。近日,在位於金鳳凰大道的一家勞務派遣公司,鳳崗人社分局執法人員檢查發現,該勞務派遣公司並未取得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就進行相關的職業介紹以及勞務派遣,擾亂轄區內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當即被責令限期整改。
  • 鄭州中之祥置業、正弘實業等24家房企涉違規行為,被房管局點名通報
    一、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11家)1.河南中之祥置業有限公司。開發項目:融創中原辰院。存在問題:利用商品房買賣合同補充協議,免除自身法定義務、加重購房人責任、排除購房人合法權利。處理措施:責令整改,整改期間暫停網籤服務。2.河南正弘實業有限公司。開發項目:航空港區「正弘·中央花園」。
  • ...工信部對25家新能源汽車違規企業作出處理;天齊鋰業子公司引入...
    【財新網】  工信部對25家新能源汽車違規企業作出處理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12月8日消息,裝備工業一司約談了前期監督檢查中存在違規問題的2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有關企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認真分析問題原因,嚴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
  • 南京曝光6起醫保基金違法違規案例
    二、南京國悅醫院不合理診療、過度治療案2019年1月至10月,南京國悅醫院在患者住院期間通過不合理診療、過度治療等手段,虛記、多記治療費用並上傳醫保系統結算,共涉及違規費用53513.2元。依據南京市醫保局《定點醫療機構服務協議》有關規定,棲霞區醫保部門約談南京國悅醫院相關人員,責令限期整改,追回違規費用53513.2元,並放大2倍核減107026.4元,暫停該院收治新醫保病人6個月。
  • 合肥多家定點醫藥機構違規被通報 百姓緣、同心緣大藥房醫保卡套刷...
    近日,合肥市醫療保障局通報了第二批違規定點醫藥機構違規情形及處理情況,多家定點醫療機構及定點零售藥店上榜。一、 定點醫療機構違規情況(一)安徽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附屬醫院存在將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醫療費用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等違規行為。
  • 廣州潔顏美化妝品公司違規被責令整改 近兩年屢上質量「黑榜」
    原標題:廣州潔顏美化妝品公司違規被責令限期整改 近兩年屢上質量「黑榜」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7月28日訊(記者 牛荷) 昨日,廣東省藥監局發布的「廣東省化妝品監督檢查情況通報(2020年第42期)」
  • 廣州潔顏美化妝品公司違規被責令限期整改 近兩年屢上「黑榜」
    來源:中國網廣州潔顏美化妝品公司違規被責令限期整改 近兩年屢上質量「黑榜」中國網財經7月28日訊(記者 牛荷) 昨日,廣東省藥監局發布的「廣東省化妝品監督檢查情況通報(2020年第42期)」顯示,廣州潔顏美化妝品有限公司因違反
  • 監管層劍指債券「結構化發行」:海通證券、旗下2家子公司以及東海...
    此前,也就是2020年11月1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公告稱,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幫助永煤違規發債及市場操縱,對其啟動自律調查。次日又宣布對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機構啟動自律調查。海通證券等4家機構受到自律處分去年年底,債券市場再起風波,出乎意料的永煤違約事件對信用研究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 青海處理14起違規使用醫保基金案件
    人民網西寧4月22日電(楊玥)4月22日,青海省醫療保障局通報2020年度第一批依法依規查處的14家定點醫藥機構違規使用醫保基金案件。經核查,群眾舉報的問題屬實,根據青海省2019年定點醫保服務協議有關規定,對以上門診部解除醫保服務協議,共追回違規醫保費用4.37萬元,3年內不得重新申請醫保定點服務資格。
  • 四川自貢醫保系統今年查處違規費用1億餘元 解除醫保協議15家
    紅星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自2020年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自貢市檢查定點醫藥機構1384家,查處違規費用10034.05萬元,暫停醫保定點服務93家,解除醫保協議15家,媒體曝光典型案例29起,移交司法機關2起,移送紀委監委3起。
  • 監管曝光私募違規套路 亞太富邦基金、新富資本等存三類問題
    來源:中國經營報監管曝光私募違規套路本報記者/任威/夏欣/上海報導深圳證監局日前通報了一年多以來對70多家重點風險機構開展的核查檢查,並對諸多機構違規銷售行為依法採取監管懲戒措施此次通報涉及多家機構,主要問題包括三類私募基金銷售環節違法違規問題。中債登前法律顧問、德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柯荊民認為,在私募基金募集階段,存在著比較大的刑事風險。因為募集的過程就是一種「集資」的過程,主要是涉及非法集資犯罪的概率很高。
  • 基金銷售機構泰誠財富吃多張監管罰單 多家基金公司終止合作
    8月3日,基金業協會發布《關於暫停泰誠財富基金銷售(大連)有限公司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的決定》。通報中稱,協會收到大連證監局出具的《關於對泰誠財富基金銷售(大連)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並暫停新增客戶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要求泰誠財富在整改驗收完成之前,不得新增客戶。
  •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這101款APP被責令限期整改
    據工信部網站,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101款APP未完成整改。這些APP應在9月7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