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安樂,死於安樂的王朝——北齊

2020-12-21 見史簡談

北齊的統治時間其實也並不算長,只有短短27年,但是他們卻在這27年間換了6任君主——高洋、高殷、高演、高湛、高緯、高恆,最後被北周宇文家族所滅。

凡讀過北齊歷史的人,無不被這個朝代之殘暴、荒淫、變態所震驚。事後我也常常感慨,北齊是怎麼延續27年國祚的?

開國之君高洋酗殺成性

北齊的建立者高洋是高歡的第二子。

高洋作為開國之君,雖然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波折,直接就從他那治軍嚴明、唯才是舉的父親高歡手中繼承了大權,順利建立割據政權北齊。

但卻完全沒有封建時期其他開國君主那樣的明君之態,反而更是酗殺成性,荒淫暴戾。

史料記載:「他在院子裡特別製造了大鍋、長鋸、銼刀、石錐等刑具,每次醉酒後都要親手殺人,殺了之後,還要割下四肢,或投到火中焚燒,或投到水裡餵魚。」

薛貴妃是高洋的寵妃,但她原是高洋堂叔高嶽的妃子。一日高洋忽然念及此,起身便剁下美人的腦袋隨手揣在懷裡,然後坐車去大宴群臣。

席間,高洋突然取出人頭放於食案之上,大臣們驚魂未定之際,「高禽獸」又喚人拿來薛氏屍首,親自動手肢解,並剁下大腿做了個肉琵琶,安上弦柱自彈自唱起來。

連飲數杯後,忽又潸然淚下,嘆息「佳人難再得」,命人把薛氏裝棺,他在後散發步行,大哭不止,為其送葬。

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我只能用間接性精神病來解釋這位開國之君的行為了。只能說禽獸之舉尚不如此,說高洋的行為是禽獸之舉,好像還是對禽獸的一種玷汙。

「禪讓」制的再度重現

歷史上荒淫無道的君主舉不勝舉,高洋的個人行為當然不能代表整個北齊。準確地說,北齊的其他幾位皇帝,都可與他們的開國之君享有同等地位的稱號——禽獸。

飲酒過度會導致各種疾病這是眾所周知的,當然高洋肯定不屬於這個「眾」中之一,在他31歲的時候終因酗酒成性而病入膏肓,旋即也就撒手人寰。

不過,高洋雖說貪圖享樂,但是他也沒忘記立自己的兒子高殷為太子,但是他深知太子年幼,而他的幾位叔叔也都是虎狼行跡,皇位傳到他的手上恐怕是朝不保夕。

因此,他在臨終前對他的六弟高演囑託道:「皇位你要奪便奪,只要你能保全我兒子的性命就行。」

可能是高演的耳朵不太好使吧,他只聽了前半句,不假思索地奪取了王位,卻選擇性遺忘了後半句,一不做二不休,殺死了廢帝高殷。

殺死高殷後的高演雖然頗有仁政之風,注意民生,釋放奴隸,但不知何故卻突然整日幻覺不斷,可惜這位北齊少有的仁德之主做皇帝剛一年多就掛掉了。

高演本來已立高百年為太子,但臨終前他突然決定把皇位讓與其弟高湛。當然,這不是什麼唐堯虞舜的美德禪讓。

他恐怕是考慮到,只有通過這種手段才能保全他兒子的性命。但是,他可能忘記了自己當初登基時所做的事情。

而高家的血脈是具有相似性的。最後,高湛這位變態殺人狂魔,更是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斬殺了自己的四位親侄子。

高湛在他的寵臣和士開的「諫勸」下:「陛下宜及少壯,恣意作樂,縱橫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敵千年。

他三四天才上一次朝,且「略無言,須臾罷入」,接著去沉迷聲色犬馬了。

最後,高湛乾脆把皇位禪讓給其子高緯,專門快活去了。不過也正如和士開所說的「一日快活敵千年」,這位「萬歲」君主也因酒色過度而在32歲病亡。

結語

接下來的北齊國君們本著沒有最變態,只有更變態的精神。

不斷在變態的道路上創新進取,接下來繼位的這位北齊後主高緯真是集前面諸位的變態之大成,讓人嘆為觀止,瞠目結舌。

這位荒淫之主在21歲國將滅亡之際,為避禍而將帝位內禪於8歲的太子高恆,而成為太上皇。

不久,太上皇高緯再命幼主讓位給大丞相、任城王高湝,高緯便成為中國歷史上所知唯一的一位無上皇。

但不出四日,讓位的詔書還未抵達高湝處,北齊就滅亡了。

相關焦點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裡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 音樂經典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秦·孟軻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 回味經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著,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自《孟子·告子下》,這是聖人孟子給我們的忠告。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考題一網打盡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2分)   譯文:                                              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回到家裡,做飯的時候,我的腦海裡,那幾個髮廊女和祈禱著的老人的面容重疊在一起,讓我想起來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幾個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我國古代聖賢孟子的至理名言。其意為:惡劣的環境可以激發人們的憂患意識,積極奮鬥,最終得以強大起來。而安逸的生活環境容易使人墮落腐敗,最終在安樂的環境中失敗或滅亡。
  • 【古詩文賞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接著,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全文採用列舉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寫法,逐層推論,使文章緊湊,論證縝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對仗句,即使語氣錯落有致,又造成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有力地增強了論辯的說服力。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踐離朗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踐離朗讀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朗誦】
    原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2),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膠鬲舉於魚鹽之中(4),管夷吾舉於士(5),孫叔敖舉於海(6),百裡奚舉於市(7)。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28)。」注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經註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標題是編者加的。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課內知識梳理
    1.文章思想內容 本文通過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和有關道理,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及翻譯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裡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
  • 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文章思想內容   本文通過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和有關道理,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
  • 2020初中語文八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翻譯及習題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初二課內古詩文精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原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舜發於畎畝之中(1),傅說舉於版築之間(2),膠鬲舉於魚鹽之中(3),管夷吾舉於士(4),孫叔敖舉於海(5),百裡奚舉於市(6)。
  • 【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
  • 夜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注釋】[1]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是從田野間被任用的。發,起,指被任用。於,介詞,從。畎,田間水溝。畝,田壟。「畎畝」泛指田野。[2]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是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殷王武丁舉用起來的。版築,築土牆,在夾版中填入泥土,夯實成牆。舉,被舉用,被選拔。
  • 微信頭像分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的環境,往往能激發人的潛能,讓人變得更加強大;安逸的環境,往往使人墮落,退步不前,甚至安樂至死。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原文,翻譯,完整註解!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注釋】①畎(quan)畝:田間,田地。②傅說(yuo):殷武丁時人,曾為刑徒,在傅險築牆,後被武丁發現,舉用為相。③版築:一種築牆工作,在兩塊牆版中,填人泥土夯實。④膠鬲(ge):殷紂王時人,曾以販賣魚、鹽為生,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輔佐周武王。⑤管夷吾:管仲。士:此處指獄囚管理者。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不逼一下這幾個星座,真不知道潛力有多大
    很多時候,我們或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那便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沒錯,一份安逸的環境,固然能夠給人帶來舒適,但更多的,會讓一個人喪失該有的鬥志。而一份苛刻的環境,往往又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逼發出一個人的潛能。
  • 【經典閱讀】經典古文節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