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0-12-26 南方新聞網

科技創新是一座城市發展活力的不竭源泉。從1992年珠海科技重獎的春雷乍響,到2019年珠海在全國289個城市中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十,創新精神已成為珠海發展的亮眼名片,歷久彌新。

  近日,中國社科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從綜合經濟、經濟可持續性、營商軟環境、科技創新、經濟活力和社會包容性等九大維度進行比較研究。其中,珠海位居2020年中國城市經濟活力競爭力指數榜單第五名,僅次於深圳、北京、廣州、上海四大一線城市。

  經濟活力是衡量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而科技創新是一座城市發展活力的不竭源泉。從1992年珠海科技重獎的春雷乍響,到2019年珠海在全國289個城市中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十,創新精神已成為珠海發展的亮眼名片,歷久彌新。

  創新要素不斷集聚、創新環境持續改善、創新服務顯著提升……著眼於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珠海科技創新發展有了新定位:未來五年打造成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科技創新中心,創建國家創新型示範城市,科技創新成為城市新名片,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佔有一席之地。

  高水平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9月2日,由格力電器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核級冷水機組經鑑定,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至此,格力共擁有29項「國際領先」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兩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兩項、中國專利獎金獎4項。

  從一個僅擁有一條簡陋的、年產量不過兩萬臺窗式空調生產線的無名小廠,到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家電行業翹楚,崛起的格力電器是珠海高水平推動科技創新的見證者,同時也是參與者。

  「鋼鐵巨獸」填海造陸、「不用電費」的格力光伏空調、「不設圍牆」的電子圍網、全新手術器械獲歐美國家權威認可……僅2019年,珠海共獲得國家科技獎4項、省科技獎14項,再次刷新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珠海企業展現了不俗的創新實力。麗珠醫藥、泰諾麥博、愛姆斯坦生物、樂維再生醫學、賽樂奇生物、寶銳生物等在疫苗研發、病毒抗體新藥研發以及間充質樣幹細胞注射液、核酸檢測試劑原料、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病毒核酸診斷試劑盒等方面發力,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數據有力地證明,科技創新正成為珠海創新型經濟的「壓艙石」: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計高新技術企業達2203家。擁有各級新型研發機構33家,其中省級以上16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累計295家。全市共有科技型企業孵化器35家、眾創空間35家,在孵企業達1393家。創新型經濟加快成長,前三季度登記技術合同179項,技術合同登記交易額為25.29億元,其中技術交易額為24.97億元。

  目前,珠海創新人才不斷集聚。數據顯示,全市累計省領軍人才15名,省級創新創業團隊8個,市級創新創業團隊78個,市級院士工作站11家。

  打造新興產業發展「強磁場」

  11月15日,華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聯合創新中心揭牌,該中心將充分發揮珠海在軟體和信息服務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的良好基礎和領先優勢,以國產辦公軟、硬體為突破口,兼顧其它數位化領域發展,大力發展基於鯤鵬技術路線的產業生態,推動珠海數字經濟轉型升級。

  11月6日,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粵港澳大灣區(珠海)數據與應用中心揭牌,該中心建立後,將促進遙感信息數據應用推廣,加速粵港澳大灣區空間信息應用產業化進程,為現代農業、防災減災、資源環境、公共安全等重大領域提供服務和決策支持。

  一個個實實在在的項目,支撐起珠海新興產業建設的「鋼筋鐵骨」,加速開拓新經濟的廣闊藍海。華為、騰訊等巨頭先後牽手珠海,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大科技平臺紛紛「落子」珠海,彰顯出珠海對優質創新資源的強大吸引力。

  當前,珠海已形成電子信息、家電電氣、石油化工、電力能源、精密機械製造和生物醫藥等「六大工業支柱」產業,現代金融、旅遊休閒、會議展覽、交通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猛。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如何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破題良方。

  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列印設備五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一批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已成為帶動新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納睿達自主研發出最新一代相控陣雷達超精細化天氣觀測系統,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小源科技致力於人工智慧語義解析技術和應用,成為全球智慧簡訊行業領先的情景簡訊平臺運營及服務商;司邁科技參與的「微創等離子前列腺手術體系的關鍵技術與臨床應用」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項目創建了微創等離子前列腺切除手術體系……

