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迴檢察組》開播 編劇娛樂化處理引爭議 眾多老戲骨被劇本坑了
作為《人民的名義》姊妹篇,昨天《巡迴檢察組》正式開播。開篇眾多老戲骨的輪番轟炸讓你即使不看劇情也知道這是一部優良的誠意之作可以放心觀看,何況又是頂著《人民的名義》這個珠玉在前。毫無疑問保留了大部分原創人馬是這部劇最為明智的選擇。
當然除了演員之外我們從電視劇播出後字幕表上不難發現,與《人民的名義》一樣總出品人依舊是範子文,總監製和總發行人依舊是李學政,導演依舊是李路。連出品方也與之前保持了一致,但是唯獨不同的是這部劇的編劇從周梅森換成了曾經擔任過《重案六組》第三、四部的編劇餘飛。也正因如此,《巡迴檢察組》在開播的頭兩集中讓觀眾有種說不出來的不適感,我們也深知這種不適感與演員無關,而是來自劇情的設計。
電視劇開篇老戲骨宋春麗在眾目睽睽之下帶著帶有詆毀性質的錦旗出現在十大法治人物的合影現場時就讓觀眾深知之後的事肯定不簡單,這與《人民的名義》開篇層層遞進的巨貪趙德漢比起來不得不說弱了很多。而且在這段高能部分中,韓童生飾演的張友成一段官腔十足的臺詞讓人聽上去很不舒服,加上韓雪飾演羅欣然當著鏡頭比耶,以及事情發生時身為一個駐監檢察室的主任反應都有悖於人物所處地位的行為。這與之前高育良與陸亦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之前《人民的名義》大火除了題材的原因,還有就是所有人物的高度還原,他們讓觀眾相信了角色的職位與內心的匹配。顯而易見《巡迴檢察組》弱化了這方面的人物塑造。當然這還不是這部劇最神的地方,這部劇神的地方在于于和偉的出場方式。關注這部劇的小夥伴都知道,在劇中于和偉飾演的馮森是東川省巡迴檢察組組長,對比之下無異於當初空降漢東的沙瑞金。之前我們說編劇娛樂化處理的方式就在這,也不得不說演員真被劇本坑了。
對於這樣職位的馮森一出場猶如欽差大臣自帶技能天賦屬性,長發加鬍子的外貌我們就不過多討論,出眾的體力與格鬥技巧,加上一句「平趟公檢法」的人設,與案件知情人上演街頭跑酷追逐戲的設計恐怕我們只能在影視劇中才能看到。看到這裡不得不說編劇還真受了古代欽差大臣辦案的影響,神話了于和偉飾演的角色。不過好在即便這樣也沒有影響主線線索的遞進。這部劇兩集之後可以總結為「主線不錯,細節拉胯」。看了這部劇的小夥伴對於這部劇都有什麼感受呢?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