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浪漫的洛可可服裝曾是貴族的專屬。

2020-12-11 稀裡愛時尚

文章分類|時尚美文

文章字數|2029,閱讀約5分鐘

現在提到洛可可服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cosplay粉絲身上華麗張揚的可愛裙子。事實上,近年來洛可可服裝的潮流正在慢慢到來,而且不再只是單調統一的風格,而是將各種獨特的特徵分離出來的新洛可可風格。

18世紀在法國異軍突起的洛可可風格在中期達到頂峰。當時的洛可可風格在視覺上具有極大的震撼美感,並以其特有的誇張屬性,成功地受到了當時上流社會宴會的喜愛。

豐富的色彩和精緻的配飾,包括豐富華麗的款式,使其充滿奢華浪漫即美感,同時的修身設計完美勾勒出女性的身材。

對於當時開始追求美的巴黎女性來說,那是一種獨特而浪漫的吸引力,而極具節奏感和動感的造型也引領了當時的時尚,並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著所有服裝藝術的發展。

像現在Coser穿的洛可可一樣,18世紀的洛可可風格極其誇張。同時,它還具有更獨特的風格:如輕盈,線條優雅,看起來極其華麗。但無論是在設計上,還是在服裝面料材料的選擇上,也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織物

在面料方面,洛可可風格的服裝多採用彈力面料,棉和氨綸混紡,並且在設計中會採用誇張的設計手法,融入了許多奢華複雜的印花主題,讓整件服裝看起來更富有層次感和視覺幻象。

風格

款式將以古典為主,因此會融入很多華麗的圖案,尤其是在領口和袖口的設計上有很多複雜的工藝,同時還會用蝴蝶結,蕾絲或玫瑰蕾絲來點綴。

自然感覺

為了追求洛可可風格的自然性,設計中會加入多種純天然元素,如花環,弓箭,貝殼線或花束等。而且大多會用漩渦曲線的U型,O型作為衣服的褶皺形狀,營造出一種純淨的自然美,讓衣服更加輕盈,流動,向外擴展。而且,他們在設計上也喜歡採用不對稱的美感。

但隨著時代的推進,洛可可風格並沒有被時代淹沒。相反,近年來洛可可風格頻頻出現在各種秀場上,被眾多時尚大師重新擺上國際舞臺。比如13年,亞歷山大·麥昆把它帶到了國際秀場,當時品牌設計融入了大量洛可可元素。而且採用了最經典的裙撐和織物繃帶,蜂窩網,蜂蜜等元素,讓衣服看起來更加誇張唯美,同時也讓女性的曲線更加突出,讓人看起來特別有魅力。

在洛可可風格的服裝中,裙撐是一個佔比很大的元素。但隨著近幾年時代的發展,人們不再單純地對其功能性進行著裝需求,而是開始注重其裝飾性。因此,裙撐的推翻似乎也是一種必然。在追求立體感的不斷變化中,成衣開始交融,而裙撐則隨著時代的發展開始不斷前進,最終作為一種創新消失在歷史中

而更具視覺感的面料元素被保留下來,並且隨著人們審美的提高,變得越來越豐富和流行,成為洛可可風格中最典型的元素。如荷葉邊,皺紋,蕾絲等都是其重要特徵之一,也可視為18世紀法國的一個民族元素。

在今天的很多衣服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袖口或者裙子,包括領子的荷葉邊設計,都是從洛可可風格延伸出來的,這已經成為現代浪漫的服裝元素。如今摺痕設計變得非常普遍。充滿藝術感的摺痕感為服裝增添了不少藝術感和細節美,也深受現代時尚的喜愛

如今的洛可可風格在現代很流行,但已不再是過去的奢侈。它不再單純是上流社會流行的服裝風格,而是融入了許多現代服裝,尤其是女性和兒童服裝。

如今,很多童裝都會使用典型的洛可可元素。比如上身會採用舒適的面料進行彈力設計,既能彰顯精緻,又顯得更加奢華。尤其是領口處的荷葉邊設計,也會讓孩子們更加活潑可愛。蝴蝶結和絲帶的裝飾增添了優雅,細節上會採用典型的洛可可式背部豎開,既有美觀的觀感,又方便孩子的佩戴和脫下。設計簡潔溫和。同時,褶皺的設計也為童裝增添了幾分韻律和動感,讓孩子們更有特色,更可愛