  在產業「騰籠換鳥」的號角聲中,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將愈加凸顯。

  珠澳科技創新合作邁上新臺階

  10月26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0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等)項目資金。廣東琴智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申報的「粵澳先進智能計算聯合實驗室」項目入選2020年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立項項目,將獲500萬元資金支持。

  「該實驗室由琴智科技研究院聯合澳門大學等機構組建,由四位院士和多位知名專家、企業家領銜,致力於建設一流國際創新基地。」珠海大橫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鄧練兵表示,瞄準下一代E級智能超算,實驗室將基於橫琴人工智慧超算中心資源,在先進智能計算基礎理論、算法、共性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解決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的「掐脖子」問題,努力在國家競爭中實現反超。

  琴智科技研究院邁出的對澳合作步伐,是珠澳科技創新攜手共進的一個縮影。珠海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在科技項目落地、科技要素流動、科技平臺建設等方面打出「組合拳」,珠澳科技創新合作成效顯著。

  大潮既起,勢如破竹。珠海市政府率先推動與澳門科技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大灣區內首個與澳門科技大學展開全面合作的地市;率先引進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橫琴建立分部,成為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內地落戶的唯一城市。

  今年8月1日,《珠海市珠港澳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辦法》是全國首個從市級層面支持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的政策,通過獎勵補助、配套補助等方式,支持港澳地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珠海設立分支機構、港澳科技成果轉化、粵港澳科技合作項目配套,最高獎勵達200萬元,將有力推動珠港澳三地科技創新合作不斷升級,營造創新基礎紮實、創新氛圍濃厚、成果轉化順暢的協同創新環境。

  「珠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將努力謀劃好市級層面推進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大舉措,將珠港澳合作從『點對點』拓展至『面對面』。」市科技創新局局長王雷表示,一方面珠海要練好內功,強大自身創新實力,培育建設好高企、獨角獸、科研機構、創新平臺等創新主體,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另一方面要開放創新,擁抱外部機遇與資源,承接廣深港澳創新資源外溢,特別是做好和深圳產業對接,支持科技成果來珠海轉化。

  珠江兩岸,創新如燎原之火,在這條世界級科創走廊熊熊燃燒,書寫著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性。

