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能走進影院簡直是奇蹟|專訪《冬去冬又來》導演邢健

2020-12-26 騰訊網

文 │ 無情

11月中旬,全國藝術院線聯盟上線了一部氣質獨特的影片——《冬去冬又來》,黑白攝影、極簡敘事、開片17分鐘長鏡頭,將遭逢時代巨變的一家人命運,聚焦在擔負「宗嗣傳承」的失語女性「坤兒」身上,上演一出抗戰末期的東北浮世繪。

整部影片,亮的只有屋外的皚皚白雪和人的眼睛。

凜冬將至,在新聞相繼推送著「多地斷崖式降溫」的一天,骨朵採訪了《冬去冬又來》的導演邢健。

他戴了一頂黑色鴨舌帽,穿著一件黑色運動馬甲,搭配著棗紅色長褲,隨身帶著一個五彩經幡元素的保溫杯。

他曾憑《冬》一舉斬獲第39屆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成為繼陳凱歌、張藝謀等之後第七位獲獎的中國導演,也是唯一一位以處女作入圍主競賽並獲獎的電影導演。與之前公開的一些桀驁、不苟言笑的工作照相比,邢健整個人看起來清瘦、隨和,帶著藝術家的範兒。有種網圖霍尊爸爸火風,本人霍尊的錯位感。約訪前夕,他對採訪提綱隻字未提修改建議,這並不多見。甚至回覆中,他不時會用到一些卡通表情包。

一個總拍黑白片的導演喜歡用粉色卡通表情包,這事兒想想有點匪夷所思。

求證到本人,邢健回覆說:「可能跟喜歡孩子有關」。也怕對話的人不相信似得,他說自己在劇組從來不發脾氣。

一個隨和的人,鋒芒都藏在了作品裡。

在很多方面,類型題材的選擇、古典美學風格的表達上,他帶有一種老派,連前輩導演何平也說,「怎麼老感覺你,跟我那一代人差不多。」

邢健關注的多是一些社會歷史題材,他也承認「對你情我愛呀,可能敏感的少一點。」《冬去冬又來》是他第一次拍女性,接觸唯一的女演員就是顏丙燕。

他講起下部戲的籌備期間看了差不多三百本清史稿,說起以前人們見面,下意識地做出了一個打拱作揖之禮。

言語中,邢健毫不掩飾對家鄉黑土地的熱愛與眷戀,因為東北地大物博,四季分明,所以大米格外好吃,「一季糧食量不多,但品質肯定好」,其他地方沒得比;冬季對東北人來講,是孤獨的,也有喜慶感,「一到冬天我們要過年,一年最集中的、最新的、最開心的一段時間」;他覺得作為年輕創作者,更了解那片土地和生活著的人之間的情感,「你知道要什麼效果,要表達什麼,如何去表達」;說自己骨子裡被東北傳統習俗影響——對死亡很恐懼,來之前什麼樣,將來走了之後又什麼樣,就會思考這東西,越想越恐懼,認為一輩子要活得有意義,「哪怕終有一天離開了,希望能有一個偉大的作品在歷史上留下一筆」。

他侃侃而談東北籍的創作者們,獨立電影圈小有盛名的導演耿軍, 曾執導過《輕鬆+愉快》、《錘子鐮刀都休息》,也是國內外各大影展獲獎的寵兒,新作是章宇和馬麗主演的院線電影《東北虎》。此外,萬瑪才旦也是邢健個人比較喜歡的導演,在朋友圈不遺餘力地推薦其新作《氣球》。

但在另一部分邢健則年輕得多,比如他是挺好(hào)玩的一個人,身邊熟的朋友都知道。「當下最年輕的、哪怕00後玩的一些東西,我也去跟他玩兒。」密室逃脫、劇本殺、電競都在,也玩滑翔傘等極限運動,他會在去玩的時候了解當下年輕人的思維,覺得不一定這年紀就要去美術館、博物館或天天悶在家,「我是願意嘗試的那麼一個人」。

這似乎與他「保溫杯裡泡枸杞」的老幹部作風,並不相符。最後熟悉了一些,邢健否定了保溫杯的猜測:「不是不是,是一款「快速降溫水杯」,熱水會涼得很快。」但笑著承認「確實泡了一些」。

