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逗魚咬鉤的技巧

2021-02-08 行營釣具

點擊標題下藍字「行營釣具」即可關注

掌握逗魚咬鉤的技巧,對提高釣技和釣魚的興趣很有幫助,現將幾種逗魚咬鉤的技巧與釣友交流。

一跳逗:跳逗又叫快逗。跳逗有水下跳逗和水上跳逗兩種技法。水下跳逗是利用竿尖的彈力,將鉤餌從水下彈跳起來約20~50釐米,然後讓其自然下落,製造出鉤餌的動感,形成活食,一個過程可以連續彈跳23次,相隔一段時間再跳逗。也可以有間隔跳,在渾水和流水中使用跳逗,魚容易咬鉤。水底跳逗的關鍵要掌握好力度,防止出現掛魚動作,造成驚魚。水面跳逗是利用釣竿的彈性,使鉤餌在水面上跳,模仿昆蟲蛙類落水狀,誘魚咬鉤。筆者平時用小青蛙作餌,在荷葉中用跳逗的辦法釣黑魚十分有效。

二移逗:移逗又叫慢逗。移逗有兩種:一種是垂直移逗,一種是橫向移逗。垂直移逗的作法是:用釣竿將鉤餌慢慢地提上約20~30釐米,讓其自然下落,可反覆多次,垂直移逗容易使魚接鉤,發現魚漂停住或不下沉就應立即揚竿。橫向移逗將鉤餌緩慢在水下約為5~15釐米的範圍劃半圓,可劃兩到三個半圓,每劃一個半圓應等待片刻,觀察魚漂判斷是否有魚咬鉤,劃完三個圓,如無動靜,可如法炮製,在渾水和深水中使用此法,極為有效。

三懸逗:懸逗又叫手逗。不用浮標,全憑手上感覺釣魚。懸釣的作法是:將鉤餌停在水中或水面不動,時間可長可短,感覺咬鉤餌拉動魚線再揚竿,懸逗持竿費力,精神集中,容易使人疲勞,極要耐心耐力,懸逗主要用於釣鯽魚、鯿魚、鮊魚、草魚等。

四拖逗:拖逗分兩種:一種是定向拖逗,一種是任意拖逗。定向拖逗將鉤餌拋向窩子前方沉底後,將鉤餌分段拖至窩中,定向拖逗容易驚魚,除特殊情況,不宜採用;任意拖逗則是將鉤餌向任意方向拋出,或是向魚群拋出,可在水面回拉,也可將鉤餌沉下一段高度往回拉,拖逗宜拋遠,主線要放長,必要時,可減墜去標,拖逗常用於釣鮊魚、鯿魚、草魚等。

五靜逗:靜逗也叫餌逗,是將鉤餌放置於水底後,不再移動,全憑餌料的氣味顏色來逗魚。相當多的釣友喜歡採用此法,確實在一般情況下,此法相當普遍有效,特別是釣大魚。但是,在渾水和深水中此法效果明顯地差,所以,靜逗必須根據水質和水深來採用。

六輕逗:輕逗也叫微逗。即將鉤餌在原地作輕輕地上下移動。

七交叉組合逗:交叉組合逗即採用兩種以上逗魚的方法同時進行,如靜水逗與輕逗相結合,懸逗與拖逗相結等,運用交叉逗法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應儘量防止因使用方法不當而驚魚。

(本資料來源於網絡,歡迎釣友投稿)

