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時代的霸主,數碼時代的棄兒,再見了柯達相機

2021-01-17 社會閒事雜談

在上個世紀,「柯達時刻」是指那些美好且值得留存的記憶,一塊塊黑色的小膠片凝聚著讓人感動的每個瞬間。而如今,「柯達時刻」卻被染上了貶義的色彩,甚至成為企業經營的魔咒。每每提起,都讓人感到無限惋惜且無奈。

1880年,喬治-伊斯曼在美國紐約州的羅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幹版製造公司;利用自己研製的乳劑配方,製作出照相機用幹版膠片。伊斯曼就時常想:難道照相機不能做得小一些嗎?攝影不能像用鉛筆寫字這麼簡單嗎?一連串的疑問促使他不斷研發新技術。所以他推出了感光度高、並且便於攜帶的照相膠捲,給感光業界帶來了一場劃時代的革命。最後他又進軍電影膠片領域和x光影像行業,成為世界膠片行業的領軍者。

喬治-伊斯曼

1888年,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傻瓜型膠捲相機「柯達」。它的上市讓拍照變成了前所未有的簡單事,用戶只需要按下快門即可捕捉到想要的畫面,即使是業餘攝影者也可以拍出質量上乘的作品。這部相機大獲成功,公司也因此更名為「柯達」。此後的柯達不斷推陳出新,成為膠片相機時代無可爭議的霸主。

他開發出了全球第一款取得商業成功的彩色膠片——克羅姆,它橫掃全球市場。1985年,《國家地理》雜誌封面上那幅著名的照片《阿富汗少女》,就是由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用克羅姆彩色膠片拍攝的。1963年,柯達再次研發出了革命性產品——「instamatic」系列相機;第二年,該系列相機共銷售750萬架,創下了照相機銷售的世界最高紀錄。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柯達品牌幾乎壟斷了整個攝影市場。到1996年柯達攀上了歷史巔峰,全年的營業額達到了160億美元,純利潤超過25億美元。當年,柯達被評為全球最有價值的第四大品牌。儘管競爭對手愛克發密集式供應、富士不惜血本降價,但都無法匹敵柯達的銷量。

史蒂夫-薩松

數碼時代來臨時,柯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數字成像技術使照相術告別底片成為了可能。其實早在1975年,柯達的工程師史蒂夫-薩松就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然而當時柯達的管理層就反對繼續投資此項技術,因為數字成像技術的發展必然意味著,柯達將喪失膠捲業務帶來的豐厚利潤。短視的目光讓柯達錯過了從膠捲時代向數碼時代轉型的最好時機。

種種決策失誤讓柯達離市場越來越遠,再也無法重現之前的百年輝煌。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的發明者卻淹沒在了數碼時代的商業浪潮中。膠捲、相機以及衝印市場的大幅萎縮,讓柯達不堪重負最終又以破產重組的方式來尋求企業的生存之路。

