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接受BBC採訪稱臺灣已經「獨立」 外交部回應

2020-12-10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2020年1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

問:據報導,英、法、德外長已聯合致函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並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啟動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爭端解決機制,強調此舉旨在促伊恢復履約。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對英、法、德啟動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爭端解決機制感到遺憾,認為此舉無助於解決問題,也不利於緩和當前的緊張局勢。

中方始終認為,伊朗減少履行全面協議事出有因。美國單方面退出全面協議,無視國際法和國際義務,對伊進行極限施壓,並阻撓其他方面履約,這是伊核緊張局勢的根源所在。

全面協議是業經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核可的多邊外交重要成果,是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和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支撐,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形勢下,我們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堅持在全面協議聯委會框架內,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履約分歧,切實採取舉措,恢復協議權利和義務的平衡,全力維護和執行好全面協議。

中方將繼續同有關各方保持密切溝通,積極勸和促談,推動伊核問題的政治外交解決,為維護全面協議,緩和伊核及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做出不懈努力。

問:俄羅斯副外長莫爾古洛夫周一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在莫斯科舉行磋商,談及朝鮮半島問題及中俄在亞太地區的合作,能否介紹具體情況?

答:1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在莫斯科同俄羅斯副外長莫爾古洛夫舉行磋商,就朝鮮半島問題及亞太形勢進行了深入溝通。

中俄雙方一致認為,延續半島對話緩和局面,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也是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俄雙方呼籲朝美堅持對話協商正確方向,相向而行,積極尋找打破僵局、解決相互關切的有效辦法;重申支持朝韓改善關係、推進和解合作。雙方商定繼續為推動半島政治解決進程發揮積極作用。

在此次磋商中,中俄雙方還就亞太形勢等共同關心的其他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一致同意面對複雜多變的地區形勢,中俄應當在亞太地區重大問題上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為維護地區戰略穩定、經濟繁榮發揮建設性作用。

問:「人權觀察」和「自由之家」發布了兩份報告,稱中國政府利用政治、經濟等手段破壞人權,實施監控並操控信息,通過中國媒體擴大全球影響,對民主社會造成威脅。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你提到的這兩份報告我都沒看到,也沒有興趣去看。

你也知道,這兩個組織長期以來一直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他們發表的涉華言論、報告一向都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毫無客觀性可言,完全不值一駁。

我只想簡單說兩句:第一,中國的人權狀況怎麼樣,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當前中國人權狀況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第二,中國媒體秉持客觀、公正、真實、準確的報導原則,為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也一直依據憲法保障公民的言論自由。

問:據報導,中國海警艦艇1月14日上午靠泊在菲律賓馬尼拉港,這是中國海警艦艇首次訪問菲律賓。你如何評價訪問的意義?

答:中國海警5204艦昨天上午到訪菲律賓,菲律賓方面為5204艦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中菲海警人員互登艦艇參觀,並進行了友好的座談交流。針對近期塔爾火山爆發,5204艦還將攜帶的儲備糧捐給了當地受災民眾,表達了中國人民對菲律賓人民的善意和真情。兩國海警還將開展海上聯合搜救及滅火演練,並舉行艦艇開放日、體育友誼賽、甲板招待會等一系列活動。

據我了解,此次中國海警艦艇訪問菲律賓,是中菲海警海上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系列友好交流活動的一部分。會議期間,中菲將就海上執法合作及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探討加強打擊海上跨國犯罪和海上緝毒、海上搜救、人道主義救援等重點領域合作。

我們認為,中菲加強海警合作有利於雙方進一步深化互信、增進友誼,為海上務實合作開闢新途徑,為中菲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此次中國海警艦艇到訪菲律賓,標誌著中菲海警合作邁出了新的步伐,令人鼓舞。我們也歡迎菲律賓海警艦艇能夠適時來中國訪問。

問: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今天在新德裡表示,歡迎伊朗申請加入上合組織。中方對此持何立場?

答:我還沒看到拉夫羅夫外長的最新表態,需要了解核實一下。據我所知,伊朗已經是上合組織觀察員,長期以來一直參加上合組織有關活動。在上合組織吸收新成員的問題上,中方願與上合組織成員保持密切溝通,共同作出決定。

問:據報導,14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新年記者會上稱,發展韓朝關係有助於推動朝美對話取得進展,有利於爭取國際社會對放鬆或豁免部分對朝制裁的支持。中國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韓方將與中方一道,繼續合作努力解決有關問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始終致力於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實現半島無核化、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最終實現半島長治久安。長期以來,中方為推動政治解決半島問題作出了積極不懈努力。

當前形勢下,我們願同包括韓方在內的有關各方加強溝通協調,努力延續半島對話緩和局面,推進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我們也支持韓朝雙方保持接觸對話,改善相互關係,這符合雙方和地區共同利益。

問:周一,中國外交部發布了委內瑞拉外長將訪華的消息。能否介紹訪問具體安排?將與中方討論哪些議題?

