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平度:城關派出所戶籍室 用真情架起警民連心橋

2020-12-14 青島頻道

  魯網12月12日訊(記者 馬超群 通訊員 王樂)在全力提升群眾滿意度工作中,青島平度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服務大隊在全局33個服務窗口,組織開展了"窗口奉獻者,百姓貼心人"服務競賽和社會展示活動,在深化"三度"(精度管理、熱度服務、微度監督)工作模式的基礎上,探索推行規範型、創新型、便捷型、包容型、特殊型"五型"服務,著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務熱力,進一步夯實和弘揚戶政隊伍「服務人民、敬業爭先」的擔當精神,向社會傳導公安正能量和愛民情懷。平度公安將陸續推出和宣傳一批最佳服務窗口和最美服務個人,內外結合提升管理服務效能和社會美譽度、群眾滿意度。 

    

  她們沒有什麼豪言壯舉,但是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她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擦亮戶籍窗口盡顯巾幗風採;她們心繫群眾熱心服務,用真情架起了警民連心橋——她們就是平度市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戶籍室的女警們。 

  城關派出所轄區常住人口十幾萬,每天到派出所辦理戶籍業務的群眾達上百人次,月均辦理業務量居全市首位。尤其是每年春天中小學生入學報名之前,每天辦事群眾更是人山人海。為確保不耽擱孩子上學報名,她們認真詢問辦事群眾的基本信息,把材料先受理下,列印好申請表,讓群眾先籤好字,再利用中午或晚上下班後,加班加點將一天的工作做完,從沒耽誤一名學生報名。解答群眾疑問的話語重複無數遍,嗓子啞了,始終不急不躁,一直保持溫和的態度。每年臨近高考,總有一些學生臨時找不到身份證或丟失身份證,她們開通高考學生辦證綠色通道,從未耽誤學生一節課。 

    

  在日常戶口辦理過程中,戶籍民警發現有的群眾由於對辦理戶籍手續不熟悉,經常跑冤枉路。她們在諮詢上級業務部門後,將各種辦理戶籍手續所需要的材料製作方便群眾的便民服務卡。對於群眾不理解的地方,她們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做好解釋工作,有的還用便籤紙為群眾詳細寫明,堅決不讓群眾跑三次。 

    

  為方便轄區群眾,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疾人辦理二代身份證,戶籍民警採取上門預約服務。前不久,家住北姜家莊村的姜先生來電話稱,兒子因身體殘疾要領取殘疾人補助急需身份證,無法到戶籍室照相辦理身份證。得知情況後,戶籍工作人員立即和姜先生約好上門時間,到其家裡為其辦好了二代身份證,使姜先生的兒子順利領到了殘疾補助。   

