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雷射美容儀器種類繁多,更新換代層出不窮。在一些大型的雷射美容中心可能擁有多達數十臺各類雷射器。不要說患者,就算是專業的雷射美容醫師,也很難精通每一臺雷射器的要訣。
當您前去就診,醫生通常很難有充分的時間向你解釋為什麼會選擇某一臺儀器。而你也許對通過宣傳了解的某臺機器情有獨鍾,然而可能並不適合你。因此,了解一下最基本的一些雷射美容知識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於透視那些名稱「炫酷」的雷射儀器的實質。
一、為什麼雷射會有不同的波長?
雷射美容解決的主要問題就位於皮膚,而絕大多數皮膚問題無非就與四個成分(靶基)有關:血管、色素、水分和新生物。製造不同的波長就是希望能作用於不同的靶基,而且儘量只集中作用在一種靶基,即要有「選擇性」,不然破壞了其他靶基,就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
因此,波長是選擇雷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波長選擇失當,相當於射箭瞄錯了箭靶。
在皮膚雷射美容領域,最常見的雷射波長為7種:532nm、585/595nm(脈衝染料雷射)、694nm(紅寶石雷射)、755nm(翠綠寶石雷射/藍寶石雷射)、1064nm(Nd:YAG雷射)、2940nm(鉺雷射)和10600nm(二氧化碳雷射),絕大多數美容需求上述波長即可滿足。還有其他一些波長,如810nm、1320nm、1450nm等,出現在一些特定的儀器中,以下會有提及。
二、醫生會如何選擇雷射波長?
最主要的依據就是要重點針對何種靶基,除非有創新性的臨床研究,或者醫生的獨門經驗,一般成熟而可靠的波長選擇通常為:1.色素性疾病:「Q開關/調Q」532nm、694nm、755nm、1064nm;2.血管性疾病:585/595nm和「長脈寬」1064nm雷射;3.疤痕:2940nm和10600nm;4.皮膚新生物:2940nm和10600nm。4.脫毛:810nm、755nm、1064nm等。
這裡出現了兩個術語「Q開關/調Q」和「長脈寬」,這就涉及到雷射的另一個重要參數「脈寬」。
三、為什麼脈寬選擇也很重要?
常見的雷射作用方式是脈衝式,就像射箭是一箭一箭的射。而「脈寬」就是雷射作用於皮膚時間的長短,與效果和不良反應是密切相關的。
比如,對色素顆粒,需要在極短時間、強大功率的作用下使色素顆粒爆破而被吸收,因此就會使用「Q開關/調Q」的技術,使作用時間壓縮到納秒(nm, 十億分之一秒)級別。如果在此基礎上,使作用時間再縮短至納秒的千分之一,使色素顆粒破碎的更小,就是現在很火的「皮秒雷射」。所以皮秒雷射並不是一種特殊的雷射,其波長仍然是755nm或1064nm等。而對於一些血管疾病,如雷射作用時間較短的話,不足以產生足夠的熱量來破壞血管,因此作用時間需為毫秒(ms, 千分之一秒)級別,甚至數十毫秒,為「長脈寬」。
還有一些波長的雷射會連續或準連續發射,例如用於磨削的2940nm雷射等,就不存在脈寬的概念了。
四、雷射還有哪些常用參數?
還有能量密度、功率或脈衝數等,但面診時,醫生不會跟患者提及這些參數,因為需要根據治療反應來進行調整。因此,醫生通常只會告知患者波長和脈寬,比如「Q開關/調Q755nm」、「長脈寬1064nm」、「皮秒雷射」等。
五、雷射會有各種的顏色嗎?
可見光的波長是400~760nm,可以根據顏色判斷波長,如果見治療時閃綠光,就是532nm雷射;閃黃光,就是585/595nm雷射等,這些光線非常強烈,不可肉眼直視。而更長的1064nm、2940nm等,肉眼是看不見的,但操作時同樣需要佩戴護目鏡。治療時,可以見到皮膚上的紅色光點,為用於定位的引導光,並不是雷射。
六、什麼是剝脫性和非剝脫性雷射?
剝脫性雷射的主要靶基就是皮膚中的水分,可以將皮膚新生物、表皮、部分或全層真皮進行氣化,治療時會產生大量的煙氣,一股焦糊味,都是氣化的皮膚組織,主要為2940nm和10600nm雷射,可達到微米級的精度。2940nm雷射磨削精確,但易於滲血;10600nm易產生碳化組織,但止血良好。剝脫後,皮膚會結痂癒合。
非剝脫性雷射為上述兩種雷射以外的雷射,不會氣化皮膚,只選擇性的作用於特定靶基。但輕微的表皮壞死物和滲出液,也會在皮膚上形成薄痂。
七、什麼是點陣雷射?