在女裝中,洛可可風格很受歡迎。無論是荷葉邊還是褶皺,以及裙擺的一些紗線搭配,都會讓現代女裝看起來更加和諧。而且顏色也會採用洛可可風格中常見的顏色:如淺藍色或淺紫色,既能突出優雅可愛,又能給人更柔和的感覺。

洛可可元素不僅能凸顯奢華可愛,還能讓現代女性的風格更加多元化。蕾絲,洛可可元素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代服裝藝術中已經延伸成各種風格。

無論是作為簡約面料特徵的經典洛可可風格,還是作為領口或袖口內的裝飾,都很有特色地演繹出微妙的誘惑與性感。在搭配上,搭配西裝或皮裙都能展現出獨立女性的中性美,讓蕾絲充滿個性和華麗感,深受現代女性的喜愛,可塑性非常強

現在洛可可不再是單一貴族的專屬。極具個性的元素使其風格獨特。科技與理念的融合,為時尚帶來更多活力與創意。我們可以發現,洛可可現在充滿了不同的多樣性,也因為這種特色風格,給現代女裝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始終能夠在時尚圈佔據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現代浪漫的洛可可服飾,曾是貴族專屬,能否成為未來時尚的新標?
    對於當時開始追崇於美的巴黎女性來說,簡直是一種獨特而又浪漫的吸引,而極具律動感的造型也在當時引領時尚,並且在此後源遠流長地影響著所有的服裝藝術發展。皺褶設計更是在如今變得非常常見,充滿了藝術感的皺褶感為服裝增加了很多藝術感和細節美,也深受現代時尚的喜愛。
  • 服裝風格解析|現代時尚中的洛可可藝術
    洛可可藝術起源於17世紀中後期的法國,在1715年至1774年是洛可可發展的巔峰期,1790年走向沒落。洛可可風格建築的特點是奢華、精緻、繁瑣、又兼具柔和、浪漫,且追求形式主義的華麗效果。◆領口或袖口常見的裝飾是質地細膩的花邊、荷葉邊或蕾絲,通過層次的疊加達到浪漫柔美的效果。在服裝其他的局部細節中也會用到緞帶,但較巴洛克時期的量有所減少。◆洛可可服飾的露膚度略大。主要是低領或增加手臂的露膚面積。領型一般是大U領或V領。
  • 洛可可風格服裝的前世今生
    ,服裝上出現了許多轉變和改良,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路易十六的王妃瑪麗"昂特瓦耐特把羅茲貝爾坦(Rlse Bertin1744-1812)作為自己的專屬服裝設計師,封為「流行大臣」,羅茲小姐也被後世認為是近代女裝設計師的始姐
  • 洛可可奢華風,重溫貴族情調,生而精緻見證非凡實力
    洛可可,緣起十八世紀的法國,隨後迅速風靡整個歐洲,得到整個上流社會的追逐模仿,被視為「貴族品味」。而今三百年悠悠遠去,但洛可可的風華美韻至今依然璀璨綻放。從富麗堂皇的內飾到纖巧精細的家具,洛可可成為奢華與實力的一個代名詞。本期BA就為大家奉上四款關於洛可可奢華風的設計案例,帶你重溫曾經的貴族情調以及優雅浪漫風華。
  • 活潑纖巧:十八世紀歐洲之魂,現代服飾中流淌的「洛可可」風格
    這首先發生在建築之上,歐洲古典主義時代的巴洛克風格,由於受到建築空間的限制,並不為新貴族們青睞,反而是這些充滿著設計師才華的洛可可藝術,成為了歐洲藝術的中心。漸漸的,這種適用於建築的風格也慢慢開始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於現代藝術影響最深遠的就應該是它對於服飾的影響。
  • 從奧斯卡服裝設計獎《小婦人》看洛可可對時尚包的影響
    而Akira最關注的則是獲得最佳服裝設計獎的《小婦人》。《小婦人》是由格蕾塔·葛韋格執導,西爾莎·羅南、艾瑪·沃特森等一眾大牌明星聯袂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根據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改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一個普通家庭四個姐妹在尋找新生活、真愛與理想時,逐漸成長的故事。強調了女權意識,圍繞著不負愛與自由這個美好的主題。