選材:五年又一「冬」

《冬去冬又來》是他「冬」三部曲的第二部。

邢健說:「像《冬去冬又來》這種電影能走到院線跟大家見面都太難了。」

影片從成稿到上映用了五年。故事脫胎於他首部長片《冬》的主人公,一位長居長白山的老人年輕時的事跡。《冬》是寓言,主人公年輕那段故事太寫實,單摘出來,不斷延伸,旁逸斜出了《冬又冬又來》。

劇本初版即入選金馬影展電影創投單元,那時設定的表達方式非常奇特——「貓鼠視角」,二者關係從一開始的仇人、產生情感糾葛到復仇,畫面是老鼠和貓,但看完後會發現講的是一個家庭的命運,貓鼠和家庭互有關係。

時任影展創投評審的賈樟柯和葉如芬嘖嘖稱奇,「太敢想了」,但兩位也擔憂起「你這想怎麼拍」。

真正操作起來難度太大,也不是邢健現在能駕馭得了,拍《冬》時的那隻鳥兒,「是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來訓的。」

圈內攝影他聊過一圈,早前定了杜可風,因為資金老不到位,後來錯過了檔期。「乾老四」的角色起初找過倪大紅,對方也答應了,當時在拍《都挺好》,預留的檔期是4月15日,但邢健3月初開機,只能遺憾錯過。

劇組最早設計的第一個鏡頭,起伏對著天,然後下來之後再去完成這一個長鏡頭,然後到結尾「坤」處,她第一次出走出這個家門,結尾落點在土地,開天為地的一個設計,但「沒實現了」。

現在這版《冬去冬又來》應時而生。

整體上,邢健覺得自己「命挺好」,至少「兩個片都上了」,兩部片也都「沒賠錢」。

目前看來,邢健的得獎運似乎也不錯,「片」無虛發。

《冬》令他一舉攬獲了第39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等在內的三項大獎,《冬去冬又來》又助力他斬獲第14屆華語青年電影周「 年度新銳導演 」。

他坦言,比起知名度和找資方的便利,獎項更重要的意義,是讓他重返導演這條路。

此前,拍完《冬》,大概有將近有一年半的時間,毫無反響。

這期間,有一位朋友找了一些人組織了內部放映,「反響非常糟糕,給我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大家(反饋)給我的感受是,『你不太適合做導演,你拍了一個非常爛的一個片子』。」

出師未捷,剛出道的邢健先遭遇整體否定湧上來的自我質疑,「到底能不能拍戲,我到底能不能吃這碗飯。」

後來「突然間拿獎」,一個年輕導演得到了極大認可,」哇,原來我還行,拍的東西還是有人覺得能看得懂,也還是有一部分人喜歡,也沒那麼爛,我是可以繼續吃這碗飯。」

第一部電影《冬》,是邢健自己投的,圈內誰都不認識,沒有任何的資源和人脈。他用房子作抵押投了150萬。做導演、做製片都沒有經驗,一路完全摸索著,約不同的人去聊,遇到了很多喜歡影片的人,願意義務地來幫忙,包括後來走網絡、上院線、參加國外的電影節等一路受益大家的「熱愛」過來,「只要你認真努力去做一個好電影,大家會有幫忙的。」邢健回憶道。

製作:幾乎碼齊了文藝片頂流班底

《冬去冬去來》幾乎碼齊了堪稱「文藝片頂流的主創班底」:「八料影后」顏丙燕、曾任電影《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攝影指導郭達明,曾榮獲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憑電影《冬》獲得第十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錄音師的羅俊、文學顧問史健全是曾與張藝謀、姜文、馮小剛等名導合作的知名編劇、電影配樂董咚咚業界馳名。

