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8.8高評分神劇《長安十二時辰》爆紅,一時間「年內最佳古裝劇」、「良心大劇」等溢美之詞刷屏朋友圈,再加上被各種安利,機智姐也趕緊去刷了兩集。
說實話,電視劇情確實配得上各種稱讚,四字弟弟的演技也可圈可點。不過姐卻發現劇情之外的一個大bug——十幾分鐘左右就必然出現的網貸廣告。
一集下來,少說也能看到兩三個,而這些廣告都是從安全性、收益高等宣傳點去吸引投資者,並且用誇張直白的廣告語強化「錢都飛過來」的感覺,然而需要對應強調的風險提示卻有意弱化,在廣告中不仔細觀察,根本發現不了。
其實,不止在這部《長安十二時辰》裡有網貸廣告,機智姐在之前幾部高收視網劇中也發現了同樣情況。同學們一定很好奇,為啥網貸廣告都瞅準了這類霸屏的各大網劇?
其實近幾年,隨著IP的盛行,以IP原型為劇本的電視劇依靠雄厚的粉絲基礎本身就自帶流量,再加上當紅演員的加盟,自然吸粉無數。這些網貸平臺也正是瞅準了網劇背後的年輕化受眾,才不斷擴寬和加大廣告的投放渠道和力度。其中,像姐上面說的這種「創意中插」的形式,也成為視頻廣告的新花樣。
所謂「創意中插」,是指在特定場景中,由劇中人通過「情景短劇」來演繹廣告片,以溫情、搞笑、洗腦等方式進行產品賣點的宣傳,以此達到安利產品的作用。
根據《創意中插廣告市場白皮書》顯示,在網劇中植入廣告的成本並不低:2018年創意中插的平均單價為250萬元/條,最高價為1500萬元/條,不過具體還是要根據網劇或綜藝節目的質量和流量定價。
那這些「創意中插」的效果究竟怎樣呢?姐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某網貸平臺曾依靠在高流量網紅劇中的「創意中插」將用戶數保持了2個季度內的高增長勢頭。
其實要姐說,網貸平臺之所以紛紛看中網紅劇集這個渠道,主要是因為用戶群體的「契合」——風險意識和防禦性都相對較低的年輕用戶,通常也是這些熱門劇集的愛好人群,與網貸平臺的目標群體不謀而合;另外就網貸平臺本身而言,由於各大電視臺已被明令不準播放網貸及線下財富的廣告,所以轉攻視頻網站,也是網貸平臺不得已的生存之道。
但姐必須提醒大家,這種網貸平臺的風險性其實是很高的,稍不留神就會踩坑。比如曾在某爆紅網劇中插入廣告的「唐小僧理財」,就發生了爆雷事件,老闆攜巨款跑路…...具體過程和細節姐不在這說了,不明真相的同學們自己百度。
姐說了這麼多,可不是純粹科普啥叫「創意中插」,而是想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尤其是暴雷不斷的網貸平臺,昨天還信誓旦旦,明天就有可能跑路,一切收益承諾都像是鏡花水月。所以選擇平臺這件事,姐最後再嘮叨兩點:1、對於網貸平臺,同學們一定要謹慎對待。
你看中的是平臺的高收益,可人家惦記的卻是你的本金。如無必要,姐奉勸大家最好避之,不然很有可能在「追討群」裡看到你的身影。
姐在這必須再為咱們的公募基金打打call。憑藉著股東靠譜、運作透明、風控完善、專業管理的四大因素,姐相信絕對是你最放心的投資方式之一。好啦,本期內容就到這,有啥想聊的,後臺留言私我哦~
最後,該看劇就看劇,四字弟弟真的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