  城關派出所戶籍室熱情服務,受到群眾普遍讚譽,她們用真情架起了警民連心橋。近年來,先後被評為平度市三八紅旗集體、平度市名牌服務窗口、青島市文明戶籍窗口。 

相關焦點

  • 平度市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戶籍室組織開展窗口奉獻者,百姓貼心人服務...
    原標題:平度市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戶籍室:用真情架起警民連心橋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 通訊員 王樂在全力提升群眾滿意度工作中,平度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服務大隊在全局33個服務窗口,組織開展了"窗口奉獻者,百姓貼心人"服務競賽和社會展示活動,在深化"三度"(精度管理、熱度服務、微度監督)工作模式的基礎上,探索推行規範型、
  • 欒川縣城關派出所戶政室:優化窗口服務 提升群眾滿意度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史靜)「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欒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戶政室從規範業務流程、完善便民服務措施入手,著力提高窗口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本著為民服務的宗旨,創新工作思路,強化責任,增強窗口崗位服務意識,提升窗口服務質量
  • 寧陵城關派出所:精耕「小治安」 構建「大和諧」
    寧陵城關派出所民警向群眾宣傳講解安全防範常識    「不知不覺被忽悠得慌了神,要不是民警及時幫忙,就把驗證碼發過去了,現在想想都後怕!」12月3日,寧陵縣城關鎮居民馮先生說起遭遇「公檢法」式詐騙依然很激動,並對民警現場揭秘騙術避免自己損失4萬元,再三表示感謝。這是寧陵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的一個縮影。
  • 向群眾匯報丨壯志未與年俱老 忠誠履職盡擔當---記城關派出所社區...
    靜海公安城關派出所民警張曉東,今年已經51歲了,在28年的公安生涯中,曾榮獲個人二等功,先後多次獲得個人嘉獎及「優秀公務員」稱號。自2018年1月份調入城關派出所擔任社區民警以來,他一直深深紮根社區,俯下身子,邁開步子,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帶著滿腔熱情,一心撲在群眾的大事小情中,充分展現出新時期公安民警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形象。忠誠心向黨,實幹鑄信仰
  • 馮俊同志督導城關派出所隊伍建設工作
    在城關派出所,馮俊同志詳細詢問了解了備勤室改造情況,實地查看了駐警點住宿情況,馮俊同志對城關派出所積極協調政府相關部門解決備勤用房緊張做法予以充分肯定。隨後,馮俊同志在城關派出所組織召開了隊伍建設工作座談會。會上,謝立志副局長對全所2020年以來的隊伍建設工作進行了簡要匯報。
  • 牛莊派出所警民聯動成功救援走失老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夜間巡邏點亮「平安燈」 ,警民聯動編織「安全網」,今年以來,東營公安分局不斷強化高效聯動,構建協作配合、無縫對接、快速反應的常態化警民聯動機制,用真情善舉構建和諧警民關係,警民攜手共護轄區安寧
  • 青島臺東派出所:「警」力量潤物無聲 守護城市煙火氣
    臺東派出所社區民警王錫喜帶著輔警趙劍峰略有艱難地在人群中穿行,笑呵呵地挨個攤位打著招呼:「注意用電用火安全,生意興隆!」攤主們紛紛回應:「謝謝王警官,辛苦了!」王錫喜和趙劍峰的背影,跳動一抹37溫暖的藏藍,為繁華的夜市增添了安全的色彩。臺東商貿區,青島的最火商圈,商賈雲集,遊客如織。1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密布著3000餘家大小商企。
  • 派出所的戶籍輔警上班時間「帶娃」……
    >而是一個被大雨淋溼的走失兒童4月21日上午,新幹縣荷浦鄉荷浦村一熱心居民將一名走失兒童送至荷浦派出所。派出所的戶籍輔警作為所裡唯一的女性,立馬貼心地把小女孩溼漉漉的衣服脫下來,隨後用大衣裹住,溫馨地抱著,並打開「小太陽」幫她取暖、烘乾衣物。男民警則試圖從孩子的口中詢問出她父母的信息,可小孩也許是因為害怕,始終不肯說話。
  • 紙筆傳真情 耐心幫助聾啞人辦理身份證
    這是12月14日下午發生在欒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戶籍室的溫暖一幕。    2020年12月4日下午,欒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戶籍室熱情接待一位群眾,發現其用手比畫,神情焦急,原來是一名聾啞人,由於對工作人員存在戒備心理,戶口本也不讓看,無法辦理業務。於是工作人員拿來紙筆,用文字溝通。
