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賦予了各種玉石獨特的形態及質感,幾乎每種玉石都有著自身有別於其他玉石的種類特性,就拿國玉和田玉來說,和田玉籽料就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籽料作為和田玉的最終形態,具有其他玉種所不具備的手感和質感。說起和田玉,那麼和田玉籽料可以說是和田玉的靈魂,那麼對於和田玉籽料,老玩家們都是如何挑選的呢?懷南會小南給大家細細講解。
首先,可以靠觸摸來辨別和田玉籽料的好壞,以下四點是和田玉籽料通過觸摸辨別的最常規的方式。
第一點,觸摸時就能感到非常豐富的油潤感,就像觸摸動物油脂的感覺,四指緊扣,大拇指再一推,就像那種在油脂表面滑動的感覺。和田玉雖然玉質堅硬,但是手感有韌性,油而不膩,就是標準的手感。
第二點,籽料的最顯著也是最具特點的一項「汗毛孔」。這就得從籽料的外部形態特徵來說了,一塊完整的籽料原籽,必然包裹著一層細微密布且深淺不一的毛孔,這也是籽料經過成百上千年河水衝刷後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籽料表面在被手朝一個方向觸摸時會有反方向阻力感的原因,也可以說是吸附力。有些人也會感覺有類似粘手的感覺,非常上癮。這可以說成是大家經常形容的「糯」。
第三點,和田玉的重量上帶來的「壓手感」,這其實也是因為和田玉籽料的密度要比其他玉石大的原因,眾所周知和田玉籽料的密度在2.9-3.1之間,硬度在6.0-6.5,這些指標也說明著這些問題。拿起一塊籽料,放在手裡沉沉的,分量感自然不言而喻。
第四點,和田玉在手上的溫度感,這也是和田玉籽料讓人愛不釋手的一個重要原因,上手初感微涼,把玩許久慢慢溫熱,然後放置一會兒才會慢慢恢復室溫。因為和田玉是屬於對冷熱變化惰性導熱性很低的物質,所以才會讓人感覺和田玉冬天不冰手,夏天不覺得熱的原因,這也是和田玉溫潤的原因,溫潤一詞很好的詮釋了這點,所以非常適合盤玩佩戴。
另外,可以通過觀察和田玉籽料的結構,來辨別和田玉籽料的好壞。
老玩家們一定聽過「無結構」這個詞,這是用來形容料子細度的。一般來說,有「一細」、「二細」,甚至「打燈無結構」,和田玉的細,是和田玉的指標之一,和田玉作為礦石,內部有纖維結構,在光照下觀察內部,能看到排列緊密或者粗糙的纖維。而每塊石頭,內部的纖維都不會完全均勻的。
料子的細,分為兩種,一個是內部顆粒物的細膩度,一個是結構排列的密度。一般來說,籽料的顆粒細度,比俄料青海料等等較為細膩。差的料子,通過拋光,也能在一段時間內,表面看上去很細膩光潔,差別就體現在盤玩一段時間後,粗糙的料子,本性會體現出來,再摸便會滯手。好的料子,就算不怎麼做拋光,只需每日盤玩,玩久了之後,會越來越油潤細膩。
結構的細,體現在料子內部,雲絮結構的排列,越緊密、整齊,就越細。有說法是「十白九松」,我們常說的料子松,就是指的結構松。越白的料子,它內部鬆散的概率會越大,又白又細密度也高的料子也有,但是少,只是這種料子價格不低,肯定是搶手貨。
細度密度是評判玉質的標準,無結構,也是很多玩玉人的目標,但僅僅只是一個方面。追求細度可以,卻不能太過偏執挑剔,一個料子的優劣,是看整體素質的,應該多看多上手,無結構,並不代表這塊玉就一定好。太過追求一兩個屬性,而忽略了油性、淨度、老熟度等等,並不是理智的玩玉方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