【溫馨提示】倡導休閒生活方式,踐行休閒人生理念,恪守品牌歷史使命,成就興趣事業夢想。
——行營釣具 領先一步

相關焦點

  • 釣魚人,如果你覺得自己是高手,能否說出四個魚不咬鉤的原因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釣魚高手,能否說出四個魚不咬鉤的原因?一、水中缺氧,魚不咬鉤人在正常情況下也不缺氧。但去了高原不也得缺氧麼?同理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魚也會缺氧。輕度缺氧,魚會上浮,因此,魚不咬鉤就應該試釣不同的泳層,採取逗鉤、拖鉤、引鉤等手段,一直到有魚咬鉤為止。天氣悶熱時,還可以更換釣位,選擇有活水的地方。比如入水口,下風口,增氧機旁。
  • 逗魚可不是抖幾下杆子就叫逗魚
    ,提魚、溜魚、刺魚,都是很講究的技巧的,但是逗魚就沒什麼技巧了吧,不就是竿稍抖動一下就可以麼?那麼逗魚,簡單點的說法,就是通過手腕帶動竿稍,或上、或下、或拖、或提,有的手法是利用魚的好奇心,有的手法是模擬活餌,不一而足,但是不管哪種逗魚的手法,都時候看單下菜,不能只要是釣魚的時候就逗魚,反而會有不好的結果,那麼常見的逗魚手法,分別用在哪些場合呢?
  • 逗魚大法
    逗魚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僅有人工逗法即通過擺動釣竿逗魚,還有通過調整釣組、餌料等方式逗魚。
  • 雨後河水渾濁,有魚打水,卻無魚咬鉤,找對原因連竿上魚
    但是往往出現明明河裡有魚,還總是跳出水面打水,卻是不咬鉤,沒口!分享一下,大家愛好戶外野釣的朋友們,可以共同交流一下原因方法!如果確定河流的某個地方有魚,偶爾也經常有人釣,也有人釣起來,也可以看到有魚經常跳出水面打水 ,說明這個地方的魚群很多,是可以垂釣的!
  • 釣魚時水裡明明有魚,但是就是不咬鉤該怎麼辦
    於是架好釣臺,弄好支架,老壇玉米打窩,興高採烈地釣起了魚,還幻想著今天肯定爆護!一個小時過去了,二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沒想到魚漂還是紋絲不動。看看周圍的釣友們,心裡就很著急,當時心態也是有點崩了,於是不停地換餌料,結果到現在還是空軍。回家後靜下心來想了一想,釣魚急躁是最不可取的。
  • 魚窩裡魚星氣泡,卻沒魚咬鉤?別煩!這幾點輕鬆解決
    我想大多數釣魚朋友遇到的一件事就是窩子中有魚星,魚卻不咬鉤,今天我們將討論這個問題。魚星氣泡形成的原因我們看到的聚集氣泡是魚攪拌池塘泥中的雜質,當魚進食時,它們會在窩點下攪動。最初在水底部的空氣被釋放,並且從魚中吐出的氣泡一起漂浮形成魚星。
  • 同樣是咬鉤,大魚咬鉤和小魚到底有什麼不同?區別都在這些細節上
    很多人都說自己喜歡在自然水域釣魚,因為自然水域的魚種豐富個體懸殊,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是什麼魚咬鉤。但是有些老釣友說,我雖然不一定知道水裡是什麼魚咬鉤,但我能分辨出是大魚咬鉤還是小魚咬鉤。關於這點,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但路人甲要說大魚咬鉤和小魚咬鉤真的區別挺大的,掌握了訣竅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首先,大魚進窩的跡象很明顯。在自然水域釣魚平常都是以小魚為主,一旦大魚進窩很容易從一些跡象上看出來。比如說水裡突然安靜下來,原來的小雜魚不咬鉤了。再比如說窩子裡魚星四起,兇猛魚類進窩的時候一些小魚小蝦甚至會跳起來。
  • 有魚咬鉤提竿沒魚?這些原因和解決方法,掌握之後更優秀
    釣魚是一項變化多端的活動,尤其是魚口問題,在實際作釣中,總會遇到很多種情況,其中有魚咬鉤,但是提竿卻不見魚。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肯定都能碰到這個問題,老手是會去分析其中的原因所在,而新手的話,由於作釣經驗不足,可能會產生許多疑問,最後搞的一頭霧水,對垂釣失去信心。
  • 啤酒餌料的正確製作方法,上魚快,咬鉤猛
    啤酒餌料的正確製作方法,上魚快,咬鉤猛很多釣友都知道啤酒可以做餌料,但是很多釣友並不知道啤酒餌料應該如何製作。啤酒餌料其實對魚兒的誘魚效果很好,那些嘗試過啤酒餌料覺得啤酒餌料不好用的釣友肯定是用錯了。今天小編給各位釣友帶來啤酒餌料的正確使用方法。
  • 評測|川澤重力感應咬鉤變色夜光漂
