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眾志成城 攜手防疫
浦東醫院是承擔浦東新區最大血透量的醫院之一,同時血漿淨化量也在全市「名列前茅」。當醫院外的患者不能進來了,這組不一般的數據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浦東轄區內幾乎所有擁有血透室的醫院都接受了分流患者,意味著「120」驚人的轉運量,更意味著浦東醫院血透室每天撥出數千通電話,超強的工作量甚至讓一名血透護士暈倒在血透儀旁。
全區總動員
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醫學院診斷學系副主任、浦東醫院腎內科主任金惠敏說:「患者一旦開始血透就不能停,大部分患者一周要保證3次血透,否則會直接危及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浦東醫院血透室91臺儀器維繫的是343名長期血透患者的生命,11月20日啟動的閉環管理要持續14天,對當時不在院內的339名血透患者來說,可謂性命攸關。
閉環管理宣布的那一刻,金惠敏立刻向浦東新區衛健委醫政處匯報:「我們院外有339名血透患者,每周分成兩批做血透,明天就必須落實170名患者做血透!」
這是一次大考!別說浦東新區,整個上海也沒有遇到過如此重大的情況!新區衛健委迅速盤點「家底」,立刻將339名患者分解到東方醫院南院、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公利醫院、周浦醫院、浦南醫院等。目前,各家醫院的血透室都是超飽和運轉,一次血透需要4小時,正常一天最多翻三班,到一天血透工作結束就是夜間10點了。再加工作量,就意味著只能在夜間11時到凌晨3時左右,所謂「第四班」血透。
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血透「機位」列表反饋到浦東醫院,一場「電話大戰」就此打響!
「戰區總調度」是浦東醫院大內科護理二組科護士長兼血透室護士長賴碧紅;「戰士」是血透室35名護士;任務是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家庭住址,然後對接將分配到的醫院,了解相關醫院的血透時間分配;這些患者都應該居家隔離,前往醫院血透由「120」轉運,「120」車輛何時何地接送患者……海量的信息傳遞,由於大量患者年事已高,只能通過電話人工對接。
「最開始的一次轉院血透前,必須上門採樣做核酸,光是跟老人講清楚就要來來回回打五六個電話!」 賴碧紅聲音嘶啞,說:「一連三天,35個姐妹都在不斷接電話、打電話,跟患者打、跟醫院打、跟『120』打,正趕上氣溫突降,很多護士妹妹連跟家裡要件厚衣服的時間都沒有!」
血透室的護士們除了5個孩子已經上大學或者工作的以外,都是家有一寶或二寶的媽媽,其中還有4對浦東醫院雙職工,母親忽然離開孩子,相當一部分孩子都生病了。賴碧紅夫妻倆都在浦東醫院工作,期間也接到了幫她帶娃的小姨的電話,知道自己3歲半的二寶不吃不喝生病了,「當時太忙了,我一個電話也沒打回家,反而是看到家裡打來的電話就摁掉!」直到3天後,340名血透患者都安頓好了,賴碧紅才接了小姨打來的視頻:「看到孩子躺在沙發上連眼皮都抬不起,我頓時淚流滿面。」眼淚大顆大顆地浸透了口罩,賴碧紅連連搖頭,「我們的護士妹妹很多都經歷了同樣的煎熬。」
血透室主管護師劉晴宇也是雙職工,23日中午,她到境外旅客隔離區給患者治療,推著血透機器走在路上,她憂心著家裡只有婆婆一個人照顧年幼的孩子;走到隔離區,穿戴好防護用品正準備進入病房時,暈倒在了護士吧檯旁。作為「戰鬥減員」,劉晴宇被送到集中隔離點休養。
風雨過後見彩虹
「金主任,我老婆是不是又『作』了?」一名滿頭白髮的男子在血透室門外攔住了金惠敏。
11月27日,是浦東醫院血透室開動的日子——院內還有10名需要血透的患者,除了一名安排在病房內做血透外,其餘9名患者每周一、三、五在血透室做常規血透。
男子的妻子患有糖尿病,糖尿病足、尿毒症等等併發症嚴重,對丈夫非常依賴,在「正常的日子裡」,常常呼叫丈夫「給我抓癢」。疫情之下,家屬不能進入血透室,可是,患病的妻子依然呼叫丈夫,丈夫說她「作」得要死。金醫生安慰他道:「沒事沒事!風雨過後見彩虹,她的願望能實現的。」
偌大的兩個血透室只開了一個,往常一機難求的透析儀終於「閒」了下來。77歲的老病號王先生看見金醫生立刻笑了:「我運氣老好!本來該星期六出院的,結果被封閉在醫院裡,現在享受著超值服務!」他說自己剛住院的時候是「喝水都吐」、現在是「胃口好得不得了」、「醫生水平高!」
另一名女病人20日下午送她的老父親看急診,老人在急診大廳吊鹽水,結果趕上醫院閉環管理,導致這名女病人滯留在了醫院。金醫生說:「第二天她就要做透析,正好就住院治療吧。」女病人一邊做透析,一邊刷劇,臉上帶著微笑。
文字:張琪
原標題:《浦東醫院閉環管理,343名血透患者怎麼辦?浦東全區總動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