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zeen獎由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建築設計網站Dezeen主辦,被認為是國際優秀建築設計的「奧斯卡獎」,同時也是表彰全球建築師和設計師的最高榮譽。今年的Dezeen建築設計獎的入圍名單已於2020年9月10日公布,64 個建築項目從302個長名單入圍項目中脫穎而出。其中倫敦的赫斯維克設計(Heatherwick studio)有兩個項目被入圍Dezeen獎項名單。一個是英國利茲瑪吉(Maggie)癌症患者護理中心設計項目,另一個是新加坡太古地產開發的(Eden)住宅空中花園項目。觀復文化獨家採訪了倫敦Heatherwick studio建築事務所項目設計師佔晨,探討了人、社會、自然與建築的關係和項目中的可持續發展設計理念。
赫斯維克設計所由英國建築設計師託馬斯赫斯維克於1994年創立,設計所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向設計中傾注人文情懷和創新意識。赫斯維克的設計團隊希望能設計出人人都可以使用、觸摸且參與其中的建築物。因為優秀的設計應該與城市和生活息息相關,成為地域文化的象徵和人類情感的承載物。設計所的經典作品包括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復星藝術中心,紐約哈德遜廣場Vessel,倫敦奧運會火炬。
01 Dezeen建築獎入圍項目——英國利茲瑪吉中心
瑪姬中心是一家慈善機構,為癌症患者提供免費的實踐和情感支持。這家慈善機構最初由花園設計師瑪吉·凱西克·詹克斯和她的丈夫(建築評論家查爾斯·詹克斯)共同創立。創建的初衷是在瑪吉經歷癌症的時期,希望把慈善中心打造出與醫療環境截然不同的風格,幫助人們擁有更好的信念。利茲瑪吉中心(Maggie's Leeds)是該慈善幾個的慈善機構的第26個中心位於英國利茲,在聖詹姆斯大學醫院的園區裡, 該中心是由Heatherwick Studio設計並落成的第一個醫療項目,並於今年入圍了Dezeen建築獎項。
慈善中心的創始人瑪吉在她經歷幾年癌症治療後於1995年逝世。秉承瑪吉的哲學和偉大的設計可以幫助人們擁有更好的信念,赫斯維克設計所為利茲瑪吉中心使用了幾種「健康」的材料和節能技術。建築物的結構是由可持續採購的雲杉木材系統建造的。多孔材料(例如石灰石膏)有助於保持自然通風建築物的內部溼度。
受到創始人瑪吉·凱西克·詹克斯(Maggie Keswick Jencks)對園藝的熱愛啟發,屋頂花園以英國本土的17,000種植物種為特色。該項目由三個大型種植園地組成的,這些種植園地建在一個傾斜的場地上,每個園地都包含一個諮詢室。用於團體活動的更多社交空間,包括圖書館和健身室。
內部空間以天然和觸覺材料為主,柔和的燈光使患者體會到溫暖人心的情感,窗臺和擱板可以供患者裝滿自己的物品以營造出一種家的感覺。
02 觀復文化專訪Heatherwick studio建築事務所項目設計師佔晨
觀復文化:利茲瑪吉中心設計的願景是什麼?
設計師佔晨: 我們的目標是為遭受癌症影響的人們建造一個舒適的康復環境,自然景觀的環境和綠植幫助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給予他們希望。
觀復文化:赫斯維克設計創始人Thomas Heatherwick對於建築設計的核心理念是自然環境與建築使用者的聯繫,您怎樣看待此理念?
設計師佔晨: 託馬斯因為是英國人,所以他對這種理念有一種靈魂般的摯愛。這個是他骨子裡的文化,他很希望可以用的一個建築語言。致於美學我覺得可能我更東方一點,骨子裡對自然有一種不一樣的成效。
觀復文化:在你參與的項目實施過程中你認為最具難度的是哪一部分?
設計師佔晨: 因為是慈善項目,所以預算是非常有限的,從計劃這個項目到完工花了7,8年的時間,最初這一片地本身的條件不好,地表其實是有汙染的,也有填充垃圾堆,還有水。我們的解決方案是以花園和植物的構想去完善這片地。那麼還是希望我們通過這種方法去幫助患者改善心情。那麼瑪吉癌症護理中心是相信好的建築師可以給人帶來希望,尤其是在這種人生非常艱難的時期。
觀復文化:在當下的疫情,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那麼你認為未來的建築對提升生活與健康方面會有哪些影響?
設計師佔晨: 我覺得很多是關於可持續發展的這種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就人類的居住環境來說,環境對於建築來說建築師的指責就是如何吧這種可持續發展給帶回到建築之中去。
觀復文化:說到可持續發展,在這個項目中主要的材料是什麼?
