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健身和閱讀」,25歲做的三件事,讓我5年後職場受益匪淺

2020-12-13 葛曉惠

25歲的時候我正好處於工作的第三年,當時已經從國營單位跳槽,嘗試了兩個行業和職業,開始明白了什麼是適合我的職業,兩次跳槽後讓我有能力入職一家中等的港資外企做採購部經理,一邊還在繼續用業餘時間讀第二專業的學業。

當時工作單位離家很遠,坐公交來迴路上要花四個小時,有時還要經常加班。這個時候整個人都很累,但我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趁年輕吃點苦受點累也是情理之中。當時幸運地是找到自己一生所喜愛並擅長的職業:採購。所以我幾乎花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不斷提升自己專業能力的過程中去。

25歲的我當時做了三件事,這個誤打誤撞的決定被我長期堅持了下來,有的已經成為我終身的習慣。現在看來當時的決定有如神助般正確,徹底改變了我的生命軌道和職業生涯。由一名青澀的職場底層打工者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職業經理人,遠遠走在當時時代的前列。

01一,第一件事就是提升英語水平,強化聽力和口語

在外企用到英語機會增多,我的第二專業又是涉外經濟,英語成了我那個時刻重點攻克的對象。除了學業裡深奧的專業英語,中國傳統教學中的「啞巴」英語讓我非常頭痛。看得懂但聽不懂,聽不懂當然開不了口,即使勉強開口也是罐裝中式英語。

「聽、說、看、讀、寫」是一個小孩子學習語言的循序漸進的方法,當時我們的英語教學恰恰都跳過「聽和說」,直接從看、讀、寫入手。「啞巴」英語也成了很多人一輩子的痛,即使你過了六級、八級,你依然聽不懂、說不了。

那時候我買了個WALKMAN,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強迫自己聽英語,不管聽得懂聽不懂反覆聽,把英語的語感聽出來。中午吃飯的時候,再把聽的內容對照書本看著聽。晚上下班繼續聽,這個時候開始聽出點意思來。但我不允許自己在腦子裡把聽到的英語翻成中文,直接訓練自己用英語理解即可,從大概意識到詳細內容。

差不多每天路上四小時的強化聽力堅持了三個月,我的英語聽力豁然開朗,習慣用英語理解英語的意思,開口說起來也順暢多了,不用腦子來回中譯英、英譯中的倒騰,很多英語習慣用語自然的禿嚕出來。

這些努力讓我兩年之後,順利考入世界500強排名第一的公司,成為中國總部首任的四大採購經理之一;以及之後長達15年外企職業經理人生涯奠定了基礎。

02二,第二件事就是健身

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讓我身體變差,經常感冒發燒,即便生病也不請假,邊吃藥邊工作學習。燒得厲害,就下班後掛急診打點滴,第二天依舊工作。

在一次病好之後,我決定開始鍛鍊身體,每天下班提早兩三站下車,慢跑回家,同時我把我的小坤包換成雙肩包。除了下大雨和加班到深夜,基本每天跑20分鐘以上。一段時間後感冒發燒狀況明顯減少,睡眠也深沉不少。

到了後來考入大公司後,我在公司附近參加了健身會所,下班後我會堅持一周3次的頻率健身,從公共課到私教,嘗試了很多新鮮課程,最讓我痴迷地就是芭蕾課,一跳就是四、五年,感覺身姿挺拔不少。

健身是我工作抗壓的一種方式,汗流盡了,身體累得動不了了,什麼職場上的糟心事在一覺充足睡眠後都變得可以解決了。

03三,第三件事就是強迫自己每天兩小時以上的精細閱讀

很感謝當時我這個決定,讓我終生受益,讓我不再一個人的時候感到孤獨,因為我的內心充實。每天我習慣於臨睡前閱讀,當然在出差候機時也是我閱讀的大好時機,等人時,我也會隨手拿出書來閱讀。

我不僅仔細閱讀專業書以及相關的心理學、管理學、組織學,更把經濟學難啃的「催眠書」看成「暢銷爽文」。人物傳記、中外歷史、軍事戰爭、金融投資等看個遍,越看書越覺得世界之大,自我之渺小。

出國在外,也會去看下書中曾看到過的人文歷史,對照一下,感應當時風雲變幻。博覽群書的習慣,讓我不再瑣碎,眼界、心境開闊通透,處理人和事理性冷靜又恰到好處。這可能是讓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擔負起職場上重要職務的根本原因吧。

25歲時我做的三件事,不僅讓我5年後受益匪淺,更讓我終身無論在職業生涯還是個人生活,都能從容不迫遊刃有餘。我一直以來遇到過很多常人沒遇過的難事大事,但我依舊能如孩童般純淨的生活。我感謝我25歲時的選擇!

