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醫院閉環管理,343名血透患者怎麼辦?浦東全區總動員!

2020-12-13 澎湃新聞

浦東醫院閉環管理,343名血透患者怎麼辦?浦東全區總動員!

2020-12-01 1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眾志成城 攜手防疫

浦東醫院是承擔浦東新區最大血透量的醫院之一,同時血漿淨化量也在全市「名列前茅」。當醫院外的患者不能進來了,這組不一般的數據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浦東轄區內幾乎所有擁有血透室的醫院都接受了分流患者,意味著「120」驚人的轉運量,更意味著浦東醫院血透室每天撥出數千通電話,超強的工作量甚至讓一名血透護士暈倒在血透儀旁。

全區總動員

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醫學院診斷學系副主任、浦東醫院腎內科主任金惠敏說:「患者一旦開始血透就不能停,大部分患者一周要保證3次血透,否則會直接危及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浦東醫院血透室91臺儀器維繫的是343名長期血透患者的生命,11月20日啟動的閉環管理要持續14天,對當時不在院內的339名血透患者來說,可謂性命攸關。

閉環管理宣布的那一刻,金惠敏立刻向浦東新區衛健委醫政處匯報:「我們院外有339名血透患者,每周分成兩批做血透,明天就必須落實170名患者做血透!」

這是一次大考!別說浦東新區,整個上海也沒有遇到過如此重大的情況!新區衛健委迅速盤點「家底」,立刻將339名患者分解到東方醫院南院、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公利醫院、周浦醫院、浦南醫院等。目前,各家醫院的血透室都是超飽和運轉,一次血透需要4小時,正常一天最多翻三班,到一天血透工作結束就是夜間10點了。再加工作量,就意味著只能在夜間11時到凌晨3時左右,所謂「第四班」血透。

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血透「機位」列表反饋到浦東醫院,一場「電話大戰」就此打響!

「戰區總調度」是浦東醫院大內科護理二組科護士長兼血透室護士長賴碧紅;「戰士」是血透室35名護士;任務是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家庭住址,然後對接將分配到的醫院,了解相關醫院的血透時間分配;這些患者都應該居家隔離,前往醫院血透由「120」轉運,「120」車輛何時何地接送患者……海量的信息傳遞,由於大量患者年事已高,只能通過電話人工對接。

「最開始的一次轉院血透前,必須上門採樣做核酸,光是跟老人講清楚就要來來回回打五六個電話!」 賴碧紅聲音嘶啞,說:「一連三天,35個姐妹都在不斷接電話、打電話,跟患者打、跟醫院打、跟『120』打,正趕上氣溫突降,很多護士妹妹連跟家裡要件厚衣服的時間都沒有!」

血透室的護士們除了5個孩子已經上大學或者工作的以外,都是家有一寶或二寶的媽媽,其中還有4對浦東醫院雙職工,母親忽然離開孩子,相當一部分孩子都生病了。賴碧紅夫妻倆都在浦東醫院工作,期間也接到了幫她帶娃的小姨的電話,知道自己3歲半的二寶不吃不喝生病了,「當時太忙了,我一個電話也沒打回家,反而是看到家裡打來的電話就摁掉!」直到3天後,340名血透患者都安頓好了,賴碧紅才接了小姨打來的視頻:「看到孩子躺在沙發上連眼皮都抬不起,我頓時淚流滿面。」眼淚大顆大顆地浸透了口罩,賴碧紅連連搖頭,「我們的護士妹妹很多都經歷了同樣的煎熬。」

血透室主管護師劉晴宇也是雙職工,23日中午,她到境外旅客隔離區給患者治療,推著血透機器走在路上,她憂心著家裡只有婆婆一個人照顧年幼的孩子;走到隔離區,穿戴好防護用品正準備進入病房時,暈倒在了護士吧檯旁。作為「戰鬥減員」,劉晴宇被送到集中隔離點休養。

風雨過後見彩虹

「金主任,我老婆是不是又『作』了?」一名滿頭白髮的男子在血透室門外攔住了金惠敏。

11月27日,是浦東醫院血透室開動的日子——院內還有10名需要血透的患者,除了一名安排在病房內做血透外,其餘9名患者每周一、三、五在血透室做常規血透。

男子的妻子患有糖尿病,糖尿病足、尿毒症等等併發症嚴重,對丈夫非常依賴,在「正常的日子裡」,常常呼叫丈夫「給我抓癢」。疫情之下,家屬不能進入血透室,可是,患病的妻子依然呼叫丈夫,丈夫說她「作」得要死。金醫生安慰他道:「沒事沒事!風雨過後見彩虹,她的願望能實現的。」

偌大的兩個血透室只開了一個,往常一機難求的透析儀終於「閒」了下來。77歲的老病號王先生看見金醫生立刻笑了:「我運氣老好!本來該星期六出院的,結果被封閉在醫院裡,現在享受著超值服務!」他說自己剛住院的時候是「喝水都吐」、現在是「胃口好得不得了」、「醫生水平高!」