邢健稱:「就是想做一這片,遇上了比較是一掛的人。」

他嘗試著給郭達明發了劇本,對方看完就約著邢健在北京見面,「想了一晚上,如果這個戲我不接,可能會終生遺憾吧!」錄音師羅俊是他的大學老師,倆人一直合作至今。電影配樂董咚咚是主演顏丙燕找來幫忙的,當時他手裡的幾個大項目都忙得焦頭爛額,依然抽出時間來幫忙操刀《冬去冬又來》的配樂,兩人第一次見探討了下劇本和人物狀態,董咚咚就提出用「嗩吶」,映後驗證這步棋果然走對了,聲入人心。文學顧問史健全,是他在活動上認識的,「聊得比較好」。

女主顏丙燕是他的「第一人選」。上一次,顏丙燕廣為人知的是2012年11月上映的《萬箭穿心》,她憑藉此片一舉包攬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在內的七項最佳女主角獎,加上之前《愛情的牙齒》獲得「金雞影后」,一躍成為「八料影后」,被媒體稱為中國的「梅麗爾·斯特裡普」。後者一度被圈內女演員們奉為「表演聖經」。

其他演員是邢健挨個兒看過戲找來的:「乾四爺」由國家一級演員高強出演,他曾在《地火》、《楚漢傳奇》等經典作品。「傻子」的扮演者楊帆,曾在《白鹿原》中塑造過令人印象深刻的傻子。飾演,曾出演過《賽德克·巴萊》《廚子戲子痞子》有過出色表演的日比野玲此次飾演中村八郎,另一位「三兒」劉頔,曾在《我不是藥神》《親愛的》等。

這是一部沒有「差不多先生」和「還湊活」影后的劇組。

選景的時候,主任開玩笑說了一句『導演這個景差不多就行了』,郭達明就作勢拿起笤帚要打他。邢健特意強調,劇組可能是多年的朋友,或師兄弟、師兄妹,私下怎麼玩怎麼鬧都行,一旦涉及創作,不允許說團隊裡有一個人對創作有敷衍。

湊活、還可以、OK、還行,模稜兩可這種情況「你就沒有把我當兄弟和朋友,你在敷衍我啊,這不行。」

他們在籌備前期和拍攝過程「盡最大的努力,絕對不允許有一點遺憾」,圍讀劇本花了6天,期間如果發現人物有問題,趕緊調;角色不適合,馬上換。

「第二場戲,乾四爺背著藥箱出門,開門、又跑回來、開窗戶一氣呵成。那場調度是非常大的,外邊那些士兵是真正的從前門路過,乾四爺出門後,他真的是從前面路過繞了一圈,繞到後面走到那個點兒,他開窗正好是士兵過來,這個需要很大的配合。」邢健講起影片中一幕戲的調度,表述團隊的工作流程——拍攝前一天都會把布光、調度(機位在哪兒、演員如何走等)歸置妥當,第二天上午先跟演員現場走一遍戲,再開始拍。每一場戲都是如此。

邢健形容與顏丙燕的合作,「都挺較真。」

第一天,顏丙燕就對置景提出了疑問,劇本最早的時候寫「乾四爺」住在西屋,她覺得西屋不對,應該住東屋,因為傳統觀念裡「東屋為大」。

邢健按小時候住在爺爺家的記憶,所有設計、調度、包括地窖挖的地方,都設計好了位置,如果一換就會打亂所有前置工作。

最終顏丙燕贏了。「她說哪怕再難我們也要去做,明明知道錯誤的東西不能再繼續往前走,我們發現了就要去解決。」邢健回憶稱。

開拍前,就定下整部戲的日本人都找真實的日本演員演繹,「哪怕是群眾演員,沒詞兒也需要。」但當開拍時,有一幕「經稽警察」查大米,找的演員是在日中國留學生,顏丙燕先發現的,「日語味道、整個肢體語言各方面都不對」。劇組立即決定臨時停拍一天,當晚給日本方打電話,發過去很多資料,挨個兒看視頻、資料、年齡,然後臨時訂機票,找演員過來,還得把之前的演員推掉,也得給人費用,對一部小成本影片來講算得上「傷筋動骨」。

影片拍了28天,顏丙燕留出三個月,超出合同規定的時間沒加一分錢。

劇組應該給顏丙燕配房車,確實沒有經費配置,只給配了商務車。但在零下26度的牡丹江拍攝地,女性現場換裝、衛生間等很不方便,顏丙燕自己提出來,「把你這車退掉,我個人來加錢去租房車。」因為演員狀態好,才能去呈現更好的一個作品。

