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暴露美國經濟的腐爛

2020-12-11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巴倫」(ID:barronschina),作者:珍妮爾·瓊斯,36氪經授權發布。

文 | 珍妮爾·瓊斯

編輯 | 王天倪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暴露出,從某些角度看似乎很強大的美國經濟,實際上存在嚴重缺陷,結構不健全,亟需改革。

有時候,人們只需要一道閃電,就能看到一棵看似健康的樹已經從內部開始腐爛。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就暴露出,從某些角度看似乎很強大的美國經濟,實際上存在嚴重缺陷,結構不健全,亟需改革。

儘管未來幾周的重點應該是人們的健康,但面對冠狀病毒危機暴露出的美國經濟中根深蒂固的問題,在沒有經過誠懇討論之前,政策制定者不應該讓這一時刻過去。

在過去的十年中,股票市場已經攀升到歷史新高;失業率創歷史新低;公司財報顯示了創紀錄的利潤。但在這個看似健康的外表背後,腐敗正在蔓延。

越來越多的國家財富被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攫取,他們利用自己的金錢和權力來確保這個體系繼續為他們服務。與此同時,住房、醫療保健、兒童保育和高等教育的成本迅速上升,而絕大多數人的工資卻停滯不前。

種族和性別的工資和財富差距持續存在,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變得更加嚴重。特殊利益集團成功地推動了一項放鬆監管的議程,將風險從企業轉移到納稅人身上,並推動了一項反勞工的議程,將權力交到大型企業手中,讓廣大職工自謀生路。遞減稅收政策和目光短淺的預算決議導致數萬億美元流入富人的口袋,而對國家未來的投資以及那些最需要錢的人,卻被掏空了。

許多進步人士多年來一直在談論這種腐敗。對於數百萬正在掙扎的人來說,這個現實就是他們每天的生活。但是,直到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增加,股市暴跌,美國經濟的光鮮外表所掩蓋的問題才開始得到更多的關注。政策制定者在加大應對這種冠狀病毒力度的同時,也需要承認保守和緊縮政策的存在,這些政策使得政府缺乏應對廣泛傳播的公共衛生危機的能力,並使經濟在即將到來的衰退中變得更脆弱。

美國是兩個不保證帶薪病假的工業化國家之一。即使在經濟最好的時候,數以百萬計的職工也不得不在留在家裡養病和領取他們迫切需要的薪水之間做出選擇。低收入人群最不可能享受帶薪病假,而他們又通常會從事與公眾接觸的職業:幼兒教師、家庭保健助理、餐館工作人員和食品加工者。但隨著這種冠狀病毒的傳播,太多的在職員工將被迫在為一日三餐奔波還是照顧自己或家庭成員之間做出選擇——這將使任何疫情的爆發變得更加糟糕。

同樣,數以百萬計的人沒有醫療保險。另外還有數百萬人沒有足夠的保險,他們負擔不起生病時必須自掏腰包支付的部分和免賠額。人們被迫自掏腰包支付數千美元用於冠狀病毒的治療和檢測的事情已經在發生了。在正常情況下,沒有醫保或者醫保不足的狀況對家庭來說已經很慘痛了,但是當人們因為負擔不起而推遲對冠狀病毒的治療或檢測時,對家庭的打擊將會更加嚴重,甚至致命。這是低收入社區、農村地區和有色人種社區特別關注和擔心的問題,而他們已經在獲得醫療護理方面面臨重大的系統性挑戰了。

如果疫情進一步惡化,聯邦預算決策的現實將使全國人民深受打擊。即使是所謂的「赤字鷹派」也可能加入到呼籲增加對公共衛生、相關研發和其他冠狀病毒相關支出的行列。但是,在公共衛生支出方面的真實情況也體現在整個聯邦預算中:數十年來,在基礎設施、教育和培訓、社會福利住房和其他方面的投入一直資金不足,並被掏空。

也許冠狀病毒的結果會比許多人擔心的要好。希望如此。即使這樣,不用很長時間,也會有別的事情發生,劈開這棵腐爛的樹。

一個健康的經濟體系是每個人都有經濟保障,安全的網絡、支持和保護,以確保他們能夠做出對自己、對家庭、對社區正確的決定。一個強大的經濟體是人人都繁榮發展,財富和權力不會只流向那些能夠操縱這個體系使其受益的人。只有明智的聯邦投入、有效的聯邦政府以及共享和公平的繁榮才能提供這樣堅實的基礎。

