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瘋狂了,大幅攀升接近60美元後,今天黃金繼續開啟狂牛模式。
周一(2月24日)亞市盤初金價大漲35美元刷新2013年2月8日以來高點至1679.70美元/盎司,後黃金回調到1660附近,歐市盤中,黃金繼續大漲,重回至1680美元關口,並一度大漲45美元刷新日內高點至1689.31美元/盎司,目前交投於1687美元/盎司附近。
現貨黃金分時圖
黃金為何大漲?
早盤大漲是因為周末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不斷,引發外界對疫情可能在全球範圍內擴散的擔憂,這刺激對黃金的避險買盤。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1日稱,當前全球遏制衛生安全問題蔓延的「機會窗口」依然存在,但這一窗口正在收窄,國際社會需要迅速採取應對行動,加劇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悲觀情緒。更令人擔憂的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韓國、日本等地的發展狀況加劇了市場憂慮情緒,並引發了新一輪的避險交易。韓國周日(2月23日)將該國疫情警示提升至最高等級。不過歐盟卻認為對義大利的疫情「沒有必要恐慌。
歐市盤中,黃金又為何大漲呢?因為,韓國方面的疫情消息令市場擔憂情緒升溫。據韓聯社最新報導,韓國增加7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達到833例。
另外,市場擔心疫情將進一步拖累歐元區經濟以及全球貿易局勢的不確定和中東局勢等因素,也是金價繼續攀升的潛在因素。
歐盟衛生與食品安全事務委員基利亞基德斯指出,新冠肺炎爆發將影響歐盟經濟。
在此背景下,市場對歐央行的降息預期迅速飆升——歐元區貨幣市場現在預期歐洲央行在7月前降息10個基點的概率升至近50%,上周僅為35%。
總而言之,在全球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全球投資者紛紛轉向安全資產,而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大幅下跌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趨勢。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大幅下跌進一步提振了這種非收益率金屬,並助長了當前的看漲基調。
目前市場對黃金後市依然較為樂觀。財經網站Fxstreet分析師Anil Panchal指出,黃金多頭下一個目標是2013年的高位1686美元,若金價進一步走高至2013年高位的1696美元/盎司上方,那麼該品種有望漲至2012年11月和10月高點的1751美元/盎司和1794美元/盎司附近。
儘管RSI指標顯示,當前黃金正處於超買區間,但金價進一步下跌似乎不太可能,因1600美元關口和2019年9月的1557水平將對空頭形成挑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儘管RSI指標顯示黃金存在回撤的可能,但MACD指標仍顯示看漲。
另外,在長期走勢上,現貨金價已經走出列了對稱的長期底部形態,後市上行目標將直接上看2012年底的高位1796美元,突破該水平將有在此後重新衝擊歷史新高的可能。在全球產業鏈面臨進一步衝擊的狀況下,各國央行被迫加碼或重啟寬鬆,也會令貴金屬市場在此後如虎添翼。
當然今天發生異動的不只是黃金,全球市場迎來了「黑色星期一」:亞太股市大跌之後,歐洲股市全線大幅低開,美國股指期貨跌幅擴大;油價大跌超3%;全球國債價格大漲,收益率重挫……
全球股市:亞太股市今天全線大跌,韓國首爾綜指收盤下跌3.9%,為2018年10月來最大單日跌幅。越南VN指數跌幅擴大至3%。
歐洲股市全線大幅低開,義大利富時MIB指數盤初跌幅迅速擴大至3.4%,為2018年12月以來新低。歐洲斯託克600指數跌幅擴大至2.4%,為去年10月2日以來最大跌幅;截止發稿,義大利富時MIB指數跌幅擴大至4.3%,德國DAX指數跌3.3%,歐洲斯託克50指數跌3.4%。
(來源:CNBC)
美國股指期貨:標普500指數期貨跌至2%,納指期貨跌約2.5%,道指期貨跌近2%,或超500點。知名投資人Paul Meeks近日接受採訪時稱,由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影響,美國科技股可能最終下跌20%。