相關焦點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集聚創新要素的吸引力,泰興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化聯合會向泰興經濟開發區頒授中日新材料產業合作園牌匾,同時成立泰興經濟開發區戰略發展諮詢委員會。泰興市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的泰興新材料研究院、同濟大學綠色發展和循環經濟創新中心泰興分中心、安全生產實操培訓與應急演練示範基地、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封閉場地測試基地(泰興)四大平臺揭牌。  「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 首創股份江瀚:用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本屆大會以「展望『十四五』——科技助力生態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首創股份受邀出席本次會議並參與圓桌對話環節。/董事總經理黃曉軍、蘇伊士新創建高級副總裁,蘇伊士亞洲高級副總裁孫明華、 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其林、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環保企業總裁葉明強、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雷霆共同圍繞「環保企業如何助力『十四五』環境質量改善」、「生態環保『新基建』的技術引領性」等議題展開討論。
  • 李玉保:跑出「加速度」穩固「強基石」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曾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在「十四五」新的時期,推動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新的時代主題。
  • 李玉保:跑出「加速度」穩固「強基石」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曾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科技創新引領北侖外貿高質量發展
    11月28日,寧波德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棟業又從鍾南山院士手中,接過了象徵空淨行業至高榮譽的「南山獎」獎盃,一舉斬獲了「科技創新產品獎」,再一次印證了其領跑全行業的實力。德業科技的另一家子公司德業變頻則從去年開始就加強人才引進,優化太陽能變頻技術的應用,使產品競爭力大增。
  • 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丨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花落中車
    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丨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花落中車 2020-12-07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賦能強產業——涵江區堅持創新引領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科技特派員紮根一線,引領農民致富。今年,該區在原有31家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的基礎上又增加了6家,3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已入庫。依託高新區創客夢工場吸引科技人才,引進科技項目,目前該平臺共孵化項目101項。  抓科技就是抓經濟,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涵江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創新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以科技助力一二三產發展。
  • 遠東控股集團以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
    作為民營企業的典型代表與行業領軍企業,遠東控股集團一直在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科技,始終是第一生產力,遠東控股集團三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將科技視為引領發展的重要動力,以技術領先、質量領先、產品領先,向著數一不數二的戰略目標不斷前進。
  • 2020世景會 數字賦能、科技引領智慧園林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2020世景會 數字賦能、科技引領智慧園林高質量發展)
  • 助推發展高質量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創新引領未來
    在汽車行業技術更新迭代加劇、發展模式翻新、競爭愈加白熱化的今天,汽車企業如何高瞻遠矚把握髮展潮流、規劃發展路徑、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科技創新引領未來。  以技術創新為驅動 帶動品牌向上  在中國輕型商用車行業的競爭發展中,科技創新、智能製造是行業不斷迭代升級的發展趨勢。
  • 人民網|生態優先科技引領 中國核電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核電黨委副書記杜運斌表示,一是堅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不動搖;二是從技術上、質量上等全方位確保核電安全發展;三是注重技術領先、科技創新,讓核電項目更好地造福社會。生態核電:踐行和諧共生理念「誰在落實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工作中走在全國的前列,誰就實現了高質量的發展。」
  • 雲南省菸草農業科學研究院科技創新 引領菸草產業發展
    雲南是全球最大的烤菸產區,是中式捲菸的核心原料保障基地,是菸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領頭羊」。在菸草農業由傳統向現代發展的關鍵時期,科技創新成為驅動現代菸草農業發展的首要力量。只有「育良種」,才能「興良煙、惠菸農」,只有為種子注入科學的基因,才能換來萬頃金葉香。「十三五」以來,雲南省菸草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出菸草新品種21個,儲備了一批優良潛力品種。
  •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運鴻集團李玉保積極助推產業升級
    在科學技術現代化的跑道上,我國近年來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為服務民生、造福社會、促進經濟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驅動力。隨著近些年中美創新對話機制的頻繁交流,為中美科技創新合作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機遇。
  • 企業家精神引領高質量發展
    新形勢下,企業家肩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任,要帶領企業走向更輝煌未來,需高揚企業家精神之帆,識別機遇、把握機遇、搶抓機遇,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堅定信心育先機,勇擔使命開新局,聚力聚緣,努力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 河鋼集團:科技創新賦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河鋼集團扛起鋼鐵報國的使命擔當,在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不斷貢獻河鋼力量。挺起大國重器和超級工程的鋼鐵脊梁、打造中國鋼鐵硬核競爭力、再造產業新未來……河鋼人以蓬勃昂揚的奮進姿態,點燃科技創新強勁引擎,在極不平凡的年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奮力奔向新未來。使用摩爾印記家電板的海爾高端冰箱。
  • 張佔倉:以專利高質量引領經濟發展高質量
    張佔倉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領力量,近年來我省專利發明與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以此為新的起點,還要乘勢而上,從提升發明創新能力、加快轉化應用、加大研發投入等方面入手,推動智慧財產權工作再上新臺階
  • 以創新培育壯大首府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12月15日,《廣西日報》刊發中共南寧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理論文章《以創新培育壯大首府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文章展示了近年來南寧市牢牢堅持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紮實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引領首府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引擎。創新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
  • 創新引領 科技驅動 科技城市建設運營的鑫苑實踐
    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經濟正經歷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重要轉型的當下,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也是推進城市經濟動能轉換及轉型升級的關鍵。
  • 隆基泰和以科技創新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此前,為進一步推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產業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國際被動房大會在產業鏈延伸、人才引進、技術合作推廣等方面帶來的重大機遇,高碑店市提出了選址建設「國際綠色建築產業基地」,打造「中國綠建之都」的發展思路。此次對接活動,是高碑店市「三創四建」推進以科技創新為重點的全面創新的具體舉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