答:我昨天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你需要我重複嗎?(記者點頭)

應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邀請,委內瑞拉外長阿雷亞薩將於1月15日至1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今年中委兩國之間重要交往之一。根據目前的安排,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將禮節性會見阿雷亞薩外長,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將同他會談。雙方將就委內瑞拉問題解決方案、中委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及共同關心的其他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我們相信,此訪有利於推動委內瑞拉問題儘快找到政治解決方案,有利於推動中委深化政治互信和務實合作,也有利於推動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穩定發展。

有關情況我們會及時發布消息。

問:美國總統川普一直向英國施壓,要求英方禁止使用華為5G技術,但是詹森首相昨天說他不知道還有什麼更好的選項。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注意到有關報導,我想你可能也注意到了,華為方面已經就此事對外作出了回應。

我想說的是,華為在英國開展業務多年,投資數十億英鎊,支撐了數萬個就業崗位,建立了聯合研究中心,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我們希望英方能夠採取客觀公正態度,獨立自主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抉擇,為中國企業提供一個公平、公正、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這也有利於中國企業繼續保持對英國市場的信心和預期。

這裡我不得不再次指出,美方一段時間以來在拿不出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特定中國企業,對別國的5G網絡建設互利合作指手畫腳,赤裸裸地強拉甚至威脅其他國家要採取與美一致的立場。這種經濟霸凌行徑是對美方自己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原則的公然否定,嚴重損害美國自身信譽和形象,也將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

我們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的錯誤做法,停止對中國的抹黑和指責,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美方污衊中國、打壓中國企業的真實意圖是什麼,我相信任何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的國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問:有報導稱王毅國務委員即將赴肯亞訪問。你能否介紹情況?

答:去哪訪問?

記者:去肯亞蒙巴薩。

答:你是說「即將」嗎?他已經去過了。

記者:報導說他已經回來了。

答:對,中方已經發布了消息。1月10日,在非洲訪問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經停肯亞,其間他會見了肯亞外長朱馬,同時還乘坐蒙內鐵路的客運列車,考察這一合作項目的運行情況。有關情況中方發布了非常詳細的消息稿,建議你查閱。

問:和華為有關的問題。有報導稱,美國政府正進一步考慮限制中方從美方獲取技術,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中國政府將會採取什麼措施來保障中國企業獲取外方技術?如何保障企業的技術供應不受影響?第二個問題,荷蘭媒體報導,中國駐荷蘭大使就荷蘭半導體企業ASML公司可能停止向中國出口產品一事發表了評論。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針對美方近來一系列的言行,中方已經多次闡明立場。我們要求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濫用國家力量,停止無理打壓中國企業。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今天,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高度融合,美方一些做法不僅損害中方企業的利益,也嚴重損害美國企業以及其他國家企業的利益,已經遭到了美國國內產業界的反對。我們呼籲美方傾聽產業界的理性聲音,停止對中國的抹黑和對中國企業的打壓,實實在在地為促進5G和其他行業高科技的開發利用創造有利條件,作出自己的貢獻。

至於你提到荷蘭方面具體問題,我需要核實一下。

問: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接受了BBC的採訪。她表示臺灣已經「獨立」,臺灣和中國是兩個國家。你對她有關言論作何評論?

答:兩岸關係的問題,你應該向國臺辦詢問。我可以告訴你,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問:中國關於中美經貿第一階段協議的翻譯工作是否完成了?是否準備在中美雙方籤署協議當天公布文本內容?

答:你的同事前天已經問過這個問題了。(記者笑)

我的回答是,建議你們保持關注。該來的會來,該有的也都會有。

蔡英文連任 國臺辦:對抗沒出路 搞"臺獨"更是絕路

國臺辦表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我們願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搞對抗沒有出路,搞「臺獨」更是絕路。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蔡英文聲稱選舉彰顯了拒絕「一國兩制」國臺辦回應