作為一個在職場努力工作了20多年的職場資深人士,我非常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職場經驗與案例,幫助大家走出職場困惑。我是葛曉惠,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各自的職場心得和疑惑,我也會將盡力解答大家的疑惑,謝謝!

相關焦點

  • 25歲時請做好這3件事,職場之路越走越寬,人生之路受益匪淺
    25歲,如果讀研,就是剛剛畢業進入社會的年齡;如果本科畢業不讀研,就是已到社會大學摸爬滾打兩三年的時間。而我,是後者。到現在,我很慶幸,25歲時,我沒有浪費自己的光陰,給後面的人生留下遺憾。總結一下,25歲,做好以下3件事情,是給自己的人生投資,使自己的職場之路越走越寬,人生之路受益匪淺。一、 樹立工作和人生的正確態度。我們在工作中常會發現,有些人工作責任心很強,做事認真,做人真誠。而有些人則凡事浮在表面,工作敷衍了事,辦事丟三落四。這些工作作風和態度的養成,與才從學校走入社會時的工作經歷有很大關係。
  • 25歲似懂非懂的25件事
    」在我這個年紀說要把世間的道理看破,那是不可能的,以後人生不知道還有多少困難和坎坷需要我去面對。前些日子在家整理物品翻起以前寫的日記,才發現那個時候的心境真的是彌足珍貴,原來那個時候竟然會有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今天5月9日,我生於1996年5月10號,按照潮汕人的說法,明天我就是實打實的25歲了。雖然我一直在努力堅持一個穩定的數學公式(2020-1996=24)。
  • 30歲女人愛健身,與25歲男生戀愛,網友:我也想做嫩草
    但若是一個女人比男友大了5歲以上,那在世俗的眼中還是有點新奇的。30歲女人愛健身,與25歲男生戀愛,網友:我也想做嫩草李恩碧是一位30歲的韓國女性,她因為選美獲得了第3名的成績而被人熟知,但引起人們熱議的卻是她的戀情。當然人紅是非多,對於她的個人生活自然也有人願意去八卦。
  • 身體出現5大「信號」,提醒血液已粘如粥,30歲後,三件事要少做
    身體出現5大「信號」,提醒血液已粘如粥,30歲後,三件事要少做愛%母親大學講師&諮詢師郝利霞白衣天使郝利霞
  • 健身後,一定不要做這幾件事,否則會引起不適!
    導語:隨著我們健康意識的覺醒,健身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中,成為了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健身也是有禁忌的,尤其是在健身後,一定不要做這幾件事,否則容易引發不適現象!
  • 人生不可儉省的三件事,堅持一個就是贏家
    畢淑敏在一篇文章中講到,人生有三件事情不可儉省:第一件事是學習:機遇是牽著婚紗照的小童,如果不學習,新娘就永遠不會出現在你的人生殿堂。第二件事是旅遊:旅行讓我們的身體感悟到不同的風和水,我們的頭腦也在不同風情的滋養下變得機敏和多彩。
  • 女性職場中的生存法則大盤點,成功的職場精英女強人都做對三件事
    但是我強烈建議每一個剛進入職場的女孩,都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分析自己的行業、企業、崗位職責和產出貢獻。在大學期間,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努力尋找不同的公司和崗位進行實習,提前做好了職業探索工作。利用好你的第一份工作,選擇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
  • 25歲的女生現在應該做什麼才可以在5年後過上有錢有閒的生活
    25歲被外界界定是女生的一個分水嶺,25歲之後,眼角開始長皺紋了,身體的膠原蛋白會加快流失,我們也越容易變老。不過我希望自己雖然年紀在長,但5年後依然是少女模樣。在25歲做到下面10件事,讓自己在5年後過上讓人嚮往的生活。1、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人和可以給自己帶來回報的事情上25歲了,若以中國女性的平均壽命來算的話,人生也差不多過去三分之一了。
  • 聽美文說英語▷現在能做些什麼 5年後受益匪淺?(上)
    What can I start doing now that will help me a lot in about five years?現在開始做一些什麼事情,可以讓我在5年之後覺得受益匪淺?1. Eat healthy and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飲食健康,照顧好自己。2.