另一名女病人20日下午送她的老父親看急診,老人在急診大廳吊鹽水,結果趕上醫院閉環管理,導致這名女病人滯留在了醫院。金醫生說:「第二天她就要做透析,正好就住院治療吧。」女病人一邊做透析,一邊刷劇,臉上帶著微笑。

文字:張琪

原標題:《浦東醫院閉環管理,343名血透患者怎麼辦?浦東全區總動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解除閉環管理!的哥浦東醫院深夜排隊接患者回家
    100多名計程車司機守候在浦東醫院門口,連夜接患者回家。有的哥表示,公司一通知,自己第一時間就報名了。12月4日晚10點左右,寒風陣陣,一大批業調工作人員開始忙碌起來,為司機分發口罩、消毒、記錄車號、指揮車輛進入。次日零點,浦東醫院門口,隨著閉環管理的結束,第一批醫護人員走出醫院大門,等候在門口的人群發出了歡呼。「慢點,慢點,大家注意安全。」醫院外圍,工作人員大聲提醒。
  • 經14天閉環管理浦東醫院全面開診,醫生發朋友圈宣布開工
    經14天閉環管理浦東醫院全面開診,醫生發朋友圈宣布開工 時間: 2020-12-08 14:29  來源: 新浪健康   編輯: 浦東醫院院長餘波表示。 摘要:   「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我們全體員工經過14天的醫院閉環管理期,大家有了更好的院感防控意識。」浦東醫院院長餘波表示。  12月8日8點,因浦東局部疫情而封閉了14天的浦東醫院全面恢復門診、急診、發熱門診、住院等業務。
  • 浦東醫院:一場院感控制的「大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1月20日,一名護士因社區感染,被確診新冠肺炎,浦東醫院隨即啟動了閉環管理,成為疫情發生以來上海第一家實施閉環管理的醫院,在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確實,這場突如其來的全院閉環管理大考,對於浦東醫院來說是第一次,其實在疫情發生後的上海,也是第一次。11月20日中午,一名護士確認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陽性,整個浦東醫院頓時緊張起來。
  • 浦東醫院閉環管理,343名血透患者怎麼辦?浦東全區總動員!
    浦東醫院血透室91臺儀器維系的是343名長期血透患者的生命,11月20日啟動的閉環管理要持續14天,對當時不在院內的339名血透患者來說,可謂性命攸關。 閉環管理宣布的那一刻,金惠敏立刻向浦東新區衛健委醫政處匯報:「我們院外有339名血透患者,每周分成兩批做血透,明天就必須落實170名患者做血透!」 這是一次大考!別說浦東新區,整個上海也沒有遇到過如此重大的情況!
  • 浦東醫院今晨全面恢復醫療:門庭若市,擇期手術排了30多臺
    圖說:浦東醫院今晨全面恢復醫療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有幾十臺手術要做,幸好解封了。」昨晚10時許,浦東醫院院長餘波轉發了一則媒體報導,引來許多同行的點讚、祝福。這是他下午在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醫院實施閉環管理後,對全體在院人員開展5輪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跳廣場舞、吃月子餐,臨走還收到禮包……浦東醫院患者出院,竟有些...
    病人開始有條不紊地分批出院12月5日零時,浦東醫院正式結束為期14天的閉環管理,院內800多名病人和家屬將依次出院。200多名歸心似箭的病家選擇連夜出院,更多人則等待朝陽升起,再徐徐歸家。不少病人說,院內職工都很負責,相處出感情了,臨走還有些點不舍。
  • 機場防疫最吃緊的時候,上海浦東使出了這個大招,防控閉環變得更...
    浦東正在嘗試運用大數據手段,讓防疫閉環變得更加「聰明」,更加高效。  駐場志願者就怕「心裡沒底」   作為駐場指揮,胡紹寶管理著13名志願者,每次輪班一幹就是12個小時,最多一天要連續轉運200多名入境人員。腰酸背痛,喉嚨沙啞,對這些駐守機場的志願者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但讓胡紹寶最難受的,還是心累。
  • 「讓浦東機場成為疫情下中外人員往來的安全港灣」——來自浦東...
    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處處長郭裕彬表示,在海關總署和上海口岸聯防聯控機制統一指揮下,經過與新冠肺炎疫情近一年的「較量」,浦東國際機場入境人員衛生檢疫常態化管理機制不斷完善,「外防輸入」能力與信心不斷增強,越來越多航空公司將浦東國際機場作為重啟中外航線的首選地,「浦東機場正成為疫情下中外人員往來的安全港灣」。
  • 上海浦東醫院全面複診
    【解說】12月8日起,上海浦東醫院全面恢復門診、急診、發熱門診、住院、體檢等業務。上午8時,記者在現場看到,門診預檢通道已經排起了長隊,量體溫、出示隨身碼……一切顯得井然有序。  泌尿外科主任龔旻的診室外等候了很多患者。龔旻告訴記者,他工作才兩個小時,已經有100多個號「掛好了」。
  • 上海發布會匯總:浦東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未接觸過冷凍食品