顏丙燕每年會拍一個自己覺得好的戲,從不尬戲,跟完全程。倆人熟了後,顏丙燕告訴邢健,每個月郵箱五十幾個劇本是有的,幾乎看不過來。合作結束,顏丙燕還跟了劇組剪輯。邢健對其的專業度讚不絕口,「她有的時候都已經超越了演員,甚至有時候會站在一個導演或編劇的角度覺得整個劇本好不好,然後再去思考那個角色適不適合她、有沒有突破、這些人物寫得夠不夠鮮活。」

合作完後,郭達明說了一句讓他感動至今的話,「攝影的第一大責任就是要義無反顧地支持導演,去幫助完成他想要的東西。」

郭達明和顏丙燕從骨子裡透出的認真令他敬佩,「就這樣一個級別的人吧,做事兒特別認真。我將來可能真的有一天到那個階段的話,也一定要保持做事兒的態度——有些東西該堅持要堅持,沒有湊活、差不多這一說。」

未來:還是要打出一拳

邢健拍「冬」,他也遭遇著「冬」。

行業盛極而衰,影視寒冬加上今年疫情「黑天鵝」,投資銳減,大盤態勢冷清。

環球同此涼熱。

以往一年可以拍一部,現在兩年能拍一部已算不錯。

他細訴自己這一年,感覺沒怎麼過就過完了,「今年就一件事兒,這片上了。做了幾個評委,看了一些電影。別的事兒好像都沒幹。」

身邊的朋友也在勸邢健,不要再停留原地,做《冬》和《冬去冬又來》這樣純粹、小眾的藝術片,「去往外走」,鋪開了往大了做。

他還在糾結,是不是要「往類型片上走」,手上還有兩個劇本在策劃,第一個是很好、很有創意、有嚼頭的故事,「講一個人從監獄出來之後想回監獄,但怎麼回都回不去」;另一個從去年就開始籌備的新作,邢健在考慮「要不要找一些線上的演員」,這樣一來,開機就得往後延,「可能得明年拍」。

當然,他也緊接著強調,不是為了「錢上」而「線上」,「這種我是不會的。肯定是能駕馭得了這樣戲的。」雖然很難,適合的人也並不多,「今年如果拍不了,那就明年。明年還不知道什麼情況。」

大多時候,作為一個導演,邢健知道電影沒有義務去教化觀眾,或者像《辯護人》《我不是藥神》《摔跤吧!爸爸》推動一個國家的法制健全與完善,這些已然超脫電影本身,功德無量。

他目前力有不逮,還停留在把自己或團隊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呈現出來階段。邢健有時又會想,中國太多傳統文化的好東西,值得慢慢傳承下去,「明明知道它沒那麼大作用,但是我希望有一些觀眾看到、感受到,哪怕說因為看了我電影之後去重新思考或者了解一下『曾經在東北這塊土地上有那麼一幫人』。」

他也暢想過,假使有一天,真的有那麼大能力做一部商業片,讓一個不開心的人,看了他導的電影帶來另外一種狀態,走上新的轉折點,「這也是一件好事兒。」

當然,他還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挫折與艱難。偶爾感覺大家有勁使不上,有氣出不來,做電影太難。