    但晚上垂釣看漂的時候必然會受到阻擋,再加上魚咬輕口,又增加了看漂的難度。而我最近野釣的時候用的一款川澤重力感應咬鉤變色魚漂十分的好用,今天給大家評測推薦一下。川澤重力感應咬鉤變色魚漂才用的是複合納米材質,白天晚上都能夠看得非常清晰,解決了看不清漂相從而跑魚的問題。採用創新漂尾,一珠亮+五目漂尾,一珠亮能在夜晚清晰看到。而且這款魚漂靈敏度也是非常高的。
  • 水下魚多得很可是就是不咬鉤,原因非常簡單,就怕你想不明白
    很多釣魚人費盡心機去探索魚不開口的原因,最終一無所獲,其實水中魚多,但是不開口吃餌料,原因並不是特別複雜,如果你能探究出其中的深層次的原因,那麼就能分分鐘搞定這個問題,釣魚爆護也是遲早的事。讓餌料躺底,這樣魚在吃這些餌料的時候,由於長子線的隱蔽性強,魚餌天然的氣味,再加上餌料躺底時,魚吃餌料沒有感受到魚線上傳來的拉力,所以魚吃餌時的膽子才會慢慢變大。
  • 冬釣影響中魚的幾個因素(強烈推薦)
    寒冬時節,魚難釣,是因為冬釣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個人感覺冬釣需要把握好以下幾種關係,才能釣有所獲,發出來供大家參考。一、釣點深與淺的關係冬天在水庫、野河、堰塘釣魚,釣點的深淺決定是否能釣有所獲。二、餵窩換窩動與靜的關係冬天垂釣是人找魚,一般都習慣餵2-4個窩點。但在試釣換窩的時間差上,一定要把握好「動」與「靜」的關係,即走還是守。釣手來到一個新的釣場,先要查看一下水面的動靜和要選的釣位情況,發現魚活動的蛛絲馬跡,再選點找魚下鉤。
  • 釣鯽魚用幾號鉤,野釣鯽魚技巧
    (3)秋季釣鯽魚幾號鉤秋季,鯽魚「瞟肥體壯」,是一年中垂釣的黃金季節。秋季,魚個體大、量多,索餌積極。鯽魚個大體壯,成群結隊地四處活動覓食,做一個好窩可連續釣上一二十條,甚至四五十條。數千克以上的大鯉、大草魚等入窩進食迅猛,用鉤仍以伊勢尼、新關東、伊豆等粗壯的大號鉤為主,用中號以上的鉤也不影響鯽魚咬鉤。
  • 路亞時為什麼魚兒會尾隨但不咬鉤?高手來告訴你
    很多釣友去路亞時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有魚追餌到岸邊但就是不咬鉤?轉身逃向深水區。這是為什麼呢?該如何解決?現在小K針對這個問題,來給釣友們分析一下原因和經驗,希望對釣友們有所幫助!馬口會追著魚餌,說明魚對魚餌還是感興趣的,但是沒有咬鉤,我們來分析沒有咬的原因。
  • 外蒙古釣魚,魚追餌快到岸邊咬鉤,路亞釣細鱗鮭很爽
    外蒙古釣魚,魚追餌快到岸邊咬鉤,路亞釣細鱗鮭很爽
  • 野釣用蚯蚓怎麼避開麥穗雜魚?三個技巧、四種調整可合理規避
    蚯蚓雖有萬能餌之稱,然而在小雜魚的活躍期,使用蚯蚓卻很容易被麥穗、鰟鮍等中下層小型魚鬧鉤。這種小型魚嘴巴小遊速快,會啄食或撕扯鉤上的蚯蚓且很難吃進魚鉤,反饋至浮漂表現雖有標準的漂相但多為空槍狀態,給釣魚人產生了極大的困擾。回歸主題,野釣用蚯蚓怎樣避開麥穗等雜魚?
  • 【學釣】黃姑魚不是黃花魚 海釣黃姑魚技巧匯總
    在海濱城市,海岸線長,有多種釣魚方式,下面主要講幾種方式怎麼釣到黃姑魚。灘釣時,由於某種原因有海浪拍擊,要善於排除海浪的幹擾,正確掌握魚兒咬鉤的信號,這個是憑經驗感覺的活,得自己多次動手,不斷體會才能獲得,有別於書本上的理論。如遇有不大不小的風浪,魚咬鉤收線時,海浪會使釣線時松時緊,若手竿較輕時,應加速收線,否則魚會被捲入波谷而脫鉤。若手竿沉重時,則應放慢收線速度,否則也易跑魚。
  • 「水怪籠」、「翻板鉤」如何正確使用?只有取長補短,才好上魚
    在夏季的夜晚,由於白條夜間浮出水面的習性,所以不受白條襲擾的情況下,使用水怪籠釣鰱鱅,咬鉤上魚的效果,要於翻板鉤。我剛開始使用翻板鉤時,很多人覺得魚鉤子線這麼短,這不像釣魚,倒像是「錨魚」!看起來還真的有點相似。由於白天釣鰱鱅,遇到的最大的難題,就是白條太多了,使用水怪籠,可以說是白條連竿!翻板鉤的特點是,所使用的餌料是成品的方塊餌料。這種餌料霧化稍微慢點,雖然不利於誘魚,但由於翻板鉤的設計,子線短、鉤硬挺,能提高抗擊白條鬧餌。
  • 日本竹莢魚釣法,從釣魚的技巧、釣具全面解說
    好友Mary翻譯本文,從另外角度分享釣魚技巧!    「不就是竹莢魚嗎?可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用感知超細膩的釣具,感受細微的變化,積極地去嘗試竹莢魚釣法。新人也可以輕鬆入門,路亞的挑選和魚咬鉤的時機,魚群洄遊路線的判斷等等。這些和其它的路亞釣法的差別很大,是非常奧妙的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