並非特殊的雷射類型,是改變了雷射的作用方式,把大光斑分散成了密集的點陣,在皮膚上打出微孔,就像陽光透過篩子一樣。在點與點之間還有很多的正常皮膚,因此損傷小、風險少,修復快。不管是剝脫性還是非剝脫性雷射都可以做成點陣,剝脫性點陣皮膚上可以看到小孔,而非剝脫點陣則看不到。
八、廣義的雷射美容,還包括哪些光電設備?
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光電技術被用於美容,但並非雷射,常見的有:
1.光子(IPL):即強脈衝光,是連續的波長譜,通常為500~1200nm,需要配合不同的濾光片使用,留下需要的波長,從而作用於不同靶基。因此是一位「全能選手」,但不夠精專。
2.射頻(RF):即高頻電磁波,使皮膚中的水分子劇烈震蕩而產熱,從而加熱膠原纖維,使其變性、再生和重塑,主要用於緊膚的治療。如深藍射頻、熱瑪吉和黃金微針等都是不同頻率的射頻儀器。
3.等離子束(Plasma):部分電子被剝奪後的原子及原子被電離後產生的正負電子組成的離子化氣體狀物質,由高能射頻激發。像微小的 「電火花」一樣,對皮膚進行微剝脫和加熱。主要用於疤痕和緊膚的治療。
4.聚焦超聲(HIFU):即「超聲刀」,利用高能聚焦超聲對皮下表淺肌肉腱膜系統進行加熱,作用層次更深,主要用於緊膚治療。
九、到底如何依據疾病選擇雷射?
一種波長可以治療多種疾病,而一種疾病又可由多種波長雷射治療,複雜交錯,患者是很難理清的。
還是按常見疾病進行推薦,便於自查,每種疾病不超過三種雷射。如果只有一種雷射,那麼很幸運,可能是大家公認的「金標準」,要是不幸雷射種類很多,說明都有用,或都不太有用或效果不確定,醫生們還在摸索之中。
1.色素性疾病:
1)雀斑:Q-755nm、Q-532nm、光子
2)咖啡牛奶斑: Q-532nm、Q-755nm
3)黃褐斑:Q-1064nm(黃種人、大光斑、低能量、多遍掃描),需配合藥物治療
4)太田痣/伊藤痣:Q-755nm、Q-1064nm
5) 褐青色斑:Q-755nm、Q-1064nm
6)貝克痣:Q-755nm、光子、Q-532nm
7)文身:Q-755nm(藍、黑、綠)、Q-1064nm(藍、黑)、Q-532nm(紅)
8)黑色素痣:2940nm,10600nm、Q-694nm
2.血管性疾病:
1)鮮紅斑痣(平坦):595nm、光子、532nm(光動力學治療用)
2)鮮紅斑痣(增厚):長脈寬1064nm、595nm
3)淺表靜脈畸形:長脈寬1064nm
4)網狀靜脈擴張:長脈寬1064nm
5)化膿性肉芽腫:長脈寬1064nm,10600nm(窄蒂病灶)
6)毛細血管擴張:595nm、長脈寬1064nm、光子
7)蜘蛛痣:長脈寬1064nm(中央),595nm(周邊)
3.瘢痕:
1)陳舊痤瘡瘢痕:剝脫性雷射(點陣或磨削)、等離子束、非剝脫性點陣雷射
2)增生性瘢痕:雷射治療尚有爭議
3)手術線狀瘢痕:剝脫性雷射(點陣或磨削)、等離子束
4)凹陷性瘢痕:剝脫性雷射(點陣)、等離子束
4.體表腫物:
1)瞼黃疣、汗管瘤、疣狀痣、皮贅等:2940nm、10600nm(色素沉著風險較大)
2) 老年斑:Q-755nm(平坦);2940nm、10060nm(增厚)
5.脫毛:
810nm(半導體雷射)、長脈寬755nm
6.面部年輕化:
1)緊膚:射頻、剝脫性點陣雷射、非剝脫性點陣雷射(1064nm、1320nm或1450nm等)、聚焦超聲、光子
2)毛孔粗大:非剝脫性點陣雷射(1064nm、1320nm或1450nm等)、剝脫性點陣雷射、射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