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宣布不支持土耳其在伊德利普的軍事行動後,埃爾多安似乎還不死心,派遣多名政府高官前往法國和德國遊說。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埃爾多安這樣做不是沒有道理。在敘利亞活動的極端武裝分子,絕大部分來自歐洲國家,他們裹挾了數百萬平民。一旦俄敘聯軍在伊德利普過度行動,無辜平民將被恐怖分子裹挾湧向鄰國,土耳其之前已接納了約300萬敘難民。
如果土耳其趁機打開通往歐洲的邊界,夾雜著恐怖分子的難民將大量湧現歐洲,給西方的社會秩序造成嚴重衝擊。如果歐洲不想出現被動局面,代表歐盟的法德就得做出選擇。要麼支持北約出兵幹涉敘政府軍的統一行動;要麼出錢給土耳其,讓其繼續關閉通往歐洲的口岸,就地安置流竄在土耳其境內的難民。埃爾多安手握難民這張王牌,不擔心歐盟不按照土方的意願行事。
德國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不可能為了土耳其的利益支持北約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法國需要俄羅斯在利比亞對付土耳其和義大利,也不可能支持北約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既不想接收難民,又不願意支持北約的軍事行動,歐盟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出一點錢。英國脫歐後,難民安置費從哪裡來又成了問題。歐盟各國正在為2021年至2027年的長期預算焦頭爛額。
英國脫歐給歐盟每年留下了100億歐元的資金缺口。法德等盡出資國希望縮減開支,新入盟的國家希望淨出資國承擔更多的義務以彌補英國留下的資金缺口。同時,歐盟針對氣候變化、數字經濟、科技活動、區域發展、邊境管理以及移民危機等制定了宏偉的計劃,需要投入大筆資金,各國就如何確保資金來源分歧嚴重。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土耳其安置難民。
法德原本打算將俄羅斯納入進來以填補英國脫歐後的空缺,基於繁瑣的法律程序以及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的反對,俄羅斯的入歐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歐盟既不支持北約在敘開展行動,又不願意接納難民,同時又拿不出安置難民的資金。因此,歐盟只能以人道主義災難為由要求俄敘聯軍停止在伊德利普的軍事行動,除非俄羅斯和敘利亞願意為難民安置費買單。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22日發布的消息稱,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一道呼籲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停止在伊德利普地區的軍事行動,避免人道主義災難和不可控的局勢升級。馬克龍呼籲恢復敘利亞問題政治談判,仿效烏克蘭「諾曼度模式」,啟動俄、土、法、德四方會談,立即著手停火,以免大量湧入的難民危及歐洲的安全。
烏克蘭是俄氣輸歐的關鍵國家,敘利亞是中東能源輸歐的陸路樞紐,利比亞是非洲天然氣輸歐的主要國家之一。烏克蘭、敘利亞和利比亞與歐盟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確保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歐洲的長遠利益。因此,俄美要控制歐洲,首先就得控制這三個國家。雄才大略的埃爾多安半路殺入,令大國博弈變得更加複雜,安卡拉志在必得。
安卡拉從棋子搖身一變成為棋手。其底氣來源於土耳其無可比擬的地緣政治優勢。無論是北約抗俄,還是美俄對歐盟的爭奪,土耳其從中都扮演著關鍵角色。土耳其倒向誰,勝利的天平就會傾向誰。當前,克裡米亞和烏東地區已被俄軍控制;敘利亞90%的領土均已解放;利比亞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在俄「僱傭軍」的幫助下已兵臨的黎波裡城下。
這一成績的取得與俄土「友好」不無關係。如果俄土因敘利亞伊德利普局勢交惡,一旦爆發全面戰爭,土耳其封鎖黑海海峽或關閉領空,俄軍對利比亞和敘利亞戰場的補給將全面中斷,戰略後果極為嚴重。因此,俄羅斯要想維護敘利亞的統一,又不與土耳其翻臉,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接受歐盟開出的「藥方」,對土耳進行經濟援助,以換取土耳其對極端武裝的支持。
這一方案雖然令俄敘無法接受,但從邏輯上是說得過去的,畢竟難民來自敘利亞。基於敘利亞的經濟現狀,難民安置費可由俄羅斯先墊付,等到統一後,巴沙爾政府用石油收入抵債。當然,俄羅斯也可趁機要求歐盟解除對俄的經濟制裁,或享受歐盟成員國待遇,以換取對該方案的支持。如此一來,歐盟也不用擔心難民問題了,俄土關係也得到了維護,敘利亞的統一進程也不會被耽擱。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方案,各方能否採納,要等到3月5日伊斯坦堡召開的敘利亞問題四國峰會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