對於大多數美國人經濟現實的全國性討論,不應該是由一場公共健康危機而被迫引發的。不幸的是,這個國家不能讓這場危機在不面對這一問題的情況下過去。

珍妮爾·瓊斯是Groundwork Collaborative政策和研究總經理。

翻譯 | 小彩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0年3月9日報導「The Virus Revealed a Rot in the American Economy」。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周刊》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暴露世界領導力危機:當心跌入金德爾伯格陷阱
    ▲圖片來源:pexels文 | 陳積敏聯合國5月13日發布的《202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年中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萎縮3.2%。不僅如此,整體來看,新冠疫情對國家治理能力、經濟發展韌勁、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以及全球產業鏈等均產生了重大影響。
  • 新冠疫情:經濟全球化的「誘變劑」
    作者:東方智庫研究員孫樹忠最近有一個熱門話題,「新冠疫情是壓垮經濟全球化的最後一根稻草」。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和國家都對此憂慮,擔心疫情造成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阻斷,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但美國的川普卻是樂觀其成,而且興風作浪、推波助瀾。2018年起,川普政府實施「廣譜」貿易戰,打響了反全球化的第一槍,嚴重損害了世界貿易和經濟的增長,國際金融也埋下了動蕩禍根。2020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不僅危害到人類生命,也造成經濟停擺,顛覆了原有的全球經濟運行機制。經濟全球化無疑也遭到衝擊。
  • 新冠疫情會是美國政府去老齡化的一種手段嗎?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封城的做法為世界各國贏得了不少時間,世衛組織對世界警告和中國的透明做法,讓一般思維正常的人都知道新冠疫情的超強傳染性和殺傷力。 但是疫情在中國集中暴發之時,對於中國戴口罩、隔離、封城等措施,某些西方國家各種花樣批評。
  • 新冠疫情加速新自由主義衰落,後疫情時代世界秩序將更加多元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美國學者福山甚至撰文稱新自由主義是最好的政治制度,是「人類歷史的終結」。然而,在新冠疫情這場「大考」中,歐美國家不盡人意的表現暴露出新自由主義本身的局限。「歷史終結論」之後,新自由主義怎麼了?它將何去何從?
  • 東方智庫丨新冠疫情:經濟全球化的「誘變劑」
    本文共2898字,閱讀需3分鐘東方智庫研究員 孫樹忠最近有一個熱門話題,「新冠疫情是壓垮經濟全球化的最後一根稻草」。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和國家都對此憂慮,擔心疫情造成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阻斷,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但美國的川普卻是樂觀其成,而且興風作浪、推波助瀾。2018年起,川普政府實施「廣譜」貿易戰,打響了反全球化的第一槍,嚴重損害了世界貿易和經濟的增長,國際金融也埋下了動蕩禍根。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不僅危害到人類生命,也造成經濟停擺,顛覆了原有的全球經濟運行機制。經濟全球化無疑也遭到衝擊。
  • 美國「年度謊言」,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
    美國時政網站「政治事實」評選出了2020年的美國「年度謊言」——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而這個謊言就是川普帶頭撒的。網站給出的理由很直白——別的謊言騙錢,這個謊言要命。
  • 近了,近了,美國新冠死亡逼近30萬!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2月10日16時26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1550萬餘例,死亡病例增至29萬餘例。每一條生命都是生命,卻被美國政府和美國政客無視!無論現在死亡的29萬+,還是2021年2月前可能死亡45萬人,很多人的生命原本不該消失呀!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科技最先進、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但面對新冠疫情,而且是開卷考試,卻交出如此糟糕的案卷,顯然是美國政府的責任。
  • 新冠病毒衝擊全球經濟 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歷史新低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因新冠病毒引發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並促使投資人爭相買入安全的美國國債,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周二(2月25日)跌至紀錄低點。在早盤交易中,基準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約6個基點,至1.312%,低於2016年7月6日英國脫歐公投後創下的1.325%的歷史低點。
