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08:22:42 來源:中國紡織報
航空製造一直被譽為是工業領域的「王冠」,航空航天產業也是全球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典型代表,先進碳纖維複合材料則是航空工業需要的理想材料。今年,在疫情對世界各國經濟運行和各行業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的背景下,我國碳纖維市場卻呈現出一個大亮點,那就是: 來自民用航空市場的需求「意外」地加速啟幕。
今年以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我國需要進口的跟碳纖維複合材料結構件製造相關的設備遭到「封鎖」。我國民用航空領域的相關企業需要的一些設備無法進口,便開始在國內尋找合作企業, 江蘇恆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神股份」)被「選中」了。
那麼,恆神股份為何會被選中?日前,《中國紡織報》記者採訪了 江蘇恆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錢京。
機會看似「意外」其實準備在前
根據一項對航空市場的預測,2023年~2045年,全球對寬體客機的需求將超過萬架,其中,中俄市場的需求約為1840 架,CR929交付後,預計分享量約為1000架,約佔全球寬體客機交付比例的14.7%。 在航空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驅動下,對其上遊碳纖維複合材料產業的拉動效應是不言而喻的。
《中國紡織報》記者了解到, 我國企業當前僅擁有數臺自動鋪帶機和自動鋪絲機,恆神股份則同時擁有先進的自動鋪帶和自動鋪絲兩種設備。隨著先進航空零部件自動化製造的需求不斷增長,我國對自動鋪放設備的需求也逐漸增加,但此前基本上依賴進口的自動鋪放設備,今年卻遭遇了「國際封鎖」。在此背景下,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開始對國內碳纖維及復材企業進行考察,尋找合作企業,評估、構建國內供應體系。
今年夏天,中國商飛開始對恆神股份進行特種工藝評審和產品供應商資質認證。錢京解釋:「我們的供應,首先要做到符合中國商飛的民機供應規範。」 10月,恆神股份完成了所有認證工作,正式成為了中國商飛的產品供應商。
「今年下半年,我們整個公司都在全力以赴地做好這項工作。」錢京說。
其實,哪有什麼「從天而降」的機會,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今年之所以能夠被中國商飛「選中」,是因為恆神股份的堅持,並把工作做在了前面。
錢京介紹,大約在2015年前後,公司花了近億元進口了1臺自動鋪絲機和1臺自動鋪帶機。把機器買回來後,公司進行了大量工藝探索。 「投資需要走在前面,技術和工藝的積累也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自動鋪帶機適合做曲率比較小的產品,比如機身壁板、垂尾等,自動鋪絲機可實現大曲率複雜零部件。」
「當時,公司已經意識到,隨著勞動力短缺和用工成本逐年高企,自動鋪放工藝在未來將成為一種選擇。而且,利用機械手進行自動化鋪帶、鋪絲,能夠大大提高鋪貼效率。但這類自動化工藝是跟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程度是密切關聯的,實事求是地說,自動化設備買回來後利用率一直不高。但現在,機會來了。」錢京補充說,「從明年起,隨著開始承接中國商飛的一些工作需求,我們的自動鋪放設備的利用率將會提高。並且,恆神在近期將要開展寬體飛機一個結構部件的研製中,自動鋪絲會使用到國產碳纖維複合材料。」
中模HF40碳纖維「肩負重任」
寬體飛機中一個結構部件研製會用到的,是恆神股份研發生產的中模碳纖維HF40(T800級)。
錢京進一步介紹, 恆神股份目前已具備HF40溼法紡絲和幹噴溼紡生產工藝技術,產品包括6K和12K,已開展了多批次性能驗證,性能數據離散性小,產品質量穩定。公司還把HF40與自主研發的高溫高韌性環氧樹脂、雙馬樹脂,以及改性聚醯亞胺樹脂匹配,研發出應用於航空領域的多款預浸料產品。其中,高溫高韌性環氧樹脂(EH918)匹配HF40(T800級)碳纖維的預浸料體系EH918/HF40,主要應用於民用大型飛機結構部件,該預浸料可滿足自動鋪帶及鋪絲工藝。
此外, 恆神股份還開展了CR929後機身壓力框、帽型加筋壁板等典型結構部件的試製,其預浸料的複合材料性能和工藝性均滿足相關要求。目前,HF40(T800級)碳纖維已為相關項目及應用市場供貨約300[這個量再確認一下]噸。