設計師佔晨:瑪吉癌症護理中心的框架由可持續採購的杉木製成,並由預製部件建造而成。通過使用自然,可持續的材料並將建築物浸入植物中,我們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能夠在他們艱難的健康旅途中激發他們的希望和毅力。木材來自於瑞士的施工方,他們是專門做這種木質,木頭是從自己的森林裡種的,工廠生產剩下的角料攪碎了轉化為工廠的能源,可以說是非常可持續性的一個工廠。
觀復文化:你覺得可持續發展是未來的設計方向嘛?
設計師佔晨: 我覺得大家比較容易停留在表面,又是一個超出設計師之外的問題,大家都想拿最好項目去做,在另一方面可持續發展的建築其實也有它的一個問題所在,就是項目本身為什麼被做出來,我覺得值得需要關注的問題。
03 Dezeen建築獎入圍項目——新加坡太古地產開發的Eden空中花園住宅
新加坡太古地產開發的Eden住宅項目位於阿德摩爾和德雷克特住宅區,這裡被稱為新加坡的「億萬富翁區」。在Eden住宅項目中赫斯維克設計團隊詮釋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它的設計思考了如何使居住著在熱帶氣候中生活的更好。以新加坡花園城市願景和大自然為設計靈感,每一層公寓都享有私人空中花園,弧線獨有的美感,讓住戶仿佛置身於大自然。
赫斯維克設計團隊採用全新建築概念,擺脫現時一貫以鋼材和玻璃為主的住宅設計風格。設計團隊將Eden空中花園住宅融入了「黑白洋房」殖民時代(1898年至1941年)城市的歷史,殖民時期的黑白洋房是英國為殖民時代的英軍官兵及公務員建造的。是一種在熱帶殖民地區獨有的結合英國「都鐸式」建築風格和馬來吊腳屋還有部分印度建築風格的獨特建築,它以白牆黑窗為主,配以高敞的紅瓦屋頂,寬大的迴廊,高天花板,高百頁窗,有著良好舒適的自然通風以適應新加坡熱帶與季候風的氣候。赫斯維克設計團隊通過將寬敞而開放的通風與充滿異國情調的花園結合,從而帶給人驚嘆的景色。
從EDEN正面看,露臺的設計就像懸掛於空中的花園,將城市四周的自然景觀通過花園由下而上從地面延伸至整座建築。陽臺組件由工人手動雕琢出動人的圓滑曲線,並經過反覆實驗跳出最完美的色澤。對於結合當地的溼熱性氣候,每一層陽臺都擁有茂密的植物,,這也正是呼應了項目本身對自然、和諧的追求,自然融入公寓。
設計團隊為Eden項目專門研發的混凝土材質, 外牆不僅符合當地的溼熱氣候,同時也是為與建築相匹配的色調。團隊測試了過百塊面板,甚至將面板空運到新加坡,在烈日下檢測顏色,以調校出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的色調。
觀復文化:由赫斯維克設計所設計的新加坡Eden住宅項目中的願景是什麼?
設計師佔晨: Heatherwick的設計以自然與建築為設計理念,EDEN以新加坡花園城市願景和大自然為設計靈感。
觀復文化:您覺得在商業項目最建築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設計師佔晨: 商業建築項目中我覺得最難的是建築師想堅持自己想要的設計感覺和設計理念,因為商業項目還是非常多的商業要求達標的,比如說面積的有效利用,那麼在有些設計上是需要犧牲掉的。商業項目需要找到一個開發商同樣認同的點,這樣才能使商業和設計能夠達到一種平衡。
觀復文化:在新加坡太古地產Eden空中花園住宅的項目中,設計概念是什麼?
設計師佔晨: 有別於盒子般的室內布局,我們棄用傳統刻板間隔,就像由大廈中軸長出一棵自然生長的植物,延伸到樓外。這樣的設計營造出中央寬敞、三面開放、日照充裕、自然通風的建築特色。
觀復文化:剛提到的當地的溼熱性氣候,在材料中你們如何解決氣候差異性,選擇更適合的當地環境的建築材料?
設計師佔晨: 外立面牆的材料是團隊為這個項目專門研發的混凝土材質,這些混凝土面板在德國精工製作而成,工作室為此進行了大量研究。外牆不僅符合當地的溼熱氣候,同時也是為調出於建築相匹配的最佳色調。
觀復文化:您是如何在不同多元化的項目中讓設計能夠獲得更多的社會影響力?設計師佔晨: 設計存在廣泛的社會背景,所有功能的表達方式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在做方案時,始終會去思考怎樣的空間設計才能滿足項目需求。
圖片來源於:Heatherwick Studio
撰文:觀復龘人
監製:觀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