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用「我沒有選擇」欺騙自己嗎?

2021-02-09 改變自己

#時間不會等你#


#每周多一點自主#


彭縈:

權利的遊戲裡有這樣一段對話。

「I don't have a choice. 」「That's  what people always say, what they tell their families, what they tell themselves. You DO have a choice, and you've made it. 」

我從來就不相信 「我沒有選擇啊」這種鬼話。你從來都有其它選擇,只是你不敢去做而已。請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你還在用「我沒有選擇」欺騙自己嗎?

by 貝加

前些年,我的好友總是抱怨夜裡睡不好覺,因為和孩子同床,孩子睡覺特別不老實,半夜踹醒她也是常有的事。

我建議她和孩子分床睡。

她說:「不行,她總是踹被子,分床睡肯定會感冒。」

我建議她準備一個帶護欄的小床,一個大點的被子。

她繼續回答:「那根本不行,你想得太簡單,blablabla」

我發現,和孩子同床,對於好友而言,是「痛苦不堪」又「不得不做」的事。結果,她就一直痛苦地堅持著,現在得了嚴重的失眠。

另一個朋友給我講過她媽媽的故事,她的媽媽也有許多「不得不做」。

據她說,媽媽上班非常忙,回家以後經常累的腰酸腿疼,她和爸爸每次都說讓媽媽歇一歇,結果,媽媽非要每天堅持拖地,但凡有些髒衣服就一定要洗掉,並且好好的洗衣機不用,用手洗。她經常一邊抱怨丈夫和孩子不幫自己做家務,一邊辛苦地幹著大家都覺得沒必要做的家務。

朋友一直覺得家裡地板沒必要每天拖,並且那些大物件也沒必要手洗。多次勸說媽媽,可是媽媽總是說「你以為我想幹活?不做能行嗎?你們都這麼懶,我不得不做」。

朋友說,和媽媽一起生活很累,幫她拖地自己累,不幫她拖地聽她嘮叨累。她最期待的事情是媽媽停止做「不得不做」的家務,還自己耳根清淨。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每天拖地」和「手洗床單被單」是「不得不做」的事。

生活中,經常有需要被我們看作「不得不做」的事,然而在他人眼中卻是一件奇怪的事。這些不得不做,可能被我們冠以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客觀原因(地板髒),周圍的壓力(同學結婚大家都去行禮),家庭角色(媽媽一定要整理家務),遵從大眾(大家都這樣)等一系列外部原因,這些原因似乎又不由自己選擇。總之,是我們自己不能控制的,我們是被逼的。

為什麼如此累還不休息一下?

因為家裡亂

為什麼打完孩子自己也很難過卻還要打?

因為他不聽話

為什麼你那麼討厭她還要交往?

因為她是我同事,不能不理會

為什麼討厭做飯還要做?

因為不做飯就沒飯吃

不能請小時工嗎?

太浪費錢

……

總之,無數的理由讓我們把這些變成了「不得不」的事情,並且這些理由聽起來貌似也很順耳,可不就是這樣子嗎?這恰恰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於這樣的思維模式。

仔細思考一下便會發現,這些話裡面透露出的涵義,那就是「身不由己」——我不想這樣,但是我沒有辦法,我不得不這樣。

這類思維還有一種流氓變體:

我知道這麼說會傷害你,但是我不得不如此。

我知道這麼晚打攪你很不好,但是我不得不這麼做,因為這個事情很緊急。

我也不止一次在半夜收到情感求助,原因就是:抱歉這麼晚打攪你,但是我不得不這麼做,因為我女朋友要和我分手。(他女朋友的決定讓他「不得不」打攪我,而不是他想打攪我)

這也可以成為無可奈何、不得不做的理由。

大家可曾想過,為什麼有些人的生活那麼逍遙自在,有些人的生活總是充滿「不得不」的身不由己?

