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疫情原因導致時裝周的線上轉型,各大showroom也只能與我們「雲相見」,這不僅為買手訂貨增加了難度,也一定程度上減褪了我們對於時尚的熱情。本次上海時裝周重歸線下,BYG決定親自來到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順便來個民意大調查,看看現場的大家都對這次MODE展作何評價 ?
⬇️現場隨機提問⬇️
邀請「幸運群眾」與BYG暢聊MODE展所觀所感
Q1:你對這次showroom的主題「材料烏託邦」有什麼看法嗎?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也給時尚界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我作為本專業的學生平時也會關注一些時尚資訊,了解到行業內的一個熱議話題就是「可持續設計」。這次主題很好地呼應了時代背景吧,我也通過這次參展也了解更多可持續設計方面的資訊,比如說展廳展示的Recycled-全水性合成革、Recycled-SUEDE以及可降解合成革等環保產品,那我也希望這些展品能給我的畢業創作帶來點靈感吧
。
參展的環保產品
這次我看到了許多把可持續性環保材料融入系列設計中的品牌,也是呼應了本次MODE展一個「可持續共生」的大主題吧。可以跟大家推薦一下我逛下來比較喜歡的品牌,像是SEVENCRASH就是一個強調將未來感的工裝品牌,同時也善用一些可持續性環保材料,創造出符合市場流行趨勢的服飾。
現場SEVENCRASH展位
我從設計師的角度來講吧,可持續設計是當下這個社會環境下很熱門的一個話題,我一直覺得作為設計師是需要承擔社會責任的,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可持續設計有多少種可能性。時裝是有靈魂的,時裝它不僅只是一個擺在那裡的產品,更擁有改變生活的力量,尤其在現下這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年輕人。
「有料space」設計師作品展示
Q2:這次MODE展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展區、品牌或事情嗎?
我認為是GeekWonderland吧,其實國內有很多優秀的設計人才,像是一些剛畢業的設計師和在讀學生,但沒有一個合適的平臺給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導致我們這些買手錯過了一些很好的作品。那Geek Wonderland作為一個中國本土獨立設計師品牌孵化器,我通過這次展覽是有感受到它在用心地尋找和培育具有獨立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優秀藝術設計人才。這次的OVER RANGE 不明飛行物就是三位東華學生作的,像他們品牌主張的神秘而多變的「黑」,以及同樣神秘卻很有趣的「外星人」就很符合當下市場的需求,我很看好她們未來的發展
。
現場GEEK WONDERLAND展位
有的,而且很多品牌我覺得都很有意思。像B區的飾品品牌,Flavours Don't Lie,首先這個名字就很特別,就很吸引我。然後它的一些設計理念,「不止於肉眼所辨而為身心所感」,通過很簡單的設計,就能夠傳遞出品質,我特別喜歡。然後像一些CLEANFLOW,就是很特別的中國風,很東方。它的設計也很簡潔,我覺得是一種東方審美情趣在現代語境下的全新演繹吧。除此之外,beebuy這種買手與KOL合作的新模式也特別吸引我。
現場Flavours Don't Lie展位
現場CLEAN FLOW展位
現場beebuy展位
官方一點說,就是感覺時尚沒有想像中那麼光鮮,我這幾天兼職,看到主辦方、設計師、買手、模特、攝影師、各種燈光師、場景布置、造型師,還有和我一起兼職的同學和學長學姐,都特別特別累,但這只是表面的東西,我感覺時尚本身就是一個有血有汗的累字,它背後有各種各樣的人的辛苦,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的負擔,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地維繫時尚、維繫這種形式,我覺得這是作為時尚行業一員非常值得敬佩的地方,所以我最受益匪淺的應該就是認清了所謂最累背後的堅持和毅力吧。
Q3:幾次參展下來,你認為MODE發生哪些變化呢?
有。我看到這一次參展明顯買手的數量有增加,並且在整個展館的管理上也更加有秩序。儘管上海時裝周的showroom越來越多,但是MODE始終會是買手們的首選,這也跟MODE在行業裡的影響力有關。並且我可以感覺出MODE每次也是很用心地把行業裡的精品與更多的新銳作品帶給大家。
MODE展外觀圖
我一共就來了兩次吧,這兩年MODE的變化呢肯定是朝著好的方向前進的,每次的主題都緊扣時尚大環境,所以每次來我都受益頗多,真的很推薦攻讀時尚方向的同學們來逛逛~
Q4:我注意到您的穿著很有特點,請問是來自這裡的某個品牌嗎?您在進行搭配的時候會特意根據當前流行趨勢嗎?還是根據自己的心情、意願隨機挑選?
流行趨勢什麼的,賣衣服的商家會幫你打探好,設計師也會設計出符合流行趨勢的東西,就連古著,一些代購或者古著店主也會依據現在形式去為消費者推出現在很火的或者有潛力火的孤品。所以我穿衣服不會按照流程走,因為我已經在流程裡面,至於搭配規則,當然是怎麼舒服怎麼來,怎麼順眼怎麼來。很遺憾今天身上穿的沒有今天展出的品牌,因為我個人比較喜歡日韓,身上穿的這件是Hyein seo的新款,褲子是Kimhekim,包是一個小眾設計師品牌,名稱我暫時還捨不得分享。雖然我喜歡韓國設計師品牌,但是對國潮充滿信心,今天看到這些設計師產品,感到非常驕傲。
Q5:問您一個比較私人的問題哈,上海去年開了一家日本買手店,賣的都是日本本土的設計師品牌,您有想過在自己的買手店裡只賣中國本土的設計師品牌嗎?會在犧牲利益的前提下去扶持一些剛起步的、毫無人氣的設計師嗎?
考慮過,現在說實話隨著買手店規模加大,入駐我店的國內設計師品牌越來越多,我相信這個願景可能會在不遠的未來達成吧,哈哈。關於扶持設計師,別把人家想的這麼弱,好的設計師遲早會發光,中國市場這麼大,我的擔憂不在於要犧牲利益幫助這些藉藉無名的設計師,而是要早點搶到這些設計師,如果在他們火之前還沒認識他們,我的利益才會削減
。
- 文案 / 排版 BYG -
- 部分圖片來源 BYG -
- 請關注微信訂閱號「Buyerology」獲取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