「但你還是在得找尋著機會,去打出那一拳,使出那個勁兒,對吧?」

「對。當下有這樣一個劇本,你有創作衝動去做,把它表達出來。」

相關焦點

  • 《冬去冬又來》11.14上映 顏丙燕實力演繹
    電影《冬去冬又來》海報  網易娛樂11月9日報導 「以沉默,以悲哀,以一曲凜冽的女性之歌。」今日,年度新銳導演邢健的又一佳作《冬去冬又來》正式宣布定檔11月14日。在黑白潑墨的暈染間,定檔海報勾勒出東北大地的意象,蒼茫質感正呼應電影深沉悲壯的氛圍,其中一抹紅色圍巾奪目,暗藏著故事的重要線索。  作為近年來以風格見長的新導演,邢健新片《冬去冬又來》誕生之初便備受矚目,此前曾受邀參展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均驚豔眾人。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一部刺痛人心的佳作」,也有影迷稱讚該片是「『活著』版《鬼子來了》」。
  • 多倫多電影雜誌專訪顏雷導演 電影《歸去》獲第37獎
    《歸去》並非顏雷執導的首部表現中國家庭社會期望的電影。但《歸去》無疑是顏雷的電影作品中傳遞這一信息最強烈的一部。近日,多倫多電影雜誌也對顏雷導演一路走來的電影之路做了專訪。在被問及電影之路是如何開啟之時,顏雷導演告訴多倫多電影雜誌,「我是從拍攝製作電影短片開始的,2007年冬,我拍攝製作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短片R,當時這部電影短片所有的資金均來自於我幾個高中同學,大家一起湊錢,這部電影總共花了5000元人民幣,約合當時700美金。2008年這部電影短片獲得了當年美國華盛頓州的一個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短片,然後又在坎城國際電影節短片角展映。
  • 「爆款」導演張迪財,「網大師傅第一人」嶽冬峰珠聯璧合
    「鬼才」導演張迪財在《變異狂蟒1》的基礎上,把故事延伸到了酒店開發商身上,為誤挖蛇窩,遭蛇王攻擊,後命手下活捉蛇王,其目的利用蛇王的血清做實驗研大發橫財,結果難逃脫蛇王的報復。以災難性呈現方式,告誡了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影片在「災」令人產生共鳴,凸顯導演張迪財執導的能力和「天馬行空」的思維,為電影《變異狂蟒2》取得高票房打下了堅實基礎。
  • 專訪院線電影《首飾盒的秘密》導演周愉棲
    周愉棲導演周愉棲導演本次與製作公司-中影(深圳)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電影《首飾盒的秘密》,作為影片主創團隊之一,記者一方成功邀請到周愉棲導演進行話題專訪,向一眾媒體讀者講述《首飾盒的秘密》創作緣起與分享創作理念和心得
  • 握別一季秋,安然走進冬
    霜降過後,瘦秋仟仟,還來不及嘆息,來不及懷念,冬的身影就悠悠然然的躍入了眼帘。11月7日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我國把立冬就作為冬季的正式開始。
  • 電影《氣球》上映首日來杭路演,導演萬瑪才旦:主人公的困境也就是...
    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正在全國熱映,作為萬瑪才旦導演的第7部電影作品,《氣球》被不少權威影評人評為導演截止到目前最好的一部作品,至今《氣球》已受邀參加60多個國內外電影節,收穫11項專業電影大獎。
  • 《閃耀暖暖》冬去花來禮包怎麼獲得 冬去花來禮包領取攻略
    導 讀 閃耀暖暖冬去花來禮包怎麼領取?
  • 卞榮中 | 再嚴寒的冬也不過是冬
    我特別不樂意用自己尚且暖和的身體去焐熱冰冷的棉被,不想讓我本來就不壯大的身體在被窩裡蜷縮成一團。因為父親是醫生,這讓我們家不知從哪一年開始,使用上用鹽水瓶做成的取暖設備:將燒開的水倒進鹽水瓶,蓋緊橡膠質地的瓶蓋,往冷被窩的腳頭一放,脫衣上床時,竟可以貪婪地享用了。
  • 寧夏伊曼科技有限公司走進「冬交會」
    寧夏伊曼科技有限公司走進「冬交會」【頭條聚焦】由農業農村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以下簡稱「冬交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 22 屆,已發展成為促進農業交流合作和助力鄉村振興及脫貧攻堅的重要平臺
  • 諾蘭新作、女排回歸,9月的影院太精彩