  • 洛可可藝術:「路易十五式」的奢華細膩展現,糜爛的時代風格縮影
    此時,洛可可風格就此在巴洛克風格中衍生了。洛可可藝術風格的萌芽十七世紀的法國,路易十四執政期間的男性穿著就體現出了洛可可風格的早期萌芽,現代的高跟鞋在那時候來說,是男人們展現體態美的專利。上身華麗惹人眼目,下身緊身褲修飾體形,修飾下半身的同時加上漂亮的護膝,還不忘搭配一雙中等高度的高跟鞋來展現自己的體態美,還有美麗的緞帶裝飾,這樣在現代可能格格不入的風格,在當時可是貴族們的標配,就這樣洛可可風格就此慢慢萌發了。
  • 【風格】洛可可風格解析
    給人一種精心雕刻時光的優雅,看似繁雜蜿蜒卻從容不迫,力量盤旋仍張弛有度,是纖細輕巧的藝術化身……奢侈華麗的愛麗舍宮洛可可,是細膩柔美的似水情歌,是宮廷奢華的極致浪漫連著名作家福樓拜都曾說:洛可可不是誕生於「洛可可」,而是追隨著蓬帕杜夫人的腳步前進。可見,洛可可風格中徹底貫穿著蓬帕杜夫人自身的品味。
  • 活潑纖巧:十八世紀歐洲之魂,現代服飾中流淌的「洛可可」風格
    不過當時的財富很大一部分都是積累在了上層社會的貴族手中,歐洲的平民百姓還是依舊貧困的生活著。整天看滿屋子的黃金白銀,貴族也會不耐煩,於是他們就想著讓設計師研究一種能體現出他們尊貴的地位和優雅的氣質的衣服。為了滿足貴族們的虛榮心,無數的服裝設計師就開始製造衣服,因為當時歐洲貴族一個個都是富得流油,所以進來的材料也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
  • 第34期:洛可可風格服飾
    包括大裙撐,緊身胸衣,低低的領線,還有很多小花邊、蝴蝶結,用一種誇張的語言突出了女性的曲線,強調了女性的特點。那個時代有很多包括緊身胸衣在內輔助的人造美,頭髮也是做得很高,裡面有很多支撐材料,這些都是對女性美的一種誇張唯美的感覺。不論是服裝還是膚色都非常柔和。膚色也是化得非常淡, 優雅繁瑣,卻富麗堂皇。這就是洛可可帶給服飾領域的元素。
  • 洛可可風格—奢華的代名詞
    洛可可(Rococo)藝術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該藝術風格以華麗、纖巧、精緻著稱。是巴洛克風格與中國裝飾趣味結合起來的、運用多個S線組合的一種華麗雕琢、纖巧繁瑣的藝術樣式。但相對於前期充滿戲劇性和張力的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更加偏向陰柔。洛可可風興起以後便迅速風靡整個歐洲,得到上流社會的追逐模仿,被視為「貴族品味」。
  • 洛可可風格服裝女裝(中)
    洛可可女裝放棄了西班牙鍾式裙那種幾何形狀的嚴謹,可是保留了寬大的髖部和緊身的胸衣變得愛賣弄風情,有褶襉、荷葉邊、隨意的花邊和隆起的襯裙。在一條顏色不同的襯裙外面,套鐘形的長裙,大多在前面打褶襉,身後拖著裙裾。洛可可服裝的主要特點是精緻到極點的優雅。所謂"極點",就是婦女將自己服裝的每一個細節都精緻化,以便男性觀賞。換句話說,人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分解成可供觀賞的元素。
  • 洛可可·雙面嬌娃
    以女性為中心的沙龍文化全盛時期,反映出當時社會享樂、奢華以及愛欲交織的風氣。精緻、細膩、繁複,洛可可風格滲透進建築、家居、服裝等藝術領域,是永不凋零的凡爾賽玫瑰!家具裝飾和石膏線為了模仿自然形態,室內建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但有時流於矯揉造作。
