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工作攻堅突破|打造人才「強磁場」 培育發展「第一動力」
濰城區始終把招才引智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積極培育、鼓勵企業創建各類創新研發平臺,全力做好引才、聚才文章,努力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創新發展大平臺,全力推動人才與產業良性互動、深度融合,持續為新舊動能轉換注入強勁動力。
-
濰城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記者 都鎮強 通訊員 王華綱 報導本報濰坊訊 濰城區始終把招才引智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積極培育、鼓勵企業創建各類創新研發平臺,努力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創新發展大平臺,全力推動人才與產業良性互動、深度融合,持續為新舊動能轉換注入強勁動力
-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濰城區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著力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持續推動全區產業高質量發展。而支撐企業逆勢增長的核心動力是研發創新,企業每年把銷售額的6%至8%投入研發。為做大做強裝配式建築智能裝備產業,企業投資4億元,建設裝配式建築智能裝備的研發基地和中試生產車間,項目建成後可年產裝配式建築機器人智能製造生產線等智能裝備600多臺(套),年銷售收入9.5億元,利稅1.3億元。
-
奎文區大項目建設走筆 -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
項目負責人戴均輝介紹,一期已有24家企業和社會組織入駐,二期將面向全國家政產業鏈高端機構和高端人才開展招商,打造線上線下聯動、資源要素集聚、服務功能完善的家政綜合服務平臺。 搭好平臺聚產業,推動項目落地集群化。
-
電解質|「人才淨流入」的濱州經驗:打造人才吸引「強磁場」 引得...
山東省濱州市提供了很好的「樣板」:招才引智、以智興城,通過「打造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用好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城市」,為「富強濱州」建設提供人才支撐。抓實「三進」工程,傾力打造人才嚮往的「智者智城」一座城市的發展,需要高端人才的引領,也需要基礎人才的有力支撐。目前,人才爭奪已不再是新一線、二線城市的專利,眾多三四線城市也紛紛發力,而且,全國的「搶人大戰」已由科學家等高端人才蔓延到了應屆大學畢業生。
-
龍頭企業吸引 「金鳳凰」來栖枝 -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
如今,濰柴已成長為國際化龍頭企業,在濰柴的帶動下,一個動力裝備產業集群開始連片成形。佔地約3萬畝的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成為濰柴成長為萬億級企業的重要一步,也是濰坊打造「國際動力城」的重大舉措。 園區由濰坊市政府、高新區管委會、濰柴集團、山東高創集團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發揮濰柴品牌影響力和行業優勢,通過以商招商,圍繞整機整車、新能源、發動機三大板塊配套,開展招商建設運營。
-
聚焦攻堅雙招雙引 聚集要素圍著項目走 -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
濰坊市工業發展促進中心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精神,積極爭取項目科技創新政策。遴選百名以上高端化工領域權威專家,組建濰坊市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家智庫。 「結合化工產業的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特點,我們的各個幫靠服務隊積極開展雙招雙引工作,對接科技創新平臺,引進高科技專家人才。」濰坊市工業發展促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市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葆東介紹說。
-
濰坊市濰城區深化校地合作打造科教新城
濰坊市濰城區出臺《深化校地合作打造科教新城實施方案》,明確14條具體措施,發揮駐區院校集聚優勢,加快打造科教新城,推動人才共育、發展共融。共建合作平臺聯合濰坊醫學院、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山東工業技師學院、濰坊市技師學院等4所院校,建設人才科教小鎮,成立駐區院校、重點企業、政府部門參與的濰城區校地合作發展中心,負責小鎮建設、運營、管理,打造綜合性實訓基地,「校企一體」共享資源。
-
5年引才1萬名 江蘇打造博士後人才集聚「強磁場」
每年引進2000名海內外博士後人才,資助一批博士後創新項目,在站博士後可直接申報副高職稱……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推動博士後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創新人才集聚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支持創新創業等方面提出12條具體舉措,著力打造青年博士後人才集聚的「強磁場」。
-
慧聚煙臺: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強磁場」
同時,啟動了煙臺高層次人才雲聘會和2020中國·煙臺海內外精英創業大賽兩場線上活動,舉辦了創業導師走進煙臺留創園和「雙一流」高校山東行暨優秀畢業生煙臺推介會兩場線下活動。發布人才新政,打造招才引智政策新優勢
-
探浙江自貿區三周年:打破體制藩籬 釋放人才「強磁」
至2020年,浙江自貿區已成立三周年,舟山從「邊緣海島地區」變為「對外開放戰略門戶」。如何承接起國家戰略的主陣地?全新的建設格局又由誰來探索實踐? 「人才是最為需要、最為緊缺的戰略資源。對舟山而言,人才一直是其發展短板,尤其是在浙江自貿區建設中,對人才的需求是『跨越式』的。」
-
「凝心聚力·攜手並進」濰城區校地企對接活動舉行 - 濰坊市政府...