相關焦點

  • 曾經紅遍大街小巷的膠片巨頭柯達,是如何玩進數碼網紅圈的
    說起膠捲,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起柯達把。作為世界頂級膠捲業霸主,柯達曾創造了膠捲行業的多個第一:它發明了膠捲,讓攝影由高貴轉為民間;它發明了手提照相機,讓固定笨拙的相機變為輕巧便捷的無處不在;它創下了照相機銷量的世界最高紀錄,曾讓攝影愛好者言必稱「柯達」而炫耀……不過隨著數碼時代的到來,膠片相機被漸漸的遺忘,柯達的膠片時代也落下帷幕。
  • 數位相機的佼佼者:柯達系列相機的前世今生你到底了解多少?
    說起柯達這個名字,大家都不會陌生,在膠片時代,柯達和富士是膠片的代名詞,不少電影的片尾都會有柯達的Logo。不得不承認,柯達在影像發展領域功不可沒,是該行業100多年來的創新者和領導者。然而就在幾年前,他們經歷了破產和重組的噩耗。下面我們來談談柯達公司的前世今生,還有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
  • 柯達破產膠片時代走向終結 衝洗店面臨艱難轉型
    1月19日,柯達公司宣布,柯達及其美國子公司已經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一家有著131年歷史並曾經引領了全球膠片市場的大型跨國企業,最終在數位相機風靡世界的浪潮下,一步一步走向破產結局。  與柯達公司的命運息息相關的是,昔日街頭隨處可見的柯達衝印店,也因時間久遠疏於打理而顯得日暮西山。膠片時代正在走向終結,這些相片衝印店早已感受到了時代變換所帶來的陣痛。
  • 膠片時代之後的柯達,現在在做什麼?(上)
    編者按: 大眾對柯達(Kodak)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膠片時代。這位曾經的膠片王者,和膠片產生了橫跨一個多世紀的情緣。可以說,柯達的歷史,就是膠片的歷史。 從1884年伊士曼幹版和膠片公司成立開始,柯達開啟了攝影歷史上的新時代。
  • 尼康相機-我們的膠片時代
    膠片時代漸行漸遠,心中不免有些惆悵。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回顧尼康膠片相機,一起追憶我們的膠片時代。
  • 數碼時代為什麼還要用膠片記錄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拍照記錄的時代,極低的成本就可以獲得大量的影像,同時又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與世界分享。但是很多時候會發現,輕而易舉獲得的影像中充斥著大量的低質作品,而隨著這些低質作品的增加,會逐漸讓許多人失去了攝影的樂趣。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不妨嘗試開始學著用膠片去拍攝,也許會讓你重拾攝影的樂趣。
  • 先與柯達競爭,再與數位相機競爭,富士相機的歷史多曲折
    今天來說一下關於富士相機的事情,說起富士相機,就不得不說富士膠片的創立,簡而言之,就是日本一個開銀行的大富翁被一個仇富的傢伙殺死後,旗下的產業被一個高人整合發展,其中一個部門專門生產膠片,需要乾淨的水源和充足的陽光,所以工廠建在富士山附近,於是改名為富士膠片提起富士膠片不得不提同時的膠片巨頭柯達,柯達是現代膠片的發明者,又是數位相機的開山祖師爺
  • 佳能膠片時代終結:最後一臺膠片相機售出 再無新款
    膠片相機的結局,在世界上最大的膠捲廠商柯達破產時就已經註定。這些年來,膠片相機雖然受到數位相機的衝擊但依然有少許廠商沒有完全放棄膠片相機。近日,相機界巨頭之一佳能正式宣布已售出最後一臺EOS-1V膠片相機,從此不再生產新款膠片相機。
  • 柯達,從相機到靈藥
    柯達kodak,聽起來就像「叩噠」按下快門的聲音。作為膠捲膠片的研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非專業人士使用的膠片相機,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膠片供應商之一。
  • 還記得主營膠捲和相機的柯達嗎?如今轉型賣藥了
    柯達的歷史曾經無比輝煌,在1973年曾有12萬全球員工,還是膠捲、數位相機、OLED等新技術的發明人,但是除了膠捲之外,其他業務都沒有發展起來。隨後它又進軍電影膠片領域和X光影像行業,成為世界膠片行業的領軍者。1900年,公司又開發出了白朗寧盒式相機,售價1美元。白朗寧的簡單和廉價一下子改變了人們對於照相機昂貴、龐大的固有印象,柯達相機的廉價帶動了其膠捲的熱銷並為公司取得了空前的市場回報。從19世紀末開始,柯達就大舉進軍世界市場,在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海外國家設立了銷售機構。
  • 膠片已死,柯達破產,這家日本企業卻逆勢重生!活成千億營收的巨頭
    雄霸一時的膠片巨頭日本富士膠片公司,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創立於1934年的富士膠片,其前身是日本的一家「膠捲試驗所」,由於把日本照相膠捲從本土做到了國際化,業績隨之飆升,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銷售額已經達到270億日元。
