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紅黃綠好顏色,是金秋十月的底色。此刻的松原大地,到處一派繁忙景象。又到一年顆粒歸倉時,農田裡機械轟鳴,農田外保障正忙。
在省政府安排專項資金追加補貼後,松原第一時間派出工作隊深入村屯落實政策,指導改造農機設備,補齊機收作業短板。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2671臺玉米收割機改造任務,各地機收作業已全面鋪開。
凌晨5點,前郭縣王府站鎮阿拉嘎村廣臣農業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們準時出現在待收的玉米地裡。受颱風影響,倒伏的玉米不能如往年一般全程機械化收割。合作社在颱風過後,根據農業部門專業人員的指導對收割機加裝了餵入裝置,確保機械收割大部分的倒伏玉米。
儘管今年的秋收進度要較往年慢一些,但合作社理事長李廣臣卻並不擔心:「今年的秋收秩序特別好,市縣兩級部門成立了秋收服務工作組,各級幹部都在田間地頭為秋收的『最後一公裡』保駕護航。」
李廣臣口中的秋收服務工作組是松原市委、市政府為加快玉米搶收進度,最大限度減少農業損失,派往赴各縣(市、區)指導秋糧搶收工作的服務組。同時,松原市相關部門第一時間研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著力化解秋收農機不配套、勞動人手短缺、安全運力不足等突出矛盾,切實扛起保障糧食安全重任,力保秋糧顆粒歸倉。
阿拉嘎村村民王淑豔家院裡堆放著剛剛收割回來的玉米。據悉,松原市在協調涉農保險單位核災勘損、兌現補償基礎上,將按照每畝15元標準,給予10月底前結束倒伏玉米秋收任務的農戶一次性補貼,積極引導農戶加快收割進度,減少風災損失。
松原市發動各級黨政機關與貧困村結成秋收幫扶對子,派出市縣鄉三級共586個部門(鄉鎮)幹部深入尚未收割的6.7萬畝受災地塊,自備車輛、自帶工具、自理後勤,全力幫助貧困戶搶收倒伏玉米。 松原市委宣傳部供圖
前郭縣王府站鎮青龍山村村民坐著村上統一調配的車輛來到了各自的田地。松原各縣(市、區)分別出臺農村勞動人員交通安全補貼政策,為秋收客運用車提供資金補助。
幾公裡外的青龍山村,鄉、村兩級幹部們正在村口的道路交通安全服務站對過往的農用車輛發放交通安全宣傳單,並對車輛進行安全檢查、粘貼反光標識。青龍山村共設置服務站點4處,每處均有一輛志願者服務車隨時接送秋收的村民,每天運送20人次左右。
公安、交通、農機全員出動、聯合執勤,嚴厲查處無證無牌、貨車載人、超載越員超速駕駛等違法行為,無償為農用車輛粘貼反光標識。
充分發揮「兩站兩員」(交通管理站、交通安全勸導站和交通安全員、交通安全協管員)、「一村一警」、農機監理作用,全數摸清轄區農用車輛車籍車況、安全性能、交通標識及駕駛員底數。
通過廣播電視、農村大喇叭、懸掛條幅、微信、本地發布APP等方式,全面加強交通法律法規宣傳和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積極引導農民依法依規駕駛農用車輛。
採取疏堵結合的方式,建立縣統籌、鄉調度、村分派的新型農民務工出行用車服務平臺,歸口收集農戶秋收用工客運信息、招募志願合規車輛、統籌調配運力,及時解決農忙時節農民安全出行難題。截至10月11日,全市累計調配秋收務工出行車輛1548臺次。松原市委宣傳部供圖
像這樣的服務站遍布在全市各鄉村的出入口和交通要道,為秋收工作做足安全保障。松原市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積極探索縣、鄉、村交通安全管理新模式、新方法,不斷提高管理交通安全的能力和水平,推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向縱深發展。10月7日,松原市秋收用工交通保障指揮調度中心正式成立,根據農民秋收用車需求,統一調配運力,組織班線客車、計程車及志願服務車輛為秋收農民提供「點對點」的預約用車服務,全力做好秋收運輸服務保障。
處處秋色好,家家收穫忙。2020年的秋收,不僅僅是農民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一環,更成為松原全市上下聯動齊心搶抓農時保收穫的大事。傳技術、講政策、派車輛、同勞動……松原幹群一心,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了新時代的鄉村振興之歌。
【來源:中國吉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