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看待生活,生活就怎麼對待你

2020-12-12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刷到一個視頻,感觸頗深。

視頻中,丈夫開車,妻子坐在副駕駛。

突然,對面開來一輛大貨車撞向圍欄,飛落下來的碎片高速砸到前擋風玻璃上,整個前擋風玻璃都碎了,情況非常慘烈。

可是,妻子的反應卻很可愛。

沒有哭喊,沒有謾罵,而是開心地說道:「老公,我們可以換車了。」

聽到妻子調皮的話語,丈夫也暖心回應妻子:「還好開車的不是老婆」。

隨後,丈夫趕緊把車熄火,然後下車報警。

下車後,兩人還不斷感嘆「還好我們都還活著」。

面對突如其來的車禍,或許大多數人都會自責,或指責他人,又或者是抱怨為什麼自己這麼倒黴。

這對夫妻,既沒有互相埋怨,沒有陷入負面情緒,而是選擇看到事情中積極的一面,讓人不禁欽佩兩人的勇氣和智慧。

作家大仲馬說:

「煩惱與歡喜,成功與失敗,僅繫於一念之間。」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生活如何,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內心。

我們怎樣看待生活,也將會被生活同樣對待。

你的認知,決定了你的情緒和行為

曾聽到過這樣一個事情。

一個年輕人因為失戀,非常鬱悶,他去找一位朋友傾訴。

朋友問他:

「如果你在車上坐著,你把剛買的幾本新書放在了旁邊的座位上。這時,走過來一個人,不小心坐到了你的書上,還把書壓出了摺痕,你會怎麼辦?」

年輕人說:「那我一定很生氣。」

朋友又說:

「如果我告訴你,這是一個盲人呢?」

年輕人不好意思地說道:「那我會原諒他。」

過了一會兒,年輕人又說:

「還好座位上不是油漆,或者是尖銳的東西,要不然會傷到對方。」

如果是視力正常的人壓到書籍,就是不可以原諒的。如果對方是一個盲人,那就是可以原諒的,甚至是需要同情的。

面對同樣的事情,為什麼年輕人的行為會如此大相逕庭?

原來,是我們被思維模式操控著。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著名的ABC理論。

A(activating event)表示激發事件,B(belief)代表的是我們的信念和想法,C(consequence)表示後果和結果。

也就是說,A是我們經歷的外界發生的事件,B是我們對待事件的態度或者看法,而C則是我們做出的情緒或行為。

面對同樣的事情,如果我們的態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或行為。

簡言之,你的認知,決定了你的情緒和行為。認知不同,事情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不合理的信念,造成不恰當的情緒和行為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泰德曾說過: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而是被其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

讓我們難過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情的不合理的信念。

生活中,我們通常會陷入哪些不合理的信念呢?

1.我只能成功,別人才看得起我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求助提問:

「從小到大,我一直挺優秀的。以全校第一的成績上了211大學,本科時拿到國家獎學金,還順利保研。可是,讀研的三年時間裡,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我就會陷入情緒低落,特別是面對學業壓力、就業壓力;我害怕自己不能順利畢業,也害怕自己不能找到最心儀的工作,我該怎麼調整自己?」

對成功的強烈渴望,讓他覺得自己就應該比別人強,凡事都要比別人優秀。

但凡做得差一點,就失落不已。沒有了旁觀者的讚賞,就自怨自艾。

這種「我只能成功」的信念,終究一點點累積,成為壓垮自己的稻草。

2.我必須完美,別人才不會拋棄我

生活中,我們總是追求完美。希望自己是完美的、愛人是完美的,生活、婚姻、事業都是完美的。

事實是,生活從來都不是完美的,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著名歌手鄧紫棋,在13歲就創作出《睡公主》,被稱為小才女。然而,因為身材不夠瘦削,被媒體嘲諷,一度陷入「你很胖」的風波當中。