  • 先是與柯達的競爭,然後是數位相機的競爭
    當我們談論富士電影時,我們不得不提到電影巨頭柯達是現代電影的發明者和數位相機的創始人。作為後起之秀,富士電影以低廉的價格和獨特的色彩與柯達抗爭了半個多世紀,當時,富士是唯一一家能以柯達55開張的電影製造商隨著數位相機時代的到來,柯達富士的選擇決定了兩家公司走向不同的命運,在柯達發明數位相機後,富士聞風而動,也成立了自己的數位相機研發部門,並開始慢慢研發,然而柯達高層擔心數位相機的出現會對電影業造成威脅,於是他們把束之高閣數位相機放在了一邊
  • 柯達發明了全球第一臺數位相機,為什麼拒絕發展?當時看來很明智
    幹掉柯達最強勁的對手,是數位相機。那麼,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是哪家公司研製的?柯達。1877年,照相機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但是當時的照相設備極為複雜:黑色帳篷、水箱、玻璃感光板容器等一大堆裝備。不經過專門的培訓學習,普通人根本無法駕馭這個「高科技設備」。這臺照相機的樣子,也是後來柯達公司錯過機遇的關鍵之一。
  • 柯達:關於昔日的膠捲霸主,一場漫不經心的死亡
    在我看來,柯達沒有輸給數位相機,它只是輸給了時代而已。在美劇《廣告狂人》中,主角對柯達上門推銷的銷售人員說:「這個可不是宇宙飛船,它是時間機器,能回顧過去,預見未來。它會帶我們到一個我們渴望再去一次的地方。它讓我們可以像孩子一樣去旅行,去跑來跑去,能夠再次回到那個我們深愛的地方。」是的,照片技術的偉大之處,大概就是可以讓時間凝固下來,作為永久記憶的珍藏吧。
  • 被自己蠢死的美國巨頭:發明數位相機,又藏起來,怕衝擊自己膠捲
    大家總喜歡說,時代要拋棄你,不會說一聲再見。但事實上,當時代要拋棄你時,總會一遍又一遍的向你打招呼,只是你視而不見,不理不睬而已,於是時代走遠了,你被時代拋棄了。今天要說一個美國巨頭,那就是柯達,這家曾經的相機巨頭,膠捲巨頭,在膠捲時代真正站在金字塔頂的企業,最終被數位相機幹掉,再被手機拍照幹掉,大家都說時代拋棄了他。但事實上,是被他自己蠢死的,並不是時代要拋棄他,甚至他最早就站在了風口上,只是他不珍惜這個機會而已。
  • 它發明出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卻為何「雪藏」沒有推廣?
    柯達是個「發明家」柯達擁有一萬多項專利,這個數字是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其中創時代的專利就有膠捲、膠片便攜相機、彩色膠捲、傻瓜相機、自動化白朗寧盒式相機,甚至還有世界上第一臺數位相機都是柯達發明的,比引領了數碼時代的索尼還早,柯達團隊的研發實力不言而喻。
  • 柯達將推120及大畫幅Ektachrome E100膠片
    柯達在去年9月份正式復產了經典Ektachrome膠片產品,並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發售新款35mm膠片Professional Ektachrome E100,這款膠捲售價12.99美元(約合人民幣90元)。
  • 相機:膠片相機、單反、無反(微單)的區別和選擇
    然後在1888年由美國的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膠捲」。同年,柯達公司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安裝膠捲的可攜式照相機,從此全球的攝影愛好者們再也不用背著一個大大的木箱去拍照,世界進入了膠片機時代。膠片而數位相機的誕生則要往後推移100年,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同樣是美國的柯達公司試製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臺數位相機,既我們現在的數碼單眼相機,然而卻因為自家的膠片相機業務被雪藏了
  • 影像菲林 數碼時代玩兒膠片入門指南
    說起膠片機,大家對於這樣的相機的印象無疑是古董、文藝以及情懷這些聽起來有些虛幻的形容方式。相較於現在的數碼攝影,膠捲相機顯得似乎是異常專業和複雜的操作過程。因而相信不少朋友也在選擇膠片拍攝這種模式時躊躇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膠片拍攝的一些入門玩兒法,來看看在這樣的快速時代,如何讓自己慢下來拍攝。
  • 柯達推複合膠片收納盒 70年代風格 全金屬製造
    從過去10多年時間裡,我們告別了膠片相機,改用了數位相機,並逐漸過渡到手機攝影時代。不過對於文藝小清新,成像隨機的膠片相機依然是最愛,那千萬不要錯過柯達復古膠片收納盒。柯達複合膠片收納盒是由柯達品牌授權商Retopro出品的產品,它採用了上世界70年代的復古造型與當年流行的材料,盒子採用鋁合金製成,蓋子則由鋼材製成,盒子表面通過衝壓工藝打上了「Kodak」Logo,在內部帶有塑料製成的插槽,最多可容納5卷135焦距,在取下塑料插槽後用戶可以存放其他物品,比如說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