其實,作為戰略性材料,航空航天領域一直是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在下遊應用的重點。其中,民用航空市場更是國際知名碳纖維企業產品的重點應市場。
來自 《2019全球碳纖維複合材料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碳纖維市場的需求總量達到了10.37萬噸,其中,航空航天領域的碳纖維用量為2.35萬噸,用量佔比為23%;體育休閒領域的的用量為1.5萬噸,用量佔比為14%。細分來看,2019年,在全球航空航天領域對碳纖維的總需求量中,商務飛機領域的需求量為16240噸,佔該領域需求總量的69.1%,排第一位;公務機領域的需求量為2380噸,佔該領域需求總量的10.1%,排第二位。
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 在我國碳纖維市場的總需求量當中,來自航空航天領域的需求佔比仍然比較有限。依據上述《報告》的數據,2019年,我國碳纖維市場的總需求量為37840噸,同比增長22%;其中,航空航天領域的總用量約為1400噸,佔比僅為3.7%。
可以預見, 航空航天領域,尤其是民用航空領域,將是國產碳纖維及復材產業和龍頭企業接下來需要重點拓展的應用市場。
而在今年的特殊市場背景下,我國企業面臨的被動封鎖,卻在客觀上加速了國產碳纖維及其復材企業融入我國民用航空市場的步伐。
「公司T700級碳纖維的產能目前為1500噸/年,T800產品的年產能為1800[這個產能再確認一下]噸。在公司目前的碳纖維年銷量中,45%供給航空領域,其他應用市場還包括航天、船舶、光伏、氫能、建築補強等。接下來幾年,航空市場對公司碳纖維及復材營收『盤子」的貢獻預計會進一步擴大。」錢京說。
堅定志向全心全力譜新篇
《中國紡織報》記者查閱新三板公開的財務數據發現,恆神股份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高附加值業務收入為15382萬元,比2018年的8859萬元增長74%。
今年上半年,恆神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99億元,同比增長27.78%,其中,整體毛利率為15.37%,較去年同期的6.8%增加了8.57個百分點。
在航空領域之外,錢京還向記者介紹, 目前,恆神股份開發的碳纖維多軸向織物、拉擠復材碳板產品已經批量供貨、交付給風力葉片生產企業;首批交付船舶企業也開展首件船體施工驗證。公司開發的HF30F碳纖維經過高壓纏繞氣瓶的工藝評價與爆破試驗,完全滿足設計使用要求,已開始批量供貨。
近期,恆神股份還與 遠景能源有限公司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接下來將在風電葉片用低成本大絲束碳纖維開發、碳纖維拉擠板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保守預計,未來幾年,我們公司每年的銷售收入增幅仍將保持在70%左右。」錢京說。
而從錢京個人來看,他同時擁有英國利物浦大學國際商法法律碩士學位和英國華威大學會計與金融學學士學位。眾所周知,幹國產碳纖維,就意味著要踏上一條又累又苦的漫長道路。身為「海歸派」,又擁有「金融+法律」專業背景,錢京最初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根本與碳纖維搭不上邊。
但錢京也深知,碳纖維飽含著父親、恆神股份創始人錢雲寶下半生的心血,父親曾經不惜傾盡心力,都要為國產碳纖維事業奮鬥不止。當從父親手中接下了這份沉甸甸的責任,錢京在負重前行的過程中,人生志向和對職業價值的體悟也開始發生變化。
「現在,我金融專業的一些同學,不時會問起我對新材料產業投資價值的意見。而且,每當想起國家一些重大項目和一些型號的產品都使用了我們的碳纖維材料,我就會覺得很有價值感。」錢京說。
此外,近期,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碳纖維分會進行了換屆,錢京當選為新一任輪值會長。身為「80後」,錢京成為該分會自成立以來最年輕的輪值會長。
「我們碳纖維行業正式進入『80後』時段,這也體現出行業發展的新特點——有能力、有魄力、有活力。」 該分會第三任輪值會長、吉林化纖集團董事長宋德武笑著說。
「我會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獻給國產碳纖維及複合材料行業,會一輩子都跟定碳纖維,一心一意做好先進材料製造業。我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把我國碳纖維及復材行業做得更好,最終能在世界碳纖維舞臺上跟國外同行去比拼。」當選新一任輪值會長時的這番感言,可謂真實地反應了錢京如今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