迴避責任


這種方式可以淡化我們的個人責任,試圖對自己將要採取的行動進行責任迴避。

為什麼打孩子?因為他不聽話。(這種方式迴避了我們不懂孩子心理,不會教育孩子,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的責任,將責任推到孩子身上)

你為什麼打人?因為他碰了我的車。(迴避了自己的暴力問題,將責任推到對方的行為上)

你為什麼不離婚?為了孩子,因為孩子不能沒有爸爸。(迴避了自己不敢脫離婚姻的恐懼感,將責任推到孩子身上)

到底是離婚後媽媽帶孩子,然後偶爾去爸爸那裡小住一段,孩子開心?還是每天看父母吵架、冷戰甚至打架開心?

恐怕真正的原因是自己不敢面對未來,沒有勇氣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們不評判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努力維持婚姻的行為,但是將責任轉嫁給孩子一定是不當的。有些媽媽還會說「媽媽都是為了你」,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是自己造就了父母的痛苦。

放棄努力的藉口


因為外部客觀原因,我「不得不」,所以這不能怨我,所以我的痛苦是我無能為力的。這個過程,是放棄自我努力的過程。

前段時間轟動網絡的那場家暴致死案,妻子被丈夫家暴活活打死。其實,在之前多次發生家暴的時候,這位妻子就曾經對她的姐姐說過「我早晚會死在他手裡」。

她有無數次機會可以離開那個男人,可是她「不得不」留下,因為拿她的話說「他每次都一把鼻涕一把淚跪著求我,說他會悔改,我不得不給他機會」。

也許她只是不甘心放棄自己多年的付出,不甘心面對婚姻的失敗,缺乏重新生活的勇氣。

是的,不幸的人總是經意不經意地被生活綁架,把自己變成一個被綁架的傀儡。

心理學上曾經研究過那些久坐監獄出獄的人,這些人往往最後還是會再次進監獄,因為他們已經不習慣外面自由的生活。

同樣,習慣被痛苦、不幸、習俗、從眾綁架的人,也不善於讓自己走出來。為了擺脫想走又不敢走的心理困境,他們不斷地把責任推脫到別人身上,以減輕自己不去主動努力的壓力。

終究,人都是無法過自己這一關,所以為自己找一些藉口罷了。

事實上,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對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負責任。一個人自己不想做,別人是無法強迫他的。就如同那句著名的話,「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想不做什麼可以不做什麼」。你不能為所欲為,但是卻可以有所不為。 


被習性掌控


很多在婚姻中感到不幸福的女人,經常在「你真是讓我傷透了心」「你害了我的一生」中堅持了一年又一年。

親愛的,沒有人能害你一生,只有你自己。「責任都是他人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這是多麼不幸的想法。

生活就像一個照妖鏡,這一切不幸,其實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只是你沒有意識到。真實的情況是,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是會如此選擇。

就如同我前段時間收到的求助,那是一個結婚多年對丈夫百般不滿意,對生活感到痛苦不堪的女人,結果,還在今年順應潮流生了二胎。痛苦中選擇了更加痛苦,更加抱怨丈夫,這是循環。

人生有無數次選擇機會,今天的選擇就是明天的命運,隨時都不晚。這個世界存在著太多的潛在的可能性,而你只是選擇了其中一種!並且把這個選擇稱為「不得不」。

因為你從來不願意去根據自己的需要嘗試新的選擇,而是按照自己的習慣,待在自己熟悉的區域,不願意走出來。

俗話說:「英雄根據需要作選擇,凡夫由著習性作反應!」 所謂的「不得不」,只是我們的習性,我們習慣了它的支配,將自己的選擇權交給了它,讓它無時無處不在替我們做主。

無能的人總是想改變他人,有力量的人總是去改變自己。面對他人,我們要承認自己無能為力,因為我們不能左右他人的意志;但是面對自己,不能總是藉口「不得不」讓自己無能為力,我們隨時可以改變自己的選擇和決定。

再也不要用「不得不」讓自己陷入無能為力的境地,這種推卸責任、不去努力、不敢嘗試新方法的思想,終究會讓你越來越無力,讓你的一生都充滿「無能為力」。

因為你將自己的人生主宰權讓給了他人、社會和習慣,你從來都不曾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本文授權轉載自魔鬼搭訕&約會培訓微信公眾平臺(ID:dashanyuehui)

封面圖 by Hudson Christie

會員update:  


