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優雅與生俱來,從骨子裡都流淌著這樣的血液,即使遭受不公平待遇,依舊不卑不亢,屬於自身的獨特氣質,不會改變。
甚至隨著時光的流逝,這股雍容華貴的姿態依舊不減,不管歲月幾何,不管時光已然變遷。在民國時期,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聶其璧,便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詮釋了屬於名媛的風華,即使歲月蹉跎,風華依舊在。
說到聶其璧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曾國藩的外孫女,母親曾紀芬是曾國藩最小的女兒,後來被尊稱為「崇德老人」,如今在一些藝術收藏拍賣會上還能見到她的題字。
曾紀芬一生秉承著曾家家訓,起居飲食,勤儉持家,面面俱到,兒女們也是如此,即使長大成人,依舊耳提面命,孩子們在各行各業發展,也將曾家家訓貫徹始終,這是一個家庭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什麼樣的父母教育出什麼樣的子女。
曾紀芬一生有12個孩子,眾多孩子當中有個特立獨行,讓曾紀芬又恨又愛,即使是生氣也氣不起來,因為這個孩子很會哄曾紀芬開心,她就是聶其璧,聶其璧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後面還有一個弟弟,上面有十個哥哥姐姐,身為最小的女孩子,自然受盡寵愛,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聶家家規很嚴,晚上到了時間就不能出去了,聶其璧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母親曾紀芬的神經底線,溜出門沒用,聶其璧就爬窗,典型的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看誰鬥得過鬥,生活十分的瀟灑自由,也顯得有點叛逆,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對於父母來說,無疑是頭疼的,只是,不得不管。
叛逆的聶其璧還是個孝順聽話的乖女兒,母親曾紀芬信奉基督教,只要有空閒時間,聶其璧總會陪母親去教堂做禮拜,也是在這裡,聶其璧認識了宋美齡,兩人發展成為好友關係。
1923年,聶其璧結婚,結婚的對象沒有三個姐姐嫁的人來頭大,卻是聶其璧自己喜歡的人,身份地位在感情生活中,其實佔據的空間並不大,甚至有些女子終其一生只為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難上加難,最後落得孤苦一生,被愛情磨了白頭,更是不在少數,聶其璧是幸運的,她遇到了一生所愛,終其一生,只為一人。
結婚前,聶家和周家(聶其璧的夫家姓周)合計,讓宋美齡做聶其璧的儐相(伴娘),宋美齡爽快答應,40年後,聶其璧因為這個原因吃了不少苦,很多人都說聶其璧沾了宋美齡的光。
然而,40年前,宋家還沒發跡,聶其璧的父親是上海道臺(相當於現在的市長),自己是曾國藩的外孫女,三哥聶雲臺是大實業家,還是上海總商會會長,家世地位一點也不比宋家低,只可惜,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昔日輝煌散去,落得遭小人嘲諷的地步。
婚後的聶其璧並不是一個會安分守己的主,聶其璧從來沒有跟哥哥姐姐一樣上過私塾,而是在教會接受教育,聶其璧性格開朗,喜好結交朋友,在上海交際圈十分出名。
不僅如此,聶其璧對好萊塢明星十分崇拜,聶其璧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她不是默默的在心裡喜歡明星,而是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瘋狂的程度一點也不亞於如今的追星者,有些明星知道聶其璧遠從海外而來,主動跟聶其璧拍照留念籤名。
來到國外的聶其璧依依不捨的離開,來到法國,如果不是因為戰爭原因,聶其璧估計在海外的故事會有不少,只可惜,追星得到的寶貴珍藏在十年浩劫當中毀於一旦,這樣的心情想必很多追星粉絲會有很強的感應,自己心心念念、得之不易的珍寶,被他人棄之敝履,難以言表的心情用文字很難敘說。
不幸的是,聶其璧的丈夫沒能在這場浩劫當中倖存,直至幾年後,得以平反,聶其璧的生活才有了好轉,只是,聶其璧的阿姨盛愛頤就沒那麼幸運了,盛愛頤是近現代上海灘最大資本家盛宣懷的七小姐。
曾經揮散60萬兩白銀興建上海「遠東第一樂府」 的百樂門舞廳,晚年卻只能住在一棟房子的汽車間內,這樣的遭遇,想必很多人都唯恐避之不急,生怕受到連累,聶其璧顯然不是普通人,自己的處境並沒有比盛愛頤好多少,卻要強出頭為盛愛頤爭取權益,這樣不怕鬥爭的果敢性格,在眾人的幫助下,盛愛頤的生活有了好轉。
聶其璧的性格很受眾人喜歡,即使不是盛愛頤受到不公正待遇,換成是另外一個人,聶其璧也絕不會坐視不理,這位昔日風華絕代的名媛,用她的氣度譜寫出屬於自己的不同風採,只屬於自己的人生。有多少人渴望成為像聶其璧這樣的人,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有的走向更好,有的走向更糟,選擇在關鍵時期起到重要作用。
1990年,這位一生都不願墨守成規的名媛與世長辭,活到90歲的她,名媛風華依舊,即使出現在重大場合,達官顯貴聚集,她依舊不卑不亢,依舊故我,這就是她——聶其璧,一個跟父母、祖輩完全不同的她,一個敢於時代做鬥爭,敢做敢為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