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看臉的時代,人人都想方設法的養好這副「皮囊」。但儘管瓶瓶罐罐一大堆,每天兢兢業業的護膚,粉刺、痤瘡、細紋、色斑卻輪番攻擊,讓人招架不住。
而究其原因,很可能是你的護膚方法不對!一起來看看,這些護膚雷區你踩過幾個~
常見的6大護膚誤區:
1、自製天然護膚品更安全?
嘗試過白醋洗臉、蛋清敷臉、果蔬汁敷臉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但是這些天然的東西,也可能對臉有傷害。
像白醋的酸性很大,對皮膚的刺激也很大;生雞蛋帶有細菌,直接用蛋清敷臉,對於皮膚敏感的,可能誘發感染;果蔬汁中的營養很難被吸收,還可能會堵塞毛孔。
自製的面膜沒有經過加工處理、嚴格消毒,很容易導致皮膚炎,因此,最好還是選擇正規廠商出產的商品更安全。
2、面膜不幹就可以一直敷?敷完不用洗臉?
不少人每次敷面膜都喜歡敷至面膜紙微幹才拿下來,覺得這樣才算把面膜紙中的營養吸收了,更補水保溼。
但實際上,敷面膜是一種高效快速的保溼補水方式,一般情況下10—15分鐘,面膜中的有效營養成分已被皮膚吸收,水分含量減少。如果繼續敷在面部,反而會發生反吸收皮膚中水分的現象,使皮膚脫水、乾燥。
另外,面膜隔2-3天敷一次即可,不需要天天敷。敷得太多反而容易導致角質層損傷,皮膚變薄,屏障功能變弱。
敷完面膜後一定要用清水洗臉,然後再用水乳。不然臉上殘留的精華液很容易讓毛孔堵塞,從而長痘痘和閉口。
3、冷熱水交替洗臉能收縮毛孔?
「熱水張開毛孔,冷水收縮毛孔,這樣洗臉更乾淨,還能縮小毛孔」。乍一聽好像挺有道理的,但這一冷一熱,你考慮過皮膚的感受嗎?
皮膚科專家表示,冷熱水交替雖能讓皮膚暫時看起來更緊緻,但與此同時,臉上的血管也會受到溫度刺激,促使健康的脂質脫落,導致皮膚屏障遭到破壞,變得更加敏感。
提示:洗臉的最佳水溫應該是36-37℃左右,越接近體溫的水溫、越適合洗臉,並且用流動的水而不是臉盆,防止髒東西再次附著在臉上。
4、早晚都要用洗面奶?洗面奶泡沫越多越好?
有些人覺得沒有用洗面奶洗臉,相當於沒洗,於是早晚必用。
但其實,晚上用洗面奶這一點沒錯,因為肌膚在外面暴露一天,沾了灰塵、油脂,用洗面奶能將這些洗淨,以免毛孔堵塞;而早上需不需要用洗面奶則因人而異:
對於乾性皮膚的人而言,夜間肌膚不會分泌太多油脂,溫水也能洗乾淨;而混合型肌膚可以選擇早晚都用,也可以選擇晚上用一次,看肌膚的出油狀況,早上建議選擇相對溫和一點的;油性皮膚的則可以早晚都用。
洗面奶並不是泡沫越多越好。跟泡沫有關的是洗面奶裡的起泡劑,但是起泡劑經常同時也是表面活性劑,有一定的清潔作用。如果過度追求泡沫的話,反而有可能清潔過度對皮膚產生刺激。
油性皮膚尚可接受泡沫多的洗面奶,但幹皮或敏感皮最好還是用低泡或者無泡型的。
5、洗完臉後自然幹較好?
很多人洗完臉後不用毛巾擦乾,覺得自然風乾更好。
但其實自然風乾時,水分蒸發會帶走熱量,降低溫度,刺激皮膚血管收縮,使血液流動減慢,皮膚得到的供養就會減少,也更容易乾燥。
建議洗完臉後應儘快用乾淨毛巾亦或是洗臉巾沾幹。
6、防曬霜的指數越高越好?
防曬指數的高低並不是指防曬效果的好壞,而是指防曬時長。假設一個人在未抹防曬霜的情況下曬10分鐘皮膚開始出現紅斑,那麼抹上SPF15的防曬霜後,她在15×10分鐘後才會出現皮膚曬傷。
因此防曬霜應該多塗,隔一段時間塗一次才能達到最佳的防曬效果。
另外,防曬產品的塗抹要達到一定的厚度,一般為2mg/cm²,大約一張臉要塗0.9g防曬霜,約一個硬幣大小。
最後還要注意,護膚品不僅有使用保質期,還有一個開封後保質期。護膚品一旦開封,可能會有真菌、細菌等微生物進入其中,超出保質期可能變質,若繼續使用,可能會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