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情裡面,我們經常會說:「我很在乎你」。或者是:「我這麼做,還不是因為我太在乎你?!」「你再也找不到像我這樣在乎你的人了......」我們這麼說,是在表達:我很在乎你,我對你很好,可是你不僅不感恩,還不領情,甚至恩將仇報,你太不知好歹了,太不懂得珍惜了!你要是實在爛泥扶不上牆,那就算了,我也不繼續拯救你了。離開我,你肯定會很痛苦,既然你分不清好歹,非要捨棄我的好,要去過你的痛苦日子,那就去吧。我們真的對對方很好嗎?我們的行為,真的是因為深愛對方?我們真的那麼在乎對方,甚至把對方的利益放在了自己前面?對方離開我們,真的是傻,是愚蠢之至?
01 我們是怎樣「很在乎」對方的?
我們「很在乎」對方的時候都有些什麼表現?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我們每天牽腸掛肚,無時無刻不掛念對方,總是忍不住給他發信息,打電話。他沒有及時、認真地回應,我們就很失落,失望,就去質問他怎麼回 事;他一直不接電話,我們就情緒失控,對他進行奪命連環CALL。
他喜歡獨處,我們喜歡粘在一起,於是我們強烈要求每天住在一起。鬧矛盾的時候,他想一個人靜一靜,我們就失魂落魄,去他家樓下等著,去他門口堵著,就是要兩個人一起待著。
我們每天都希望他多點時間陪伴自己,下班就回家。如果他要去跟那些狐朋狗友花天酒地,我們就很生氣,不讓他去,或者要求他吃完飯就趕緊回來。
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希望他專心地聽自己傾訴,安慰自己,不許他在那裡若無其事地刷抖音、玩遊戲、追劇;或者三心二意,一邊聽我們說話,一邊娛樂。
我們希望他眼裡、心裡都只有我一個人,對其他異性視而不見,坐懷不亂,像一個絕緣體。他和異性聊聊天,我們就吃醋,他和異性撩下騷,我們就大吵大鬧。
當對方說:你能不能不要這樣?這麼粘人,搞得我都沒有個人空間了,沒時間休閒娛樂了,也無法交朋友,沒辦法開展社交了,別不講道理,胡攪蠻纏!
我們往往就會覺得很委屈,然後幽怨地說:人家這樣還不是因為太在乎你?我要是不在乎你,才不會這樣對你呢!
有時候我們還覺得很憤怒:我這麼在乎你,你還不領情,真是不知好歹!
對方因此要分手,我們氣急敗壞:你就嘚瑟吧,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再也不會遇到一個比我更在乎你的人了!
02「我很在乎你」,所以你要為我的需求負責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我們這些行為,背後的思維邏輯:
因為「我很在乎你」,很重視你,很喜歡你,所以,我才對你產生了這麼多需求,想要你關注我、陪伴我、一心一意愛我;才會一有需求就想到你,一心情不好就想你哄我,一遇到麻煩就想找你幫忙;才會那麼期待你滿足我,沒滿足我的時候才那麼難受,那麼生氣。
你應該對此感到榮幸。你看,我都沒有要求我的那些愛慕者這樣對我,有需求的時候,我都不會去找他們。
「我很在乎你」,很喜歡你,所以我給了你男友/老公的名份,只有你才有資格和我關係這麼親密,才有資格滿足我的需求,讓我舒服,讓我開心。其他人想對我好,想來哄我開心,我還不接受呢。看我對你多好?多專一?
所以,滿足我的需求,就是你應盡的責任。你不滿足我的需求,讓我傷心難過痛苦,就是你不對,我就要責怪你。
哎呀呀,原來,成為「被我們在乎的人」責任這麼重大?「被我們在乎的人」就意味著要對我們的所有需求負責?沒滿足我們就要受懲罰?
站在對方角度想一想,難怪他們老是不願意被我們在乎,就是不領我們這個情。
他們感覺到被我們在乎,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所以一直讓我們別再這樣了,別那麼「在乎」他們了。這樣他的負擔就可以輕一點。當負擔過重,沒滿足我們期待,被我們嚴厲懲罰的時候,他們就想逃避,想分手,甚至喜歡上了能夠讓他感覺輕鬆舒服的異性。
原來他們挺知「好歹」的嘛,千方百計地在逃避責任和懲罰,照顧著他們自己的感受。
而我們,一直想要強行讓他們背上這個包袱,讓他們接受我們的「在乎」,接受我們的喜歡。
到底是誰「不講道理」,在「胡攪蠻纏」呢?
是不是我們自己?