  • 18世紀歐洲服飾之洛可可服飾
    並且直到1789法國大革命前登峰造極的頂點。無論是洛可可時期的室內裝飾還是女服,都無比浮華精美、華麗繁縟。以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為首左右著18世紀前半期的洛可可風格。蓬巴杜夫人洛可可服裝的顯著特點是柔媚細膩、 纖弱柔和,這使整個服裝風格趨於柔美化、繁複化。 在服裝中大量運用誇張的造型、柔和豔麗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態的裝飾,給人以奢華浪漫的視覺效果。
  • 洛可可與「香豔體」
    最典型的洛可可畫家是 布歇,他的作品《黛安娜出浴》、《蓬巴社夫人》等均反映了洛可可美術的基本特徵。弗拉戈納爾則將法國洛可可 美術推向了極致,最能代表他柔媚畫風的作品是《鞦韆》。影響及於十八世紀的歐洲各國,為腐朽沒落的封建貴族服務。 它在形成過程中,曾受中國清代工藝美術的影響,在庭園布置、室內裝飾 、絲織品、瓷器、漆器等方面,表現尤為顯著。 建築方面,以法國巴黎蘇比斯府第( Hotel de Soubise) 和德國波茨但無愁官為代表。
  • 充滿藝術感的「洛可可」服飾,經久不衰的永恆時尚,帶來視覺盛宴
    更是貴族和很多新興的資產階級最喜歡的風格之一,以前的歐洲貴族們更加講究在服飾上的細節處理,洛可可風格滿足了當時貴族階級的需求,更是成為了一代視覺盛宴。在18世紀以後,洛可可風格被歐洲的大部分女性所接受,但是主要面對的還是大部分貴族女性,顏色和花樣比較多,但是服裝樣式大致相同。
  • 象徵「情」與「欲」的洛可可風格,在一個婦人的代表下走向鼎盛
    在18世紀左右,傾向於古典化的巴洛克風格逐漸逝去,另一種更為平民化,更為華麗和俏皮的服裝以及建築風格接棒上線,它迅速在法國興起,並且傳到了其他國家,這種主要用於建築上的風格藝術,也蔓延到了當時男女人的服飾上,在貴族中尤為獲得青睞。
  • 科普 | 服裝風格:巴洛克?洛可可?
    大家對巴洛克和洛可可的服裝風格的誤解可能都比較深。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分為多塊,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
  • 你真的懂得哥特、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到底是什麼嗎?
    如果你看過《剪刀手愛德華》這部悽美而浪漫的電影,我相信你一定會被裡面男主角愛德華充滿著哥特風的造型所吸引,神秘而又美麗,但其實很多人對哥特風的定義僅僅是「黑色」或「單調」,你是否真的知道什麼是哥特風呢?在每一季時裝周中,不止哥特風讓設計師們偏愛,還有巴洛克、洛可可風格讓某些設計師情有獨鍾。在每一季時裝周可能多次看過這幾種風格,但歧視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 貴胄翩翩佳公子——洛可可時期的男士服裝風格演變(上)
    如果說17世紀的巴洛克風服裝風格是以男性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宮廷為舞臺展開的奇特裝束,那麼18世紀(1715~1789)的洛可可風服裝則是以女性為中心,以沙龍為舞臺展開的優雅樣式。1778年路易十六的瑪麗皇后把羅茨貝爾坦作為自己的專屬服裝設計師,封為「流行大臣」,羅茨小姐也被後世認為是近代女裝設計師的始祖。各種新的服裝雜誌陸續出版發行,逐漸取代了過去的「潘多拉」盒子。這個時代法國是歐美的流行文化中心。歷史的趨勢就是,男裝和女裝越來越分化發展,洛可可時期的男裝有什麼發展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