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科普
燃氣洩漏易引發爆炸事故,一旦發生將給家庭和鄰居的生命及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目前千家萬戶供熱做飯或燒水都用到燃氣,尤其是冬季,燃氣使用進入高峰期,各類燃氣爆炸風險加大,因此更應加強燃氣安全使用意識。那麼在家裡如何判斷燃氣是否洩漏,發現洩漏後該如何處理呢?這些燃氣安全使用常識你一定要知道!
燃氣洩漏應急處置
當你在家中聞到臭雞蛋味時,就應該意識到可能是燃氣發生洩漏了,此時你應該做到「關閥、開窗、外出打電話」。通過關閉燃氣閥門、打開門窗,通風散氣,降低燃氣濃度,一般情況即可解除危險。這裡一定要提醒大家,發生燃氣洩漏,要立即熄滅一切明火,同時電器設備一律不要打開,以免產生電火花、電弧而引起爆炸。
堅決不使用"黑氣"
「黑氣」指無燃氣經營許可證的非法經營者所銷售的燃氣,它貌似價格較低,但卻存在十分嚴重的安全隱患:
1、使用超期不合格鋼瓶,容易導致漏氣;
2、不僅缺斤少兩,還往燃氣裡摻「二甲醚」等化學物質,腐蝕密封圈,帶來安全隱患;
3、售後無安全和服務保障。
如果您現在使用的燃氣為「黑氣」,為了您的生命財產安全,請立即停止使用「黑氣」。
燃氣使用及施工安全
1、建設工程施工可能影響燃氣設施安全的,施工單位應當與燃氣經營企業協商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後,方可施工。
2、不得在燃氣設施保護範圍內建設佔壓地下燃氣管線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
3、燃氣用戶及相關單位和個人不得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使用、儲存鋼瓶。
4、單位、個人不得自行安裝、改裝、拆裝、破壞燃氣管道、計量裝置和燃氣器具。
5、不得加熱、摔砸、倒臥、曝曬燃氣氣瓶或者改換氣瓶檢驗標誌、漆色。
6、不得傾倒燃氣殘液或者用氣瓶相互倒灌。
燃氣灶這樣用才安全
安全用氣須知
家中預防燃氣事故,關鍵做到兩點:
1、軟管兩端用管夾夾緊,防止洩漏,建議使用金屬軟管,防止老鼠啃咬;
2、廚房窗戶常開,可防止燃氣積聚,避免事故。
做到以上兩點,可極大降低燃氣使用事故。
爆炸自救,鎮定第一
當爆炸發生時,盲目奔跑很可能會受到第二次爆炸的衝擊。自救的第一步是「趴下」——身體伏低,用手護住頭,以最大程度降低爆炸所帶來的傷害,防止吸入過多有毒煙霧。
確保短時間內不會發生二次爆炸以後,向安全地區撤離,伏身前進的過程中儘量避開門窗、柱子、玻璃與牆壁,並用手邊的東西捂住口鼻,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大聲喊叫,以避免吸入更多的粉塵。
爆炸受傷急救原則
一、傷口出血
若發生傷口出血,可採用加壓包紮法,止血前洗淨雙手,避免感染。用消毒紗布在傷口處緊緊按住至少五分鐘,止血成功後,用帶子將傷口上的止血物固定住。假如出現休克的跡象,在止血的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
若傷口表面有碎玻璃或泥沙等,可用自來水衝掉。若有尖銳物刺入體內,切忌拔出,應當先用棉花等敷料將異物固定住,以保護傷口和防止異物移動,最後在異物周圍用繃帶或三角巾包紮,並儘快送往醫院處理。
二、重度燒傷
發生燒傷後,及時用冷水衝洗燒傷部位10~30分鐘或在冷水中浸泡直到無痛,但不可直接將冰塊放在皮膚上,以免皮膚組織受傷。
冷卻後剪開或脫去衣物,但不要強行撕脫傷口表面的衣物,避免二次受傷。
使用透氣溼潤的無菌繃帶、潔淨的溼布或毛巾覆蓋創面,以保持傷口清潔,減少疼痛。切勿挑破傷處的水泡、隨意塗抹抗生素、消毒液或有色物質等。
此外,應儘快建立呼吸、靜脈通道,如發生窒息可用粗針頭從病人環甲膜處刺入氣管內,以維持呼吸。不要給口渴傷員喝白開水,適量口服淡鹽水或燒傷飲料。
儘快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搬運時,病人應取仰臥位,抬高燒傷肢體,使其高於心臟水平,以減少血液的流出。動作應輕柔,行進要平穩,隨時觀察病人情況,對途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者,迅速給予必要的急救處理。
作為路人,我們能做些什麼
爆炸發生後,立即撥打火警119。撤離現場時應儘量保持鎮靜,別亂跑,防止再度引起恐慌,增加傷亡。非專業人員不要前往事發地區,防止發生新的傷害事故。
聽從指揮為救援人員讓路,不要圍觀看熱鬧影響救援。
將傷者送到安全地方,或幫助止血,等待救援機構人員到場,在缺乏專業知識的情況下不要盲目救治傷員。
積極配合警方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