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溼地、守護地球之腎」倡議活動走進昌邑鄉中學

2020-12-26 人民資訊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地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區,溼地面積6萬多公頃,佔南昌市鄱湖溼地面積的48%,每年冬季數十萬羽100餘種越冬候鳥遷徒至湖區。

為維護溼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溼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為越冬候鳥營造一個溫暖安全的家園,12月24日,九三學社南昌市委會決定聯合相關部門,在濱湖的昌邑舉行「護美鄱湖溼地、守護候鳥家園」暨「送醫、送藥、送科技」三下鄉活動,這是落實江西省溼地候鳥保護現場會精神的實際行動,也是呼喚更多群眾參與到溼地保護工作中來的需要。整個活動開幕曲就是在昌邑中學舉行的「保護溼地、守護地球之腎」倡議活動,目的是希望教師們通過春風化雨的傳道精神、學生們用小手拉起家長的大手,進一步增強昌邑鄉人民溼地候鳥保護的意識,共同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溫馨。

沒有健康的溼地,就沒有健康的人類。保護溼地,不僅是保護珍禽異鳥,也是保護人類自身;不僅是保護人類的今天、也是保護人類的明天。讓我們積極響應倡議的號召,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溼地,為建設綠色生態、文明和諧的美麗昌邑而努力!(文/圖 汪明)