嘻嘻。怪不好意思的呢。
03「我很在乎你」其實是:我很在乎自己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這意味著你在感情裡又多了一份同理心,反思能力又增強了,有助於更好地經營你們的感情,值得慶賀。
從這個問題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每當我們表現出很在乎對方,其實就是自己有一些需求,很想要對方來滿足我們。
那麼,自己到底有哪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如何才能滿足?
比如,我們希望對方及時、認真地回應我們,是因為我們想要和他交流,和他分享,和他產生聯接。可是,他有可能很忙,也有可能對這個話題不感興趣。那我們可以先做點別的事情,等他方便時候回復,也可以找其他朋友交流。
我們希望他多陪伴自己,是因為我們一個人在家孤獨寂寞冷,又擔心他跟朋友玩瘋了,做對不起自己的事情。那我們也可以找朋友玩,可以看書,娛樂,運動,還可以跟他正面溝通,讓他守好邊界,珍惜感情。
我們心情不好需要他來幫忙疏導,是因為自己消化情緒的能力較弱,那我們可以在他能量充足的時候再請他幫忙,可以自己學習如何消化負面情緒,可以找朋友,或者專業人士幫助。
我們那麼介意他和其他異性來往,是因為不自信,也不信任他,我們可以多方面自我提升,可以做心理建設,來提高自信,同時把自己的擔心告訴他,只要好好溝通,他也可以給你一部分安全感的。
04 什麼樣才是真正的「我很在乎你」?
上面我們說了哪些情況不是真正的在乎對方,那麼,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才是真正的「我很在乎你」呢?
那就是,遇到問題的時候,關注點是他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需求。
比如,如果我們在乎的真的是「對方」,那麼,當對方不理我們的時候,對方生氣的時候,我們會去理解他到底怎麼了,太忙了?今天工作不順利導致心情不好?我做了什麼事惹惱他了?我要怎麼樣可以讓他開心起來?
而以前,我們真正在乎的是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不理我,忽視我,我好難過,他不應該這樣對我,不應該讓我傷心。不行!我要抱怨他,指責他,讓他知道自己錯了,讓他以我的需求為先,放下他的不開心,先讓我開心。
再比如,如果我們在乎的真的是「對方」,那麼,當對方提出分手的時候,我們會去關心他在這段關係裡面哪裡不舒服,理解他想分手是因為他無法獲得想要的愛,我們會為他終於擺脫了糟糕的關係而感到輕鬆,會為他找到了更適合他的人而為他高興。
而以前,我們真正在乎的是自己。失去對方,我們很不舍,很痛苦,所以我們覺得他實在是太殘忍了,竟然不顧我們的難受,自私地離開;我們咒罵他太渣了,竟然不顧我的撕心裂肺,而愛上別人,自顧自地追求他的幸福快樂去了。
看,這就是在乎對方和在乎自己的區別。
一個是:「他」怎麼了?「他」的什麼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想要什麼?我可以為「他」做什麼?
一個是:「我」怎麼了?「我」的什麼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我」想要什麼?他可以為「我」做什麼?
05大膽承認吧:「我就是很在乎自己,想要你滿足我」
每個人都是自私的,都是以自己的需求為先,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感情裡面,如果我們處處以自己為先,必然得不到對方的以我們為先。
對方沒有以我們為先的時候,我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很痛苦,就去指責對方,要求對方滿足我們。
此時,「我這樣做還不是因為太在乎你」就成了一個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們想讓對方覺得,我們的需求完全合情合理,所以我們對他們的期待和要求完全是情理之中;有問題的是他們,他們讓我們不開心,是他們不懂得珍惜我們的好。
我們多會粉飾自己的需求啊。
這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覺得對別人有需求是一件很羞恥的事,需要對方,就會顯得我們很弱。而且,如果被拒絕了也很丟臉,顯得我們不夠好,不被疼愛。
其實,每個人都有需要別人的時候,也都有被拒絕的可能。
別害羞,也別害怕,我們自卑,沒有安全感,很正常。我們想要被關注,想要陪伴,想要一心一意的愛,都是正常的心理需求。
你百般掩飾自己的需求,還反過來指責對方,會讓對方根本無法了解你的真實需要,也會因為被指責而感覺受傷,沒有能量來滿足你。
脫下鎧甲,露出軟肋,對方才能抱緊你,安撫你。
傷口一直捂著,只會越爛越厲害,揭開傷疤,清創,上藥,你的創傷才能被徹底治癒。
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對方:我需要你,我想要你滿足我;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我心裡有些不舒服,所以現在悶悶不樂;但是沒關係,你不用有太大的思想負擔,我會想辦法滿足自己,安撫自己。