5月2日-5月8日14點註冊的所有的會員確認函已經全部發出,內含會員號碼和張輝本周的語音(主題是生活如何能「不湊合」160508),請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郵箱,尤其是垃圾箱。沒收到的朋友請發郵件到wechangers@gmail.com,郵件標題約定為「1606期會員號碼」,郵件內容註明你支付時候填寫的手機號。


今天我做了什麼改變

彭縈她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皮娜》。一個教我們用身體去表達情緒的人。

在創作和排練中,皮娜總是一次次像蘇格拉底那樣向舞者們發問:什麼是冷漠?你們如何理解親密?如果你渴望溫柔卻得不到回應,你會怎麼辦?春天,你們如何感覺春天?華爾茲這個詞激發了什麼?禁慾,那麼相應的縱慾又是什麼樣的?你們能再來一遍假裝高興麼?再來一遍笑著砸爛東西……  皮娜·鮑什拒絕平庸的回答,她追求的是為何而動,而不是怎麼動。 當舞者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回答這些問題,身體的任何部分都可以用來詮釋生命。

以下是改變會會員對彭縈20160501期語音《皮娜,那個告訴我們如何用身體表達情緒的人》的反饋。

@會員 Zoe

我並不是一個很有藝術細胞的人,平時喜歡看的歌劇,話劇或者電影都是那些有著鮮明個性的角色和強烈戲劇衝突的情節,所以皮娜的舞蹈一開始讓我有些get不到點。但漸漸地我會開始沉下心來看著那些不斷重複的動作,那些真實的情緒和表達。我喜歡皮娜不斷的提問,我喜歡她問我們為何而動。我希望像她一樣始終不斷地探索,追問和思考我為何開始。

@會員 Lola

一個人若是能像皮娜一樣,找到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並對此保持著至死方休的高昂興趣,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如果有一件事比愛還濃烈,那必然是interset。愛會有消融的時刻,隨之而來就是倦怠。我一生都在追尋感興趣的東西。即使是暫時的興趣。謝謝語音分享,很觸動。

@會員 CC

我很少看現代舞演出,所以也談不上什麼欣賞不欣賞。不過看完《皮娜》這部紀錄片,對舞者、特別是現代舞者有了全新的感覺,想到了啞劇這種藝術形式。二者有一定的類似之處:只用身體來傳遞信息。對於習慣了用語言和文字的普通人來說,要使得信息準確的傳遞到觀眾,難度真的很大。而皮娜的舞蹈動作看起來是非常非常簡單,並沒有多麼華麗或者高難度,但整個編排裡,舞者或者說編者想要表達的情緒並沒有受到任何阻攔,直達受眾。裡面有一幕讓我想到了南斯拉夫行為藝術家 Abramovi那個著名的行為藝術表演,女舞者全程閉眼沒有任何主動的動作,但看得內心非常疼痛。所以,能夠聰明地運用身體來表達情緒的人,必定有一顆敏感的內心,才能夠感知到哪怕一絲細微的動作代表的含義。