面對別人的嘲諷,她陷入自卑情緒。

直到她看到電影《超大號美人》中的蕾妮,雖然身材並不瘦削,但依然很自信、很美麗。

她知道,美不是由胖瘦來定義的。

從此,她不再追求別人眼中的「完美」身材,而是學著接納自己的身材,反而一點點瘦下來了。

被完美思維所裹挾,陷入片面的自我懷疑和否定,產生消極情緒,只會讓生活失去應有的色彩。

3.我的生活會一直這麼糟糕

沒考上大學,覺得一切都完了。

離婚了,我的人生可太失敗了。

被辭退了,整個人都被否定了,我真的是太無能了。

因為發生了不愉快的經歷,就認定自己一輩子都這樣了。

因為生活曾經或者此刻很糟糕,就覺得生活會一直這樣糟糕下去。

於是,每天垂頭喪氣、渾渾噩噩,陷入不良情緒的惡性循環。

一個人,如果一直堅持這種糟糕的生活信念,就會陷入不良情緒中,從而一蹶不振。

信念,決定了我們對待事情的反應。

當我們陷入「我必須成功」「我必須完美」「我的生活會一直這麼糟糕」這三種不合理的信念時,就容易被失望情緒所綁架,從而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才能掌控情緒

錯誤的思維模式就像是枷鎖,將我們禁錮在失落和壓抑的氛圍裡。

當我們用合理信念,取代錯誤的思維模式,生活才能不再痛苦。

那如何才能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呢?

學會肯定自己的付出和價值

在熱播電視劇《愛的釐米》裡,關多雲被離婚,她以為自己全心全意呵護這個家,能得到丈夫的愛,換來的卻只是丈夫的埋怨。

面對「離婚」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她沒有自我否定,也沒有消沉墮落,而是在深刻反思之後,覺得應該靠自己去開啟新的生活。

她搬出那個讓她傷心的地方,然後開始自己創業,一心想把自己的生活過好。

任何事情,不管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都會有好有壞的結果出現。

一段經歷的失意,不代表整個人生的失敗。

面對婚姻失敗、職場瓶頸、生活擱淺,不貶低自己,而是肯定自身的價值,讓自己從消極情緒中抽離出來,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學會積極的心理暗示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再加上生活的打擊,他陷入悲傷沮喪。這天,他來到海邊,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碰巧,被一個到海邊打魚的老漁民看見,老漁民用漁網把他救了上來。

老漁民問他想要跳海的原因,年輕人說了自己懷才不遇的苦衷。

老漁民說他可以幫年輕人解決煩惱。

說著,老漁民從沙灘上拾起一顆沙粒,扔到遠處,讓年輕人去尋找。

年輕人氣急敗壞,覺得老漁民在耍他。

隨後,老漁民又撿起地上的一顆珍珠,扔到遠處。

這次,年輕人很快就找到了閃閃發亮的珍珠。

年輕人才明白,如果想要讓自己與眾不同,想要遇到伯樂,就要首先把自己當成無比珍貴的珍珠,而不要以為自己就是一粒普通的沙子。

越是陷入低谷,越要給自己積極的內在力量。

當我們能夠正視處境,積極尋求出路,才能走出低谷。

學會接納不確定性

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賓塞·詹森曾經說過:「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我們總想讓生活按照我們預期的方式發展。希望生活順風順水、家庭美滿幸福、仕途平步青雲。

然而,生活總是充滿了變化。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什麼是一定和應該的。

紀永生,一個30歲出頭的東北大男孩,按照人生計劃,他應該會和女朋友結婚,然後努力工作賺錢,從此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

可是,他患上了視網膜病變,無法治癒,他的視力將會一點點模糊,直至失明。

突如其來的病變,把他的人生步調全都打亂了。

他決定辭去工作,騎行川藏線,去做單身主義者,想用另一種方式度過人生。

他在書中寫到:

我們總是追求一個完整的,充滿確定性的人生:一份穩定的工作,一段不會分開的戀情,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好像才是正常人該有的生活啊。但怎麼可能呢?生活並不跟你討價還價,有時候還壞得很,會出其不意地就敲打你一下。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面對不確定性,學會在「變化」中生存和做決定,才能過好這一生。

能決定你人生的,只有你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裡》中寫到:

「決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狀態)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這一事實。」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你的人生狀態。你怎樣看待生活,你的生活便是怎樣。