(來源:英為財情)
原油市場:繼亞盤開市原油暴跌3%後,歐盤時段美、布兩油繼續承壓,跌幅都再度擴大至逾3%。在全球股市等風險資產遭遇瘋狂拋售之際,CBOE恐慌指數VIX大漲32.2%至2018年12月以來新高。
外匯市場:由於風險情緒大降溫,商品貨幣澳元/美元失守0.66關口,再刷2009年以來11年新低,投資者開始高度押注澳洲聯儲可能於下周再度降息。紐元/美元跌至0.63關口,創去年10月以來四個月新低。而,美元兌加元亦在日內錄得可觀漲幅,升至近兩周新高。
商品系貨幣的暴挫是市場風險情緒極度惡化的寫照,而投資者正焦躁不安地關注著亞歐多國公共衛生事件的進一步發酵前景,若更多經濟體受此嚴重波及,則全球經濟復甦前景將更暗淡,大宗商品因需求不振而持續承壓,意味著高風險的商品貨幣將仍有進一步下跌空間。
巴克萊分析師稱,市場對衛生事件的反應似乎在發生變化,開始將易受其影響的貨幣與其他貨幣區別對待,美元資產有相對較高的吸引力。
有跡象顯示疫情已經開始影響美國經濟,比如美股,科技公司遭受的打擊尤其嚴重,納斯達克100指數下跌近2%;標普500指數自1月以來首次較前周下跌。
而美股遭拋售之際,投資者越來越擔心肺炎疫情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於是瘋狂湧入黃金市場尋求避險,美債收益率也因此崩潰。
還有就是,美國2月份企業活動錄得2013年以來首次萎縮,因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衝擊供應鏈,並令企業不願下訂單。這一警訊表明,公共衛生事件已在開始削弱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花旗集團駐倫敦的ETF產品全球負責人安德魯傑米森(Andrew Jamieson)表示,這種資金流入速度「肯定表明人們擔心全球經濟」。
彭博經濟學家調查顯示,分析師預計,在全球20個最大的經濟體中,超過一半今年的預算將比六個月前更寬鬆,換言之,會出現赤字增加或盈餘減少。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預計,由於病毒威脅全球經濟,美聯儲將在下半年降息兩次。
高盛更稱,即使冠狀病毒在第一季度就受到遏制,美債的低收益率和疲軟的股市仍可能將金價進一步推向每盎司1750美元。
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下調至3.2%
IMF主席格奧爾基耶娃在G20財長會議期間提及,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較當時下調0.1個百分點至3.2%。基線情境假設則是,「在已宣布的政策措施落實的基礎上,亞洲部分國家經濟能夠在第二季度回到正常水平。因此(在這一假設下),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仍然是相對小且短暫的。對此美聯儲官員上周五表示,儘管公共衛生事件正在削弱整個亞洲的經濟增長,但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應該是短暫的,可能不需要美聯儲通過降息應對。聖路易斯聯儲主席James Bullard在採訪中表示:「公共衛生事件很有可能會平息,只會造成暫時性衝擊,然後一切都會恢復。」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Raphael Bostic也在CNBC表示:「我認為這將是短期打擊。在那之後,我們將使經濟回到正常水平。」上述兩位聯儲主席在紐約發布的講話呼應了FOMC的看法。根據周上三發布的FOMC 1月份會議紀要,美聯儲官員正在密切關注公共衛生事件對經濟的影響,雖然公共衛生事件已成為全球增長前景的新風險,但他們預計利率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Bullard同意美聯儲副主席Richard Clarida的看法。後者在上周四表示,大多數投資者都並不預計央行會因為公共衛生事件的持續影響而降息。Bullard說,市場價格所體現的是病毒造成長期影響的可能性很低,並且最可能的結果是對美國經濟的損害很小。兩位美聯儲官員均表達了對美國今年的前景充滿信心,並且都提到了2-2.25%的增長預期以及強勁的勞動力市場。
中金在線外匯網綜合整理自fx168、匯通網、金十數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