加入會員,收聽當周語音,請點擊「閱讀原文」


想知道會員能得到什麼?↓↓↓點擊閱讀原文,10秒鐘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欺騙餐」騙過身體,卻沒騙過你自己
    關於「欺騙日」和「欺騙餐」一直存在著非常大的爭議。有些人認為欺騙餐是他們減脂期的全部快樂來源,也有人發現欺騙餐最後成了暴飲暴食的藉口,還有人認為欺騙餐可以幫助克服減脂平臺期...今天就來全面的跟大家聊聊「欺騙日」和「欺騙餐」,以及我&一些嘗試過欺騙餐的小夥伴們對於它的看法。
  • 楊昊,我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
    特別忙的時候,一天沒喝過水也沒有所謂。最為考驗的,是接受被拒絕。他有過一個月只走了一場秀的時候,也有過本來以為是「板上釘釘」的走秀被取消的時候。「當時有段時間我甚至有些自閉,想著要不以後就不出國了吧。」他在回憶去年在國外的經歷時稱。
  • 欺騙餐,你個大騙子!
    我不建議你使用欺騙餐減肥,而且你沒有必要這樣做。如果你一定要使用欺騙餐,我更建議你在減肥之後(進一步健身、健美、減脂的過程中)謹慎的使用。除此之外,在執行欺騙餐初期也許你可以做到「節六吃一」,即節食6天,讓自己「放縱」吃一頓。可是欺騙餐過後的下一頓飯,回歸到節食狀態的過程,只會越來越難。一開始也許你會因為吃欺騙餐時過於「放縱」而產生的懊惱,強迫自己繼續節食。可你心底還是想隨意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 中國人還在苦惱「離婚冷靜期」,法國人一輩子「只戀愛不結婚」!
    這不是簡單的籤字、蓋章、雙人合影換單人合影,而是你這麼多年的婚姻白過了。一段婚姻失敗了。但離婚,真的等同於「失敗」嗎?為了見證愛情,兩人還一起錄了小黃歌《我愛你,我也不愛你》(Je T'aime . . . Moi Non Plus),歌曲充滿了不明嬌喘,一經發布就被全歐洲電臺禁播。
  • 「爬山」這個詞已經過氣了,為什麼「有 1 嗎」「呵呵」還在流行
    有一說一,這朵明顯沒有上次我們看到的那朵好看。小姐,那是你的想法好不好,我個人認為,這朵最好看。哈哈哈哈哈,你說的也對,每個人有自己的審美。呵呵/::)這就對了。提問:以上兩個人在做什麼?而「我還有機會嗎?」這個單純的疑問句也有了更多調笑和威脅的意味。你要是說我沒機會了,我很可能推你下山、換你的藥。儘管這些短句當下就已經有了「退燒」的跡象,它的影響力卻已經被證明了。在支付寶搜索的一句話新聞裡,「登山」這個詞的數據下降了 40%,想爬山的人真的少了。
  • 這位藝術家虛構的復古「特效藥」,專治你生活的疑難雜症
    接下來開啟你的治療之旅吧!❤️愛情篇1. 分,還是不分?還在猶豫該不該分手?服下這顆藥丸,來一場深刻的靈魂拷問,相信你馬上就能醍醐灌頂。如果你曾被欺騙、傷害,卻不想醒來,那就用這包藥來繼續相信吧!3. 恍然大悟
  • 年紀一大把了還在長「青春」痘,你到底是犯了什麼錯?
    自我安慰這說明我還青春,豈料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毒舌醫生一語斃命:「幻想啥子捏,長痘痘跟青春毋得半毛錢關係!」你到底是犯了什麼錯,年紀一大把了還在長「青春痘」,快來看看原因吧!痘痘學名「痤瘡」,屬於毛囊皮脂腺區域的一種慢性炎症,除了痘痘,還包括白頭、黑頭。長痤瘡與多種因素相關,比如感染、炎症、內分泌等。有些始終以粉刺的形態存在,有些則可能繼續發展成痘痘。
  • 你還在用一條條的「試紙」反覆驗孕嗎
    你還在用一條條的「試紙」反覆驗孕嗎 我們也衷心希望這個好兆頭 讓更多姐妹新年早點「交好孕」 很多關注我們的好孕「追夢人」 為了知道自己是不是「懷上了」 有好些在「早早孕」之前就已經 「早早
  • 文盲男欺騙妻子「假裝識字」,三十年後的一封信卻讓所有人淚崩
    ,並且如果你未曾發現,他可能會繼續欺瞞到底,你能原諒他嗎?皎子雖然也覺得奇怪,但由於西畑保工作努力又有事業心,並且對她無微不至,所以她並沒有起任何疑心。反而兩個人陷入了甜蜜的熱戀,拍拖半年後就迅速閃婚,成為了正式夫妻。很多人可能會指責西畑保這種行為屬於婚前欺騙,但沒有同樣的經歷大約很難理解他的選擇,畢竟對於這個苦命的男人而言,嘗過命運給的那一點甜頭後,他捨不得放手了。