    用一部電影去呈現溫暖幽默,用兩個故事來揭露成長的變化,用一次夏日的旅程來感受陽光的熱烈,北野武背後的用意滿是韻味。 一個不三不四的混混和一個還顯稚嫩的孩子,湊到一起去尋找媽,一路上詼諧的歷程,都在黑色幽默的氛圍中瓦解散去,直到影片落幕才發現自我救贖也已完成。
  • 不同於《小鞋子》,講兒童自己的故事 專訪《旺扎的雨靴》導演拉華加
    他盼望下一場大雨從而能夠在雨天穿上這雙雨靴……在影院復工初期,很多新片都對並不明朗的電影市場持觀望態度,然而《旺扎的雨靴》勇敢地選擇了在這個檔期上映,讓觀眾走進影院時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旺扎的雨靴》是第12屆西寧FIRST青年影展最佳導演獎獲獎作品,而導演拉華加也正是青海人。
  • 《權力的遊戲》臨冬城大戰開播前,不可不知的7個細節
    萬眾矚目的血腥臨冬城大戰即將來臨!第八季第3集是美國影集史上的最長集數,多數演員都用殘酷或類似字眼來形容連三個月看不到太陽的夜間艱苦拍攝,就是為了這場異鬼與活人之戰,開播之前哪些事情是我們需要知道?1.
  • 泰享受---冬陰功海鮮湯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想到泰國就想起酷熱流汗的季節,每到冬天都有很多人去避寒過冬。泰國好吃的非常多,大多都是酸酸辣辣的菜式,比較生津解渴,比如泰式炒米粉、菠蘿炒飯、炸魚塊等。有一道菜,愛的人很愛,不愛的人聞到都反胃,而小編是從後者轉為前者的,現在簡直愛到不行,每個月喝個兩三次。
  • 全國影院復工在即,動畫電影成主力軍,10部院線電影值得一看
    眾所周知,7月20日,全國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已經全面復工,這也是我們走出家門走進影院的好機會,我自己已經有大半年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了,此刻的我已經是躍躍欲試了。近期的院線電影主要以重映電影為主,但一些由於疫情原因上映推遲的影片已經開始冒頭,相信無論怎樣,這大好周末何不帶上一兩好友,一起去影院嗨上個把時辰?
  • 中國電影如何重振輝煌——解碼中國電影復甦奇蹟
    作為全國電影行業最璀璨的盛會,今年的金雞獎頒獎盛典系列活動不僅是電影人劫波渡盡後歡欣重聚的節日,更成為觀察和解碼中國電影復甦奇蹟的最佳窗口。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力表示,十幾年間,中國銀幕從3000塊增長到7萬塊,放映技術從3D、IMAX到8K等不斷迭代乃至引領世界,為電影行業培養了龐大觀眾群體,「下半年院線重啟後取得的成績說明,走進影院享受當今最尖端的視聽震撼,依然是觀眾尤其是年輕觀影群體的剛需」。
  • 老鄭州的鳳凰影院,你還有印象嗎?
    那時,距離老鄭大不太遠的鳳凰影院是她唯一去過的娛樂場所。在她印象中,鳳凰影院電影票很便宜,大學生們也能消費得起。「那段記憶,至今記憶猶新。」她說。  冬有暖氣夏有冷氣,小時候看電影最多的地方是「河南人民劇院」  王懷民說,他最難忘的、也是小時候看電影最多的地方,就是河南人民劇院。
  • 中鉦影業:14小時全景直播影院復工復產,與電影人共同見證!
    國電影閉關近180天再出山,終於在暑熱中復甦了。根據國家電影局7月16日頒布的方案,本周起全國影院可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酌情復工。這意味著從今天起,小夥伴們可以走進影院,重拾快樂了!他還透露自己疫情期間自己一直在為新片打磨劇本,新片講述了幫助孩子實現夢想的勵志故事,希望屆時上映能給觀眾帶去感動。佟麗婭盛妝亮相,她感慨到:「中國電影經歷了非常不容易的階段」,這次疫情是很好的機會,行業能整裝待發,後面還有更好的舞臺在等著大家。
  •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第三集-完美的臨冬城之戰
    但總的來說,儘管《臨冬城之戰》的拍攝規模之大,以及我們所聽到的關於這部電影拍攝55晚的無休止宣傳,《臨冬城之戰》還是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二丫爆炸自始至終,導演和該劇的創作者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把鏡頭從一個角色跳到另一個角色,把這場激烈的戰鬥縮小到每個人戰鬥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