    以下為主要內容:上海浦東新區新增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系浦東機場搬運工會上通報,今晨,浦東新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報告一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經市疾控中心覆核,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結合臨床、影像學表現和實驗室核酸檢測結果,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浦東醫院已暫停日常門急診醫療服務,醫院內環境全面消殺,在院4015...
    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浦東新區副區長李國華、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透露,病例2在浦東醫院從事護理工作,為病例1的妻子。
  • 在閉環管理前完成了手術!「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在閉環管理前完成了手術!湯敬東感覺不對,這才知道:剛剛,醫院宣布把住院大樓封了。緊接著,4點,手術室接到通知:除非緊急手術,其他手術都停了。這臺手術,患者是26歲的雲南騰衝小夥子小陳,假如不做這個手術,他的整條大腿都可能被截肢。
  • 疏通基層診療毛細血管,BMC怡和嘉業助上海浦東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
    深究其因,其一基層醫療機構力量薄弱,資源集中的醫院卻人滿為患,就醫難看病難無法破解;其二部分地區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後,患者得不到動態追蹤隨訪和及時有效的治療幹預。如何打通看病難「最後一公裡」,疏通就醫難的「毛細血管」?這是浦東新區的煩惱,也是全國面臨的共同挑戰。
  • 浦東愛心媽咪小屋數量已達441家|區總工會|浦東新區|樓宇|...
    「擴容50家『小屋』」作為2020年浦東新區實事項目,自今年上半年啟動以來,已取得良好實效。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建成小屋441家,其中公共型71家、樓宇園區型53家、企事業型317家,實現了開發區、街鎮全覆蓋,同步在重點商圈、樓宇、園區等女職工集中區域進行了拓展。
  • 「一網統管」再升級,浦東「城市大腦...
    這樣的預警推送在浦東「城市大腦」長江口禁捕智能監管系統上進行著智能推送。該系統通過共享船舶AIS系統,實時掌握區域內所有漁船實時動態信息,通過建立算法倉智能比對船位、航速、航向、船名、航行目的地、航行軌跡等信息,形成智能預警,有效支撐漁政、環保、公安、海事等多部門實現精準聯合執法。
  • 浦東「大書櫃」10歲了!浦東圖書館新館10周年發展大會暨第十一屆...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宋寧華)浦東「大書櫃」10歲了!昨天,以「新使命 新內涵 譜寫圖書館發展新篇章」為主題的浦東圖書館新館十周年發展大會、暨第十一屆浦東圖書館學術論壇在浦東圖書館舉行。圖說:浦東圖書館新館10周年發展大會暨第十一屆浦東圖書館學術論壇舉行。
  • 上海公布2例本地確診病例流調最新進展,將浦東新區周浦鎮明天華城...
    浦東新區副區長李國華介紹了浦東新區兩確診病例詳細情況11月20日,浦東新區周浦醫院、上海市浦東醫院發熱門診各報告一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兩例病例系夫妻關係。20日晚,經市、區疾控中心覆核,兩人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陽性。
  • 1箱行李變18箱,乘8881號出租…浦東醫院病人出院:「已與醫護相處出...
    12月5日零時,浦東醫院正式結束為期14天的閉環管理,院內800多名病人和家屬將依次出院。200多名歸心似箭的病家選擇連夜出院,更多人則等待朝陽升起,再徐徐歸家。不少病人說,院內職工都很負責,相處出感情了,臨走還有些點不舍。
  • 仁濟醫院尿毒症患者今天在家做血透
    圖說:患者在家中完成血透 來源/仁濟醫院提供今天上午7時30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倪兆慧帶著團隊趕到了50多歲的尿毒症患者駱先生家中。4小時完成首次居家血透對於成為第一個居家血透患者,駱先生非常開心,回想起這3年來無論颳風下雨、酷暑嚴寒到醫院血透的經歷,他感慨道:「今後可以免去路上的辛苦,可在規律血透基礎上靈活地調整血透間隔、每次透析時間,讓我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更大的自主安排。」
  • 抗擊疫情義不容辭 浦東民企同舟共濟
    上海浦東新區工商聯迅速行動起來,於大年初一發布《浦東新區工商聯(總商會) 浦東新區光彩會關於號召廣大民企抗擊疫情開展專項募捐並做好救災宣傳報導的通知》,發起「浦東民企同舟共濟,抗擊疫情義不容辭」專項募捐活動,捐贈款項將統一專項用於武漢市當地及浦東新區本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