同樣是身處孤獨,有人能看到孤獨的價值,提升自己。

同樣是婚姻瑣碎,有人能看到瑣碎中的幸福,懂得珍惜。

同樣是對待失敗,有人會從失敗中發現機遇,重振旗鼓。

換一種想法,換一種心情,也許你的生活,就會大不相同。

每個人只有先改變自己對於生活的態度,最終才能改變生活。

相關焦點

  • 渭•她讀|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也會怎樣對待你
    渭•她讀|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也會怎樣對待你 2020-12-11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夜讀」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也會怎樣對待你
    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也會怎樣對待你08:57來自人民日報1前段時間,我去小姨家時,見到了表妹暢暢。其實,最讓人著迷的生活,從來不是得過且過的生活,而是那種用力踮起腳尖去觸碰希望的生活。給自己時間慢下來,偶爾放空自己,的確是驅散疲憊很好的途徑。但若長期這樣,毫無節制地放空,喪失了前進的動力,也沒有為自己的未來拼一拼的勇氣,就會失去掌控自己人生的主動權。當你真正為更好的生活努力過,才能體會到這過程到底有多充實,多美好。
  • 怎麼看待淡而無味的生活
    在現在的社會的社會來說,很多人為了生活中的房貸、車貸、各種費用只能死扎在一個沉悶的生活環境中,但是有什麼辦法其實很多人都一樣不只有你一個,時代進步的同時我們剛好出生在這個年代,想想新中國成立初期雖然沒有我們現在這種為房為車愁但是為了生活還不是一樣有標準。
  • 魔女宅急便: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回饋你,僅此而已
    講述了一個魔法少女的修行過程,讓我們學習到認真嚴謹的態度對待生活,才能夠得到生活回饋。遇事反應就是認知高度「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只有靠自己努力。學會長大,學會承受,學會哭過之後,還可以微笑地擁抱爸爸媽媽。」這是《魔女宅急便》裡的一段話,也是讓我記憶猶新的一段話。
  • 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你的生活質量
    很多時候,人們之所以「喪」,不是本性佛系,也不是受到他人的苛責,而是被愛而不自知,從而消極的看待這個世界。然而現實往往是,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怎麼對待你。你消極,世界便會消極的對待你;你積極,世界也將給予你饋贈。就像豐子愷說的「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 情緒怎樣影響你的生活?學會理智對待情緒
    情緒的好壞影響你的思維意識,控制你的行為,從而影響你的生活。因此當情緒產生時,我們要學會理智對待情緒。喜悅給予人積極喜悅總是給予人積極的能量。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在喜悅時會更有能量,對待事情也會更積極。
  • 文 | 你怎樣敷衍生活,生活也會怎樣敷衍你
    後來,小萱向我抱怨自己的生活除了網劇就是遊戲,越來越無趣。頓頓不落的快餐和擱置已久的運動讓她在不知不覺中胖了十斤,整個人的精神越來越差;懶得出門社交,身邊的朋友也越來越少;仿佛身上自帶「頹廢」的氣息,別人一接近她,也會感到渾身癱軟提不起勁兒來。 我告訴小萱:「你如何對待生活,生活就會如何對待你。
  • 用心對待生活,就是生活美學的最好狀態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尋美好的生活,就是「好地活」和「美地活」。好的生活是美的生活的基礎,美的生活則是好的生活的升華。由古至今,中國人皆善於從生活的各個層面去發現「生活之美」,享受「生活之樂」。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極富學問。
  • 你怎麼看待生活上「窮大方」,對自己卻很摳門的人?
    我們在生活中,有些人明明拿著3000元的工資,每次出去玩卻不願意AA制,總說自己來付帳,明明用團購券吃午餐很便宜,卻非要去吃原價的產品,還要說:「打折的商品肯定都是不好的,我就吃原價菜品。」你怎麼看待生活上「窮大方」,對自己卻很摳門的人?
  • 在家修行如何對待夫妻生活
    現在很多學佛的朋友都是在家同修,大家都是在工作生活之餘抽時間學佛給生活增加一點修行的元素。有的是只有自己修行,愛人不學佛,有的是夫妻雙方一起修行。那麼我們在家修行的朋友學佛之後,該怎麼對待夫妻生活呢?是不是修行了連正常的夫妻生活都不能有?
