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重慶
相信很多剛入多肉坑的新手,肯定對多肉植物常用術語這塊還不太了解【我剛開始入坑的時候,也被類似「浸盆」、「緩苗」什麼的詞語整蒙圈了】,所以我也決定利用這篇文章簡單地為各位新手分享十幾個關於多肉植物的常用術語,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
01-關於養護方面的常用術語
1、悶養:利用薄膜、塑膠袋、塑料杯等方式人工製造一個小型溫室,以便多肉植物冬季溫度過低時,保持種植環節的溼度及溫度【悶養對植株的控型、上色都有很大的幫助,景天科及百合科的玉露就常用這種方法】。
2、露養:簡單來說就是將多肉植物放在室外,無任何遮擋物的環境下養護【露養可讓多肉植物接受充分的光照,對多肉的上色、成長都有很大的幫助,但夏季、雨季不建議使用此方法】。
02-關於上盆緩苗澆水方面的常用術語
1、緩苗:指的是新購買或剛換新土新盆的多肉植物,不能接受正常養護強度,需慢慢恢復狀態的一個過程【期間需減少水分及光照強度】。
2、修根晾根:修根指的是新購買或剛換新土新盆的多肉植物,需將根系中的部分鬚根及全部腐爛的根系剪除,留下植株上健康飽滿的根系。晾根則指的是多肉根系修剪完畢後,為了避免根系感染病菌,將植株放置到室內通風陰涼乾燥處恢復傷口。
3、溼土種植:先用清水將土壤攪拌溼潤,然後再將植株上盆種植,種後不需澆水【植物根系傷口未完全癒合前,切記不要使用此方法】。
4、潮土幹栽:同樣也是用清水將土壤攪拌溼潤,但溼度相較前者更低,溼度大概和擰乾毛巾接近。
5、幹土幹栽:直接用乾燥的土壤種植多肉,種後不澆水【大概等個4-5天的時間再澆水,這種方法適合株體不怎麼健康或傷口未完全癒合的多肉】。
6、浸盆:準備一個高度在種植容器2/3左右的盆,裝滿水,然後將花盆浸泡入水中,直至盆土表面微微溼潤,就可以將植株取出。這種方式適合多肉植物生長季【春秋】,及泥炭佔比太高不易澆透的配土,多肉組合盆栽或播種苗不推薦此方法。
03-關於多肉的常見狀態
1、休眠:多肉植物因極端環境【如高溫、低溫、高溼環境】,出現停止生長或生長緩慢的跡象【類似山地玫瑰休眠跡象就不會特別明顯】,多數表現在植株葉片暗淡無光,葉尖葉頂出現枯萎,全株顏色一致或全株、下半部出現變色。
2、黑腐:多肉植物因高溫高溼的環境或病菌,出現莖稈腐爛的情況。
3、化水:多肉植物的葉片莖稈出現透明或半透明化的情況。
4、徒長:因長期缺光或澆水過多,導致多肉植物的葉片、莖稈出現瘋狂拉長的現象【多肉植物的徒長是不可逆,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等到多肉的生長季將植株上正常健康的葉片取下重新扦插繁殖】。
5、出錦:指的是多肉植物的葉片發生顏色的變化【主要是氣候環境的影響】。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所有內容,但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其他問題也歡迎留言告知,當然說得不對的地方,也歡迎大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