  • 邁入職場必須要明白的三件事
    一腳邁入職場如入江湖,江湖是非就會隨之而來,這是你躲都躲不掉的。可能你以往的道德標準在這裡會覺得不堪一擊,但是既入江湖就要想辦法立足江湖。入職後一定先要明白三件事,想清楚了才知道如何去做,如何在職場生存。
  • 唯諾雅分享女人25歲後應做的5件事 可有效減緩魚尾紋發生
    女人到了二十五歲之後,皮膚就會慢慢的走向衰老了,而在這時候皺紋等一系列的皮膚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尤其是魚尾紋問題更會顯得更為明顯,所以唯諾雅建議二十五歲以後的女人來,一定要做好以下這五件事,這樣才能有效的減緩魚尾紋的產生。
  • 照人鏡圖鑑:睡前做這3件事,25歲後與別人拉開差距
    而每天做這三件事情的人,25歲後皮膚與別人拉開差距。首先是我們最容易忽略但凡事都要靠他才能夠成功的存在-手。手是我們的第二張臉,跟著我們在人世間受苦受難,但是很多人不夠重視對手的呵護,時間就惡狠狠的在手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
  • 健身後還在做這幾件事?別傻了,快停止吧!
    導語:由於健康逐步被人們所重視,因此參與到健身項目的人群也是越來越多,但是好像大多數人並不懂得健身的時候該注意什麼,甚至很多人在健身後還在做下述幾件事!為了自己的健康,快點停止吧!
  • 職場人學外語的寶典:三個月外語流利術,跟外籍總監自信談方案
    呼吸機(ventilator)與「吹哨人」(whistleblower)發音差別不小,會聽錯,只能說川普更在意的是自己被舉報的事。可學習一門外語,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跟各國人都聊得來》作者:本尼.劉易斯,就是一名典型的外語學渣。
  • 25歲依舊庸庸碌碌,一事無成,那是因為你沒有做這件事
    文|琪雪原創不易,且看且珍惜有人說:「25歲之前要學會做加法,加入豐富的閱歷和內涵0;25歲之後,要逐步做減法,減去浮躁和世故。」25歲被當做青春分水嶺,25歲之前你瘋你鬧,旁人只當你年少無知,25歲之後你便需要西裝革履擺出一副成熟穩重的模樣。可是,擺出的模樣終究只是一個表象。或許在旁人眼裡你風光無限,但你自己清楚面對未來時你內心有多惶恐。在無人的時候,你會一遍又一遍問一句:「道路千萬條,我該走哪一條?
  • 每個當媽後的女人,都應該趁儘早做這件事
    很多媽媽生孩子後,生活都是圍繞著孩子轉。甚至很多人選擇了做全職媽媽,一心一意為孩子為家庭付出。 開心果幼兒園小班的一個媽媽就是這樣。我一開始只知道她做班委會,是個全職媽媽。後來才知道,她生了孩子,發現工作和生活不能兩全,所以辭掉了年薪50萬的工作。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撐不下去的時候,去做這3件事
    在78歲高齡的時候,本該功成身退了,但因為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即將倒閉,日本首相邀請稻盛和夫出山,救助日航。但稻盛和夫有2點要求:不帶團隊,不要工資。最終憑藉一己之力在一年內成功挽救了日航,創業商業上一大奇蹟。著名學者季羨林曾評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
  • 同居了5年,他要結婚了,新娘不是我!25歲姑娘做了個決定…
    今日關注【同居了5年,他要結婚了,新娘不是我!
  • 職場小白:入職第一天千萬要做這三件事,影響你的職業發展!
    年前一個做培訓的朋友,跟我說馬上要離職了,希望我以前的定的課程趕緊安排掉,等離職後,人事交接害怕別人會不負責任。近來突然聯繫我,我看了一下信息內容,還是在原來的公司。好奇地問其怎麼還沒有走呢?他發了一個捂臉的表情,然後發來文字,疫情當前沒有來得及離職。在一些特殊時期,職場穩定顯得格外重要。2020年,很多人都追求一個「穩」字,心態穩定、工作穩定、家庭穩定等。
  • 《25歲,如何規劃你的人生》:這三個錦囊,助力職場新人進階
    25歲,人生規劃的重要轉折點。此時的你,也許剛從象牙塔上走出來,初涉社會。作為一個職場新人,面對混沌迷茫的狀態,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呢?《25歲,如何規劃你的人生》這本書涵蓋人生規劃、人脈積累、自我提升、團隊管理、投資理財、創業晉升等人生最重要的50個方面。作者結合自身33年的奮鬥歷程,用50篇成長故事,10萬字肺腑之言,教導年輕人如何規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