有記者提問,蔡英文勝選後聲稱,這次選舉彰顯了拒絕「一國兩制」,堅持所謂「主權及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馬曉光表示,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統一,最符合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一國兩制」最能照顧現實、尊重差異、保障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的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的意見建議,會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的利益和感情。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大放厥詞!稱臺灣已獨立,這下外交部不再沉默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接受BBC採訪時公開表示,臺灣地區已經獨立,臺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筆者認為,蔡英文只是跳梁小丑而已,蔡英文所謂的獨立只是蔡英文的陰謀而已,終將會被臺灣民眾所戳破,因為蔡英文實施」臺獨」的行為已經嚴重傷害到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這也使得兩岸民眾的民族感情受到嚴重傷害。蔡英文必將遭到臺灣民眾的清算,因為一個中國原則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這也是蔡英文即使宣布獨立也仍然不會受到任何的關注。
  • 蔡英文曾稱臺灣已經「獨立」?國臺辦回應:不要自我膨脹
    針對蔡英文日前接受英國BBC訪問涉及兩岸關係的談話,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月16日表示: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臺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妄圖挑戰這鐵一般的事實,只能碰得頭破血流,落得身敗名裂。我們警告民進黨當局領導人,不要自我膨脹,誤判形勢,進一步製造臺海緊張動蕩,把臺灣帶向危險的境地。
  • 蔡英文稱「無法排除戰爭可能性」,馬英九嗆:難道真希望打一仗?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談到兩岸關係,她表示任何時候都無法排除戰爭的可能性;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表示,這樣的說法會讓大家憂鬱,應想辦法讓戰爭不發生。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今天在臺東出席活動,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那是她(蔡英文)自己的個人看法吧,難道真的希望打一仗嗎,現在的做法讓大家有憂慮,身為領導人應該想好辦法,讓戰爭不發生,而不是一再認為已經準備好,好像想打一場仗的樣子。延伸閱讀:蔡英文拋「震撼彈」,兩岸旅遊市場難出寒冬?
  • 蔡英文自稱「臺灣總統」?外交部早已挑明嚴重後果
    臺灣地區與大陸血脈相連,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事實。民進黨當局為了實現自己口中的「臺獨」,試圖想要聯合外部勢力。殊不知,兩岸關係血濃於水,不是幾個政客隨便就能抹殺的。更可笑的是蔡英文竟然稱自己為「臺灣總統」。這無疑是對大陸的蔑視。
  • 蔡英文被曝又署名「臺灣總統」,洪孟楷嗆:請蔡辦和臺「外交部...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尹豔輝】蔡省長被曝又自稱「臺灣總統」。在臺灣宜蘭市與美國馬裡蘭州洛克維爾市締交「姐妹市」的祝賀文中,蔡英文籤名部分出現了中英文的「臺灣總統」稱呼。對此,臺「立委」參選人洪孟楷8日在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炮轟蔡英文,並喊話蔡辦及臺「外交部」鄭重向民眾道歉!
  • 蔡英文連任後多國「暗送秋波」,外交部霸氣發聲:勿插手中國內政
    蔡英文獲得連任資格之後,她的所作所為越來越囂張,這也讓更多的人看清楚她的真面目,同時也知道她的內心無比膨脹而總結一下她內心膨脹的原因,無非是獲得了較高的選票,同時也有其他勢力的支持,連任之後蔡英文和美國的接觸是越來越頻繁。
  • 外交部回應美官員與蔡英文通話:將為其錯誤言行付出沉重代價
    外交部回應克拉夫特同蔡英文通電話:美方一些政客必將為其錯誤行為付出沉重代價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張子揚)針對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取消訪臺後於1月14日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舉行視頻通話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4日在北京說,克拉夫特上述言行嚴重幹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
  • 蔡英文回應巴拿馬與臺斷交,妄稱「絕不向大陸妥協」
    人民日報客戶端6月13日轉載海外網報導:巴拿馬13日宣布與中國建交,斷絕與臺灣當局一切官方外交關係。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3日下午發表記者會,對該事件進行回應。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蔡英文13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會上,蔡英文不但不從自身反思臺外部環境惡化的根本原因,反而將之歸咎於大陸打壓臺「生存空間」,蔡英文更是妄稱臺灣是所謂的「主權國家」;她還表示,這樣的做法已經衝擊了兩岸穩定的現狀,「無法接受」,「也絕不會在威脅下妥協讓步」。