第一階段,部分駐濰城高校領導、市直有關部門領導與企業家先後到半導體雷射產業園、山東智能製造實訓基地、濰坊金科智慧科技城、先進光電晶片研究院等地進行了實地觀摩,詳細了解了濰城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人才政策等有關情況。 第二階段舉行了「凝心聚力·攜手並進」濰城區校地企對接籤約儀式。
-
以創新培育壯大首府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12月15日,《廣西日報》刊發中共南寧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理論文章《以創新培育壯大首府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文章展示了近年來南寧市牢牢堅持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紮實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引領首府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引擎。創新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
-
高質量發展看濰坊市濰城區:深化校地合作 打造科教產業新城
圍繞濰坊市「規劃建設人才科教小鎮」的部署要求,濰城區將深化校地合作、打造科教新城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持續深化產教融合,賦能創新創業,傾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智力引擎。不久前,濰城區舉行「凝心聚力 攜手並進」校地企對接活動,7所駐濰城區院校與12家企業籤訂合作協議,籤約各方將在引進人才、培育人才、推動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活動現場,智邁德股份有限公司與濰坊學院籤訂了人才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領軍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9日,蘇州工業園區發布2020年第十四屆第二批科技領軍人才名單,評選出138個領軍項目,包括重大領軍項目9個、領軍項目24個、領軍成長項目40個、領軍孵化項目65個,通過深入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工程,牢牢把準高精尖缺科技人才「第一動力」,持續賦能園區高質量發展。
-
重點工作攻堅突破| 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發展 -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
項目與中科院自動化所合作成立「中科院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濰坊)智能技術研究院」和「中科智能技術研究院」,設立西蘭蒂亞軟體研發中心,著力打造裝配式建築智能裝備技術領域的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
-
高密市:積極作為穩外貿穩外資 -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
濰坊市委十二屆十次全體會議提出,加快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抓好外資項目招引和現有外資企業增資擴股,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高密市認真貫徹落實濰坊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將繼續發揮開放發展攻堅專班、突破雙五百強和外資項目專班等幾個專班的作用,進一步加大外貿扶持力度,穩定外貿發展預期,實現對外貿易的穩定發展。
-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政府
12月15日上午,濰坊綜合保稅區舉行德納新能源汽車動力產業園項目交付儀式。美國德納公司中國區總裁馬庫斯·金,濰坊昌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九洲,區黨工委書記朱蘭璽,區領導張華、周國及區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出席儀式。
-
大創小鎮打造錢塘新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今年3月底填的項目資料,5月份公司完成註冊,9月份投資方進入,項目首筆啟動資金近期也即將到位……這樣緊湊的發展節奏,足以看出政府對我們的重視。」坐在裝修一新的辦公室內,單國峰感受到了錢塘新區對人才項目的迫切渴求。幹事創業的舞臺已準備好,接下來,他們將持續聚焦無人機防禦管控技術和解決方案,幾個「理科男」還給公司取了個很詩意的名稱:「星辰大海」。
-
【典型經驗】科爾沁區:構建「蜂巢」式人才磁場
今年以來,科爾沁區針對當地產業發展實際和人才技術短板現狀,把人才作為轉型之需、競爭之本、創新之源,創新實施「蜂巢強區」戰略打造人才磁場,形成區域化「一心多點」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充分利用科爾沁區主城區的獨特地域優勢,通過以資源招項目、以項目聚人才的方式,在推進招商項目過程中,將打包引進領軍人才和團隊作為項目洽談重點內容,積極引進補全產業鏈缺失環節、薄弱環節、提升環節的關鍵技術和核心人才,促進人才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實現人才「高位嫁接」,形成「補鏈」「強鏈」「延鏈」環環相扣的招才引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