  • 派出所裡有個「老鄭調解室」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紅旗 文/圖□ 通訊員 龐超「自派出所裡設立『老鄭調解室』,民警便騰出主要精力放在治安防範上,確保轄區平安不出事。今年初,咱派出所被省公安廳命名為全省首批『楓橋式派出所』,老鄭功不可沒!」
  • 大同雲岡派出所戶籍窗口周末「不打烊」
    雲岡派出所戶籍室辦證大廳周末不打烊、加班為群眾辦理身份證、入境業務。為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回應群眾新期待,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充分認識新時期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雲岡派出所戶籍室辦證大廳周末不打烊、加班為群眾辦理身份證、出入境業務。12月19日,雲岡派出所戶籍室民警面對著接踵而至的群眾,耐心細緻地為前來辦理的群眾解答疑惑、引導辦理業務。增強做好出入境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文明古國泱泱大國的「國門」意識,「窗口」意識,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 全省公安派出所工作在跨越中提升
    大力推進智能綜合指揮室建設。各地結合「一室兩隊」改革,以打造派出所「智慧大腦」為目標,加強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建設。哈爾濱整合東萊地區6個派出所,統一建設綜合指揮平臺,形成1、3、5分鐘處警圈聯勤聯動工作格局。哈爾濱平房分局打造集「指揮調度、視頻巡控、網絡安全」功能為一體的派出所綜合指揮室。雙鴨山在派出所建設指揮中心二級平臺,實現了扁平化指揮、警情快速處置。
  • 黨旗漫捲和諧風---舟山羅家岙邊防派出所寓黨建於群眾工作經驗做法
    浙江羅家岙邊防派出所地處舟山市衢山島東端,擔負著5個社區15個行政村、1016艘船舶、2.3萬人口的治安管理任務。全所現有官兵22名,黨員13名。多年來,羅家岙所牢固樹立「視人民群眾為第一父母,視駐地海島為第二故鄉」的工作理念,所黨支部提出了黨員「個個是旗幟、人人當模範、處處作表率」的口號,通過開展警民共建、黨支部結對幫扶、民警兼任村官等工作,將部隊黨建工作全程滲透到愛民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升了黨和政府及邊防官兵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鞏固了地方基層政權,搭建起了黨心連民心、警心貼民心的「連心橋」。
  • 大方縣鳳山派出所:「三心理念」譜寫「一心為民」新篇章
    加強社區警務工作保障,在每個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合理劃分功能區,設立警民議事會、辦公室、人民調解室等,滿足駐村民警、輔警、村警等的社區工作、生活需要,製作警民服務欄,警民聯繫卡,著力打造「聯動型」「服務型」警務,構建和諧警民關係,匯聚基層治理強勁動力。 實施「隊伍建設」工程,鍛鐵軍、鑄警魂。
  • 城西派出所:警務創新謀發展,警民同心護平安
    走進天台縣公安局城西派出所一樓大廳,正面牆上「以人民為中心」六個大字格外醒目,讓人真正感受到「人民警察為人們」的親切。正是秉承著這一理念,該所在獲得群眾口碑的同時,也摘得了全省「最美警隊」,全市清廉派出所示範點等多項省市級榮譽。
  • 聚焦能力建設 著力提升能效 切實發揮派出所綜合性戰鬥實體作用
    不斷完善矛盾糾紛動態排查、跟蹤化解機制,在派出所推廣設置人民調解室,豐富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餘萬戶居民為「必訪」對象,把工作觸角延伸到每個小區、樓棟、家門,從點滴小事中架起警民連心橋,形成更緊密的警民聯繫溝通格局。
  • 深入基層抓活魚丨人已離世五六十年,戶籍檔案仍能查到!民警高霞:不...
    今年8月份,哈爾濱市道外區80歲的許桂芹老人有了難處,她要尋找已離世五六十年的公公婆婆的戶籍底檔,為此她來到了轄區的東萊街派出所,時間過去了那麼久,她能找到戶籍檔案嗎?高霞決定手寫一份證明,給老人備用,同時也讓同事去檔案室找找以前的老底子,碰碰運氣,沒想到還真找到了。幾十年前的戶籍底檔雖然發黃、破損,但關鍵信息一個都不少。高霞在踏進這個戶籍櫃檯時,就悄悄給自己立了規矩,不到萬不得己,絕不讓來辦事的居民再跑第二趟,看著老人滿意離去,高霞心情也很好。
  • 膠州市三裡河派出所戶籍民警王媛媛:在平凡的崗位「翩翩起舞」
    2018年12月,警校畢業生王媛媛來到膠州市三裡河派出所成為一名戶籍民警,經過新警培訓和戶籍業務培訓後就迅速來到工作崗位上,剛開始時王媛媛還是一個戶籍「小白」,對戶籍業務和窗口工作知之甚少,而三裡河派出所的戶籍窗口又是膠州市公安局業務量最大、工作最繁忙的,為了適應工作崗位,她利用工作時間熟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