  • 與蔡英文會面,美國衛生部長肉麻吹捧「臺灣防疫成就」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接見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聲稱「WHO排除臺灣的參與違背醫衛普世人權」,並表示,相信在臺美雙方合作努力下,不僅在防疫,還將在各領域的交流都能有更多突破和豐碩成果。蔡英文今天上午接見阿扎率領的訪問團,由於正值防疫期間,蔡英文與訪團成員全數戴上口罩,且採拱手方式致意。蔡英文在致辭時表稱,從今年3月臺美共同發表防疫夥伴關係共同聲明之後,雙方在防疫物資交流及疫苗藥品研發方面加強合作。
  • 美官員與蔡英文通話 外交部:將為其錯誤言行付出沉重代價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譴責美常駐代表與蔡英文通話當地時間1月13日晚,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斯拉夫特發推特稱與臺灣蔡英文通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推特回應稱,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企圖是不得人心的,也是徒勞的,該行徑是美國政府不守信用的又一例證。
  • 臺灣原住民陳志強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稱 :「我想把中共的...
    「盧麗安效應」在臺灣持續發酵。繼北大臺籍博士生王裕慶和張立齊公開表示想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自臺灣的原住民陳志強又在網上表態稱想「歸共」。提到為何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陳志強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去過延安,重走了長徵路,了解中共黨史後認為,哪怕複製一點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到臺灣,都會給臺灣帶來很大的福利。37歲的陳志強來自桃園的拉拉山。
  • 日本通過釣魚島「改名」議案,蔡英文辦公室的反應,不可思議……
    蔡英文竟稱日本給釣魚島改名是「大陸公務船引起」。日本衝繩縣石垣市議會22日通過議案,把釣魚島(臺灣稱「釣魚臺」)的所謂「行政區劃」名稱由「登野城」改為「登野城尖閣」。據臺灣《聯合報》23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回應此事時聲稱,因大陸公務船「長期在相關海域活動,騷擾到了附近漁民」,才導致這場風波。
  • 蔡英文吹響「求戰」號角?誤讀800萬民眾的意願,必遭眾叛親離
    編輯:凝冰蔡英文發表勝選感言的時候,蔡英文也說了類似的話。她說她知道自己在過去的表現不是很好,但是她在未來的時候肯定會努力,讓選民們不會後悔支持她。她表示自己會盡最大的努力,來讓臺灣變得更好。如果是對蔡英文不熟悉的人,或許會因為她說的話而對她產生好感。可實際上,那些不過是她說的漂亮話罷了,她從來就沒有實踐過。之前她當選的時候已經這樣說過一次了,如今不過是故伎重施罷了。蔡英文宣告臺灣是「獨立國家」被強硬回應在勝選結束之後沒多久,蔡英文的狐狸尾巴就露了出來。
  • 接受美刊採訪,蔡英文自誇「臺灣是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地」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接受美國康乃爾大學《康乃爾法律論壇》期刊書面訪問,繼續宣傳臺灣「成功防疫經驗」。被問到成功抗疫的領導經驗,蔡英文稱,從COVID-19疫情,領導就是激發團結,這是我們抗疫成功的真正關鍵。
  • 蔡英文揚言要讓澳大利亞民眾感受臺灣暖意,真的就是強蹭熱度
    除了臺「駐美代表」蕭美琴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聲援澳大利亞,臺「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澳媒採訪、向澳方喊話共享軍事情報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站了出來。據臺灣「中央社」11月2日報導,蔡英文當天出席民進黨中執會前接受媒體採訪,稱會評估用最適當方式,讓澳大利亞民眾感受到來自臺灣的溫暖。
  • 【臺灣給澳大利亞「送溫暖」】12月2日,蔡英文在接受採訪時力挺...
    【臺灣給澳大利亞「送溫暖」】12月2日,蔡英文在接受採訪時力挺澳大利亞,表示澳大利亞「一向相挺」臺灣,所以臺灣也能「感同身受」。她還表示:「要採用最適當的方式,讓澳洲感受來自臺灣的溫暖」。
  • 統一臺灣有時間表?外交部最新回應
    統一臺灣有時間表?外交部最新回應 2020-07-17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蔡英文們不是不想扛這面旗子嗎,咋還因為旗子下架急眼了?
    據臺灣媒體報導,德國外交部網站近期撤下了代表所謂的「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對此,臺灣民進黨當局「外交部」表示「無法接受」。民進黨當局做出這樣的強烈反應,是說明他們在乎所謂的「中華民國」嗎?答案是否定的。就在前幾天,民進黨當局「外交部」的臉書主頁上,還悄咪咪地換了頭像,去掉了原來「外交部」logo上的「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英文字樣,而改成「臺灣外交部」。
  • 蔡英文接受採訪毫無底線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已經結束,剛開始大家並不看好蔡英文甚至在選舉的過程中多次舉辦的政見發表會,相比於其他兩位候選人準備充足,蔡英文顯然非常的敷衍。確實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翻轉名義,超過800萬的選票讓蔡英文現在更加膨脹,甚至到了狂妄的程度。接受外媒採訪多次挑戰底線勝選之後的蔡英文意味著在下一個4年依然會治理臺灣,在選舉的時候面對國民黨的進攻,以及許多民眾的不滿,還有綠營「獨派」大佬的壓力。
  • 「臺灣國旗」去哪了?德外交部回應令「臺獨」扎心了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豪捐口罩後卻被德國潑了盆冷水,如今還發現德國外交部網站上「臺灣國旗」被「刪掉」了,民進黨當局和臺媒忿忿不平,又拿大陸「施壓」進行炒作,圍攻起德國。結果卻等來了德國方面扎心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