  • 賀一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暴露澳門經濟韌性不足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賀一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暴露澳門經濟韌性不足中新社澳門7月9日消息,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當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再次暴露了澳門產業結構單一、過度依賴博彩業、經濟韌性不足等問題
  • 新冠疫情面面觀:艱難前行的美國紅茶
    ,美國作為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死亡人數已經突破25萬。因美國政府遲遲不肯實施積極的抗疫政策,普通民眾的恐慌也與日俱增。  美國人開始囤積糧食和日用品,口罩和消毒水早已被搶購一空。公司和學校自發停工停課,普通人也儘量選擇宅在家裡。到處蹦躂、開派對狂歡作死的人畢竟是少數。看滿大街空蕩蕩無人光顧,最後被迫一起歇業的餐飲和咖啡館就知道了。  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茶葉銷量大幅下滑。
  • 疫情中的異鄉人:全球勞工難解「新冠困境」
    「新冠困境」。不僅如此,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疲軟,預計還將更長久地影響著低技能勞工群體脆弱的生存狀況。據聯合國新聞網站6月19日報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發布的有關新冠病毒大流行和勞工世界的政策簡報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勞工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新冠疫情:新自由主義的喪鐘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自由主義政府未能保護其公民最基本的權利:生命權。這給新自由主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機。 最近,世界貿易組織爆發了一場鬥爭:以印度和南非為首的發展中國家要求破例放棄大藥廠持有的專利、商業秘密和壟斷,以幫助所有國家儘快獲得他們能負擔的疫苗。
  • 疫情追蹤 | 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病毒確診病例近232萬,疫情讓美國原油...
    >新冠病毒導致原油需求量跳水,加上數周之久的價格戰,原油市場遭受重創。新冠肺炎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襲擊了大學校園和學生。疫情可能會減少人們的正常運動量,不過Fitbit正在研究可穿戴設備是否可以協助研究人員,在用戶出現症狀之前檢測出新冠病毒感染。
  • 【SMM專題】從數據看美國疫情、經濟現狀 業內預計明年美國經濟先...
    原標題:【SMM專題】從數據看美國疫情、經濟現狀 業內預計明年美國經濟先抑後揚   今年世界疫情是始終貫穿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 新冠疫情暴露歐美社會黑暗面:相較白人,少數族群生存狀況堪憂
    新冠疫情暴露歐美社會黑暗面:相較白人,少數族群生存狀況堪憂  黃琨 • 2020-10-30 09:28:04
  • 綜述:美國「混亂」日本「佛系」 盤點各國新冠疫情的「關鍵詞」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綜述:美國「混亂」日本「佛系」 盤點各國新冠疫情的「關鍵詞」新華社記者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持續蔓延。美國:「混亂」。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美國仍處於高位平臺期,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20日的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55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17萬例。專家認為,美國當前處於應對新冠疫情的新階段,疫情正在「極其廣泛地蔓延」。近期美國確診病例數增速有放緩跡象,但同時每日檢測量也在下降。
  • 新冠時期的疫情應對和經濟復甦:成功抗疫和走出衰退的「秘訣」何在?
    各國一邊執行各類防疫政策(主要是社交隔離)控制疫情發展,一邊藉助一系列財政及貨幣刺激政策對衝由此帶來的經濟負面衝擊。5月份以來,一些國家在疫情還未完全受控的背景下重啟經濟,新增確診人數再度反彈並不斷創下新高,讓全球抗疫的行動變得更加複雜。如今,新冠疫情的全球傳播仍在繼續,甚至還在加速蔓延。
  • 美國各界持續批評政府應對疫情不力
    農業部門的笨拙操作則一邊讓數千萬磅的農產品腐爛在田裡,一邊讓食品救助站絕望地尋找食品供應」,「就在推動重開企業、學校和教堂之際,美國仍然沒有制訂一個——在疫苗出現之前抑制疫情暴發必不可少的——全面檢測、追蹤和隔離方案」。
  • 美媒:美國缺乏徹底擊敗新冠病毒所需的意志力
    (圖源:Getty Images)海外網10月12日電 自新冠疫情在北美大流行以來,已過去7月有餘;然而,隨著新病例的再次增多,美國疫情似乎並未得到遏制。美媒《商業內幕》刊文批評,由於美國缺乏消滅新冠病毒的意志力,美國的確診病例數將繼續上升。這篇題為《美國缺乏徹底擊敗新冠病毒所需的意志力》的文章首先描述了美國面對疫情所處的困境。
  • 新冠疫情重塑美國假日購物季
    深夜驅車到商場排長隊、伴隨零點鐘聲湧入店內「豪購」……這是拉開美國傳統假日購物季帷幕的「黑色星期五」留給人們的傳統印象。新冠疫情期間,傳統消費習慣被迫改變,這些場景無法再現。美國各大商家把27日,即今年「黑五」的開門時間從零時推遲到清早。不少人戲稱:「黑五」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