責編:閆宇航

相關焦點

  • 儀器爭做「溼地衛士」 「網際網路+」保護地球之腎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生態系統和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十三五」期間,我國採取政策、法律、科學等綜合措施,統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溼地生態功能,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五年來,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 內蒙古:守護溼地、守護丹頂鶴的幸福家園
    感謝這個天高雲淡的秋日,讓我有幸走進扎龍。扎龍溼地是以蘆葦沼澤為主的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扎龍自然保護區以丹頂鶴著稱於世,全世界共有鶴類15種,中國有9種,此處就佔有6種, 因此齊齊哈爾又被譽為「鶴城」。
  • 花樣黑龍江三江平原溼地,保存最完整的溼地,她是地球母親的腎!
    溼地,還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地球的腎。人體中的腎臟起到調節身體水分循環、排洩新陳代謝廢物的作用,溼地對於地球的意義人的腎臟發揮的作用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溼地被稱「地球之腎」。而廣義的溼地,包括沼澤、溼原、灘涂、泥炭地等水域地帶,包括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區、河流、湖泊、水庫、稻田等,不論是天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靜止的或流動的、淡水的或鹹水的水體。
  • 我區開展溼地主題宣傳活動讓更多人關注保護溼地
    近日,雙桂湖國家溼地公園,志願者在向學生介紹溼地植物。本網訊 (文/圖 記者 張常偉)近日,區溼地保護中心聯合渝中區自然介公益發展中心、區守護青山志願服務分隊、區溼地誌願者協會,組織梁山小學碧湖校區50餘名師生,在雙桂湖國家溼地公園開展「保護溼地生境·實現和諧共生」主題宣傳活動。
  • 「世界地球日」貴陽市城西小學 「愛護地球 守護希望」活動作品
    今年的4月22日是世界第51個地球日,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母親,所以在生活中要恪守綠色的生活方式,保護她、愛護她。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特殊時期,讓大家更意識到保護地球家園的重要性。我們希望以世界地球日為契機,在孩子們的心靈播種下愛地球的種子,增強環保意識,讓孩子們成為「綠色生活」的踐行者!在學校大隊部的倡議下,各個中隊都積極開展的關於「地球日」的環保活動,孩子們有的做手抄報,有的繪畫,有的寫下詩歌,也有的用鏡頭記錄下我們美麗的家園…來表達自己對地球母親的感謝、感激之情。
  • 保護溼地,給野生動植物一個安穩的家
    守護滋養地球上的萬千生靈根據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統計,我國溼地中高等植物約200科692屬2315種,接近全國總數的一半。江西溼地是水鳥的繁殖地、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例如,鄱陽湖是白鶴的越冬地,新疆的巴音布魯克溼地是天鵝的重要繁殖地,江蘇鹽城沿海灘涂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
  • 保護溼地,保護智慧財產權……未來之城,我們守護!
    「海洋是寶貴的生態資源,南沙擁有廣州唯一的入海口,三江匯合,河網密布,海洋漁業資源豐富,我們切實發揮檢察職能,積極開展『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以檢察藍守護海洋藍。」檢察官介紹。南沙區檢察院負責人表示,機構成立以來,秉持恢復性司法理念,以增殖放流替代生態損害賠償金,成功辦理了多起典型案例,為保護南沙海域豐富的漁業資源以及大灣區海域生態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該院成功辦理的非法捕撈系列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守護海洋」專項典型案例》。「聯合實驗室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為公益訴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非常好!」
  • 守護最美生態 一座城市的承諾與擔當——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一...
    一年前,這片溼地匯聚了全世界的目光。2019年7月5日,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錘定音,鹽城黃海溼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那一刻起,這顆黃海之濱的璀璨明珠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瑰寶。   時光醞釀惦念和回想,時光也萌發累累碩果。時隔一年,這份珍貴的世界遺產證書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鄭重轉遞,在世人面前揭幕亮相。
  • 漣水縣向陽小學舉行「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自然環境」主題隊會教育活動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為了普及地球科學知識,讓同學們認識地球,喚起同學們愛護地球、守護家園的意識,提高同學們保護資源和節約利用資源的能力。4月20日下午第三節班隊會課,漣水縣向陽小學開展了「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自然環境」主題隊會教育活動。向陽小學44個中隊利用多媒體和PPT向隊員們詳細介紹了地球的結構、地形地貌的形成、地殼的變化等知識,通過觀看視頻,隊員們直觀地解了地球土地沙漠化、水資源環境汙染、植被遭破壞等問題,切實感受到「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自然環境」已刻不容緩,需要立刻行動起來。
  • 野草青青 鳥鳴啾啾——我省溼地保護見聞
    陝西大荔朝邑國家溼地公園一角。本報記者 師念文/圖溼地是「地球之腎」,與森林和海洋一起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6月13日,走進公園,河邊一棵棵柳樹體態輕盈、婀娜多姿;臺塬上粉色薔薇和紅色玫瑰爭奇鬥豔;草坪上黃色天人菊、紫色的矢車菊競相開放;白色的四葉風車浪漫地隨風旋轉……「以前這都是些荒地,因為土壤不適宜種莊稼,久而久之就被當地村民廢棄了。建設溼地公園以來,我們種植了柳樹等喬木11.4萬株,金葉女貞等灌木23萬株,蘆葦等水生植物40萬株,植被覆蓋率顯著提升。」
  • 中牟縣雁鳴湖鎮開展世界地球日活動 守護美麗愛護家園
    為喚起群眾愛護地球、保護家園意識,激發大家共建文明、和諧、美麗家園的積極性。4月22日,在第51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中牟縣雁鳴湖鎮鎮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以「美麗雁鳴齊守護,愛護地球共努力」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活動。留住春天,醉美雁鳴。
  • 全省溼地保護暨溼地公園建設管理推進會在洛召開
    12月17日至18日,全省溼地保護暨溼地公園建設管理推進會在洛召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回顧「十三五」時期溼地保護工作成效,部署推動下一步工作。  溼地是城市之腎。
  • 溼地有什麼重大作用?學習的同時,還能欣賞到溼地的盛綠美景哦
    溼地作為「地球之腎」,是地球上一項十分珍貴的自然資源,在自然環境的淨化方面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自然溼地不僅為野生鳥類提供了棲息地,讓很多鳥類在長期頻繁的遷徙過程中可以補充體力和食物,還起著促進水循環、保護水生態、發展水養殖的重要作用。
  • 為了守護地球:牛奶盒回收項目走進華北油田採一小學
    2020年12月25日,白洋澱溼地自然科普綠少基地(GY006)、白洋澱溼地生態野保志願者團隊的指北針和小魚來到了華北油田採一小學,50名同學懷著興奮激動的心情期待著這節分享課的開始。許多所謂「垃圾」,其實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
  • 阿拉善SEE溼地保護議題聯盟成立
    當前全球的發展與保護問題。使得人類與自然成為生命共同體,氣候變化、水與生物多樣性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首要挑戰。其中,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被稱為「地球之肺」的生態系統——溼地,正處於危機之中。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顯著提升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生態系統和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十三五」期間,我國持續強化溼地管理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溼地生態系統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立法工作,目前已形成《溼地保護法(草案)》,28個省份開展了省級溼地立法。
  • 江華舉辦「溼地杯」文創作品展
    頒獎儀式謝藝設計的文創作品《鶴》獲一等獎觀眾正在欣賞文創作品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黃志東 唐彥飛)為弘揚溼地生態文明理念,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生態環保意識、溼地保護意識和綠色文明意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1月8日,江華縣首屆「溼地杯」文創作品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暨文創作品開展在江華涔天河國家溼地公園科普宣教中心舉行
  • 牛奶瓶上「還原」大草原 伊利雲捐助帶孩子們一起保護多彩地球
    近期,伊利集團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駐肯亞大使館、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聯合發起動物保護公益活動。伊利QQ星作為中國兒童奶領導品牌,通過連線形式向肯亞國家動物園動物孤兒院進行捐助。同期,伊利還向全球發布了《2019伊利集團可持續發展報告》英文版和《2019伊利集團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伊利號召大家積極參與動物保護,促進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延續。
  • 溼地植物知多少
    無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蒹葭,還是「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的荇菜,亦或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揭幕 守護最美生態 鹽城扛起新擔當
    作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鹽城黃海溼地為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地區保護自然生態提供了創新典範。鹽城市委書記戴源說:「我們將以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揭幕為新的起點,更加堅定地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嚴格履行《世界遺產公約》,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探索一條溼地保護與利用雙贏的發展之路,讓黃海溼地以最美姿態展現在世界舞臺,讓『地球之腎』永遠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