  • 【現代】沒有太多煩惱「8」
    白橘貓眯了眯眼,沒有接樓三月這句話,而是道:「你們人類難過的理由也真奇怪,那你需要什麼?要我們保護他嗎?」樓三月道:「不是,仄仄平只是希望能和你們和平相處。」仄仄平補充道:「偶爾也可以聊個天什麼的……」樓三月忍住笑,將這些話都說給宋七言聽,後者早在樓三月盤腿坐下時就也跟著坐了下來,她道:「我可以定期來給他們送吃的。」
  • 日本上班族加班到抑鬱,五年368人「過勞死」,稱「沒有選擇」
    「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這段話對麼?不正確,因為對成年人來說,「用命拼」就像限量款盲盒,看上去挺美,可代價太高;但它很真實,因為「安逸的後果」,很可能是我們不敢面對的中年潦倒和晚景悽涼。可怕的不是囿於「過勞」,而是無法逃離。
  • 「你懂我意思嗎?」
    「微信轉帳 300…億!」
  • 遇到「真空獨白」的男生,「已讀不回」不是很好的選擇
    最近,一個不太熟的男生A 送來發來好友邀請連結,我們同屬一個社交圈,於是我沒想太多就加了他。接著,A 馬上就傳來一封問候簡訊,「你好嗎?記得我嗎好像看過你。」我覺得他好像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講,所以聊沒幾句就沒繼續回復了。
  • 還在穿「小香風」嗎?好看溫柔永不過時
    導讀:還在穿「小香風」嗎?好看溫柔永不過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還在穿「小香風」嗎?好看溫柔永不過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壹玖貳·「如果我們現在還在一起」
  • 姑娘,別被「偽單身」騙了!
    因為這事,閨蜜精神恍惚,還在工作上犯了低級錯誤,被上司罵了……在知乎、微博上一搜,我發現,偽單身以男生居多,女生也不是沒有。總之,遇到偽單身的人還真不少。關鍵「偽單身」們還很狡猾,輕易不會暴露自己,戀愛初期很難辨認。一旦被「偽單身」欺騙,失財失身還要「被小三」,叔叔能忍嬸嬸也不能忍,今天我就系統地介紹下如何扒下「偽單身」們的偽裝。
  • #減肥時獎勵自己欺騙餐#上熱搜,你先別學!:90%的欺騙餐,都是自欺欺人
    」含量,才是增加消耗的主要手段。欺騙餐首先是解饞,放鬆神經,所以選擇你喜歡吃的很重要。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如果腦海中有5種食物讓你饞到瘋,自己將熱量從高到低排序,選擇第四或第五個,不要選擇前三個。例如:麻辣火鍋、北京烤鴨、啤酒烤串、芝士披薩、牛肉漢堡。這樣,既可以解饞,又不至於吃過頭。
  • 「藥流」的危害真的比「人流」小嗎?別傻了!
    需要注意的是,懷孕超過49天後就只能選擇人流手術了!那麼,知道了人流和藥流的利弊,最後的決定只能你們自己做了。當然,我希望你們永遠不要面臨這樣的選擇。 如果你決定好了,當然是越早越好,媽媽和寶寶都少受罪。越往後拖,寶寶長的越大,就必須得用鉗刮術了(先把寶寶的身體切斷,再取出來)而超過14周的就需要引產了。
  • 還在用醜陋的喇叭放音樂?教你五步把「網易雲音樂」搬進PPT!
    可你真的不覺得這樣做太醜了嗎?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簡單的形狀繪製和動畫設置,模擬出類似「網易雲音樂」那樣的黑膠唱片播放效果,讓音樂播放過程變得更加生動:今天陳老師就和大家聊聊這個效果的製作方法,有興趣的老師朋友們不妨抽空跟著教程練練手,看看自己還有哪些技術欠缺,通過練習獲得進步。廢話不多說,下面就讓我們開始吧!
  • 「まだ」、「また」、「もう」的用法,你都掌握了嗎?
    今天晚上光醬要帶給大家的是「まだ」、「また」、「もう」這三個的用法,請大家豎起耳朵,認真聽哦。首先我們先從簡單的開始。またまた有「再次」的意思,表達這個意思的時候多有一種不舍的情緒蘊含其中。例如:「また來ます、また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