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千分好文第80期#
導語:國際田聯突然公布新規,4月底是最後期限,各國打造的黑科技運動鞋能趕上東京奧運會嗎?
2020東京奧運會在即,雖然疫情給賽事舉行帶來變數,但各國運動員的訓練一刻也未停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運動員背後,體育用品廠商的競爭也如火如荼,全力為運動員參賽打造高科技運動裝備,可謂看不見的戰線。
正在比賽臨近的緊張時刻,國際田聯突然公布新規,為避免影響公平性,不允許運動員穿著最新黑科技運動鞋參賽。一石激起千層浪,各國廠商打造的「撒手鐧」還能在東京奧運會亮相嗎?
01耐克科技,實力不俗
鑑於美國耐克公司的高科技厚底運動鞋包攬長跑賽事優勝等新情況,國際田徑聯合會於2020年1月底發布比賽用鞋新規定,要求參賽時使用的運動鞋至少為已上市銷售4個月以上的產品。不過,這項規定不適用於4月29日之前發布的產品,也就是說,只要趕在4月29日大限之前上市,將允許在今年7月的東京奧運會上使用。
新規一出,世界震動。各國田聯慌了手腳,趕緊向國際田聯核實。因為最初對新規則的解釋是,4月30日之後在比賽中使用的所有運動鞋都必須具有至少4個月的銷售記錄,這有可能使頂級運動員們搶先使用新款運動鞋以提高成績的計劃化為泡影。
好在後來國際田聯在正式答覆中明確,只要提前向國際田聯備案新款產品規格,並在4月29日前上市,則不受銷售時間的限制,在奧運會也可以使用。各國運動鞋廠商鬆了口氣,立刻開足馬力,要讓新款運動鞋提前面世。

02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運動鞋廠商的競爭趨於白熱化,新產品瞄準奧運會,扎堆上市。耐克將於3月1日在日本首次推出新款厚底運動鞋「 Air Zoom AlphaFly Next%」。去年10月,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肯亞名將埃魯德基普喬蓋穿著這款原型鞋,取得了全程馬拉松1小時59分40秒的驚人佳績,雖未被認定為新世界紀錄,但首次實現人類跑進2小時的夢想。
國際田聯的新規定直指耐克,要求鞋底厚度不得超過4釐米,而且原則上在鞋底嵌入的碳纖維板僅限一塊。耐克使出渾身解數,終於將其王牌厚底鞋的鞋跟壓縮到4釐米以內,將墊板從三塊減少為一塊,才獲得了國際田聯批准。

日本100米短跑選手桐生祥秀是獎牌熱門,保持著9秒98的日本歷史第二最好成績。他自去年夏天以來一直在使用日本ASICS(亞瑟士)的下一代短跑運動鞋,採用最新技術,鞋底沒有金屬鞋釘。亞瑟士將於4月中旬推出具有特殊結構的「 Meta Racer」跑鞋,這款鞋的腳趾部分向上翹曲,鞋底嵌入一塊碳纖維板。
阿迪達斯將於4月1日發布帶有同類碳纖維板的「 Adi zero Pro」新款跑鞋。美津濃將向部分運動員提供新開發的原型鞋,鞋底採用高彈力新材料,並嵌入特殊技術開發的支撐板,上市時間將大幅提前。

03禁用定製鞋,能保證公平?
為實現公平競爭,國際田聯也真不容易,除了限制上市時間,還專門規定禁止使用任何原型鞋或定製鞋參加奧運比賽。各國頂級運動員中,有些人習慣穿按自己腳型或跑步方式定製的跑鞋參賽,不過根據新規,他們熟悉的鞋今後能否在奧運會使用還是未知數。
但依據什麼標準來判斷是否屬於定製款呢?如果按運動員的各自特點,調整對鞋底支撐結構的角度,是否應判定為定製呢?如果失去了熟悉的運動鞋,頂級運動員無法發揮最好水平,究竟是得是失呢?
中國正在成長為全球運動鞋最重要的市場,耐克、阿迪達斯以及日本亞瑟士、美津濃等大牌廣受歡迎,安踏、李寧等本土品牌也在不斷追趕世界水平,但在運動科技開發能力上仍有較大差距。今年5月,世界最大運動鞋展會Sneaker Con將在上海舉行。面對世界各大廠商對中國市場的熱情和國內的「炒鞋」熱潮,我們是否應該停下腳步反思發展方向。
「更高更快更強」是奧運會的口號之一,但別忘了奧運精神是"互相理解、友誼團結、公平競爭"。應該追求成績,還是確保公平,你認同國際田聯的新規則嗎?從技術開發能力和消費觀念看,中國運動鞋走在正確的路上嗎?歡迎發表你的觀點。
文:銳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