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修文縣小箐鎮崇恩村食用菌生產基地復工復產,連片的高標準蔬菜大棚內,約18萬斤優質香菇已然成熟,即將走向市場。產業工人們佩戴口罩,提著籮筐走進基地,分散作業採摘香菇。現場一片喜人的收穫景象。
據了解,眼前這片食用菌生產基地面積33畝,包括13個高標準鋼架大棚,建設於2018年。目前已有9個大棚投產,培植香菇22萬棒,帶動附近40餘名村民就業。今年元月份,第一茬香菇已採摘,共計收穫9萬斤鮮菇,已烘烤成幹菇儲存在冷庫內。目前,第二茬香菇完全成熟,預計產量可達18萬斤。
「第二茬菇正準備出菇,比第一茬菇產值高,總體出菇預估是在18萬斤左右,根據市場價格,按平均5塊錢一斤計算,產值應該在90萬元左右。」基地負責人王仕偉說。
據悉,修文縣小箐鎮崇恩村食用菌生產基地今年預計可裁培兩季香菇,其中第一季可以採摘4至5茬菇,預計產量在60萬斤以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貴陽市的「菜籃子」需求。
今年四月底,基地將進一步擴大生產,實現13個大棚滿栽滿種,預計可發展食用菌40萬棒,產量有望翻番,產值預計能達到600萬元左右。目前,基地在抓生產的同時,也在認真落實復工復產期間的疫情防控措施,有效確保產業工人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
「一次性口罩每天都在發放,要求每個人上班都必須戴口罩,每天上下班都要測量體溫。」王仕偉說,「我們嚴格控制人員進出,每隔兩天要對基地大棚周圍進行一次消殺作業。」 (姜繼恆 倪 娜)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