  • 如何看待彩禮錢 怎樣看待結婚彩禮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今天小編就收集整理了有關如何看待彩禮錢以及怎樣看待結婚彩禮問題的內容,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一、如何看待彩禮錢以前的男方家庭,是為了感激女方父母,多年養育女兒的辛苦。心甘情願地拿出一筆錢,給女方做彩禮。對於此事,人們也都給予了理解和支持。而女方家庭也是心安理得的接受彩禮,他們認為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 《花開伊呂波》你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方式?
    你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方式?究竟是生活在大城市裡,過著五光十色的生活?還是居住在鄉村中,過著平淡安穩的日子? 如果你抱有以上的這種想法生活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你以為自己能夠選擇生活嗎?誰告訴你生活在大城市就一定五光十色的呢? 從大城市到小鄉村 1. 你想過未來要呆在哪裡嗎?
  • 生活,哪裡都一樣;不一樣的是,你選擇如何生活
    我們總是身在此處,心在別處,生活在別處,仿佛唯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消解對平淡生活的失落。其實,生活的本真是平淡,而非乏味,只是有的人對待生活的態度過於單一;心裡不平靜時,到哪裡都無法保持從容淡定的心態,永遠羨慕別處的生活。
  • 《在家修行如何對待夫妻生活》
    有的是只有自己修行,愛人不學佛,有的是夫妻雙方一起修行。那麼我們在家修行的朋友學佛之後,該怎麼對待夫妻生活呢?是不是修行了連正常的夫妻生活都不能有?大家都知道佛法五戒十善教我們不能邪淫,但是正常的夫妻生活不屬於這個範疇。相反盲目禁慾,反而可能給大家的家庭帶來一些問題,比喻對未婚的朋友來說,禁慾的觀念往往影響到他們的交友、擇偶和婚配。
  • 認真對待生活的人,也必將被生活善待!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和我一樣吧,難過的時候,期待有人問你一句「怎麼了」。當你碰到不開心的人或者事情時,有一個人可以靜靜地坐在你身邊,聽你發一發牢騷,聽聽你抱怨的聲音。但是並不是每一種無奈,都可以說得出口,更多的時候是無法說出口,被逼的緘默。有時候我們碰到一些事,會讓我們欲言又止,欲罷不能。
  • Amazing·新生活方式 | 總結篇!認真對待生活的莊嚴感,你感受到了嗎?
    生活是我們全部的日常活動和各種偶然事件的經歷綜合;生活方式,即在必做之事的縫隙中,編排你喜愛事物前後發生的順序,所用的時間,所花的心思,尺度隨心所欲,是基於你一人而建的儀式。這是小鐵在第一期《Amazing·新生活方式》談到的,生活方式的定義。三期文章寫完,有很多小夥伴發來郵件,講述自己運轉生活、安排時間的經驗心得。
  • 心理諮詢師靠這3個問題洞察人心,分享給願意認真生活的你
    你的角色是什麼?你能想到的最好的情況是怎樣的?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具體說說心理諮詢師能夠洞察人心的這些問題。1.問題一,這樣做的價值是什麼?自己的態度和表達方式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當我們能夠經常反思上述問題,就會明白,對方之所以這樣對待自己,自己扮演的角色起著推動作用。正如知名心理諮詢師陳海賢老師說的:「好的伴侶不是看一方是什麼樣的人,另一方是什麼樣的人,而是看他們兩人在一起的時候,是怎麼配合的。」
  • 你還在佛系嗎?該怎麼看待現在年輕人的佛系生活
    不知道怎麼回事現在的網絡流行一種佛系的生活態度,讓一些家長感到很苦惱。每到放假孩子待在家裡,讓家長們大倒苦水。很多家長一見面就是寒暄幾句,然後就往孩子方面拐。唉呀,你家孩子去學校了沒有,我家的孩子還沒去啊。不得了啊,你知道他在家都幹些什麼嗎?我真的是看到他就煩。
  • 你是怎樣變得熱愛生活的?
    朗讀 | 胡恩美工 |雪今金編輯 |小注那些熱愛生活的人都有怎樣的故事來看看Reddit網友都是怎麼回答的吧!人生艱難,也許我們大多數人都曾有過『厭世』的想法。然而,苦難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不過我以前對生活的低期望倒是一時半會還沒改過來,所以我現在的每一天過得都比想像中的要好太多。」「我熱愛生活,因為我深知恨它是一種怎樣的滋味。」「沒錯。
  • 塔羅牌佔卜:他是怎樣看待你們的感情的?
    塔羅牌佔卜:他是怎樣看待你們的感情的? 感情走到了分手的地步,會有很多的原因。分手後,每每想起曾經的美好,就會有很多的不甘心,或許是單方面的,或許是雙方的,兩個人都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曾經真摯的感情。那麼分手後,他是怎樣看待你們的感情的?是念念不忘還是徹底放棄?今天就用塔羅牌來佔卜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