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在韓國,一位叫做吳迪龍的中國留學生成為第一位進入KBL聯賽(韓國籃球聯賽)的中國球員,而在未來,他或許將身穿韓國國家隊隊服和中國隊交手。
說到吳迪龍,他從2009年就去韓國讀書了,早在2011年就加入了韓國國籍,看得出來那個時候就已經有意在韓國發展,進入韓國國家隊。吳迪龍的韓國名字為金哲宇,雖然吳迪龍本人也公開表示自己的心屬於中國,只是為了能打上球,但是這件事在國內還是比較敏感的,的確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作為運動員來說,每天都要辛辛苦苦地訓練,但是很多時候一些客觀因素也會導致你無法進入國家隊,比如國內強手太多。無法代表國家去參與世界大賽,這對於運動員來說其實是很殘忍的事情,畢竟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卻沒能換來回報。而這個世界上一些國家他們的運動能力比較弱,他們國家最強的選手也還不如你,他們就會向你拋出橄欖枝,希望你代表他們國家參與比賽,面對這種誘惑,很多球員是願意去嘗試的。
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歸化球員,也就是加入對方的國籍,代表對方國家比賽。這在我們看來或許是不能理解的,運動員最大的驕傲就是為了祖國爭光,怎麼能隨便加入對方國籍呢?其實不然,對於很多運動員來說,能打的上比賽才是最重要的,在籃球隊裡不算很常見,但是在桌球比賽中其實是很常見的,我們看國際比賽的時候,經常發現桌球打著打著就剩下一堆中國球員在比賽了,像是有名的馮天薇。
吳迪龍在韓國的表現其實並不算出色,我們沒有在世界大賽上看他代表韓國隊出戰,而在KBL的賽場上吳迪龍的出場時間也少得可憐,場均6分多鐘的他數據也不好看,後面還因為在場上發表不當言論被聯賽罰款。而現在的他也不再年輕,韓國隊隨時可能會放棄他。
除了吳迪龍,籃球場上我們比較熟悉的歸化球員就是張本天傑,加入了日本籍的他發展還算不錯,也正如張本天傑所說,歸化球員他們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其實個人認為,選擇加入其它國家,運動員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人都是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為了自己的目標做了自己的選擇,或許我們應該對他們寬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